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正碎裂QRS波(f QRS)作为近几年出现的一项重要无创心电指标,其临床意义和预测价值得到了学术界和医疗界的广泛认可。其最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桥、心力衰竭等疾病,而新近的研究发现其也可在健康人群[1]和假腱索的人群中出现,而近年对于QRS波顿挫的研究则少有报道,只是在早复极的研究中把早复极波分为两种:切迹型和顿挫型,也有学者认为是心室除  相似文献   

2.
心电图的QRS波代表心室除极过程,其宽度也称QRS波时限。临床中,根据QRS波时限是否≥120ms,而将心动过速分为宽QRS波心动过速和窄QRS波心动过速。宽QRS波心动过速包括:室速、室上速伴差异传导或原有束支阻滞(或非特异性室内阻滞)、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颤伴旁路前传及起搏相关性心动过速等。其中,室速是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最常见原因,约占全部原因的80%,而仅5%的室速QRS波时限小于120ms。因而,  相似文献   

3.
碎裂QRS波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新模式,包括更有效的溶栓治疗和更早期的冠脉介入治疗。使患者急性期的死亡率大为下降。临床病程及预后明显改善。这种治疗新模式还引起下述相应改变:①Q波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从原来66.6%下降到37.5%:②Q波型心肌梗死患者Q波的消失率从过去的6%上升到25%~63%:③非Q波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相应增加;④发生过Q波或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高达2/3的人经12导联心电图不能得到陈旧性心梗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碎裂QRS波与QRS波群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273例的12导联心电图,按有无碎裂QRS波分为两组。观察两组之间QRS波群时间及RR间期的关系。结果碎裂QRS波的检出率为19.4%,男女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碎裂QRS波主要分布在下壁导联;有碎裂QRS波的QRS波群时间为85.3ms±9.1ms,比无碎裂QRS波的QRS波群时间82.1ms±8.7ms长,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碎裂QRS的发生可导致心室除极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 ,72岁。临床诊断 :高血压、冠心病。超声心动图 :左房、左室明显增大 ,心功能指标下降。多次急诊心电图显示 :QRS波宽大 ,时限达 0 2 0s,类似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R -R间隔不等 ,心率约 95次 /min ,P波在Ⅱ、Ⅲ、aVF导联直立 ,P -R间期 0 10s ,心电图诊断 :窦性心律不齐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短P -R间期。复习心电图发现P波形态总在Ⅱ、Ⅲ、aVF导联出现 ,而其他导联无P波的痕迹 ,改用 6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描记 ,并以Ⅱ、Ⅲ、aVF导联的P波与其他导联相应部分对照 ,发现所谓P波为QRS波起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80岁。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肥厚,呈球形改变。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0.21s,各导联QRS波增宽,时限达0.16s,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QRS额面电轴-38°,V_5导联R波电压2.5mV,R_(V_5) S_(V_1)>4.0mV,T波电轴 135°,V_5、V_6导联T波深倒置。在Ⅰ、aVL及V_6导联中,见提前出现  相似文献   

7.
室速有一些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有助于迅速与其他宽QRS波心动过速进行鉴别,具有简洁和实用性强的特点。胸前导联QRS波同向性这一心电图特征就具有上述特点。1.定义胸前导联QRS波同向性(pericardial concordance)是指心电图胸前V1~V6导联QRS波的主波方向均呈同一方向,可表现为正向同向性或负向同向性。约20%室速心电图胸前导联QRS波具有同向性。宽QRS波心动过速中出现胸前导联QRS波同向性的任意类型,室速的可能性大于室上速。  相似文献   

8.
1例77岁男性患者,既往有下壁、后壁心肌梗死,入院后第1次发作宽QRS波心动过速,发现每个QRS波后均有一小波,心动过速终止后每个QRS波后仍有一小波。次日又发作另一形态的QRS波心动过速,其QRS波后无前述小波。通过运用心电图理论知识与心电图前后不同时期的对照,以及结合患者心肌梗死病史,分析认为这一小波为心室晚电位,即存活岛状心肌产生的迟后于QRS波的高频低幅碎裂电位。  相似文献   

9.
房颤伴宽QRS波时,偶然出现窄QRS波,是较为复杂而少见的现象。宽窄不等QRS波无固定频率的出现,加之房颤,不能明确心室激动的确切起源和房室传导情况,使诊断比较困难。本文就产生此现象的几种情况及诊断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1 可引起这种现象的几种情况1.1 4相束支阻滞 束支阻滞与心率快慢有关。当心率较慢时,QRS呈束支阻滞图形,QRS增宽;心率快  相似文献   

10.
宽QRS波心动过速指QRS时间≥0;12 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1].室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上都可表现为宽QRS波群,两者电生理机制、诊断、治疗不同,因此,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依据体表12导联心电图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是临床常用方法,已开展的有Brugada四步法、Vereckei四步法及aVR四步法.2010年国外学者又提出通过心电图Ⅱ导联测量QRS波第一峰时限(RWPT)[2](新方法)来鉴别宽QRS波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QRS第一峰时限对期前宽QRS波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测量已确诊的106例房性早搏并室内差异传导和593例室性早搏心电图的Ⅱ导联QRS第一峰时限,以检测该指标的符合率。结果右心室早搏、左束型室内差异常传导、左心室早搏和右束支型室内差异传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1%、35.00%、76.34%和96.51%。结论 QRS第一峰时限对右束支型室内差异传导与左心室早搏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同步12导联法可提高QRS第一峰时限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碎裂QRS波(fQRS)是一个临床上容易获得的无创心电学指标,其形成机制被认为是心肌瘢痕形成所致的传导延迟。随着研究的深入,fQRS与心肌瘢痕、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早期心功能不全诊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反应性等方面密切相关,但依然存在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13.
正心力衰竭和体表心电图碎裂QRS波具有某些共同的病理基础,包括心肌坏死和疤痕的产生、局部电传导异常等,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众多的内在联系。首先,碎裂QRS波容易出现于心力衰竭患者中,且与预后不良相关。有研究回顾性分析227例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脏病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35%)的预后[1]。其中114例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可见碎裂QRS波,113  相似文献   

14.
QRS波群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电图的自动分析、诊断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心脏的功能检测、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以及心电监护等多方面。QRS波群的检测是心电信号分析中最为关键问题,其精确检测是心电图自动诊断的基础。这是因为只有在确定QRS波群后才有可能计算心率、心率变异性并进一步检测和分析心电的其他细节。  相似文献   

15.
碎裂QRS波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es,fQRS)的心电图新概念由Das等于2006年首次提出。最近研究发现fQRS不仅是心肌瘢痕的标志,而且还具有其他特殊的临床意义和独特的使用价值,现对有关fQRS的研究进行综述。1 fQRS的定义  相似文献   

16.
早搏QRS波正常化(简称早搏QRS正常化),是指伴有束支阻滞(BBB)或WPW综合征者在并发室上性或室性早搏(室早)时,早搏QRS形状与时间反趋于正常。即基本心律QRS波宽,早搏QRS波窄的矛盾现象。 一、窦性(或室上性,下略)心律伴BBB时并发早搏QRS正常化 1、窦-室室性融合波(VF):源于患侧束支同侧的舒张晚期室早与窦性经健侧束支下传共同激动心室。  相似文献   

17.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赵昜 《心电学杂志》2008,27(2):162-167
宽QRS波群心动过速(wide QRS complex tachycardia)是指QRS时间≥0.12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8.
碎裂QRS波群是心脏病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上反映心室除极异常的心电学指标。研究发现碎裂QRS波群与冠心病、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早期心功能不全诊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心源性猝死等方面密切相关。现综述碎裂QRS波群上述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一.碎裂ORS波的定义与更新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 QRS)的早期定义为: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冠状动脉供血区相邻的2个导联新出现或已经存在的形态不同的RSR'波或多相波,并且排除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束支阻滞。近10年来随着临床对f QRS波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采用了更多的检测心肌瘢痕的技术手  相似文献   

20.
碎裂QRS波(f-QRS)是心肌瘢痕标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致死性心律失常、Brugada综合征等的预警因子。本文就f-QRS的定义、心电图特征、发生机制、临床意义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