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亦鑫  陈伟斌 《医学综述》2014,(6):1093-1095
性早熟是儿童生长发育异常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中医认为此病病机既有阴虚火旺,又有肝失疏泄或见脾虚痰湿,由肝、脾、肾三脏互为而致,发为此病。治疗多采用滋阴泻火,舒肝解郁,化痰散结等,中医辩证治疗女童性早熟能够缓解患儿不适症状,使乳房发育恢复至青春期前水平,改善激素水平,延缓骨龄成熟、提高最终身高,为性早熟的提早防治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滋阴泻火方对女孩特发性真性性早熟的疗效与机制。方法进行中医辨证并单独采用滋阴泻火中药对72例特发性真性性早熟患儿进行治疗。结果中医辨证,发现患儿均有阴虚火旺征象。经中药治疗后,阴虚火旺征象显著改善,同时第二性征消退,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下降,子宫卵巢容积缩小,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度降低,血清骨钙素(BG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骨龄维持在治疗前水平。结论滋阴泻火中药不仅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不平衡状态达到治疗目的而且可防止骨骺过早融合,有利于改善患儿最终身高。  相似文献   

3.
滋阴泻火中药治疗女孩特发性真性性早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海浪  蔡德培 《铁道医学》1999,27(2):101-102
目的研究滋阴泻火方对女孩特发性真性性早熟的疗效与机制,方法 进行中医辨证并单独采用滋阴泻火中药对72例特发性早熟患儿进行治疗。结果 中医辨证,发现患儿均有阴虚火旺征象,经中药治疗后,阴虚火旺征象显改善,同时第二性征消退,血清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下降,子宫卵巢容积缩小,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度降低,血清骨钙素(BG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骨龄维持在治疗前水平。结论  相似文献   

4.
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临床以女孩发生性早熟较男孩多见,治宣滋阴降火,软坚散结。笔者近年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女童性早熟3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本病可分为真性性早熟及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前发生作用,可导致患儿生殖能力提前出现。假性性早熟是因性激素刺激性征发育,但血中存在的大量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故息儿并不具备生殖能力。近年来性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性早熟作为一种现代儿科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课题通过在上海不同区域的性早熟女童进行病例收集,运用中医证候评分的方法确定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型,并观察性早熟女童的主要证候特征,为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性早熟提供依据,为性早熟中医标准化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集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上海6家医院儿科性早熟门诊就诊的性早熟女童500例病例的中医证候,对其临床症状按照中医临床症状轻重程度“无”“轻”“中”“重”4个等级进行量化评分,分别记为0、2、4、6分,统计相应分值,依据其分值分析总结患儿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对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火旺证、肝郁化火证、湿热内蕴证三大中医证型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三大证型中,阴虚火旺证的比例最高(315例,占63.0%),其次是湿热内蕴证(98例,占19.6%)及肝郁化火证(87例,占17.4%)。在中医证候方面,临床症状最常见的10项症状(频率>25.0%)依次为:怕热盗汗、手足心热、乳房胀痛、脉细数、烦躁易怒、大便干结、潮热、咽干口燥、多食肥甘、舌红少苔。 结论 阴虚火旺证是本次研究占最大比例的中医证型,湿热内蕴证和肝郁化火证的比例相近。研究性早熟女童的中医证型有助于观察性早熟女童的早期临床症状以及早期诊断,为辨证用药提供有力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肾居于腰部,为“先天之本”,其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而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主命门火,为一身热之源,能助三焦气化,温暖脾胃,并主管人的性欲和性机能;肾主水液,调节水液代谢;肾主纳气,助肺呼吸;肾主骨、主齿、主髓、通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既然肾有如此广泛的作用,其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一、“肾”与内分泌有关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从现代生理学来看,这些功能主要与内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阴虚火旺证临床症状的研究,探讨失眠阴虚火旺证的证候特点。方法 :对筛选出的164例现代中医医案中失眠阴虚火旺证的症状表现,进行频数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失眠阴虚火旺证以眠差、烦躁为主症,以心悸、眩晕、口干、神疲、健忘、食欲不振、头昏、耳鸣等为次症;舌脉表现多见舌红、苔薄黄、脉细、脉弦、脉数等;根据病位可将阴虚火旺证分为:心肾阴虚火旺证、心肝阴虚火旺证、肝阴虚火旺证、心阴虚火旺证4种。结论:失眠阴虚火旺证证属本虚标实,以虚热为首要征象,临床上以心肾阴虚火旺证最为常见,其次为心肝阴虚火旺;病位主要在心、肝、肾,也可波及脾、胆等脏腑,可出现病位相兼与病性相兼。  相似文献   

9.
黄薇 《微创医学》2003,22(1):96-98
性早熟系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疾病,表现为青春期提前启动,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即女孩在8岁前、男孩在10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健康儿童进食补品的现象较为普遍,使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并已成为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2].  相似文献   

10.
解婷婷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1):888-889
<正>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症状,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它已成为儿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女童性早熟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它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而且给患儿心理造成危害。随着超声技术的普及发展,超声检  相似文献   

11.
儿童性早熟及其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薇 《医学文选》2003,22(1):96-98
性早熟系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疾病 ,表现为青春期提前启动 ,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即女孩在 8岁前、男孩在 1 0岁前 ,出现第二性征发育[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给健康儿童进食补品的现象较为普遍 ,使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并已成为小儿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2 ] 。1 分类及病因  性早熟分为真性、假性、部分性三种类型。1 .1 真性性早熟 也叫中枢性性早熟 ( CPP)。有性腺轴的发动、成熟 ,具有生育能力 ,发育顺序与正常青春期相似。大部分是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 (又称为特发性性早熟 ICPP) ,少数是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或…  相似文献   

12.
超声检查在女孩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SP)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同时生长加速,由于骨骼生长加速,骨骺提前闭合,患者开始身材虽较同龄儿高,但成年后往往比正常人矮小,多见于女孩.近年来由于发病率较前提高,越来越引起家长关注[1].本文应用二维超声动态监测45例中枢性性早熟治疗前后子宫、卵巢的形态学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儿童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蔡德培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200032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的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已成为常见小儿内分泌疾病之一。目前认为女孩8周岁以前开始乳房发育,10周岁以前出现月经,男孩9周岁以前出现睾丸、阴茎增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已成为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1]。女童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10岁前初潮,由于性早熟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常会给家庭和患儿带来一定的社会心理压力[2]。因此,来就诊的患儿及家属都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和顾虑,但缺乏医学知识,只认为到医院拍骨龄片就可以确诊性早熟,在就诊后对医生开的盆腔B超或测性激素水平等检查难以接受,经过医生的解说,护士的心理护理,最终依从性达到100%。现将30例性早熟患儿与家属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4年6月~2005年6月,广西医科大学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126例生长发育障碍儿童的临床资料,询问病史并做常规检查,了解患儿家庭情况如有无遗传病史,父母的青春发育状况等。结果:上述患儿中,儿童生长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体质性生长发育迟缓,家族系矮小,性早熟,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底下。特发性早熟中男女比例是1∶4∶64。结论:加强对父母亲卫生健康知识的宣教,使生长发育障碍儿童及早就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因通用治遗精 肝主疏泄诠新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生殖学观点是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机能 ,精液的生成和排泄 ,主要系肾脏所为。因此 ,中医治疗遗精症 ,多从肾着眼 ,或认为阴虚火旺扰动精室 ;或认为肾阳虚衰 ,精关不固 ;也认为湿热下注 ,扰动精室失于封藏而致遗精。然而在临床上遗精的表现 ,并不限于上述 3方面 ,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在遗精症的病因病机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特别是在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年青人当中。因此有必要对肝失疏泄作为遗精症的病机之一进行深入分析 ,将疏肝解郁作为治疗遗精的治则之一给于探讨使之得以确立。所谓肝主疏泄 ,是讲肝具有疏畅气机、健运脾胃和调畅…  相似文献   

17.
中医“肾”的时间医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认为 :肾在全身脏腑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肾藏精 ,内寓真阴真阳 ,主生殖 ,生长发育 ,主水 ,主纳气 ,主骨生髓通于脑 ,为“先天之本”。近年来 ,随着时间生物医学的长足发展 ,人们也从时间医学角度对中医的肾进行了研究 ,现将其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1 中医肾的生理节律1.1 “肾气通于冬”的研究 “肾气通于冬”是中医学时脏相应理论的一部分。从理论上讲 ,肾的功能当在冬季增强 ,即肾主闭藏精气的功能应当在冬季旺盛 ,相应地使肾主精气消耗减少 ,因此在生殖方面应表现为冬季生殖机能减弱[1] 。促间质细胞素(LH)、睾酮 (T)是男…  相似文献   

18.
性早熟34例临床分析留佩宁,项如莲,吴丽慧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的异常现象。国内外已有研究证明生长发育提前、骨骺过早愈合会造成患儿的最终身高比正常人矮以及患儿心理和行为异常。1994年6月至1997年4月,我院儿保科共诊治性早熟34例,现总结如下。1临...  相似文献   

19.
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的表现提前出现为特征的生长发育异常,近年发病率显著增高.仅我院"小儿生长发育专科"自2001年8月~2002年12月有案可查的达256例,而特发性真性性早熟(ICPP)占较大比例(98/256).我专科门诊采用中药"小儿早熟Ⅰ号"治疗,收到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海南省特发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女童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216例ICPP女童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医证候进行频数统计和分级评分,并按阴虚火旺证、气血亏虚证和心肾不交证三大中医证型,探讨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1)发病年龄方面,216例ICPP女童的发病年龄在4~10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7.15±1.06)岁,其中满7岁且不满8岁阶段的ICPP女童发病率最高,为49.54%。(2)中医证型方面,三大证型中,阴虚火旺证的占比最高(147例,占68.06%),其次是气血亏虚证(41例,占18.98%)及心肾不交证(28例,占12.96%)。(3)中医证候方面,临床常见证候(频率>25.0%)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怕热盗汗、手足心热、乳房胀痛、性情急躁、脉细数、大便干结、咽干口燥、潮热、多食肥甘、舌红少苔、抑郁、精神乏力、颧红、失眠多梦、舌红苔黄和口苦口干等16种。(4)各证型的年龄分布方面:阴虚火旺证和气血亏虚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