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药片剂是中药厂家普遍采用的生产剂型.在制作过程中难点较多,影响了片剂生产和质量,如松片、揭盖、粘冲、花斑、片面粗糙、片差不稳定、硬度差、崩解迟缓等。上述问题虽与压片机的调整有关,但究其主要原因,还是中药片剂的原料特殊所致。1中药片剂所含成分分类1.互含淀粉、胶脂多的原料,加入部分浸膏制成颗粒,颗粒松软适宜,质量较好,压片时基本上稳定和正常。1.2含动物药,纤维较多的药材,粉碎难度大,浸膏粘度小,制粒困难且较难控制,因而最易出现松片、裂片、甚至出现片面膨胀,压片时难度较大。1.3浸育量比重较大,粘度强…  相似文献   

2.
<正> 中药浸膏片含有大量浸出物,粘度、硬度均较大,遇水发粘,不易崩解,用一般崩解剂常不理想。随着新辅料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良崩解剂应用于生产。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是一种良好的崩解剂,用量小,崩解迅速,能理想地满足片剂使用要求,现已广泛应用于实际。但罕见其在中药全浸膏片中的应用,我们以消炎抗菌片(由石榴皮、黄芩、地榆组成)为实例,探讨其在中药全浸膏片中的应用,并获得满意效果。1 仪器与材料78X-2型崩解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crospovidone,USNF)。全浸膏片石榴皮加水煎煮2次,每次10min,黄芩、地榆加水煎煮2次,每次40min,  相似文献   

3.
<正> 中药浸膏片:骨刺片、半浸膏片、银翘解毒片等。在按《中国药典》(1977版)所规定方法测定崩解时限过程中有以下因素影响到崩解时限。在测定崩解时限时,由于中药浸膏片接触水后,片剂表面就被一层粘性极大的稠膏所包裹,因而使毛细管阻塞,阻止水份的进一步渗入。在崩解仪玻管上下运动中,被测定的五片片剂就有极大可能相互粘结。由于被测定片剂互相粘结而使表面积减少,因而延长崩解时限。同时,崩解后往往呈粘稠浆状,不能顺利地通过筛网,故崩解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延长。  相似文献   

4.
中药片剂是目前供临床使用的药剂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剂型。但其崩解时限由于受工艺条件、片重、测定方法的影响较大,故大部分中药片剂达不到中国药典(1977年版)规定。本文就中药浸膏片的崩解机制及其崩解时限问题作一探讨,并提出对中国药典加以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空心胶囊的质量、中药浸膏的性质和崩解剂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药浸膏硬胶囊崩解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厂的复合穿心莲内酯片是一种疗效较佳的清热消炎制剂。原工艺是先将醇浸膏与辅料总量50%的淀粉拌和,烘干后打成细粉,再取辅料总量的15%淀粉打浆,与细粉和剩余辅料一起拌和擦颗粒,干燥后压片而成。结果片子硬度过高,崩解时限大大超过药典所规定的时  相似文献   

7.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改善寒湿痹片的崩解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寒湿痹片由12味中药材组成,其中附子、川乌、白芍、白术、当归、炙甘草等含糖、糊化淀粉成分较多,浸膏粘性大,片剂崩解度差。为此,我们选择了对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SHPC)、羧甲基淀粉钠(CMSNa)、聚山梨酯80加淀粉作崩解剂,观察其对寒湿痹片...  相似文献   

8.
中药浸膏片崩解性能的实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药浸膏片包括半浸膏片和全浸膏片两种类型,是应用较广、产量较大的中药片剂。中国药典(1985一部)共收载中药片剂19种,其中浸膏片达14种之多。据各国药典,崩解时限目前仍然是衡量片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片剂的崩解机制主要是毛细管现象及膨胀作用。本实验通过不同工艺制备的不同片重的全浸膏片和半浸膏片,以不同方法测定其崩  相似文献   

9.
<正> 中药浸膏片崩解时限的测定,一般均以水为介质。但从银翘解毒片、首乌片、了哥王片等品种样品的实验结果来看,水与人工胃液中二者崩解时限略有差异。在人工胃液中崩解时限的终点观察非常正确,而在水中,当1000ml水溶解5片样品时,溶液色泽呈褐色,崩解终点很难看清;同时人工胃液比较水更接近人胃的生理条件。故我们认为中药浸膏片如能用人工胃液代替水作介质来测定崩解时限,似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0.
应用喷雾制粒法解决中药浸膏片崩解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中药浸膏片以混和机制成湿团块后,烘干再粉碎成颗粒的方法制粒。这种方法在制湿团块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勺子泼加湿润剂(如酒精等),制成的团块粘性强,无法进行制粒,只好干燥后再粉碎成颗粒。这种颗粒压成的片,由于缺乏孔隙与毛细管,所以崩解就比较困难。现就应用喷雾制粒法解决中药浸膏片崩解的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中草药浸膏片在崩解时限的测定过程中,随着浸膏的不断溶解,溶液色泽逐渐加深。临近崩解终点时,有时只能借玻管上升到近溶液表层往下俯视,才能看清楚玻管内是否还剩有片剂碎屑颗粒,这给测定终点的观察带来困难。为此,我们试用人工胃液代替蒸馏水来测定中草药浸膏片的崩解时限效果良好。并对照了牛黄解毒片,在这二种介质中崩解时限测定值的差异程度,二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对β-CD包结羚羊感冒片中挥发油后,该感冒片的硬度、崩解度、稳定性、释放度等进行了系统考察。加速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油经包结后,该药稳定性明显增加,且对其硬度、崩解度、释放度均无影响,是切实可行的改善该药外观质量、增加其稳定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β—CD包结羚羊感冒片3种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守志  于莲 《中成药》1994,16(2):10-11
对β-CD包结羚羊感冒片中挥发油后,该感冒片的硬度、崩解度、稳定性、释放度等进行了系统考察。加速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油经包结后,该药稳定性明显增加,且对其硬度、崩解度、释放度均无影响,是切实可行的改善该药外观质量、增加其稳定性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问与答     
《中成药》1984,(5)
杭州医药站中药仓库方振祥问:机制法制备的水蜜丸是否不需检查崩解时限?浙江省药品标准78版规定大颗丸可不做崩解时限,丸重多少克以上才算是大颗丸? 答:我们认为不论用泛丸法或用机制法制备的水蜜丸均应检查崩解时限。大颗丸在服用时一般都是嚼碎服,所以无需规定崩解时限,由此可理解为凡不易吞服的较大丸药都可不规定崩解时限。  相似文献   

15.
复方石韦片的喷雾制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思  刘振华 《中草药》2004,35(10):1128-1129
复方石韦片由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系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该药由石韦、扁蓄、黄芪、苦参4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消炎、燥湿利尿之功效,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具有很好的疗效。原制剂方法采用传统的工艺,即按处方投料,将提取的浸膏与药材细粉制成大颗粒,干燥后粉碎成细粉,湿法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桔梗泡腾片的处方,为桔梗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对桔梗泡腾片处方影响较大的甘露醇用量、泡腾剂用量及泡腾剂酸碱比(酒石酸-碳酸氢钠)为自变量,崩解时间和p H为因变量,根据星点设计原理进行试验,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二项式方程和三项式方程拟合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经效应面法优选桔梗泡腾片的处方。结果:桔梗泡腾片的最优处方为浸膏粉37.58%,酒石酸16.70%,碳酸氢钠20.88%,甘露醇19.53%,聚乙二醇-6000 2.29%,阿司帕坦2.50%,硬脂酸镁0.52%,泡腾剂酸碱比1∶1.25,甘露醇、泡腾剂用量分别为浸膏粉用量的52%,100%。崩解时间224 s,p H 5.32。结论:桔梗泡腾片崩解迅速、口感良好、服用方便,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中药片剂生产中水分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汤云 《陕西中医》2003,24(8):745-746
中药片剂与西药片剂比较 ,中药片剂常出现颗粒水分不匀、片面无光泽、掉渣、片芯吸潮、糖衣片打光不亮易褪色、霉变等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经过分析、总结后发现是中药片剂生产中水分控制不当造成 ,所以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控制水分至适量。例如 ,生产维生素 C银解片时常出现颗粒水分不均匀现象 :大颗粒较潮湿 ,而小颗粒及细粉则较干燥。出现此问题的原因是稠浸膏加入桔梗粉、朴尔敏粉、扑热息痛粉混合时 ,粘合剂不能完全均匀散开。解决方法有两种 :1、稀释稠浸膏并充分与物料混合均匀后制粒 ;2、采用两步制粒法。即稠浸膏加物料混合成软…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50批代表性中药片剂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药典》方法进行崩解时限检查,记录崩解时间和崩解现象,同时采用自身对照法对片剂崩解过程中水溶性且具有紫外吸收成分的溶出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包衣类型和原料类型对片剂崩解时间存在影响。研究发现仅4%的中药片剂崩解过程发生了明显碎裂现象,而96%的中药片剂崩解过程以片心溶化或溶散为主。以片剂崩解快慢、崩解现象、完全崩解时测量成分的累积溶出度是否大于90%为判断依据,构建中药常释片剂崩解行为分类系统,50批中药片剂的崩解行为可分成ⅠA2、ⅠB1、ⅡB1和ⅡB2 4类。将崩解时间小于或等于30 min的中药片剂(Ⅰ类)定义为具有快速崩解性能的中药片剂,可作为中药浸膏(半浸膏)片剂优化设计或改进的目标。采用药物释放模型拟合溶化或溶散崩解现象为主的中药片剂崩解过程的溶出曲线,结果崩解过程中水溶性成分的溶出符合零级动力学和Ritger-Peppas模型,推测该类中药片剂崩解机制主要为溶解和溶胀混合机制。该文研究结果有助于中药片剂崩解行为的理解,并为中药片剂崩解性能的...  相似文献   

19.
焦扬  陈涛 《中医杂志》2007,48(8):724-725
病例报告牛黄解毒片由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等8味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由于雄黄含砷成分,大量或长期服用该药易引起砷中毒。北京中医药大学姜良铎教授运用排毒疗法治疗1例长期服用牛黄  相似文献   

20.
润肺止咳胶囊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临床用来治疗肺热燥咳,或热病伤阴所致咳嗽,该药由百部(蜜炙)、生地黄、麦冬、芦根、黄芩、苦杏仁、枇杷叶(蜜炙)、桔梗、浙贝母、甘草十味中药提取、精制加工而制成的胶囊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