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我院1993年开始,对20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A1-H1期),通过电子胃镜、注胶导管,注入V2医用胃止血胶(简称止血胶),进行临床观察、研究,获得极佳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病例选择:男14例、女6例,16~61岁,临床上有反复发作的溃疡病史,病程三个月以上,服用抗酸剂难以治愈的病人。电镜检查符合消化性溃疡诊断(A1-H1期),溃疡直径大于0.8cm,最大溃疡直径2.0cm,其中胃溃疡11例,球溃疡6例,复合溃疡3例。全部病例均做病理切片,证实为良性溃疡。二、药物:V2医用胃止血…  相似文献   

2.
H2受体拮抗剂和精神症状——附六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70.8岁(53~89岁)。其中5例因消化性溃疡伴出血(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1例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收入住院。肾功能异常4例(66.7%),肝功能异常2例(33.3%)。出现精神症状时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  相似文献   

3.
1.1研究对象 经胃镜及病理切片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出血者共30例,随机分为2组。雷尼替丁组16例,年龄20~70岁,男13例,女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例,胃溃疡4例,复合性溃疡2例,给雷尼替丁0.15g+5%GS250ml静滴。奥美拉唑组14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属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病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临床治法各异。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扶正祛邪,痰瘀同治法自拟消疡益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组10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经X线钡餐检查,胃镜(GIF-XQ20)及病理活检证实。痰瘀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1]并结合胃镜所见。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龄18~61岁,平均34.3岁;病程0.5~13年,平均(4.3±2.2)年;胃溃疡27例,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5.
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急性活动期)、胃癌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治疗前后及胃炎15例(急性活动期),胃癌15例空腹血浆内皮素-1水平,并与1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胃溃疡(6296±2001ng/L),十二指肠溃疡(4558±1657ng/L),慢性胃炎(4576±1874ng/L)及胃癌(4982±1368ng/L)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较对照组(2970±927ng/L)显著升高(P<001).胃溃疡组(活动期)血浆内皮素_1水平又明显高于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胃炎组(P<005).治疗后胃溃疡组血浆内皮素_1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浆内皮素_1可能参于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现在,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经内镜治疗通常是首选方法,我们对82例因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分别应用激光固化和局部喷洒凝血酶治疗,其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入选标准:(1)48h内经胃镜证实有活动性出血;(2)胃镜证实出血原因是由消化性溃疡引起;(3)胃管冲洗液呈鲜红色。共82例,被分为激光及喷洒凝血酶2组。激光组36例,男31例,女5例,年龄20~65岁,平均48.5岁;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6例。凝血酶组46例,男39例,女7例,年龄21~64岁,平均49.2岁;十二指肠溃…  相似文献   

7.
糜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都表现为胃粘膜的损伤,糜烂性胃炎往往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发展为溃疡病。传统治法需8周方能治愈,我们在临床上异病同治,采用胃镜下局部喷撒“消疡散”治疗,缩短了疗程,降低了复发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0年以来收治244例糜烂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年龄19~65岁,平均40.3岁。诊断均符合1987年全国消化会议制定的标准。胃镜下观察胃溃疡(GU)溃疡直径≥0.5cm,十二指肠溃疡(DU)溃疡面直径0≥0.3cm,糜烂性胃炎糜烂面直径≥0.3。二。按3:3:1比例…  相似文献   

8.
54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胃镜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0年~1994年内镜检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54例,与同期中青年组97例PU进行对照分析,现将其特征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老年组男39例,女15例,平均年龄67.8岁(60岁~78岁),以64~68岁占多数(47.6%),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24例,胃溃疡(GU)26例,复合溃疡(CU)4例。中青组男73例,女24例,平均年龄41.5岁(17岁~59岁),其中DU69例,GU28例。老年组病程5~25年,以8~15年占多数(39.5%)。45例做过2次以上胃镜检查,三年内…  相似文献   

9.
1992 年 6 月~1997 年 5 月, 我们施行胃切除术623 例, 其中7 例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 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4 例, 女3 例; 年龄34~67 岁,平均545 岁; 病史5~13 年, 平均75 年。7 例均有上腹痛, 有规律2 例, 无规律5 例, 药物治疗效果均不佳。并发幽门梗阻4 例; 有出血史6 例, 其中1 例急性大出血而急症手术;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4 例,其中1 例高达28% ; 有过敏史3 例。术前5 例做上消化道钡透检查, 均发现胃窦部巨大溃疡, 形态规则, 无粘膜中断现象, 溃疡深, 周围胃壁蠕动正常; 3 例诊断胃癌, 2 例诊为胃溃疡恶变。经胃镜检查2 例, 1 例发现为胃体部后壁2cm ×4cm ×2cm 息肉, 基底宽, 表面有05cm ×05cm 浅溃疡,诊断为胃恶性息肉;另1 例胃窦体交界处有 3cm ×2cm 溃疡, 溃疡深大, 基底平坦,胃粘膜纹理走行正常, 无环堤样高起, 诊断为胃溃疡可疑癌变。以上7 例均取病理确诊为本病。术中所见: 6 例发现胃窦部溃疡形肿物 (4cm ×3cm ×2cm ~8cm ×6cm ×5cm ), 中心溃疡 25cm ~52cm 。质硬、韧性, 侵出浆膜层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患者骨矿物质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用单光子吸收法,以桡骨长度中下1/3处为测定点,测定慢性胃炎(n=31)、消化性溃疡(n=26)、胃癌(n=9)及正常对照组(n=43)的骨矿物质含量,并以骨矿含量(BMC,g/cm)及骨面密度(BMC/BW,g/cm2)表示,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n=14),BMC=1008±0228g/cm)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n=16),BMC=0904g/cm±0205g/cm,BMC/BW=0652g/cm2±0086g/cm2)骨矿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n=43,BMC=1176g/cm±0341g/cm,BMC/BW=0782g/cm2±0134g/cm2,P<005).结论萎缩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BMC明显下降,需纠正.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机械碎石术治疗总胆管1.0cm以上结石(附1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后应用机械碎石器治疗总胆管1.0cm以上结石121例,其中1枚结石68例,2枚21例,3枚10例,3枚以上22例。结石大小:1.0~1.4cm63例,1.5~1.9cm35例,2.0~2.4cm17例,≥2.5cm6例。一次取净结石99例,2次16例,3次31例,4次1例,失败2例,总成功率98.3%,每例平均取石次数1.2次,术中渗血4例,术后出血2例,均经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前准备要充分、器械消毒要彻底、操作时间不宜太长及术后卧床休息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与胃癌患病年龄及部位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比较消化性溃疡与胃癌的发生特点,分析本院近五年来3833例消化性溃疡与1260例胃癌在性别,年龄及病灶部位特点。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平均发病年龄较胃癌早;在十二指肠溃疡为癌的670倍;胃角溃疡占胃溃疡的40.1%,而胃角癌仅占胃癌的5.3%,幽门溃疡占胃溃疡的15.0%;而幽门癌仅占胃癌的1.4%。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与老年前期消化性溃疡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至1995年收治的246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与同期住院的287例老年前期患者作对比。结果老年胃溃疡占同期胃溃疡住院人数的构成比已由1991年的26.1%上升至1995年的35.6%。老年组无规律性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体重减轻,黑便分别为48.0%,56.9%,47.2%,33.3%,41.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8%,33.5%,25.1%,17.1%,28.9%)(P<0.01)。老年组并发大出血21.6%,急性穿孔21.3%,幽门梗阻9.8%;对照组分别为10.1%,13.9%,17.4%。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老年组溃疡大于2.5cm者占23.2%,多于对照组(12.5%)(P<0.01)。结论老年人胃溃疡发病率逐年上升,症状体征不典型,并发出血及穿孔多且严重,巨大溃疡较多  相似文献   

14.
1277例消化性溃疡内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我院1975年5月至1989年5月共作胃镜8933例,检出消化性溃疡1277例,占14.3%,年龄12~83岁,平均47.5岁。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82例(8.75%),胃溃疡495例(5.54%),所有病例均以初诊时内镜检查为准。二、发病年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20~29岁发病率最高,共317例(24.8%),其次30~39岁216例(16.9%),40岁以后发病逐渐下降,19岁以下及60岁以上最少。在检出495例胃溃疡病人中,50~59岁为发病高峰,共143例(11.2%),…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患者住院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院1959~1991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住院情况进行了分析。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平均年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分别为37.5岁和47.7岁,男女性别比二者分别为6.31:1和4.7:1.老年的溃疡住院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呈上升趋势.溃疡的并发症方面以出血最为多见.穿孔和幽门梗阻次之。症状方面以腹痛为最突出的症状,无症状溃疡约占住院患者3%.溃疡的发病存在着季节分布,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内镜微波治疗大肠腺瘤性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5月至1997年5月,我们对128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共216个息肉行内镜微波治疗,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18~75岁,平均49.6岁;共216个息肉,分布于直肠45个,乙状结肠82个,降结肠36个,横结肠41个,升结肠8个,盲肠4个;有蒂息肉161个,无蒂息肉55个;其中单发性息肉81例,多发性息肉47例;息肉小于1.0cm者186个,1.1~2.0cm者26个,大于2.0cm者4个所有病例均行内镜下活检,病理报告示腺瘤性息肉,并有29例伴有异型增生Ⅰ…  相似文献   

17.
胃镜下观察吉胃乐的粘膜覆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通常采用两类药物,其一抑制攻击因子。其二促进防御因子。吉胃乐为抗酸和粘膜保护双重作用的药物。我们就吉胃乐与氢氧化铝凝胶在胃镜直视下观察,对比这两种药物对胃粘膜的覆盖作用,获得了不同结果。1材料和方法1.1病例所选病例均为胃镜下确诊为溃疡病者共52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胃溃疡16例,男性4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36岁。1.2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二组、A组(吉胃乐组)26例: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其中伴有出血者5例,(均为球溃)、B组(氢氧化铝凝胶组)26例…  相似文献   

18.
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闭式分离术后平均13.9±6.5(4~24)年的1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人进行了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男性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3±6(32~52)岁。结果:二尖瓣口面积由0.98±0.20cm2增加至1.91±0.49cm2(P<0.001);二尖瓣跨瓣压差由1.58±1.08kPa(12±8mmHg)降至0.50±0.50kPa(4±4mmHg,P<0.01)。并发症:术后发生二尖瓣返流1例,返流加重1例;4例发生房间隔水平分流;3例扩张时球囊破裂。结果提示:对二尖瓣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病人(1)行PBMV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二尖瓣超声记分对其病例选择及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记分≤10者疗效最佳;(3)操作中房间隔穿刺及二尖瓣口扩张有时将面临困难,应慎重对待。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喷撒中药粉及医用胶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内窥镜下药粉喷撒器”将自己配制的中药粉(青卫药制字(95)P2116—3)喷撒于溃疡处,后覆以一层V2—医用胃胶,治疗消化性溃疡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内镜治疗组48例,男33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岁.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组)49例,男35例,女14例,平均年龄37岁.两组病例年龄、性别、溃疡大小及胃溃疡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比例具有良好的可比性.1.2 方法 ①药物配制:血竭2g,乳香2g,没药2g,儿茶4g,冰片2g,白芨粉3g分别研碎过筛(…  相似文献   

20.
口腔粘膜结核二例袁志祥陈爱勤许志强例1男性,61岁,因间断咳嗽、咳痰20年伴口腔疼痛5个月,经外院常规口腔治疗无效转入我院。查体:全身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口腔腭顶正中及右颊粘膜分别见2.0cm×2.5cm、1.5cm×2.2cm溃疡,深达4mm,溃疡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