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观察腕踝针镇痛对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2月医院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A组30例,B组29例,C组31例。A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B组采用腕踝针治疗,C组采用镇痛泵联合腕踝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程度、血红蛋白水平、膀胱冲洗液量及持续时间。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24、48、72 h的膀胱痉挛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第3天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膀胱冲洗液量及膀胱冲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腕踝针或镇痛泵联合腕踝针相较于单独使用镇痛泵,能减轻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程度,减少术后出血及膀胱冲洗液的量及持续时间,更有利于老年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法预防肾阳不足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肾阳不足型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电切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耳穴贴压,3次/d,至术后第72h结束。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进行分析和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下降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有效缓解肾阳不足型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同时,有助于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轻患者了痛苦。  相似文献   

3.
徐红燕  邵亚敏  杨春萍   《护理与康复》2017,16(2):171-172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诉疼痛不适给予吲哚美辛栓1粒塞肛,观察组手术当日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三阴交穴和涌泉穴至停留置导尿后1 d,患者诉疼痛不适时亦给予吲哚美辛栓1粒塞肛。观察两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48 h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及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吲哚美辛栓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48 h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及膀胱冲洗转清时间、使用吲哚美辛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3月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10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结果:10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41例(37.96%);膀胱痉挛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不稳定性膀胱、引流管堵塞、冲洗液温度过低、尿路感染比例高于非膀胱痉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前列腺症状评分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不稳定性膀胱、引流管堵塞、冲洗液温度过低、尿路感染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OR≥1且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危险因素复杂,临床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膀胱痉挛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24-4026
目的观察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手术难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K)的前列腺突入患者75例,按照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25例(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在5mm以内)、B组25例(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在5mm~10mm)与C组25例(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超过10mm),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尿量等手术指征均明显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1周IPSS评分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突入膀胱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效果,程度越严重,手术难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李林芬  肖可  钟燕青  陈曼佳 《全科护理》2012,10(25):2305-230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实施生物反馈训练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观察组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术后72h内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及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费用。[结果]两组病人术后72h内膀胱痉挛发生率及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实施生物反馈训练,可预防或抑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敷贴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术后采用镇痛泵持续镇痛48 h治疗,观察组在术后6 h采用针刺配合敷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对膀胱痉挛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和膀胱痉挛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敷贴的方法对术后膀胱痉挛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了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方法20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0例。各组别分别使用不同温度的冲洗液冲洗膀胱(A组15~19℃,B组20~24℃,C组25~29℃,D组30~37℃),观察膀胱痉挛发生次数。结果C组冲洗液冲洗膀胱,患者出现膀胱痉挛的次数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25~29℃冲洗液冲洗膀胱,可有效减少膀胱痉挛发生的次数,减弱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方法20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0例。各组别分别使用不同温度的冲洗液冲洗膀胱(A组15~19℃,B组20~24℃,C组25~29℃,D组30~37℃),观察膀胱痉挛发生次数。结果C组冲洗液冲洗膀胱,患者出现膀胱痉挛的次数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25~29℃冲洗液冲洗膀胱,可有效减少膀胱痉挛发生的次数,减弱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治愈率,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片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止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索利那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芍药甘草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痉挛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膀胱痉挛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片联合芍药甘草汤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3 d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痉挛疼痛程度、痉挛次数、痉挛疼痛持续时间、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可缓解术后疼痛和焦虑情况,减少膀胱痉挛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李肖 《妇幼护理》2023,3(8):1957-195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和生活质量的的效果。方法 我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10 月收治 64 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且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2 例。对 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膀胱痉挛发 生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冲洗液转清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心理状态评分和抑郁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采取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膀胱 痉挛,提高生活质量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液增温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冲洗期间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4月对6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采用输液增温器将膀胱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8℃~32℃进行持续膀胱冲洗的病人为干预组;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1月对68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在室温下进行持续膀胱冲洗的病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持续冲洗期间膀胱痉挛发生率及出血程度、出血持续时间。[结果]干预组病人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期间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程度轻于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用输液增温器将膀胱冲洗液温度控制在28℃~32℃进行膀胱冲洗,能有效减少膀胱痉挛及出血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将36例TURP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2例,A组连接硬膜外镇痛装置,泵内液为0.165%左布比卡因溶液;B组拔出硬膜外导管,连接静脉镇痛装置,泵内液为0.077 5%舒芬太尼溶液;C组拔出硬膜外导管,连接静脉镇痛装置,泵内液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情况和膀胱痉挛次数。结果:A、B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及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URP患者应用持续硬膜外和静脉术后镇痛可明显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腕踝针联合耳穴埋豆对肛瘘术后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E五组各20例。A组:换药前使用腕踝针,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B组:换药前使用腕踝针,换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降到1分时取针。C组:换药前12 h使用腕踝针,换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降到1分时取针。D组:换药前使用腕踝针和耳穴埋豆,换药结束后5 min取针,耳穴埋豆留埋3 d。E组:作为对照组,没有采用腕踝针和耳穴埋豆。比较五组患者换药前后疼痛评分。结果:A、B、C、D组换药时、换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B组换药后30 min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1),C组换药后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P0.01),D组换药时、换药后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P0.01)。结论:腕踝针联合耳穴埋豆能有效缓解肛瘘术后患者的换药疼痛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腹前列腺切除术后不同时段硬膜外腔持续注射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缓解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经腹前列腺切除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0.1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B组术后0.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C组术毕至术后10 h(T1)用0.25%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术后10~24 h(T2)用0.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术后24~72 h(T3)用0.12%的罗哌卡因含芬太尼硬膜外腔持续注射.观察术后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术后T1,T2,T3时段膀胱痉挛次数和改良Bromage评分;采用VAS评分记录膀胱痉挛与非痉挛时的VAS评分;观察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术后3 d膀胱冲洗液红细胞总数.结果:三组患者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平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段膀胱痉挛次数A>B>C,Bromage评分C>B>A(P<0.05);T2时段膀胱痉挛次数B≈CA,T3时段三组痉挛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romage评分B>A,B>C(P<0.05);膀胱痉挛时VAS评分A组>B、C两组,非痉挛时三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膀胱冲洗液红细胞总数A组>B、C两组,B、C两组相近.结论:经腹前列腺切除术术后0.12%的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能有效缓解切口痛,但不能完全缓解膀胱痉挛,采用浓度递减法硬膜外腔持续注射能有效缓解膀胱痉挛且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不良反应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灸对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60例,按按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比两组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疼痛程度、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术后24 h,两组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及72 h,观察组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及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PBC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PBC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治疗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可显著减少患者膀胱痉挛次数,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膀胱综合情况,缩短康复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气化电切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气化电切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术后未行硬膜外镇痛.B组49例,术后行硬膜外镇痛.结果 A组患者回病房后,1~2 h后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腹痛,尿意和肛门坠胀感明显,膀胱痉挛疼痛,患者血压波动大,呼吸浅快,血氧饱和度低于术前(P<0.05)B组术后下腹无痛,膀胱痉挛消失,1例患者术后尿管被血块堵塞膀胱冲洗液集聚导致膀胱胀大引起疼痛,更换尿管后,疼痛消失,术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与术前相近(P>0.05).结论 硬膜外镇痛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气化电切术的患者能起到明显的解痉镇痛作用,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110例,借助一般资料量表调查相关信息,统计术后膀胱痉挛发生例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据此确定护理对策。结果 11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发生膀胱痉挛24例,发生率为21.8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S评分≥50分、管路曲折、冲洗液温度20℃、术后便秘、低顺应性或不稳定膀胱、气囊注水量40 ml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存在膀胱痉挛风险,其危险因素有SAS评分≥50分、管路曲折、冲洗液温度20℃、术后便秘、低顺应性或不稳定膀胱、气囊注水量40 ml,需针对这些因素加强临床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
焦湘 《临床医学》2017,(6):86-88
目的探讨琥珀酸索利那新对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行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观察组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片,服药时间为术后24 h至术后1周留置导尿管期间。治疗结束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记录治疗第1、2、3天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P<0.05);治疗后第2、3天观察组膀胱痉挛次数[(1.24±0.16)、(0.92±0.07)次]及膀胱痉挛持续时间[(0.20±0.04)、(0.17±0.02)h]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可有效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