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养阴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养阴降压胶囊对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80例 、 期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用养阴降压胶囊治疗。对照组 30例 ,用松龄血脉康治疗。根据血压下降情况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对中医症状有效率为 92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养阴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养阴降压胶囊对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Ⅰ级、Ⅱ级高血压病且符合中医阴虚阳亢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养阴降压胶囊治疗,对照组用松龄血脉康治疗.根据血压下降情况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应用杞菊地黄汤加味联合中药贴敷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经我院确诊为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全部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30例/组),对照组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杞菊地黄汤加味联合中药贴敷疗法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主要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在控制患者血压及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有着明显优势,P0.05;同时,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针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在进行降血压治疗的同时给予杞菊地黄汤加味联合中药贴敷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阴降压胶囊对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脾养阴降压胶囊治疗,对照组30例,用松龄血脉康治疗,根据血压下降情况和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中医症状有效率为9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养阴降压胶囊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杞菊地黄汤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氨氯地平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杞菊地黄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和血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证候症状积分和降血压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味杞菊地黄汤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证疗效显著,并且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肥胖对高血压左室肥厚(LVH)及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影响.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46例高血压肥胖患者左室心肌重量(LVM)及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与62例高血压非肥胖患者比较,同时将两组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和阴阳两虚证四型,进行比较,以探讨肥胖对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影响.结果:高血压肥胖组患者的Ivsd、LVPWd、LVM、LvMI,明显高于非肥胖患者,且较非肥胖组有更高的LVH检出率;同时高血压肥胖组以痰湿壅盛证较多(58.7%),其次是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而非肥胖组则以肝火亢盛证较多(51.6%).其次是痰湿壅盛证、阴虚阳亢证和阴阳两虚证,提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肥胖患者时,要注意健脾利湿化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EH)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病例均为2015年12月-2016年4月在吕梁市人民医院就诊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试验组(22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养阴平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收缩压和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中医症候改善总有效率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平肝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良好,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笔者临床中运用自拟四石汤治疗阴虚阳亢型眩晕、头痛、失眠等证,获一定疗效。组方原则:由于高血压性眩晕、神经性头痛、严重失眠症,多表现一派肝肾阴虚、虚火上干清窍之证候群,说明由体内阴阳失衡,代谢障碍所致。必须采用养阴清热、降逆安神之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法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5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5)。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服用降血压药,治疗组加用中药,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养阴活血法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型高血压有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能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肖绍坚  黄希  肖敏 《西部医学》2019,50(2):19-21
目的探讨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辅助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90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常规口服降压药物维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治疗10 d后评价2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0%,优于对照组的82.95%(P<0.01),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能改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症候群,可以进一步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强 《当代医学》2011,17(35):149-15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组)根据中医分型为肝阳上亢型、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和阴阳两虚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相应中医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显效51例,有效23例,总有 效率9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对肾阴虚和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疗效。方法:SPF级雌性Wistar大鼠60只,造模后随机分为肾阴虚组和阴虚阳亢组,每组再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未处理组和模型给药组,每组10只。测量两模型未作处理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对其他四组大鼠测血压后,两模型给药组施以卡托普利治疗,两模型对照组给以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一周后测血压及全血低切黏度。结果:通过检测血压和全血低切黏度,发现卡托普利对肾阴虚和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动物模型在降低血压和全血低切黏度的疗效上均有差异(P<0.05)。结论:卡托普利对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和全血低切黏度具有不同的疗效,卡托普利在降血压效果上阴虚阳亢模型效果优于单纯肾阴虚模型,为临床按中医理论辨证应用西药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薛科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2,(31):137-138,140
目的观察突眼消汤治疗阴虚阳亢、痰瘀阻滞型Graves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Graves眼病、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和痰瘀阻滞证型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突眼消汤治疗组(30例)和强的松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他巴唑10 mg口服,tid,常规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突眼度、眼部自觉症状的中医症候疗效。结果突眼消汤对改善患者的突眼度有一定的效果,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突眼消汤对改善Graves眼病属阴虚阳亢和痰瘀阻滞证的患者的眼部自觉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突眼消汤对改善Graves眼病患者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和痰瘀阻滞证患者的突眼度、眼部自觉症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对于阴虚阳亢型眩晕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来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2年9月到2015年9月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治疗阴虚阳亢型眩晕的患者为研究组,一同期的46例采用西药倍他司汀片治疗眩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10天为1个治疗疗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是临床治疗阴虚阳亢型眩晕的有效方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钩藤降压片对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挟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阴虚阳亢挟瘀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复方钩藤降压片与苯璜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及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3%、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效果相当。(2)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2、3、4周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SBP、DBP下降显著(P<0.05)。(4)两组治疗后Cys C、hs-CR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钩藤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病阴虚阳亢挟瘀证患者,能够降低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Cys C、hs-CRP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112-115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门诊的高血压高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西药治疗+六味地黄汤加减)及对照组(单纯实施西药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疗效、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较常规西药治疗好,患者临床症状能得到更好更快的缓解,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且无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六味地黄胶囊治疗眩晕肾阴虚证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胶囊(浓缩型)治疗眩晕肾阴虚证的疗效,并考察其安全性,为今后医生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0例眩晕属肾阴虚证的患者分别给予六味地黄胶囊及六味地黄丸,其中实验组(六味地黄胶囊)60例,对照组(六味地黄丸)20例。结果:两组药物疗效比较,六味地黄胶囊总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剂型六味地黄丸(P<0.005);六味地黄胶囊对耳鸣、腰膝酸软两症状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对各症状疗效基本相同。在使用六味地黄胶囊治疗60例眩晕属肾阴虚证临床试验中,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对其中16例患者测定肝肾功能,未发现有肝、肾损伤,提示此药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丁苯酞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两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片等基础治疗相同,并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适反应.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探讨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总结祖国医学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的病因证治及现代中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辨证施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症状不同,病因病机和治疗也略有差别,但治疗一般从肝、心、肾方面治疗,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平肝脉通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部科住院的阴虚阳亢高血压1~2级患者12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院内制剂平肝脉通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0.00%(30/60),观察组为74.60%(47/6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P=0.005,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头痛、五心烦热、心悸失眠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五心烦热、心悸失眠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T-1、AngⅡ、ALD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NO水平高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1、AngⅡ、ALD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6/63),对照组为21.67%(13/6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41,P 0.05)。结论运用平肝脉通片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显著,能改善其中医证候,稳定降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