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摄影是早期检出肿瘤的方法之一。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能够克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因组织重叠而影响病变观察的问题,降低复检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提高癌灶的检出率。对于致密型乳腺,DBT可以减少"假阳性"的检出,降低乳腺癌筛查的成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诊断乳腺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乳腺摄影是早期检出肿瘤的方法之一。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能够克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因组织重叠而影响病变观察的问题,降低复检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提高癌灶的检出率。对于致密型乳腺,DBT可以减少"假阳性"的检出,降低乳腺癌筛查的成本,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摘要】乳腺影像检查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 线成像(DBT)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影像成像技术,大大提高了乳腺癌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本文就DBT与传统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对比研究、在致密型与非致密型乳腺中的应用、诊断早期与浸润性乳腺癌的效能以及其目前存在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乳腺癌的诊断,为DBT技术的发展实践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乳腺X线检查仍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合成乳腺X线摄影(SM)以及3种技术的联合应用(FFDM联合DBT、SM联合DBT)。对DBT、SM和SM联合DBT在乳腺筛查中诊断效能、影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等进行比较。SM联合DBT可有效平衡辐射剂量和诊断效能,但仍然在判读时间、信息的存储与传输和检查成本方面存在局限性。就以上3种检查技术在乳腺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前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已逐渐替代传统乳腺钼靶。超声联合乳腺钼靶用以探查其他早期的、侵袭性乳腺癌,然而缺少熟练操作者、对操作者的依赖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其仍有处理时间长和假阳性率高的问题。对高风险女性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CE-MRI)补充筛查可减少晚期癌的发生率,减少MRI扫描序列可以降低检查成本,增加其可操作性。对比增强数字乳房X线照相术(CESM)和分子乳腺成像(MBI)可提高癌症检出率,但是需要进一步筛查和直接活检证实其准确性。本文回顾了致密型乳腺对乳腺癌的影响及致密型乳腺筛查的临床应用新进展,旨在提高致密型乳腺癌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广角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与MRI在致密型乳腺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方法分析我院行DBT及MRI检查的126例致密型乳腺(不均匀致密类+高度致密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灶的影像学特征,以病理结果绘制ROC曲线,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126例(126个病灶)致密型乳腺患者中不均匀致密c类93例(73.8%),高度致密d类33例(26.2%),乳腺癌病灶71个(56.4%),良性病灶55个(43.6%);2位阅片医师分别应用DBT和MRI对乳腺癌诊断准确性Kappa值为0.792,两者检查可靠度较好。广角DBT对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84.5%)、特异度(89.1%)、准确率(86.5%),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在动态增强乳腺MRI诊断的敏感度(93.0%)、特异度(87.3%)、准确率(90.5%);ROC曲线显示DBT、MRI的AUC分别为0.893、0.870,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4,P>0.05)。结论 广角DBT具有与MR相近的诊断致密型乳腺肿块的效能,对于致密型乳腺癌是一种可靠简便快捷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数字乳腺断层合成摄影(DBT)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在致密型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接诊的96例致密型乳腺癌患者作为致密型乳腺癌组研究对象,另外同期搜集52例非致密型乳腺癌作为非致密型乳腺癌组研究对象,两组均行DBT、DCE-MRI检查,并以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联合或非联合数字乳腺摄影(DM)的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是乳腺癌筛查的首选方式。然而,对于普通风险女性DBT筛查的充分性和增加全乳腺超声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6位,严重影响女性健康[1]。早期发现和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改善乳腺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关键。乳腺癌筛查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措施。乳腺 X 线摄影(mammography, MAM)是乳腺癌筛查的主要手段,但对致密型乳腺其敏感性降低。我国女性多为致密型乳腺,且乳腺癌发病年龄较欧美年轻化,而腺体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故MAM用于我国女性乳腺癌筛查的检测灵敏度较欧美国家降低。这对我国乳腺癌筛查工作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以下就目前国际上用于致密型乳腺的影像学筛查技术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乳腺密度反映乳腺X 线摄影上乳腺的组成成分,乳腺密度评估是乳腺X 线筛查的常规临床需求。致密型乳腺是乳腺癌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也是乳腺X 线筛查乳腺癌敏感性及特异性偏倚存在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数字乳腺X 线摄影、超声、乳腺断层融合摄影及MRI 对致密型乳腺的诊断效能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摘要在美国,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联合数字乳腺X线摄影(DM)取代单独DM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乳腺癌筛查。合成2D影像(SM)联合DBT的前期筛查结果表明没有辐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讨国产低剂量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在女性体检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搜集行乳腺DBT筛查患者的基本资料近600例,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观察其既往常规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图像和DBT及融合二维(SM)图像,记录图像分型、病灶分类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结果。结果 共纳入573例患者资料。DBT+SM图像与常规FFDM图像的BI-RADS分级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DBT+SM图像与常规FFDM图像的病灶筛查检出率比较,在肿块及结构扭曲方面,病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在钙化、腋窝淋巴结、非对称性改变、相关征象等方面,二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DBT+SM图像与常规FFDM图像对于肿块边缘及形态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对钙化形态的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 低剂量DBT+SM在女性乳腺癌筛查中对乳腺病变的总体诊断效能与常规FFDM相当,在显示肿块病变、结构扭曲、钙化形态及分布方面的效能优于常规FFDM,且辐...  相似文献   

13.
敬文波  肖兰  汪湍  刘艳 《放射学实践》2021,36(7):879-884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BT)及3.0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致密乳腺中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致密型乳腺女性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86例纳入研究者DBT及3.0T MRI图像的影像学特征,对比分析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486例致密型乳腺中,DBT对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90.7%、89.1%、94.0%、82.1%。MRI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87.4%、93.0%、92.7%、93.5%。DBT、MRI的AUC值分别为0.894、0.919。MRI对致密乳腺的诊断敏感度、阴性预测值高于DB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者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在各年龄层的诊断敏感度均较DBT高,但差异主要体现在41~50岁年龄区间,MRI较DBT敏感度提升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病灶≤2cm的乳腺癌病灶诊断中,MRI较DBT敏感度提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BT在致密性乳腺中有着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和符合率,正逐步成为临床可疑阳性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总体诊断效能与MRI相当,但差异主要体现在病灶≤2cm或者41~50岁年龄组的致密乳腺中,建议该部分致密乳腺的高风险妇女,在DBT检查阴性时仍行MRI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FFDM)仍是乳腺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而数字乳腺断层摄影技术能够克服常规FFDM中重叠纤维腺体组织干扰诊断这一主要局限性,增强对乳腺病变的可见性,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效地降低了召回率。本文重点对于DBT在乳腺筛查中的优势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技术的发展,屏/片系统乳腺X线摄影(SFM)技术已逐步被取代,一些技术改进的优势已在致密型乳腺的女性中得到证实。比较数字乳腺体层摄影(DBT)技术、对比增强双能数字乳腺X线摄影(CEDM)技术及常规数字乳腺X线摄影(DM)技术,并综述数字乳腺摄影技术发展中一些新技术的特点,分析其优势、局限性及对病人的潜在影响等,从而预测它们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摘要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被认为比数字乳腺X线摄影(DM)更适合于腺体致密型的女性。目的通过DBT联合合成2D影像(SM)(以下称DBT+SM)与DM乳腺密度的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明确乳腺超声对致密型乳腺女性筛查的性能及应用价值。这些女性在美国康乃狄克州公法09-41实行的第1年行乳腺超声筛查,该公法要求放射科医师对乳腺X线摄影显示不均匀或极致密型乳腺的病人进行告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放射医师联合应用乳腺摄影和自动全乳腺超声(AWBU)与单一乳腺摄影检出乳腺癌的差异。方法 12名放射医师在未知诊断结果的情况下对致密型乳腺中未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乳腺X线摄影(MG)仍是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数字乳腺X线摄影(DM)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影像技术,已经成为乳腺癌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方式。同时,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及合成X线成像(SM)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通过比较DM、DBT和SM在技术和诊断上的优势及不足,旨在选择恰当乳腺检查技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效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和筛查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以结构扭曲征象为主要表现的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经DBT检出乳腺结构扭曲的69例患者的DBT、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超声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乳腺良、恶性结构扭曲征象特点(形态学、中心密度、有无局灶性致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