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开关门次数、手术人数与空气洁净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3-01~04的21例不同手术,均在万级层流手术间,记录手术期间的手术人数与开关门次数,采用平板暴露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洁净手术室万级手术间手术过程中进行空气监测,细菌采样,监测手术人数及开关门次数对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手术间人数,大于10人组与小于10人组比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间总开门次数,大于50次组与小于50次组比较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万级手术间手术人数对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没有影响;手术室总开门次数大于50次,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并评价层流手术室中人员流动对空气含茵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对20例手术进行术中空气采样,采样时间从层流30min后手术患者入室前开始至手术结束,每隔30min采样计数空气细菌;同时记录各时间段内人员流动次数。结果层流手术室中各时间段平均人员流动次数及空气菌落数的相关系数为0.945,空气细菌含量与人员流动具有相关性,术中人员流动累计达60人次时空气微生物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手术室空气静态标准。结论术中人员流动的次数,直接影响层流手术室空气中的细菌含量,层流手术室术中必须严格限制入室人员。  相似文献   

3.
了解并评价层流手术室动静态空气的细菌监测结果对照。采用9 cm平板暴露30 min,分别对百级手术间采样5个点和千级手术间采样4个点,在净化系统开启30 min,手术患者入室前的静态下和手术开始后30 min的动态进行采样,在手术种类、参加手术人数大致相同的动态下,2007年7-9月连续3个月15次空气监测采样计数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层流手术室可有效保证术中环境的洁净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手术室切口感染的104台手术作为感染组,抽取140台未发生手术室切口感染的手术作为对照组,比较手术者年龄、性别、手术部位、体重指数、是否机械通气、手术参观人数、手术室级别、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有无层流洁净系统、手术创面及手术时间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感染组患者在年龄、体重指数、手术参观人数、有无层流洁净系统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分析表明体重指数(RR=1.562,95%CI:1.024-2.983)、手术参观人数(RR=1.985,95%CI:1.305-3.480)、层流洁净系统(RR=1.608,95%CI:1.243-3.108)及手术时间(RR=2.408,95%CI:1.679-5.804)是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影响我院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体重指数、手术参观人数、层流洁净系统及手术时间,护理人员可通过控制手术参观人数,尽可能采用层流洁净系统,协助医师控制手术时间及提升患者免疫力来降低医院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系统对手术室内层流的风速、风向及空气中菌落总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12月在垂直层流手术室内进行手术的76例模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温层流组和层流组两组,每组38例。应用三维超声风速仪测量两组手术室内层流开启30 min后和空气采样结束后手术床周围63个点位层流的风速及风向变化;分别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30、60、90、120 min进行空气采样并分析两组层流手术室内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变化。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层流的风向均为向下,两组层流开启后30 min的风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空气采样结束后保温层流组的风速小于层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行亚组分析得出两组非头部区域的风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保温层流组头部区域的风速小于层流组(P <0.05)。两组内空气中菌落总数随手术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两组间在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后30、60、90、120 min时手术室内空气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充气式保温系统设置为38 ℃时虽对手术室内层流的风速有一定影响但对层流的风向及空气中菌落总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梁金涛 《吉林医学》2010,31(36):6835-6836
目的:探讨胆囊手术整体护理术前访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100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Ⅰ组(50例)术前访视护理,统计患者护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说明,打消患者心中的疑惑;Ⅱ组(50例)传统护理,不做术前访视,记录两组入室前后的血压、心率。结果:Ⅰ组患者心率、血压在入室前后没有明显不同。Ⅱ组患者心率、血压在入室前后有明显不同,心率、血压明显增高。结论:术前访视是整个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关键,它彻底消除了手术患者在这次特殊经历中的恐惧、焦虑,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手术室的整体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手术室治疗的436例患者为对照组,总结分析引起其手术室切口感染有关因素,制定预防护理对策,并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手术室收治的441例患者为观察组,依据制定护理策略进行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术中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等是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实施预防护理后观察组手术切口感染率(2.27%)低于对照组(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3 h、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术中有参观人员、接台手术等是引发手术室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预防护理对策并应用于手术室治疗中,可明显减少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行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寻找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手术的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组,落实之前所提出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有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超过3h、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期间有参观者以及接台手术.经护理措施的实施,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预防减少切口感染发生,便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合理安排手术时间对择期手术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病人中65岁以上健康老年患者、ASAⅠ-Ⅱ级、下肢单一骨折的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早上11点入室)和对照组(早上8点入室)每组25例,两组病人均由病房护士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两组共同记录入手术室前7:30am、入手术室后、手术结束离开手术室前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血清皮质醇(Cor)水平以及血糖和乳酸含量.结果 实验组的入室后及出室前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清皮质醇(Co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上8时入室手术.缩短轮候时间能有效地减少老年患者手术的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手术室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法;观察组加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入手术室时、入室后30 min、术中、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 h的肛温差异及术后寒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入手术室时、入室后30 min、术中、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 h肛温的变化较稳定(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 h的肛温较术前、入手术室时、入室后30 min时的低(P<0.05或0.01);对照组患者入室后30 min、术中、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 h的肛温较同期观察组的低(P<0.01);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寒战的发生率较对照组的低(22.2%vs 88.9%,P<0.01),且寒战的程度亦较对照组的轻(P<0.01)。结论:术前对老年患者进行充分评估,加强围手术期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容玉丹 《吉林医学》2015,(5):1047-1048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层流手术室的应用。方法:选择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前施行手术的369例患者,及启用精细化管理后施行手术的4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前后分别对手术室内空气采样,对医护人员洗手采样,对消毒物品及一次性物品采样,将采集的样本送检,同时分析统计住院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探讨精细化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后,空气、消毒物品、医护人员手以及一次性物品采样监测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前,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实施精细化管理之前。结论:在层流手术室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增强手术室管理的规范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后患者感染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3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的30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其中19例切口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33%。运用单因素分析得出,手术室温度、急诊手术、手术参观人数、接台手术等因素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得出,手术室温度、急诊手术、手术参观人数、层流手术室级别、接台手术等是对患者手术切口产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导致患者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与手术室温度、急诊手术、手术参观人数、层流手术室级别、无菌操作手术时间过长、接台手术相关,通过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切口出现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行手术治疗4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描述性分析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并研究有效护理对策。结果:本研究420例手术患者中,术中感染率3.09%(13/420),其中发生在手术切口、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系统所占比例分别为1.43%,0.71%,0.47%,0.48%;本研究中13例术中感染患者中,在性别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在岁、手术时间≥术h、急诊、Ⅱ类切口、术中输血、有合并症等因素上术中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有多种,应结合术中感染高危因素分析结果,加强术后护理质量管理以降低术中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以切口感染手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未出现切口感染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时间、层流手术、手术性质、以及参观人员均与切口感染具有密切关系,相关性分析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时间、层流手术、手术性质、以及参观人员均与切口感染具有密切关系,为降低手术室切口感染发生率,需要从无菌操作,手术室洁净,完善管理,控制手术时间等方面入手,提高护理干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金艳  刘敏 《中国医疗前沿》2012,(2):70+61-70,61
目的探讨专人陪同步行与平车推送两种护理方式进入手术室对患者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步行组和平车组,每组30例患者,步行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是由专门的护理人员陪送,平车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是由平车推送,观察进入手术室前后患者的焦虑状况和患者的生命体征。结果步行组患者入室后的焦虑评分和生命体征值均小于入室前及平车组入室后,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人陪同步行进入手术室能改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的焦虑状态及生命体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王海霞  朱美意 《农垦医学》2011,33(4):349-350
目的:研究动态条件下层流手术室空气细菌数量及分布.方法:采用沉降菌法对各级层流手术间不同手术过程中进行空气检测,细菌采样,并对人员流动及手术室门开关计数.结果:层流手术室术中各时间段平均人员流动数与空气细菌含量具有相关性,手术室门开关与人员流动次数增加时空气微生物可超过国家规定的普通手术室空气静态标准.结论:加强对层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层流洁净手术室内干式无菌持物钳持续开启7小时的无菌状况,以探讨延长干式无菌持物钳更换时间的可能性。方法:在层流洁净手术室内,对40支干式无菌持物钳依次在开启时、使用4小时、继续放置至7小时3个时间点采样120例进行连续细菌学监测,观察干式无菌持物钳开启7小时后的无菌状态。结果: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下,在层流洁净手术室内,干式持物钳开启7小时内可保持无菌状态。结论:在层流洁净手术室环境中,干式无菌持物钳的更换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寻找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行手术的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组,落实之前所提出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有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超过3h、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期间有参观者以及接台手术.经护理措施的实施,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预防减少切口感染发生,便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关系以及相关措施,进一步为预防外科手术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2月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改变前后进行手术治疗的14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改变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方式前后不同将14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一号组和二号组,每组72例患者资料。一号组为改变手术室护理模式管理前的护理模式,二号组为改变后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一号组手术切口感染人数以及感染率均高于二号组,且二号组手术时间、预防性抗菌药以及参观人数均好于一号组,以上数据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谨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