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詹青  赵江民 《云南医药》1995,16(6):467-469
脑囊虫病的影像学诊断(附44例报告)詹青,赵江民,庞瑞麟,陈树敬脑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病。随着CT及MRI的出现,使脑囊虫病的诊断有了可靠而直观的依据。作者共收集了确诊的脑囊虫病44例,其中12例经病理证实,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比较二者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脑囊虫病的CT诊断(附24例报告)莆田市医院阮德启,林文辉本文报告24例脑囊虫病,分析其临床与CT表现,提出脑囊虫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并认为CT是本病定位定性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一、临床资料本组24例,其中21例经手术或皮下结节活检证实。男性2...  相似文献   

3.
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检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王峻许建新郑英CT与MRI对颅脑损伤的检查诊断价值已被临床所接受,但对不同期脑损伤的诊断能力存在差异,急性期亚急性血肿CT较诊断MRI敏感而脑白质挫裂伤的诊断MRI优于CT,本文就作者对CT及...  相似文献   

4.
猪囊虫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人体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囊尾蚴可侵犯人体各种脏器,引起相应症状 ,其中以侵犯脑部最为严重。脑囊虫病临床多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或癫痫,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脑囊虫病报道甚少。收集我院1993年3月至2000年11月临床有关病例10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诊断标准:采用1986年钟惠澜主编的《热带医学》有关脑囊虫病的诊断标准[1],进行头颅CT、血及脑脊液囊虫相关检查以确诊 ;采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 ,第二版.(CCMD -2)有关脑实质性精神障碍诊断…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辅助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丹  李昌保 《云南医药》1998,19(5):368-369
多发性硬化(MS)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由于CT、MRI、诱发电位(EP)等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水平,本文分析72例MS的多项临床辅助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临床资料72例MS均为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33例,女39例。发病年龄6~6...  相似文献   

6.
成人和儿童脑囊虫病的临床报道较多。未见成人和儿童的比较报道。为给脑囊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资料.使脑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针对性,我们将教研室收集的280例脑囊虫病(成年人190例,儿童90例),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的MRI诊断及与CT对比李天飞,李玉敏(河南省洛阳市第四人民医院471000)颅脑外伤在需要快速诊断时,CT为首选方法,但MRI可分辨CT看不到的病变。我们对52例经MRI检查的颅脑外伤病人进行分析,其中18例MRI与CT不符。一般资料MR机...  相似文献   

8.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2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32例CT诊断莆田市涵江医院CT室陈文贵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又称Binswangers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压、深部脑小动脉硬化、痴呆、皮质下白质变性、皮质下腔隙或软化为特征的脑病。既往属罕见病,近年来,随着CT和MRI...  相似文献   

9.
CT对脑损伤诊断的误区(附42例CTMRI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对脑损伤诊断的误区(附42例CTMRI对照观察)太原市中心医院MRI室张明(030009)太原市中心医院CT室郭善清脑损伤的影象学检查,目前CT已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但CT本身仍有一定限度,而MRI则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手段。本组42例CT检查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脑炎临床疑似病例MRI分析: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由于病原学检查技术的限制,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在临床上尚无特异性诊断方法,而大都由临床表现,脑脊液(CSF)、脑电图、头颅CT、磁共振(MRI)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作出临床诊断。MRI对组织的分辨率高,能够很好显示灰质和白质的病变情况,为临床诊...  相似文献   

11.
脑囊虫病在小儿科并不多见,近年来由于头部X线轴向断层扫描(CT)普遍应用于临床,对本病诊断提供了影像学条件,所以目前小儿脑囊虫病在我科并不是罕见病,现将1993~1998年,门例住院病儿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17例,佳木斯市市区2例,外市县匕树;男11例,女6例.年龄6~14岁.首发症状:单纯癫病大发作15例,(占88.2叨.阵发性剧烈头痛2例,(占11.8%).1.2头部CT影像分型与病程见附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头部CT以低密度囊状病灶为主,共11例,(占64.7o/o).高密度囊状结节状3例,(占17.6%),脑室扩…  相似文献   

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比较放射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梅丽  靳松 《天津医药》1999,27(9):521-522
对19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比较放射学分析,19例CT检查全部误诊,有的误诊长达10年,MRI对本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佳,此19例CT误诊者首次经MRI检查即明确诊断,并为MRA和DSA(15例)所证实,本病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佳,但若误诊使病程拖延明显难治愈,因此选择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对早期诊断特殊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张遵城  李小东 《天津医药》1998,26(9):522-525
对127例癫Jian儿童于癫Jian发作间歇期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血流显像,并与脑电图(EEG)、脑CT和MRI检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PECT脑血流显像阳性率高达82.7%,EEG、脑CT和MRI的阳性率分别为50.4%,18.4%和32.1%。EEG出现异常时,SPECT脑血流显像常亦有异常,二者定位结果的一致及相对一致率为78.1%(25/32)。脑CT出现局灶性异常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与脑囊虫病的关系。方法采用Cytospin-2型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中制片和迈格-姬(MGG)染色后以高倍镜对已确诊的85例脑囊虫病患者(脑囊虫病组)的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并将治疗前后结果及与健康对照组(85例)进行比较。结果脑囊虫病组治疗前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囊虫病组治疗后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脑囊虫病与免疫反应关系密切,临床检测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不仅是一种简便易行且较敏感的诊断脑囊虫病的方法,而且对病情观察及疗效判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转归。方法对近5年来诊断为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及大剂量吡喹酮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多样分别为:抽搐50%、头痛46.2%、癫痫大发作30.8%、精神障碍26.9%、乏力23.1%、恶心、呕吐23.1%。治愈20例(76、9%),好转6例(23.1%)。结论按临床表现可将脑囊虫病分为6型,以癫痫发作,颅内高压,精神障碍三大症状为主。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驱虫药致迟发性脑病的MRI和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驱虫药致迟发性脑病MRI和CT检查30例。发现病灶多不对称地位于测脑室周围,类圆形,大小不等,边界模糊,占位效应不明显,可融合呈串珠状。MRI上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环形或实性强化,有的不强化。CT表现为低密度灶,少有强化,相同病例CT显示病灶少于MRI。仅从影像上本病与散发性脑炎和多发性硬化难于区别。病前服用驱虫药史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脑动静脉畸形的影像学42例分析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DSA室吴怀清,王友萍,徐达宇,杨卫忠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AVM)是最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畸形,一般需经脑血管造影才能明确诊断。[1、2]随着CT及MRI的...  相似文献   

18.
硬膜下血肿的MRI及CT对照研究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王峻CT对硬膜下血肿的诊断价值已被临床所接受,但对一些亚急性或慢性期血肿呈等密度且出血量不多者确常有漏误诊发生。MRI的应用弥补了CT的不足,本文就36例经手术证实的硬膜下血肿的术前...  相似文献   

19.
脑囊虫病的CT诊断—附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敏方  翟凌云 《云南医药》1994,15(4):253-255
脑囊虫病是因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颅内所致,在云南省某些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本文报道了48例脑实质型脑囊虫病例,分析其CT表现、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CT表现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MRI诊断李玉敏,丁健,李天飞(河南省洛阳市第四人民医院471003)慢性硬膜下血肿进展缓慢,病程长,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及神经系统体征。CT对急性血肿诊断较易,但对表现为等密度的慢性血肿常需要借助MRI检查。CT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