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五脏整体基础上的分化-精气神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医学是以整体观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天人一体、五脏一体、形神一体,以此建立了整个中医学,而辨证论治观就是建立在这个整体基础上的.前人建立中医学时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均不发达,对人体和自然界的微观系统观察地不够细致,无法建立从微观到宏观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人是社会的人,自从有了人,自然界就不再是原来的自然界,社会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更大,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而神经生物学是21世纪科学的潜在前沿,建立完整的精气神辨证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寻找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突破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中医现代化的实质内容:客观化、形式化、精确化和国际化。中医学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科学方法体系,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诸如数学方法、实验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对中医学理论进行合理的解构和重建。开展中医学多学科研究,采用结构分析方法对中医学进行多层次、多结构挖掘,使认识层次达到微观水平。另一方面,多学科向中医学移植、渗透,形成新兴的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这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单体生命的群体必然发生普遍联系成为一个生命社会,人体的多细胞群普遍联系而形成了人体社会。物质世界有十一个运动规律,将其应用于人体社会的专业学术用语就是"藏象理论",因此中医学是人体的社会科学。宏观涵盖微观,西医学是人体社会的微观层次,中医学是人体社会的宏观层次,东西方医学本来就是一体,人体不可能存在两套生命线和两套理论体系。笔者提出,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强强结合、创新理念,从此,人体生命研究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开创一个新纪元!  相似文献   

4.
浅论《周易》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易学“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基本思想人手,认为中医学之“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是受《周易》“三才观”的影响,同时也是在《周易》“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的命题下,对人在自然界中所作的价值判断。此外,易学思想的时空观念也对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周易》重视自然界和社会对人的双重影响的学术思想,也为中医学“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基础。“天人相应”理论的最终形成,为中医学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说理工具,从而也使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说明变得更加明确、客观和严谨。  相似文献   

5.
舒友艺 《河北中医》2001,23(9):712-713
中医学生产生于古代 ,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 ,古代易学的哲理及其象数思维模式为中医学提供了立论的基础和支柱 ,使中医学形成了独特的整体观念思想 ,融汇了多学科知识于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之中 ,建立起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而预防医学思想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预防医学思想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之上 ,认识到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人体要适应自然变化 ,才能达到预防疾病 ,保持健康的目的。而自然界的变化随时随地可影响到人的生命活动 ,甚至发生各种病变而危及生命。为了保护生命 ,严格防御…  相似文献   

6.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其内容不仅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基本问题的深层考察,以及对具体科学方法的细致研究,还有对整个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及方法论的宏观探索。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相似文献   

7.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学的一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整体”,即完整地、全面地、联系地观察事物,分析处理问题。所谓“恒动”,即不断运动,对待一切事物都必须从动态的、变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医学认为:天地之四时、六气,人体之五脏、六腑以及万事万物,既是一个完整统一、相互联系、息息相关的整体,又无时不在运动变化和相互影响之中。中医学的“整体恒动观一,主要体现在:天地一体、人与天地相应,五脏一体、人与社会相应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学如何把自然界、生物界、人类、人类社会联系起来研究人类的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治疗等。方法从人的生命全过程和以《黄帝内经·素问》及中国古代文献,结合现代科学成就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气”是中医学把自然界、生物界、人类、人类社会联系起来的理论工具。结论对于“气”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医学以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的文化归属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是中医理论中的根本问题,直接关乎中医学发展传承,其答案应从中医学的理论构建与特点中找寻。本文对中医学的涵义、起源以及理论构建与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医学是一门禀承古人取象思维方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广博、深遂的社会文化医学,其与中国文化一体同源,无法割裂。正是由于对人社会属性的深刻把握,使得中医学能够临证疗效如神,理论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0.
心主神明论的科学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铁涛 《新中医》2003,35(3):15-16
自从西医学对脑的深入研究之后,引发西学中与中医对中医的基本理论——心主神明论产生怀疑,出了不少文章,有人认为中医学这个历经二千多年的错误理论,今天应该给予纠正了。这一论断对吗?中医学和西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学是微观医学,中医学是宏观医学,各有所长,互相补充。不能说只有微观的理论才是科学,凡与微观不合拍的便是不科学。早在1983年我在新加坡中医学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医药的传承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与中国古代文化同步发展,在不断汲取历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充实完善自身,体现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中医药学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理论体系的优势、文献资料的优势和临床疗效的优势。中医药学自身也存在着理论缺乏逻辑完备性,微观分析与实证不足,理论表述缺乏科学性。从而造成中医理论的封闭性、停滞性,无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融通而不能快速发展。 从现代科技革命所表现的综合化、社会化、高速化的特征和认知方式多维化、信息化、系统化趋向来看,中医学原理、中医学思想、中医理论思维形成虽然显示着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但更需要不断的发展、开拓和创新。首先要在理论上根据现代科学的发展走向,重构中医学理论,并用现代科学语言进行整理、表述;其次是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突破点的科学选择,运用现代中介方法,找出中医与各学科之间的中介融合点;再次是按照系统科学原理,注意各层面的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坚持实证科学手段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建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根据“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在更新思维模式,借鉴现代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借用现代高科技,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临床优势,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实现对传统的超越,使中医学显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杜文斌  张杰  石岩 《中医药学刊》2004,22(6):1062-1064
由于中医学现代研究大多移植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缺少适合中医学科特点的科学方法.所以,现代中医研究的难点和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原创的、适合中医学科特点的研究方法。复杂性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这种注重事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和非线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对中医研究方法论的建立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对中医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首先,CAS关于“涌现”的理论恰恰提供了研究中医学整体观的还原论与整体论辨证统一的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填平宏观与微观的技术鸿沟,解决西医学手段研究中医所面临的数据说明与处理的问题,使研究中医学整体观的科学方法成为可能;其次,可以解决中医的非线性问题,对于中医学中具有非线性特点的描述性资料,可直接利用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资料处理。克服中医逻辑思维的随意性所导致的理论结论不确定性和臆测性。第三.可以提供一种有别于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计算机模型方法研究中医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历来认为,人和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对于自然界日、月、四时、年和超年度的周期性变化“人亦应之”。因此,人的生理和病理活动也具有相应的周期性。这个观点贯穿在中医阴阳、气血、经络、藏象等学说中,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宏观与微观是相对的,微观是针对宏观而言,两者同时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之中。时下人们有一种偏见,只看到中医学的宏观论,忽视或否定中医学的微观所在。笔者认为必须澄清这个认识观,首先要理解中医学的宏观和微观一定可划分,但不可分割,各有其内涵,只有两者并存才可能构成中医学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元神是人类的高级主宰功能,意识是人脑的功能,而基因组是构成人类的分子基础。随着基因组科学的发展,人类可以在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将中医学分子化、神经系统中医化;而神经系统中医化则是传统中医所没有阐述的,只有将神的本质解释出来,中医才可以是最完整的,生命科学才是最完整的。从而促进基因组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中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是人体的社会科学,为了研究人体宏观的社会问题,黄帝们创造了藏象理论。但宏观建立在微观的基础上,涵盖分子细胞。换言之,分子细胞们的普遍联系升华出了人体社会及其藏象理论。本文通过钠泵这个蛋白质分子,阐释了藏象理论不仅能够在分子细胞领域畅行无阻,而且表明了中医学的先进性科学性居于当今领先水平,是未来人类医学人体科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与阴阳五行学说(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门学科的概念是该学科理论大厦的砖瓦和基石,经典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有不合理性,违背科学结构学基本原则,如古代自然哲学概念对中医学基本概念的替代作用,哲学与中医学之间的概念混淆等。中医现代化首先要解决中医学基本概念建立的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对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界对人的影响的整体性描述,概括了天体、地球运动以及物候、气象的变化规律,在当代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现代化必须结合分子生物学以及当代发达的生命科学技术、环境科学等进行新的探讨,赋予五运六气学说新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对脑的论述,早在《内经》时代就开始了,但由于历史原因,对脑的认识并未象五脏一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将脑归为奇恒之腑,这也说明了古人对脑的认识并不深刻,有许多理论尚待发掘。然而,脑科学的发展近十几年来突飞猛进,当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对探索脑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仅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这说明脑不再是一个附属品,而应独立出来,显示出其本来面目。中医学亦应该还脑一个清白,给出合理科学的评价。下面仅就个人观点谈谈对脑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理论是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基础上,我国古代医学家运用高度理论思维能力所构建的。在西医学经历了器官病理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病理学等逐步微观化的研究后,转而重视机体生理、病理生理的整体调节,30年代创立了机体自稳态学说。而中医学理论从一开始就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