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难治性心衰在临床上虽然经积极的抗心衰治疗,但往往得不到满意的效果,传统的抗心衰治疗是在心衰的治疗中占重要地位,我们从2004年7月至今采用比索洛尔(康可)治疗难治性心衰6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结合体会招到如下: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千年以来,急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成为一个医学界关注的热点,相继有EHF1、ADHERE、EHF2三个大规模临床研究的公布及ESC急性心衰治疗指南的推出。急性心衰包括新出现的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两种情况急性期处理原则是一样的。急性心衰的治疗分为4个阶段:紧急治疗期,院内稳定治疗期,出院前规划期及长期治疗期。早期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避免或限制进一步的心肌损伤,逐渐过渡到临床稳定,根据病因制订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坚持长期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衰)是指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各种治疗后,患者心衰仍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的充血性心衰。对难治性心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死率很高。我院自2002年以来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26例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的药物治疗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20年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的概念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从短期的血液动力学和药理学的观点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生物学治疗。多个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疗效,这两种药物不但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而且还可以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减少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和欧洲心脏学会均把它们列为治疗心衰的首选药物。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第1期也发表了《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本研究旨在了解心衰治疗的药物使用状况和《慢性收缩性心衰治疗建议》对临床医生在治疗心衰实践中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慢性两类。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心脏心理、心肌力学、血液动力学和心衰的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化,在心衰治疗上出现了长足的进展。各种新型正性肌力性药物的问世,血管扩张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心衰的治疗效果,使不少以往以为是顽固性心衰变为可治。如何合理用药,充分运用现有的治疗措施,寻找更理想的药物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心衰的治疗如何选择用药作一简介,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多巴酚丁胺、硫酸镁、酚妥拉明治疗重度心衰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巴酚丁胺、硫酸镁、酚妥拉明治疗重度心衰的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7医院江淑芳心功能不全传统的治疗方法为限钠、镇静、洋地黄及利尿剂等综合疗法,对重度心衰洋地黄耐受量降低,易发生中毒反应,以致心衰不易纠正。近年来,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的应用为心衰治疗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美托洛尔治疗心衰并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充血性心衰合并室性早搏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12.5~25mg,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当天及用药2周分别作心脏彩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衰明显改善,病情恶化减少,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室性早搏减少,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美托洛尔可改善心功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心衰是指经合理的最佳治疗方法治疗仍不能改善症状或持续恶化的心衰。笔者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速尿代替洋地黄作为正性肌力药物治疗难治性心衰3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于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均取得了重要进展,明显改善了心衰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但由于其他种种原因,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仍然很高。针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衰基础治疗(强心、利尿、ACEI及/或β受体阻滞剂),短期心衰症状改善不明显,作者对36例重症心衰患者在心衰基础治疗上加用硝普钠短期静点,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认为心衰只是由于某种因素造成泵功能低下的理论受到很大挑战,现在认为心衰主要改变是心室结构的改变,心室重塑是心衰的基本特征,也是心衰发病的重要决定因素。由此,心衰的治疗已从短期的药物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治疗,目的就在于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
强心剂(或称正性肌力药物),在20世纪40~70年代曾是治疗心衰最重要的药物。近20余年来,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用于心衰的治疗,强心剂已退居次要的地位,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强心剂已处于用不用皆可的地位。笔者复习新近文献,结合加余年治疗心衰的经验,对强心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地位作一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2.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张子彬  张开滋 《新医学》1995,26(3):122-123
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56603)张子彬,张开滋心力衰竭(心衰)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迅速,新疗法不断涌现,简介如下。心衰的综合治疗由于心衰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十分复杂,因而在治疗方面,应根据病因、病程、既往用药情况及对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老年患者中难治性心力衰竭并不少见,经常由特殊难治因素所致。很少有人对其治疗报道。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衰症状严重,持续存在,顽固,对各种治疗反应差,经一般治疗: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治疗无效的心衰。持续时间界定为7天。作者对我科住院难治性心衰病人治疗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4.
硝酸甘油治疗妊高征性心衰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汛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3):2077-2078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治疗妊高征性心衰的效果.方法:35例妊高征性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及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静滴硝酸甘油10~20 mg,加入5%的葡萄糖500 mL,速度以每分钟6~8滴的速度慢滴,观察两组心衰体征及临床表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心脏杂音、双肺罗音及肝脏大小、小便量).统计1 h缓解率,并且5~10 min测量血压1次,记录血压下降情况.结果:治疗组20例中15例1h内心衰缓解(包括1 h,以下同),对照组15例中,1 h内心衰缓解6例,治疗组1 h内心衰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38,P<0.05).治疗组血压均下降,幅度为1~5 kPa/1~3 kPa,而对照组不明显.结论:妊高征性心衰在常规强心、利尿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控制心衰起效快,由于不影响宫缩、不抑制呼吸,对母儿无害,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比索洛尔(康可)对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治疗效果,促进B受体阻滞剂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06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康可2.5mg/d(A组)和康可5-7.5mg/d治疗组(B组),观察主要事件和指标的变化。结果:康可5-7.5mg/d治疗组较康可2.5mg/d组,心衰恶化及再住院显著减少,NYHA心功能和EF显著改善,对血压和心率控制更理想。结论:大剂量比索洛尔能更好地保护心脏,应积极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抗心衰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78例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8例)加用自拟纯中药抗心衰丸治疗,每次9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巯甲丙脯酸25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2周(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73.3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09,P<0.05);心脏收缩间期、左室射血分数和心率等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结论:中药抗心衰丸治疗充血性心衰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及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限盐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低钠血症是心衰时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的出现往往伴以病情的恶化,补钠治疗时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心衰的进一步加重。多年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许多心脏科医生。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不恰当的限盐治疗。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衰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慢性心衰患者通常因心肌缺血缺氧而导致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临床上需在治疗基础病变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38例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和加用卡托普利,多巴胺,酚,舀拉明联合治疗,并与对照组36例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心衰症状,体征均明显缓解,动脉血气及肾功能均有明显好转,而对照组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卡托普利,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应用治疗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提高老年心衰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查我院综合病房老年心衰50例,结果:老年心衰住院期间康复相关因素如下:1.老年心衰具有四种心理类型,其中以多疑多虑者占各年龄段首位,针对不同心理类型予以疏导对策,是心衰病人康复的保证。2.老年心衰的用药指导,对促进心衰病人尽早康复具有重要价值。3.老年心衰稳定期适度运动,在无明显增加心输出量的情况下,显著地改善了心衰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