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阿司匹林对SGC-790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卡培他滨1.0μmol/L与阿司匹林0.5、1.0、3.0 mmol/L单用和联用对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卡培他滨1.0μmol/L与阿司匹林3.0 mmol/L单独及联合用药对SGC-7901细胞形态的影响;PI/Annexin V-FITC双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卡培他滨1.0μmol/L与阿司匹林3.0 mmol/L单独及联合用药诱导SGC-7901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分析卡培他滨1.0 mmol/L与阿司匹林3.0 mmol/L单独及联合用药对COX-2、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卡培他滨与阿司匹林对SGC-7901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且联合组的抑制率高于卡培他滨组和阿司匹林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处理24 h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SGC-7901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联合组相对于卡培他滨、阿司匹林单独用药组的变化更明显。PI/Annexin V双染分析表明,卡培他滨1.0μmol/L+阿司匹林3.0 mmol/L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3.0 mmol/L组或卡培他滨1.0μmol/L组。阿司匹林3.0 mmol/L、卡培他滨1μmol/L以及卡培他滨1.0μmol/L+阿司匹林3.0 mmol/L联合组电泳可以检测出环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特异蛋白条带。阿司匹林单用时,COX-2表达量受到抑制(P0.01),蛋白表达下调,而VEGF表达无明显抑制;卡培他滨单用时,VEGF表达量受到抑制(P0.01),蛋白表达下调,而COX-2表达无明显抑制;卡培他滨联合阿司匹林处理时,SGC-7901细胞的COX-2、VEGF表达量均受到抑制(P0.01),同时下调COX-2及VEGF蛋白表达。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阿司匹林能够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与COX-2、VEGF蛋白表达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诱导胃癌BGC-823和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涂龙霞  张林杰 《安徽医药》2010,14(2):141-142
目的研究胃癌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对紫杉醇诱导凋亡的敏感性。方法用0.1~0.5μmol·L^-1紫杉醇作用于BGC-823和SGC-7901细胞,再用0.3μmol·L^-1紫杉醇对BGC-823和SGC-7901细胞分别作用0、6、12、24、36、48h,通过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1)紫杉醇对两种胃癌细胞均有明显诱导凋亡作用,且均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2)中分化的SGC-7901细胞株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低分化的BGC-823细胞株。结论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对紫杉醇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3.
侯坤  王振飞 《河北医药》2023,(5):645-650
目的 研究广藿香醇能否通过下调人胃癌细胞中关键促癌因子PD-L1的表达进而抑制人胃癌细胞的恶性行为以及下调PD-L1表达的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剂量的广藿香醇作用于常规培养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BGC-823,用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广藿香醇对SGC-7901和BGC-823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凋亡能力的影响,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PD-L1、NF-κB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用Western-blot法检测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PD-L1、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胃正常上皮细胞GSY和胃癌细胞系细胞BGC-823、MGC-803、SGC-7901、MKN-74中mRNAPD-L1、NF-κB mRNA表达水平,最终筛选出BGC823、SGC7901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0.08、0.1、0.3、0.5 mmol/L药物组中BGC-823、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随加药浓度升高而增大。经计算SGC-7901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5):621-627
目的:研究伊维菌素对人胃癌细胞BGC-823、MGC-803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0、2.5、5、10、20、40μmol/L伊维菌素分别作用于BGC-823、MGC-803细胞24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再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5μmol/L伊维菌素和含0.67‰二甲基亚砜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作用24 h对BGC-823、MGC-803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5、10μmol/L伊维菌素和含0.67‰二甲基亚砜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作用于BGC-823、MGC-803细胞24 h后上皮-间质转化(EMT)标记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EMT转导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d中TGF-β1、TGF-βR、Smad2、Smad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伊维菌素对BGC-823、MGC-803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细胞抑制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5μmol/L伊维菌素作用后BGC-823、MGC-803细胞的迁移数和侵袭数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01);5、10μmol/L伊维菌素作用后BGC-823、MGC-803细胞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或P<0.01或P<0.001),N-cadherin、Vimentin、Snail、TGF-βR、Smad2、Smad3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或P<0.01或P<0.001),TGF-β1蛋白仅在10μmol/L伊维菌素作用后明显减弱(P<0.05)。结论:伊维菌素能显著抑制BGC-823、MGC-80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活性从而影响EMT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烟酰胺-锌络合物(商品名:佛立沙,WUY)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考察WUY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WUY对胃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WUY在2、4、8、16mmol/L剂量时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95%、19.28%、37.36%、63.47%(P〈0.05),平均IC50为11.06mmol/L。增殖抑制曲线表明,WUY对胃癌细胞有抑制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WUY对胃癌细胞作用24h后,呈浓度依赖性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细胞比例和G2/M期细胞比例升高。结论:WUY能显著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其作用可能与影响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NSAIDs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和NS-398对胃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MTT检测表明,阿司匹林和NS-398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对SGC7901细胞活性产生抑制(P<0.05);阿匹匹林浓度为0.1mol/L时,24,48和72h抑制率分别为7.1%,10.4%和24.5%;浓度为1.0m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7.9%,15.5%和50.5%;浓度为8.0m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10.2%,23.6%和81.3%;NS-398浓度为10μmol/L时,NS-398作用24,48和72h,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8%,12.0%和19.8%;浓度为50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5.1%,17.4%和35.8%;浓度为100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12.4%,28.1%和51.1%;阿司匹林和NS-398呈剂量依赖性影响细胞周期,显著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结论阿司匹林和NS-398在一定浓度内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氯喹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氯喹20,40和80μmol·L~(-1)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24和48 h,采用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即细胞周期蛋白D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和CDK4,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即活化胱天蛋白酶3和活化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及自噬标志蛋白即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和自噬底物SQSTM1表达水平。结果氯喹20,40和80μmol·L~(-1)与MDA-MB-231细胞作用24和48 h后,均能有效抑制细胞增殖(P<0.01)。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氯喹20和40μmol·L~(-1)处理24 h,G_0/G_1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80μmol·L~(-1)组G_2/M期细胞百分比升高(P<0.01),且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处理48 h,与细胞对照组相比,氯喹用药3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氯喹3组处理24 h,与细胞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蛋白D3、CDK2和CDK4表达水平降低(P<0.01),活化胱天蛋白酶3和活化PARP表达增强(P<0.01),LC3B和SQSTM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氯喹可通过抑制MDA-MB-231细胞自噬、阻滞细胞周期进程并促进细胞凋亡而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型精胺氧化酶抑制药SI-4650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将SGC-7901细胞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低、高剂量实验组(40、80μmol·L^(-1)SI-4650)、自噬抑制药3-甲基腺嘌呤(3-MA)组(2.5 mmol·L^(-1)3-MA)、3-MA+低、高剂量实验组(2.5 mmol·L^(-1)3-MA+40、80μmol·L^(-1)SI-4650),均处理48 h。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中精胺氧化酶(SMO)活性,用细胞计数8(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周期,用碘化丙啶(PI)/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Annexin V双染法检测凋亡细胞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结合蛋白轻链-3Ⅰ/Ⅱ(LC3-Ⅰ/Ⅱ)表达水平。结果空白组与低、高剂量实验组中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相对SMO酶活性分别为(7293±195)、(4506±195)、(989±115)RLU·(mg·s)^(-1),S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8.83±1.17)%、(32.23±1.21)%、(36.50±0.73)%,低、高剂量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白组与低、高剂量实验组以及3-MA组与3-MA+低剂量实验组、3-MA+高剂量实验组中可见,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0.00±2.09)%、(43.61±2.29)%、(52.16±2.49)%、(1.81±4.43)%、(27.50±1.88)%、(34.22±1.0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01±2.09)%、(13.16±1.59)%、(25.35±2.32)%、(7.13±2.09)%、(8.61±1.59)%、(11.35±2.32)%,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比值分别为0.01±0.03、0.58±0.04、2.73±0.03、0.03±0.01、0.06±0.02、0.23±0.03。低、高剂量实验组与空白组相比,低、高剂量实验组与对应浓度3-MA+低、高剂量实验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SI-4650能高效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机制可能与干扰多胺代谢、阻滞细胞周期S期和诱导细胞自噬、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霓  伍文才  李春燕  陈欣 《安徽医药》2022,26(2):378-382
目的 探讨微小RNA-588(miR-588)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和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中miR-588的表达水平;将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分为anti-miR-NC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iR-203和E盒结合锌指蛋白(ZEB2)直接相互作用对胃癌顺铂(DDP)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增殖和凋亡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和SGC-7901/DDP细胞,将miR-203 mimics或siRNA ZEB2转染至SGC-7901/DDP细胞,分别为miR-203组和Si-ZEB2组。另外,沉默SGC-7901/DDP细胞ZEB2基因的表达,采用MTT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SGC-7901细胞和SGC-7901/DDP细胞增殖和凋亡活力的改变。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验证miR-203与ZEB2的靶向关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Snail的表达。结果经MTT法检测,DDP对SGC-7901细胞和SGC-7901/DDP细胞的IC_(50)分别为18.37μmol/L和94.68μmol/L。SGC-7901/DDP的耐药指数为5.15±0.27。SGC-7901/DDP细胞中miR-203表达量低于SGC-7901细胞(P<0.05)。miR-203组细胞miR-203表达量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另外,Si-ZEB2组细胞ZEB2 mRNA表达量降低,而miR-203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相同浓度条件下,DDP对miR-203组SGC-7901/DDP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率明显高于SGC-7901/DDP组和NC组(P<0.05),同时,DDP对Si-ZEB2组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率明显高于SGC-7901/DDP组和Si-NC组(P<0.05)。DDP(25μmol/L)对miR-203组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SGC-7901/DDP组和NC组(P<0.05)。miR-203组细胞Snail蛋白表达量低于SGC-7901/DDP组和NC组,而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高于SGC-7901/DDP组和NC组(P<0.05)。另外,沉默SGC-7901/DDP细胞ZEB2基因表达后,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升高,而Snail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 miR-203与ZEB2形成双向负反馈调节通路,通过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抑制Snail的表达,阻止EMT进程,从而逆转胃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成人的骨量通过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来维持动态平衡,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理想策略是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或增强成骨细胞的骨形成功能。目前针对保护成骨细胞及增强其功能的骨质疏松疗法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成骨细胞相关功能蛋白、各种细胞损伤机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机械过载、微小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的影响等)及骨质疏松的治疗与预防作一综述,以期为针对增强成骨细胞功能的骨质疏松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CD44与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CD44是一种跨膜受体蛋白 ,属于黏附分子家族 ,可与透明质酸等配体结合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近年来发现CD44及其变异体在许多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 ,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此 ,可作为一个辅助性指标预测肿瘤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18.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alkaloids of A. Vasica has been studied with change of season. The study also resulted in the detection of glycosides and N-oxides of vasicine and vasicinone.  相似文献   

19.
20.
PTEN和DNA含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和DNA含量与NSCLC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TEN在78例肺癌标本中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肺癌标本中DNA含量.结果:肺癌标本中PTEN蛋白总缺失率为42.3%,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2.1%和26.7%(P<0.05),其表达缺失率随TNM分期增加而上升,分期越晚表达缺失率越高.PTEN缺失率高者生存时间短.DNA指数(DI)的分布范围在1.04~1.93.异倍体肿瘤24例,DI值随TNM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肺癌细胞DNA含量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检测PTEN蛋白表达和DNA含量将有助于判断肺癌的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