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是近年应用最广泛的屈光性手术[1].由于其预测性好、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近视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屈光不正是眼科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成人的屈光不正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部分愿意接受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及由此衍变的波阵面像差引导下的LASIK(Wavefront guided-LASIK)、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的LASIK(Topography guided LASIK)、化学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机械法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Q值调整的LASIK、前弹力层下LASIK(Sub-Bowman's Keratomileusis,SBK)、飞秒激光辅助制作角膜瓣的LASIK(Femotosecond assistedLASIK)等术式,应用以来在临床上取得了理想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a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目前激光矫正近视眼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手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军  高丰 《医学综述》2013,19(10):1808-1810
1983年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问世,开创了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历史,从此治疗进入准分子激光"单纯表层手术"阶段。1991年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出现,它很快取代PRK,成为一种主流手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屈光手术进入"角膜基质手术"阶段。1999年诞生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2003年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以及2006年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等,标志着"表层切削"的回归,表层切削成为激光屈光手术的热点和新宠。  相似文献   

5.
陈凤莲 《广西医学》2005,27(12):2059-2060
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介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UASIK)之间的一种矫正近视的新型手术方式,可使因角膜偏薄、近视度数而无法行LASIK手术的病人受益,又克服了PRK手术在治疗高度近视时的可预测性低、术后疼痛、角膜雾浊及近视回退等弱点。LASEK手术毋需负压吸引及微型角膜刀制瓣,与LASIK相比更为安全,但在治疗过程中如因护理不当,也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2001年以来我院近视激光治疗中心以该术式共作近视、近视散光手术142例281眼。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目前临床治疗近视眼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无上皮下混浊发生,术后用药时间短等优点,而对于角膜较薄的高度近视患者来说LASIK手术受到一定限制.  相似文献   

7.
有关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iomileusis,LASIK)治疗超高度近视效果的报道较少,现将我科应用LASIK技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是氟化氩气混合后经激发产生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光束,这种光束光子能量大,可使角膜组织间分子键断裂,使组织气化而起到切削角膜组织作用,重塑角膜弯曲度,改变角膜曲率而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常用方法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及准分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三种,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它们矫正近视的效果各有其利和弊.  相似文献   

9.
朱大权 《当代医学》2008,(11):14-15
准分子激光是氟化氩气混合后经激发产生的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光束,这种光束光子能量大,可使角膜组织间分子键断裂,使组织气化而起到切削角膜组织作用,重塑角膜弯曲度,改变角膜曲率而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 .准分子激光矫正近视常用方法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LASIK)及准分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三种,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它们矫正近视的效果各有其利和弊.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一种新的屈光手术方法.该法结合了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优点,避免了部分不足之处,但术后仍存在刺激症状,如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我们应用双氯芬酸钠术后滴眼28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应用贝复舒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40例80眼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0.3%的氧氟沙星、氟米龙眼液和泪然眼药水;实验组给予0.3%的氧氟沙星、氟米龙眼液和泪然眼药水,并加用贝复舒眼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疼痛反应.结果 实验组术后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2.57±0.53)d,对照组为(3.65±0.36)d,异物感持续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疼痛症状术后第一天实验组明显较对照组轻.结论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应用贝复舒能够加快角膜上皮愈合和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手段.方法分别对96例(192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应的护理.结果患者能顺利配合完成手术,且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结论护理人员给于患者术前指导,告知术中注意事项,术后注意防止感染,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均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蒋林志  谭少健  黄崧健 《广西医学》2011,33(9):1185-1187
1988年Marshall报告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surgery,PRK)的临床应用,1990年Pallikaris为了解决PRK出现的角膜上皮下混浊和屈光回退,提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由于LASIK有角膜瓣并发症的缺点,人们又回归到表层切削,于1999年、2003年分别提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和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  相似文献   

14.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ntomileusis,LASIK)是利用准分子激光切削组织精确性较高的优势和角膜磨镶术可切削较高度数并避免角膜上皮下混浊等特点,获得一种精确性、可重复性、预测性好的新型屈光性角膜手术。我们自1995年开始应用Keracor11型ArF准分子激光设备行LASIK,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640只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组)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组),分别接受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恢复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及主诉干眼症状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BU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BU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均明显优于LASIK组,术后6个月时两组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有干眼症状主诉的比例均显著低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尤其在术后干眼恢复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96例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近视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护理,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手段。方法:分别对96例(192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应的护理。结果:患者能顺利配合完成手术,且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结论:护理人员给于患者术前指导,告知术中注意事项,术后注意防止感染,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均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影响眼压测量值的因素.方法 对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ISK)的159例患者,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以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眼压,分析眼压变化的原因.结果 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IK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这与激光切削角膜变薄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杨岚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218-219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是一种介于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之间的屈光手术方式.1999年由意大利Massimo Camellin博士首先提出并命名。由于它以角膜上皮瓣代替角膜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1 d、1周、4周,采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对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40例患者的视网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 和术前比较,术后1 d视网膜厚度明显增加,术后约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术后早期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后角膜非球面性的改变进行研究。方法:对100名患有近视眼的病人(124只眼)在实施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在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角膜的非球面参数Q值、切削的偏心值、角膜曲率sink值(K)进行测量,对△Q与角膜曲率sink值的改变(△K)、及预期的矫正值(SE)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近视眼患者的角膜曲率变得平坦;在术前时角膜的形状是扁长型,即非球面参数Q<0,术后角膜的形状为扁圆型,即非球面参数Q>0;△Q与角膜曲率sink值的改变(△K)、及预期的矫正值(SE)之间存在相关性(二者都P<0.05),但是术后Q值和偏心值之间没有相关联系(P>0.05)。结论:近视眼患者在实施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后角膜非球面参数Q值增大,△Q与SE、△K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