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能否代替肿瘤细胞进行体外化疗药敏试验,以指导部分不能行肿瘤细胞化疗药敏检测患者的临床化疗。方法 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45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对25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对紫杉醇、氟尿嘧啶等1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肿瘤细胞的药敏结果有相关性。而对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等9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结果无相关性。结论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化疗药敏试验有些抗肿瘤药可代替肿瘤细胞化疗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TT法测定卵巢癌对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其对淋巴瘤化疗药物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例新鲜淋巴瘤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并对11种常用化疗药物及联合用药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与临床实际用药进行4年的跟踪比较,评价其疗效.结果:肿瘤细胞体外药敏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而其平均抑制率结果与临床用药情况的总预测准确率为78.9%.结论: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琼脂培养MTT法 (简称MTT法 )测定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人肿瘤干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测定 (HTSCA)和MTT法同时对人肺癌细胞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 ,并对结果进行共同相关性分析 ;同时 ,回顾性观察MTT法测定卵巢癌患者对顺氯氨铂 (DDP)的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关系 ;前瞻性观察通过MTT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结果指导临床选择有效药物对肺癌化疗效果的影响。结果①MTT比色法和HTSCA同时可供药敏分析的药物浓度次是 12 6 ,两法测定结果的总符合率是 92 .8% ( 117/12 6 )。②MTT法测定的卵巢癌细胞对DDP体外敏感性与临床疗效相关 ,总符合率是 92 % ( 2 4/2 6 )。③MTT法药敏预测指导人肺癌化疗组临床有效率 ( 91.2 % ) ,较常规方案化疗组 ( 5 3.3% )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MTT法测定人实体瘤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指导临床化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内化疗的价值.方法在120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中,选取60例在胸膜腔内化疗前接受了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其中MTT敏感组52例,根据药敏结果指导胸膜腔内化疗:MTT耐药组8例和对照组60例凭经验选药物行胸膜腔内化疗.结果 MTT敏感组有效率为76.9%(40/52),明显高于MTT耐药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0%(0/8)及36.6%(22/60)],两者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敏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病理类型、治疗阶段和不同药物的分类比较中,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本研究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的总符合率为80%[(40+8)/60].结论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胸腔积液的腔内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对人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方法 用硅胶柱层析法对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进行组分分离,采用MTT法观察各个组分对体外培养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宫颈癌Hela细胞、鼻咽癌CNE-1细胞等肿瘤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硅胶柱层析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内化疗的价值.〖方法〗在120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中,选取60例在胸膜腔内化疗前接受了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其中MTT敏感组52例,根据药敏结果指导胸膜腔内化疗MTT耐药组8例和对照组60例凭经验选药物行胸膜腔内化疗.〖结果〗 MTT敏感组有效率为76.9%(40/52),明显高于MTT耐药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0%(0/8)及36.6%(22/60)],两者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敏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病理类型、治疗阶段和不同药物的分类比较中,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本研究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的总符合率为80%[(40+8)/60].〖结论〗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胸腔积液的腔内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3种实验室常用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在测定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念珠菌的体外活性上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微量肉汤稀释法(NCCLS M27-A2),NCCLS念珠菌纸片扩散法(M44-A),丹麦ROSCO纸片扩散法、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FUNGUS3药敏试验板条法检测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85株临床分离念珠菌及2株质控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结果,比较3种实验室常用药敏试验方法与NCCLS M27-A2微量肉汤稀释法的相关性.结果 3种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所得结果分别与M27-A2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比较,氟康唑药敏试验结果比对,NCCLS M44-A纸片扩散法一致率为83.5%,ROSCO纸片扩散法一致率为76.4%,ATB FUNGUS 3药敏试验板条法一致率为72.9%;伏立康唑药敏试验结果比对,3种药敏试验方法一致率均为85.9%.结论 在检测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对常见念珠菌体外抗菌活性的3种方法所得结果与肉汤稀释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对部分菌株(尤其是剂量依赖敏感株)需要进一步应用M27-A2肉汤微量稀释法确定其MIC值.各种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体内疗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化学治疗仍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不同个体的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也不尽一致.如何使急性白血病治疗个体化,乃是提高疗效的主要途径之一.急性白血病化疗药敏实验的目的在于用体外药敏实验方法,预测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现已有多种体外药敏实验方法.尽管不同方法在方法学上各有所异,但是,都涉及到一些共同问题,诸如体外药物浓度、给药时间以及敏感性的判定等.本文就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体外药敏实验的条件体外药敏实验应具备下列必要条件:1.体外实验用药必须有活性或在实验体系中能转化为活性形式;2.肿瘤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代谢必须非常相近,使体外和体内药物作用具有可比性;3.有足够时间使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恶性胸腔积液肿瘤细胞的体外原代培养,检测其对常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NSCLC患者的恶性胸腔积液,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选后体外短暂培养以去除非肿瘤细胞成分,建立原代细胞系;使用MTT法检测肺癌常规化疗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与理论计算获得的血药浓度值(IC50 m)进行比较获得IC50绝对预测值(R),并将其与患者的临床实际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20例恶性胸腔积液样本经预处理及培养4代后均能获得在体外稳定传代的原代肿瘤细胞系,巴氏染色证实其具有癌细胞特征,且显微镜下观察癌细胞纯度近乎100%。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使用R值时,能将超出测试浓度上限的无效IC50值进一步纳入疗效评估的有效范围;与其中具有完整化疗史的6例患者的实际疗效比对结果显示,当用R值在0.5~2.0和大于2.0分别预测实际疗效为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时,其疗效预测的总体一致性为77%(10/13)。结论癌性胸水原代肿瘤细胞培养及其药敏检测在预测NSCLC患者的实际化疗疗效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胸腔积液的胸腔内化疗的价值。方法在12 0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中 ,选取 6 0例在胸膜腔内化疗前接受了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 ,其中MTT敏感组 5 2例 ,根据药敏结果指导胸膜腔内化疗 :MTT耐药组 8例和对照组 6 0例凭经验选药物行胸膜腔内化疗。结果MTT敏感组有效率为76 .9% (40 / 5 2 ) ,明显高于MTT耐药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0 % (0 / 8)及 36 .6 % (2 2 / 6 0 ) ],两者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敏感组与对照组在不同病理类型、治疗阶段和不同药物的分类比较中 ,差异也均有显著性。本研究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的总符合率为 80 % [(40 +8) / 6 0 ]。结论琼脂培养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胸腔积液的腔内化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肝癌组织细胞体外药敏试验的可行性,为临床制定合理的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TS比色法和3H-TdR掺入法测定肝癌SMMC-7721及胃癌NKM45细胞株对临床常用9种抗癌药物[羟基喜树碱(HCPT)、盖诺(NVB)、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平阳霉素(PYM)、丝裂霉素(MMC)、足叶乙甙(VP-16)、甲氨蝶呤(MTX)]的敏感性,并用MTS比色法对53例临床肿瘤标本(其中肝癌32例、结直肠癌13例、胃癌8例)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MTS比色法与3H-TdR掺入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种抗癌药物对临床32例肝癌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较大,最高为HCPT(90.63%),其次为NVB(78.10%);临床肝癌、胃癌及结直肠癌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或不全同.结论 MTS比色法和3H-TdR掺入法均是肿瘤药敏试验的可靠稳定方法.肿瘤患者化疗前应进行药敏试验,无条件时肝癌患者可优先考虑HCPT、NVB作为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的增加,真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倍受关注,临床亟须实验室在真菌鉴定和药敏方面提供帮助.本文将围绕临床和实验室共同关心的几个问题展开阐述,包括抗真菌药物体外药敏的发展历史和方法学进展,酵母菌和丝状真菌体外药敏的判读,折点解释以及对于临床的指导意义.本文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真菌药物,以期从操作层面帮助实验室提高真菌药敏的工作水平,帮助临床更好地理解各种抗真菌药物的体外药敏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卵巢癌体外药敏试验化疗方案与经验化疗方案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ATP-TCA法对75例卵巢癌肿瘤新鲜组织标本进行体外培养及肿瘤药物敏感性试验,选用临床常用的8种化疗药物进行测试,将化疗效果与经验化疗方案进行对比,并随访患者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提示75例卵巢癌标本对常见化疗药敏感性高;根据药敏结果选用中、高度敏感药物进行化疗,总有效率为77. 33%,高于对照组。药敏组无进展生存期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 72月及30. 30月,均长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根据肿瘤药物敏感试验选用的化疗药物能有效治疗卵巢癌,对患者的个体化化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MTT法测定复发转移性乳腺癌体外化疗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在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化疗中的价值。方法取35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简易机械法制备细胞悬液,应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测定其对10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与临床疗效进行相关分析。结果MTT法检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药敏试验的成功率为91.4%,体外药敏试验的敏感性为86.4%,特异性为80.0%,阳性预测值为90.5%,阴性预测值为72.7%,总的预测准确率为84.4%。结论MTT法可作为临床上指导复发转移乳腺癌个体化化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声空化效应对肿瘤细胞迁移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机械指数的超声造影空化效应对肿瘤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Lovo细胞).分为对照组、微泡 超声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和单纯微泡组.使用超声造影剂SonoVue,超声探头频率1.5MHz,机械指数1.7进行超声间歇辐照,采用Millicell-PCF培养小室法,观察超声造影空化效应对肿瘤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单纯辐照组及单纯微泡组之间的迁移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而微泡 超声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机械指数超声造影增强超声的空化效应,对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厦门市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资料.方法使用广东省珠海市丽珠医药公司生产的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3135例疑似支原体感染者的宫颈分泌物及男性生殖道分泌物体外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3135例疑似支原体感染者培养阳性725例(23.13%),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432例(13.78%),人型支原体(Mh)阳性162例(5.17%),Uu 和 Mh 混合阳性131例(4.18%).药敏分析显示,不同型的支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敏感性均较高;但对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氧氟沙星等敏感性同感染支原体类型有相关性.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者体外培养及药敏分析对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敏感药物,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化疗药物敏感试验与乳腺癌经验化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MTT法体外药敏试验检测了30例乳腺癌肿瘤细胞对15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对CBP、BLM、5-Fu、DDP、MMC、HCPT、MTX、EPI、DTIC、ADM、THP敏感,其中80%为临床经验化疗中单药有效的药物,提示经验化疗的正确性。另结果显示对CBP、HCPT、DDP、BLM中度敏感率较高,对临床联合化疗方案中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应ATT法对白血病细胞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对判断急性白血病患者对联合化疗的敏感性,观察体外药敏结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对临床选择敏感的化疗方案,施行个体化治疗,提高临床缓解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氧哌嗪青霉素一他唑巴坦对下呼吸道感染中阴性杆菌的体外药敏影响。方法选取江门市五邑中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IF)为观察对象,对所有观察对象治疗与转归、X线片表现、体征、症状、发病原因、并发疾病和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琼脂稀释法或是纸片扩散法对患者该致病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基础性疾病类型,其他混合致病茵包括真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绿脓杆菌等,患者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为两下肺野支气管肺炎,药敏试验检查结果证实阴性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对于头孢哌酮、环丙沙星、妥布霉素、丁胺卡那、亚胺培南等抗茵药物都较为敏感。结论氧哌嗪青霉素一他唑巴坦会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阴性杆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应针对体外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氟康唑体外抗菌活性及五种体外敏感试验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五种酵母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在测定氟康唑对酵母菌的体外活性检测上的可靠性及实用性。方法 分别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NCCLS及ROSCO纸片扩散法、浓度梯度法测定氟康唑对155株临床分离的酵母菌及4株质控菌株的体外活性。采用WHONET-5软件及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种药敏试验方法与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的相关性。结果 4种体外药敏试验方法所得结果分别同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比较,浓度梯度法一致率为83.9%,NCCLSM44-P纸片扩散法一致率83.1%,ROSCO纸片扩散法一致率为78.1%,微量肉汤稀释法一致率为93.5%。结论 5种酵母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在检测氟康唑对临床常见酵母菌的体外活性检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微量肉汤稀释法与NCCLSM27-A常量肉汤稀释法的一致性最佳,其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重复件好.活用于常规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