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总结1例先天性颈椎侧凸畸形并颅底脊膜膨出患儿术后的护理经验。由于本例患儿手术时间长、风险大、切口多、部位特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高。患儿术中修补硬脊膜膨出过程中硬脊膜破裂,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做好脑脊液漏的护理;患儿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做好气管插管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继发中枢感染,注重口腔、颈后及取髂骨处伤口的护理。经过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心脏移植术后患儿行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例心脏移植术后行体外膜肺氧合患儿,做好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严格控制入量、改善右心功能、肺动脉高压的处理、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 2例患儿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时间74~115 h,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血气参数正常,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低心排综合征、右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的预防和护理,对提高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效果和确保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脐膨出症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由于患儿腹壁发育不全,腹内脏器通过脐部的腹壁缺损。连同腹膜一起向外膨出,表面仅覆盖一层脆薄而透明的囊膜,一旦囊膜破裂,易造成内脏脱出,腹腔感染,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总结4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前和术后的呼吸道管理。术前做好呼吸道管理,对患儿的家长进行健康宣教,术后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做好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预防和护理。所有患儿顺利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大型脐膨出术前回纳膨出物期间的护理方法。[方法]经囊膜悬吊防止囊膜破裂、局部保湿、严格的消毒隔离、保暖、良好的营养支持、密切的病情观察以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结论]通过精心护理使患儿腹壁膨出物明显减小,为病人减少了住院费用同时也为手术提供了积极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特点。方法对60例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加强支持疗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保护心功能,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指导家属正确照顾和喂养患儿;术后加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监测与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全组病人手术30天内死亡3例,其中反复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致呼吸系统衰竭2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致心跳骤停、重度低心排综合征1例,其余康复出院。结论对1岁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加强支持疗法,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术后加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监测与管理,正确处理休息与有刺激性的检查和护理之间的关系,是患儿尽快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脐膨出比较少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性畸形。由于患儿腹壁发育不全,内脏自脐带部的缺损处突出于腹腔外,表面没有皮肤和肌肉,仅覆盖一层脆薄而透明之囊膜。一旦囊膜破裂,即造成内脏脱出,腹腔感染,其预后不良。目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足月剖腹出生,出生即发现腹部膨出约20×18cm包块,囊壁透明,内清晰可见肠管及肝脏,诊断为先天性脐膨出,立即用无菌敷料包扎腹部,防止囊壁感染及破裂。1小时后,在全麻下行疝修补术,切除囊壁,探查腹腔,腹壁缺损约12cm  相似文献   

9.
囊性脊柱裂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疾病,表现为棘突或椎板的先天性缺损,并伴有囊性肿物膨出,多发生在腰骶部。据膨出物的病理可分为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等。手术后易感染,临床护理较为特殊,自1979年10月-1987年8月,我科对收治的103例囊性脊柱裂患儿行囊壁切除和修补手术,并注意了手术前后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临床资料 103例中年龄不满1月者14例;1-6月者41例;7月-1岁者27例;1岁以上者21例。其中最小者12天,最大者12岁。单纯脊膜膨出者78例;脊髓脊膜膨出者25例。术后发生刀口感染者3例;慢性脑积水者2例;刀口感染并发脑膜炎者1例;脑脊液漏者3例。护理一、术前护理 1.预防感染:由于膨出物自出生后随年龄而逐渐增大,使肿物皮肤逐渐变薄,甚至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诊断性治疗期间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32例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行诊断性治疗,通过定时观察用药前后患儿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确定手术时机。结果 32例患儿中有26例经用药后,四肢末梢血氧饱和度由治疗前的86%~92%提高至95%以上,达到手术指征。其中25例围术期恢复顺利,1例因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死亡。结论通过联合应用肺血管扩张药物,可以为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手术治疗带来转机。护理的重点在于观察用药后患儿四肢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加强治疗期间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总结1例单心房合并右肺缺如右肺动静脉缺如患儿的围术期护理。主要护理措施为术前严密预防肺部感染,控制肺动脉高压;术后重点关注呼吸道管理和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同时加强切口护理和出院指导。经治疗和护理,本例患儿顺利渡过围术期,康复出院;随访3月,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心律稳定,未因肺部感染再次入院。  相似文献   

12.
小儿脊髓脊膜膨出是在胚胎期先天性脊柱裂基础上发生的神经管畸形,多表现为椎板骨缺损处球形或半球形囊性膨出,腰骶部多见。早期行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不但可避免囊性破溃及继发感染,而且可预防和缓解脊髓栓系的神经系统症状,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本院2006年3月至2007年8月共完成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87例,现将术中配合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新生儿先天性脐膨出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先天性畸形,是部分腹腔脏器通过前腹壁正中的先天性皮肤缺损,突出脐带的基部,其上覆盖薄而透明的囊膜~([1])。患儿以男性为主;先天性脐膨出患儿常伴有其他先天畸形,如小肠闭锁、肛门闭锁、肠旋转不良、膀胱外翻及尿道上裂。明确诊断后,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整体精细化护理是提高患儿存活率与治愈率的关键。因此,术前给予保暖、保护腹部囊膜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和要点。方法总结2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给予有效的镇静、肌松药、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血流动力学观察和护理。结果3例患儿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29例患儿均顺利撤离呼吸机,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护理,特别是呼吸道及循环系统护理对于手术的成败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13例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的监护方法。方法: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儿恢复良好。结论:耐心、细致、周到、科学的护理是保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参数、观察自主呼吸和胸壁振荡情况、监测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等进行护理。[结果]24例治愈出院,放弃治疗6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准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康复,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主动脉弓离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09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8例主动脉弓离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术后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死亡1例,3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ICU时间3~10 d,机械通气0.8~5 d,出院时上下肢动脉血压相差1.33~2.00 k Pa。结论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创动脉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加强心、肺、肾等脏器功能的监测,注意肺动脉高压的变化指标,及时采取护理措施,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对主动脉弓离断伴重度肺高压患儿术后顺利恢复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2003年5月-200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术后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对16例生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术后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 15例病人顺利恢复,1例病人因术后严重左心功能不全、低心排合并脑部并发症死亡。结论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特点,预防、护理和治疗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和控制并发症,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脐膨出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胎儿前腹壁中区发育缺陷,部分脏器不能回纳入腹腔,而停留在脐带的基底部,表面由腹膜羊膜构成的透明囊膜覆盖,无皮肤生长;出生时囊膜菲薄、湿润、柔软,内脏清晰可见,数小时后因缺乏血液供应逐渐干燥、萎缩、混浊,易破裂,如处理欠妥或不及时可发生呼吸困难、循环障碍、心动过速、腹胀肠梗阻、下肢水种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外科于1997年12月收住了1例新生儿巨大脐膨出,经手术治疗和术后精心护理,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患婴住院24天顺利康复出院,现介绍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脐膨出是指腹壁的发育缺损,腹腔内脏通过脐部缺损突入脐带基底部,外面覆盖一层囊膜.巨型脐膨出是指脐周腹壁缺损直径超过5 cm的脐膨出[1],除胃、肠道外,常伴有肝脏等实质性脏器脱出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