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常需要注射药物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输液过程中行静脉注射药物时较常用的方法是将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注射器的乳头部与头皮针连接后即可推注药液,药液较快的直接进入血管,推完药液后再将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后按原来滴速输液。此方法在头皮针与注射器连接时、头皮针与输液器重新连接时空气容易由此进入体内有造成空气栓塞的危  相似文献   

2.
预防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注射后小空气栓塞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人员常常会遇到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注射后 ,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的操作 ,但在打开输液开关后 ,常可见头皮针软管内有少量空气随液体进入人体 ,易造成空气栓塞。为预防此现象发生 ,我们在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注射后 ,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前 ,先滴 1~ 2滴输液管药液进入头皮针接口 ,使头皮针接口充满药液 ,然后再与输液管连接 ,并与旧法操作进行比较 ,发现新法可有效防止空气栓塞发生 ,现向大家推荐。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1~ 3月任意选择我科住院输液、并需静脉注射患者 6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 3 0例 ,均使用 …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静脉输液过程中,如需静脉注射某些药物,就需要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暂时连接注射器。有时因输液管中有大段气体亦需分离头皮针,排除气体后再连接。在这个分离一连接的过程中极易有少量气体进入体内和造成接头处污染,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现以静脉推药为例将避免污染和少量空气进入头皮针的技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给病人静脉输液过程中静推药物前后(在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时,或者在静推完毕连接头皮针与输液器时),往往会有一些小气泡进入人体,造成病人精神紧张,对病人身体也不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了给静脉输液病人静推药物过程中避免气泡进入人体的方法,介绍如下:用注射器抽取药液,携至床旁,将注射器与针头分离,放入无菌盘中,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将注射器针头接与输液器末端,以避免污染。待头皮针有回血,头皮针接头处液面呈凸面时,将注射器排气与头皮针连接,开始静推药物。静推完毕,分离注射器与头皮针,分离针头与输液器,将输液器末端稍一…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由于治疗的需要,常在输液过程中给予静脉注射药物,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常用的静脉注射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好药液,分离头皮针与输液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注射药物.但若操作不慎, 注射器中的药液中可能存在玻璃碎屑、橡皮微粒或不溶性药物微粒,增加了输液反应的可能性;且头皮针在分离与连接时易混入空气需反复排气;静脉注射时需关闭调节阀,注射完毕需重新调节液体滴速.经过临床实践,我们对静脉注射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为及时给药并减少静脉穿刺次数,经常采用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静脉推注药物后再将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继续输液。在此过程中,经常会有少量气泡通过头皮针的软管而进入体内。在此,笔者介绍一种防止空气进入体内的方法。传统方法是将无菌注射器抽吸好药物后,排尽空气,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推药后再将输液器排气后与头皮针相连,这样,经常会有少量空气进入接头处。新方法则是将无菌注射器抽吸所需药物后,排尽空气,将输液调节器关闭,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注射器推药后,左手持头皮针管末端…  相似文献   

7.
输液小技巧     
在输液过程中,常遇到随时要为患静脉注射某些药物而尽快达到治疗的目的。传统的方法是将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后,把注射器与头皮针直接连接注药。通过临床观察此种方法易造成输液器及药液的污染,药液未经滤过膜直接进入血管内,另外,在分离及连接输液器与头皮针时,空气也易随之进入患体内。为防止以上弊端,在为患推注药物时,我们采取以下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佰玲  倪晓慧  赵春红  苗敏  夏红丽  雷云 《护理研究》2008,22(12):3268-3268
静脉输液过程中时有液体走空现象发生,输液管腔内液面低于莫菲氏滴壶,护士常用以下方法处理。先将输液管莫菲氏滴壶下端调节夹关闭,直接挤压滴壶,待液面升至适当高度,再排除滴壶下段气体。排除方法:①断开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处,排除管内气体,此法容易但浪费药液;②将管内气体向上弹至莫菲氏滴壶内,此法较费时。现介绍一种快速排除一次性输液器莫非氏滴壶下端气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临床上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需要静脉注射时,头皮针和输液器脱接后,头皮针尾部存在一定空隙,在连接注射器推注药物时,容易导致少许空气进入体内,轻者使患者产生紧张情绪,重者则引起空气栓塞,导致患者猝死。作者通过一种巧妙的排气方法,使在整个静脉输液与静脉注射互换过程中无空气进入体内,方法巧妙、简单、易操作,现介绍如下。1用物与操作1.1用物准备方盘1个、无菌盘套1个、静脉注射药液1支。  相似文献   

10.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输液器在静脉推药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操作流程繁琐,护士在给病人推药的过程中,首先要拔开输液器下端的接头,然后拔掉注射器针头,注射器接头皮针进行推药,输液器挂一边,非常麻烦;如果抢救病人,多次推药,反复拔开、接通输液器下面的接口,就更加麻烦;(2)增加污染机会,反复拔开输液器下面的接头及注射器针头,将输液器末端接口暴露于空气中,增加了污染机会;(3)空气易进人头皮针内,在断开输液器末端接口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难免会进入小气泡,病人看到有气泡进入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会引起纠纷;(4)输液微粒的危害,在静脉推注时,由于头皮针没有过滤网,一些微粒会被推进血管内,进入各个器官,引起严重的后果;(5)药液易污染,护士给患者推注化疗药物及刺激性药物时,在断开输液器接口及注射器针头时,药物外漏污染病人及护士,并造成药物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孙佰玲  倪晓慧  赵春红  苗敏  夏红丽  雷云 《护理研究》2008,22(35):3268-3268
静脉输液过程中时有液体走空现象发生,输液管腔内液面低于莫菲氏滴壶,护士常用以下方法处理.先将输液管莫菲氏滴壶下端调节夹关闭,直接挤压滴壶,待液面升至适当高度,再排除滴壶下段气体.排除方法:①断开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处,排除管内气体,此法容易但浪费药液;②将管内气体向上弹至莫菲氏滴壶内,此法较费时.现介绍一种快速排除一次性输液器莫非氏滴壶下端气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509-6509
输液器是临床用量最大的医疗器具,以往使用的普通输液器对进入滴斗以下的空气只能在头皮针与输液管连接处排除,存在着空气栓塞、药液污染、药液浪费的可能,日前临床已逐步采用一次性使用自动排气输液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输液过程中行静脉注射时衔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小雪  杜清妹 《护理研究》2001,15(6):360-360
静脉注射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输液过程中行静脉注射时 ,如果注射器与头皮针衔接不当可能使微量空气进入体内 ,经过临床实践认为以下方法能有效防止空气进入体内。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为 1997年— 1998年我院内科输液过程中需要静脉注射的 12 0例病人。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 ,每组 6 0例 ,共进行了 2 6 0人次的静脉注射。其中普通组进行了 12 0人次 ,实验组进行了 14 0人次 ;年龄 2 3岁~ 78岁 ,平均年龄 48岁。1.2 方法 普通组 :在注射器与一次性输液器头皮针衔接时 ,先将已抽好药液的注射器内空气排尽 ,…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只能对静脉滴注和入壶的药液起到过滤作用,对直接静脉推注的药液起不到过滤作用;同时在输液过程中需静脉推注药物时,须先关闭输液器开关或反折靠近头皮针连接处的输液管防止液体漏出,然后分离输液器与头皮针,将注射器乳头与头皮针针座相连接后推注,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 ,经常遇到在静脉输液的同时 ,要静脉注射某些药物。由于受目前国内一次性输液管构造的限制 ,推注的方法只能是 :先分开头皮针与输液管 ,然后再接上装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静脉推注 ,这个过程容易造成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处的污染。同时在分开注药后 ,再次接上输液管时 ,常有少量空气进入头皮针 ,给病人的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当病人需要同时输入多种药物 ,药物之间不仅存在配伍的禁忌 ,而药物的性质不同 ,要求滴入速度不同时 ,通常是在输液管末端接上三通管 ,再接上不同药液 ,这是现有一次性输液管构造存在的麻烦。为解决…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给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静推药物前后(在连接注射器与头皮针时,或者在静推完毕连接头皮针与输液器时)往往会有一些小气泡进入人体,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对患者身体也不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给静脉输液患者推药物过程中避免气泡进入人体的方法,介绍如下:用注射器抽取药物,携至床旁,将注射器与针头分离,放入无菌盘中,输液器与头皮针分离,将注射器针头接于输液器末端,以避免污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推注后微量空气进入血管的方法。方法:随机将42位病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n=148次)采用传统的接针操作,而改进组(n=179次)在静脉注射前先回抽并将微量气泡轻弹到注射器内后,方注射药液,注射药液后,轻折输液管,待液体悬于输液器乳头,同时反折头皮针的左手稍放松,头皮针管内回血时再迅速连接。结果:改进组在微量空气气泡发生率由常规组的79.1%降至20.7%,差异显著(P<0.001)。结论:改进的静脉输液过程中静脉推注后接针方法明显地减少了微量空气气泡形成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头皮针与输液管连接处小气泡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静脉输液时 ,常需分离头皮针与输液管 ,自头皮针处静脉推入药物 ,推药完毕 ,再连接输液管与头皮针时 ,常有少许气泡自头皮针进入血管。关闭输液调节夹 ,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 ,由于输液管内压力降低 ,输液管末端有长约 0 .2~ 0 .3cm的气体贮存 ,此时 ,如果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 ,松开输液调节夹 ,管内的气体会自头皮针流入血管。处理方法 :静脉推药前 ,先调节输液调节夹 ,滴速为 1~ 3滴 /min ,头皮针末端用手捏闭 ,与输液管分离 ,与推药空针连接后 ,再关闭输液调节夹 ,推药结束 ,将输液管末端折叠挤压或慢慢松开输液调节夹 ,排出管…  相似文献   

19.
临床输液过程中常由于未及时更换液体导致莫菲氏滴管 (以下简称滴管 )以下的输液管进入空气 ,传统做法是对小段空气用指弹震动输液管 ,使气体变成气泡上行 ,对大段空气用分离头皮针方法使空气下行排出 ,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浪费药液。我们改进排气方法 ,并取得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输液器滴管下端至过滤器处约 12 0cm ,经临床处理 180例次 ,证明从滴管进入 6 0cm空气以内不用分离头皮针排气。1.2 方法 首先将调速器迅速移到输液管最下端 ,关闭 ,快速更换输液瓶。再挤压滴管使液体进入占其 1/ 2。接着将输液…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实践工作中,静脉输液时常会出现输液管内进入空气的现象。当输液管内进少量空气时,在不违反无菌操作前提下,可采取一手捏紧输液管气泡段下方,另一手轻轻弹输液管数次,便可轻松将气泡排出莫非氏管。但当输液管不慎进入大量空气时,在空气段还未进入输液器与头皮针连接处之前,临床工作中一般采取分离连接处排除空气或更换输液器,此2种方法均会造成用药剂量的丢失,且违反无菌操作常规,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现介绍一种巧用护士随身携带的钢笔(或其他随身管状硬物)快速排空输液管内大量空气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