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狼疮方3号(LCF-3)对BXSB狼疮小鼠血清白介素6(IL-6)以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作用,探讨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机制.方法将BXSB狼疮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合用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IL-6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结果 3个给药组均可显著降低IL-6的含量;各给药组对CD3 、CD4 、CD8 T细胞均有提升作用,但中药组对CD4 T细胞的提升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CD8 T细胞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P<0.01).结论中药复方LCF-3与西药泼尼松均对BXSB狼疮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中西药合用组疗效优于中药、西药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CR7 CD8 CD45RO 记忆性T细胞对CD4 T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RT-PCR和RNA印迹检测同系CCR7 CD8 CD45RO T细胞和树突细胞协同刺激CD4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结果活动期SLE患者CCR7 CD8 CD45RO 记忆性T细胞诱导CD4 T细胞表达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4的表达效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0.01),1型调节性T细胞(Tr1)源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效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0.01);而活动期和非活动期SLE患者干扰素γ的表达效率显著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结论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CR7 中央型记忆性T细胞可与树突细胞相互作用,诱导同系CD4 T细胞向Th2分化,发挥CCR7-CD45RO 效应性记忆性T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是否可改善BXSB小鼠的免疫状况和肾脏损害,为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3月龄雄性BXSB小鼠分为4组,治疗前后测定尿蛋白;治疗后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抗dsDNA抗体以及肾脏免疫复合物。结果 ①各组小鼠治疗前的尿蛋白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来氟米特组的尿蛋白、抗dsDNA抗体明显低于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组(P<0.01),而且低于环磷酰胺组,但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来氟米特组的血清尿素氮、肌酐及肾脏免疫复合物均低于其他治疗组(P<0.05或P<0.01)。④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来氟米特组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x2=4.56,P<0.05)。结论 来氟米特可显著改善BXSB小鼠的免疫状况和肾脏功能,能延缓BXSB狼疮鼠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白癜风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107例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异常的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BCG-PSN治疗组(A组)36例,常规中药治疗组(B组)36例,联合治疗组(C组)35例,治疗前后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碱性磷酸酶链接法(S.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A组总有效率38.8%,B组总有效率33.3%,C组总有效率61.1%。各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3、CD4降低(P<0.01),CD8升高(P<0.01,P<0.05),治疗后A组C组CD3、CD4升高(P<0.05,P<0.01)。结论BCG-PSN能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与中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外周血T细胞IL-12表达的影响。方法45例RGH患者随机分为卡介菌多糖核酸组(BCG-PSN)和病例对照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 T、CD8 T细胞IL-12阳性细胞百分率。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治疗前RGH患者外周血IL-12阳性CD4 T细胞的百分率及IL-12阳性CD8 T细胞的百分率均显著性降低(P<0.05)。(2)治疗后BCG-PSN组外周血IL-12阳性CD4 T细胞百分率及IL-12阳性CD8 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升高(P<0.05);而病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比较BCG-PSN组与病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IL-12阳性CD4 T细胞百分率差值及IL-12阳性CD8 T细胞百分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3)对BCG-PSN组及病例对照组复发率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治疗后两组复发患者的复发间隔时间及皮损痊愈时间进行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能降低RGH的复发频率,减轻复发病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有效提高RGH患者体内CD4 T、CD8 T细胞IL-12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胚胎胸腺移植治疗BXSB小鼠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通过胚胎胸腺移植治疗BXSB小鼠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了解SLE的发病机制以及胚胎胸腺移植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 将正常胚胎小鼠胸腺移植于50d大小的雄性BXSB小鼠体内,定期检测小鼠尿蛋白、血清抗核抗体、血尿素氮、血肌酐,肾小球免疫球蛋白沉着情况及因SLE而死亡的情况,连续观测5个月。结果 移植组5、6、7月龄小鼠尿蛋白、血抗核抗体、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明显低于5月龄对照组小鼠;地塞米松治疗组结果与移植组小鼠相似;移植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SLE的死亡率明显减低;移植后和地塞米松治疗后各月龄小鼠肾小球免疫球蛋白沉着阳性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胚胎胸腺移植能改善BXSB小鼠肾功能,降低血抗核抗体滴度,延长小鼠的寿命,疗效与地塞米松治疗类似,胚胎胸腺移植治疗BXSB小鼠自发性SLE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胸腺的缺陷在BXSB小鼠的致病中起重要作用,胚胎胸腺移植有望应用于临床SLE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体外培养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ACD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ACD小鼠模型,分离纯化小鼠脾淋巴细胞,并和不同浓度的IP-10共同培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IP-10共同孵育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CD4+、CD8+和CD3+水平,以方差分析进行结果 分析.结果 IP-10各浓度组体外培养的ACD小鼠CD4+、CD8+、CD3+T淋巴细胞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仅高浓度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P-10可升高成熟T淋巴细胞比率,非特异性地增加Ⅳ型变态反应主要效应细胞CD4+T及CD8+T亚群的表达,扩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早期隐性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隐性梅毒患者细胞免疫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12例早期隐性梅毒患者(A组)、12例二期梅毒患者(B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结果两组外周血CD4+T细胞数、CD4/CD8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两组血清IL12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A组外周血CD4+T细胞数、CD4/CD8比值、血清IL12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1)。A组外周血CD8+T细胞数高于B组(P<0.01)。结论早期隐性梅毒患者存在较二期梅毒患者更显著细胞免疫低下现象。  相似文献   

9.
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乌体林斯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C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CA复发情况。激光去除疣体后给予乌体林斯肌注为CA实验组(I组),CA对照组(II组)给予白介素-2肌注,C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明显降低(P<0.01),CD8+明显升高(P<0.01);I组治疗后CD3+无明显变化,CD4+、CD4+CD8+明显升高(P<0.01),CD8+明显下降(P<0.01)。I组与II组治疗后I组CA患者CD4+及CD4+CD8+均较II组升高(P<0.05),CD8+无明显差异;随访3个月,I组的复发率低于II组复发率(P<0.05);未复发的45例和复发的15例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确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抗组胺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8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和6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值,分析其与抗组胺治疗效果间的关系.结果: 急、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治疗无效组CD3+T细胞、CD8+T细胞构成比低于治疗显效组(P<0.05),CD4+/CD8+比值高于治疗显效组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荨麻疹患者的抗组胺治疗效果可能与CD8+T细胞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T淋巴细胞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9例活动期SLE患者和7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CD4+与CD8+T细胞,并分别提取DNA.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对CD4+与CD8+T细胞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在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正常对照组CD4+T细胞平均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CD8+T细胞(P<0.05).活动期SLE患者CD4+T细胞平均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D8+T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动期SLE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穿孔素基因启动子区域处于低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湿疹1号对血清噬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作用并分析其对T细胞亚群CD4~+、CD8~+及其比值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急性脾虚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豚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脾虚急性湿疹空白对照组、脾虚急性湿疹中药治疗低、高剂量组,中药(黄柏胶囊)阳性对照组。采用DNCB涂抹及饮食不节、疲劳过度致脾虚证法建立豚鼠急性脾虚湿疹模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与流式细胞术进行血ECP及CD4~+T、CD8~+T的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ECP过度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ECP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中药高剂量组疗效要优于低剂量和黄柏胶囊组,而低剂量组与黄柏胶囊组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CD4~+T及CD4~+T/CD8~+T淋巴细胞水平有所升高,而CD8+T水平则有所降低,但仅中药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疹1号能有效抑制皮损中ECP水平的表达,并调节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进而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T淋巴细胞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状态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离15例活动期SLE患者、1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CD4+与CD8+T细胞,并分别提取DNA。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对CD4+与CD8+T细胞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DNA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在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的CD4+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序列-600~-300bp区域平均甲基化水平(0.32±0.05,0.36±0.05)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0.62±0.05,P=0.000),且活动期平均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SLE患者组(P=0.000)。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组的CD8+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序列平均甲基化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TNFSF7基因启动子区域处于低甲基化状态,且启动子甲基化水平与SLE的活跃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在体外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培养患者DC,经中药组方作用后,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的变化,MTT法观察DC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及ELISA法观察分泌IL-12的影响。结果患者的DC经中药组方作用后,CD83的表达均明显上调,CD86的表达及刺激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有一定的抑制;对IL-12的产生均显著性下降。结论复方中药对患者的DC的抗原递呈能力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对IL-12的分泌起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1(PD?L1)在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探讨PD?1/PD?L1信号通路在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的表达及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分析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与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细胞因子IL?2、IFN?γ的相关性。结果尖锐湿疣组CD4+、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分别为9.48%±3.31%和12.52%±3.17%)、PD?L1表达水平(4.40%±1.46%、7.07%±2.23%)分别高于健康对照组(PD?1:7.12%±2.16%、9.95%±2.17%,t=2.81、3.16,均P<0.01;PD?L1:3.26%±1.13%、5.39%±1.69%,t=2.96、2.88,均P<0.01)。尖锐湿疣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727.43±138.59个/μl)低于对照组(804.25±92.83个/μl,t=2.17,P<0.05), 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P>0.05),CD4+/CD8+比值(1.23±0.35)低于对照组(1.46±0.34,t=2.24,P<0.05)。尖锐湿疣组血清IL?2、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12、2.16,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分别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IL?2、IFN?γ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PD?L1表达水平与CD4+/CD8+比值均呈负相关(P<0.05),与CD8+T淋巴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高表达的PD?1可能通过与其配体PD?L1作用形成PD?1/PD?L1信号通路,抑制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导致尖锐湿疣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CD4+/CD8+比值下降,IL?2、IFN?γ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T细胞亚群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51例CA患者,根据病程长短分为A、B组,A组病程≤3个月,B组病程3个月,A组97例,B组54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51例作为对照组。采集3组患者外周血,并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取脱落疣体细胞,并使用核酸快速杂交分型法检测HPV-DNA。结果 B组患者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A组和对照组,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A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患者151例,其中包括单纯HPV6/11~+、HPV16/18~+型感染各45例、49例,HPV6/11、16/18~+混合型感染57例。HPV6/11~+、HPV16/18~+、(HPV6/11~+、16/18~+)各组患者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间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3个月以上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且各型HPV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resent study a comparative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on skin biopsies from of patients with Jessner's lymphocytic infiltration of the skin (LIS), polymorphous light eruption (PLE), 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 (DLE) and subacute 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 (SCLE) using a large panel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T cell differentiation antigens (CD3, CD4, CD8), immunoregulatory T cell subsets (CD7, 4B4, 2H4, Leu 8), B cells (CD22), activated cells CD25, OKT9, HLA-DR), Langerhans cells (CD1) and macrophages (Leu-M5). The results showed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LIS and PLE.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conditions and CDLE/SCLE were the high proportions of cells reactive with monoclonal antibody Leu-8 and the absence of T cells expressing HLA-DR antigens in LIS and PLE, suggesting absence of local T cell activation in these conditions.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and pathogenetic aspects of these findings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芪苓解浊颗粒剂治疗解脲脲原体感染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102例男性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观测患者临床主症积分、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及NK细胞活性,并与2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中药组有效率为73.3%,与西药组疗效相当(76.7%);而中西药组为95.2%,明显高于前两组。中药组与中西药组均能明显提高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但西药组无显著变化。结论芪苓解浊颗粒能提高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适用于UU感染的治疗,且与美尔力胶囊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初发、复发患者之间,以及不同病程患者之间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56例尖锐湿疣患者,经冷冻治疗后至疣体消失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者计入A组(20例),再次复发者计入B组(36例),应用三色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比较A,B两组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根据病程长短,病程<3个月者计入C组(37例),病程≥3个月者计入D组(19例),比较C,D两组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的差异,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初发及复发患者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A组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分别为(34.61±4.98)%,(29.46±4.56)%和(1.20±0.22),B组分别为(30.33±4.84)%,(33.10±5.90)%和(0.94±0.21),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9.58±4.31)%,(25.44±3.54)%和(1.57±0.1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B两组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变化更为明显,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病程患者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C组CD4+,CD8+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分别为(33.03±4.51)%,(30.60±5.36)%和(1.11±0.23),D组分别为(29.57±5.98)%,(34.12±5.73)%和(0.89±0.22),C,D两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组变化更为明显,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尖锐湿疣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且随着病程延长、病情反复,全身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更为明显,导致CA迁延不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