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气管内肿瘤会导致气管直径变窄,引起气管狭窄,患者多因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就诊,大多数患者有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查体多呈端坐位,三凹征。麻醉医生应根据气管内肿瘤的部位(与声门、隆突的距离;肿瘤位于声门上、声门下、气管中、下段、隆突等)、形状、大小、气道阻塞程度以及手术方法,选择并制定合适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如果常规麻醉诱导,极有可能导致急性呼吸窘迫、气道完全梗阻,导致严重低氧血症甚至呼吸心搏骤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3年~2008年收治的6例及国内期刊发表的33篇共205例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麻醉处理方法。结果:本中心6例患者麻醉期并发症处理及时,手术成功。所查205例手术中,辅用部分体外循环技术23例,辅用喷射通气50例。未用肌松剂气管插管61例,用肌松剂后插管78例。插管置于肿瘤上方82例,置于肿瘤下方20例。麻醉期发生严重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4.88%,麻醉死亡3例,死亡率为1.46%。结论:胸内气管肿瘤切除术麻醉处理复杂,风险极大,周密的麻醉计划,熟知各种麻醉方法,与术者良好的沟通,有利于提高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裘利君  童艺雯  高新亚  倪玉华   《护理与康复》2017,16(10):1120-1122
总结147例经内镜气管内肿瘤切除术的配合与护理。手术配合重点为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及患者评估;术中安置好手术体位及完善麻醉配合,重视气道管理,并根据不同的介入方式采取不同的手术配合,加强术中出血的观察及处理等;术后加强患者监护及健康教育。147例患者共进行364次手术,术后气道阻塞完全解除57例、部分解除90例。  相似文献   

4.
逆顺引导气管插管法是处理困难气道插管的一种有效方法。作者在临床中遇到7例术前未发现困难气道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发生气管插管困难的危急状态下,应用逆顺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以下。  相似文献   

5.
纤维胆道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磊  侯健  黄冰  孙平  袁孝忠  孙建良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280-1281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用Olympus CHF-P20型纤维胆道镜作内支撑引导插管。结果:29例术前气道评估认定的困难气道,均于清醒镇静下由纤维胆道镜作内支撑引导插入气管导管;5例术前未诊断的困难气道,诱导后在直接喉镜下不能显露声门,多次试插失败.改由纤维胆道镜引导插管均成功。结论:纤维胆道镜可替代纤维支气管镜用于清醒或麻醉诱导后的困难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内麻醉联合肌松药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闭孔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总结连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初发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闭孔神经反射和麻醉相关情况。结果 78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9.58±8.32)分,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2.02±0.88)分,意识恢复时间为(5.30±1.07)分,气管内麻醉联合肌松药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闭孔神经反射有效率为98.72%,明显优于传统的闭孔神经局部阻滞方式。结论气管内麻醉联合肌松药可有效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闭孔神经反射,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气管、隆突肿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气管、隆突肿瘤切除并气道建术是能有效解除由于各种良恶性肿瘤所引起的气管狭窄症状。但其麻醉较为复杂,本文总结15例气管、隆突肿瘤切除并气道重建术,旨在对其麻醉管理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6例,年龄28~61(48±12)岁。X线分层摄片肿瘤气管上段者2例,中段者6例,下段者4例,隆突肿瘤3例。A SA分级II~IV级,术前气道梗阻气急不能平卧PaO2<60 mm Hg者3例,痰量>50 m l/d,听诊不同程度痰鸣音者12例,其中2例双肺弥漫性痰鸣音。本组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肿瘤堵塞气管达20%~90%之间。1.2麻醉方法本组未术前用药。进入手术室后均予给氧,开放静脉,局麻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 AP)。3例患者局麻下开通股动静脉以供体外循环急需用。放置患者于静适体位,10例患者在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阿曲库铵/维库溴铵诱导下,快速气管插管。3例在充分表麻下诱导气管插管。2例在颈丛麻醉下气管切开插管。其中2例气管插管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完成。术中间断推注芬太尼和阿曲库铵/维库溴铵,泵入丙泊酚和吸入低浓度吸入异氟醚维持麻...  相似文献   

8.
儿童气道内肿瘤的介入治疗,多经电子气管镜行二氧化碳冷冻及氩等离子体凝固治疗。电子气管镜操作刺激强烈,儿童在手术中较难合作,且气道内肿物的介入治疗中气道控制非常复杂,故需要麻醉医师参与其中。国内报道,多采用局部麻醉或者静脉全身麻醉[1]。我院麻醉科在大量电子气管镜介入治疗麻醉的基础上,采用了喉罩通气技术,参与了多例儿童气道内肿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麻醉方法及围术期处理.[方法]回顾分析40例OSAS的病例资料,依据睡眠生理监测(PSG)示病情轻重程度将其分为A、B、C三组,分析三组的麻醉和气道处理,观察麻醉诱导、术中及术毕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处理.[结果]B组有2例同时进行了鼻和咽部手术患者术毕拔管后均因气道梗阻出现呼吸急促、紫绀而行紧急气管切开术.B组另有1例麻醉诱导期经多种方法插管失败而行气管切开.B、C组各有一例苏醒期发现伤口内有活动性出血,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意外或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OSAS患者术前综合评估和诊治,谨慎采取不同的麻醉和气道处理方法,加强恢复期管理,对于保证此类患者围术期的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喉罩气道和气管导管在腹腔镜盆腔包块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盆腔包块切除术治疗的50例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接受全麻下腹腔镜盆腔包块切除术治疗,待麻醉诱导生效后对照组予以常规气管插管,观察组予以喉罩气道通气,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以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2、T3、T4、T5时刻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全麻时采用喉罩气道通气较气管导管通气对患者T2、T3、T4、T5时刻HR、MAP影响更小,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纵隔肿瘤中巨大实质性病例较为少见,它往往占据纵隔或一侧胸腔,压迫毗邻脏器(气管、食管、心脏及大血管)产生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其治疗相对棘手,特别是在麻醉诱导或气管插管时可引起心脏骤停;位于下纵隔的肿瘤,瘤体压迫心脏、大血管,麻醉成功后,在改变体位时,心排出量锐减,可引起血压骤降.因此,对巨大实质性纵隔肿瘤手术的麻醉、手术技术和术后处理与一般纵隔肿瘤切除术不同,其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1975年6月至2009年6月,本组经手术治疗纵隔巨大实质性肿瘤7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气道狭窄的病因主要是气道内肿瘤,还包括支气管结核,气道外伤后肉芽肿或疤痕狭窄,巨大甲状腺肿,气管软化,纵隔或食道肿瘤压迫气道等。出现气道狭窄后将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出现气促、缺氧情况。在许多情况下,大气道的严重狭窄,如同时伴有痰栓或咯血,可突发引起气道严重阻塞而致患者窒息,处理不当可致患者死亡。以往只能手术治疗或气管切开,但部分患者不适合外科手术,而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蓬勃兴起,一些早期应用于血管的金属支架也逐渐用于气管、气道狭窄的治疗。气道支架技术的创立与发展为治疗气道狭窄开辟了新的途径。本院首次行电子支气管镜直视下置人镍钛合金支架手术,获得比较好的短期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气管隆突的肿瘤比较少见,仅占上气道肿瘤的2%,而继发于肺浸润气管隆突肿瘤占比较多。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纤支镜姑息性治疗,而仅仅手术切除治疗即可能治愈患者并获得长期存活[1]。气管隆突手术麻醉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病死率高[2],对于胸科麻醉医师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气管隆突重建手术中麻醉医师需要控制气道,维持气体交换,而外科医师需要充分暴露气管和支气管,因而存在共用气道、相互影响的情况。因此如何更好地建立通气,保障患者氧合和提供良好的术野是麻醉管理的难点所在。因此气管隆突重建  相似文献   

14.
实施全身麻醉时常因一些特殊原因,如预先估计诱导插管困难等,而须施行清醒气管插管。清醒气管插管不仅须有完善的粘膜表面麻醉,而且更要求病人充分镇静,全身肌肉放松,这样不仅有助于插管的施行,也可基本避免术后不愉快的回忆[1]。对于困难气道患者表面麻醉联合小剂量麻醉药物行慢诱导气管插管是预防气道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与体会。方法:总结1995年-2005年间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进行胆囊切除术的982例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为全麻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结果:952例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效果满意。结论:符合术者的要求。能保证适当的麻醉深度,能解除人工气腹的不适,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和维持有效的通气量,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麻俯卧位长托宁作为术前用药,术中追加长托宁对呼吸道分泌物的影响。方法:60例骨科脊柱手术需全麻俯卧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例。A组术前肌内注射长托宁1 mg,B组术前肌内注射长托宁1 mg,术中追加1 mg,分别记录每例患者麻醉诱导后及拔管时气道分泌物及气管插管俯卧1.5 h后患者气道分泌物。结果: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两组患者口腔均干燥,俯卧位后1.5 h及术后拔管时B组患者气道分泌物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在全麻俯卧位手术中,术前肌内注射长托宁,可有效减少气道分泌物。尤其是追加后可明显减少气道分泌物,对预防气管导管松动、脱出及拔管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围手术期一旦发生急性气道梗阻,处理不及时易造成窒息死亡。我院1995~2004年发生15例围手术期急性气道梗阻,现就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防范措施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61岁。开颅探查术4例,腭裂修补术3例,颌面外伤清创缝合术、胆囊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各2例,重度烧伤去痂植皮术、食管癌根治术各1例,均采用全麻。气道梗阻发生于术中5例,术后4例,麻醉前、麻醉诱导时各3例。1·2气道梗阻原因胃内容物反流误吸5例,术后咽喉、舌体、甲状腺水肿或血肿压迫气管3例,术中气管导管脱出2例,导管受压变形、痰…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及其处理措施。方法 对12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完善麻醉前准备和术前用药,选择合适麻醉方法(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加硬膜外阻滞),加强术中监测和及时处理心律失常及高血压的危象。结果 肿瘤切除后无1例应用α-受体兴奋药去甲肾上腺素,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血液动力学维持平稳;术毕麻醉苏醒迅速。结论 该类手术麻醉成功关键在于做好麻醉前准备、术中有效控制血压和防治心律失常以及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全麻气管导管拔管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35例全麻手术后患者在恢复室内气管导管拔管过程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l 一般资料 气管内全麻患者35例,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6~60岁,平均(34 42±12.87)岁,术前患者ASAI~Ⅱ级,麻醉诱导用药为异丙酚、芬太尼、维库溴胺或卡肌宁,诱导完毕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连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用药为吸入异氟醚或地氟醚,持续静脉推注异丙酚,间断给予维库溴胺或卡肌宁以保持肌松。手术种类为食管癌根治术4例,乳突根治术6例,肝肿瘤切除术7例,颅脑肿瘤切除7例…  相似文献   

20.
前纵隔肿瘤患儿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常面临发生气道压迫和(或)心血管意外的巨大风险[1-2],虽然有报道推荐在纵隔肿瘤活检术中尽量采用局部麻醉和轻度镇静[3-4],但是多数患儿仍需在全身麻醉或深度镇静下才能获取足量的样本组织以便进行病理诊断。本文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我院行前纵隔肿瘤手术小儿的麻醉资料,总结其诱导期气道管理的特点,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