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11月于黄岩区院桥镇中心卫生院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术前常规麻醉,术后对照组静脉滴注芬太尼和罗哌卡因镇痛,观察组静脉滴注舒芬太尼和罗哌卡因镇痛。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术后6h、12h、24h和48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中I级5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4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1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应用于剖官产术后镇痛,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部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胸部手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者术后分别复合0.2%的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6、32h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实际镇痛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组术后16、32h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术后镇痛不良反应中,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S组(P〈0.05),而实际镇痛时间明显低于S组(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部手术硬膜外镇痛是安全的,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模式镇痛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70例46 ~ 75岁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模式镇痛组(试验组)和常规术后镇痛组(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试验组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复合术中罗哌卡因切口浸润镇痛,同时术后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照组为单纯舒芬太尼PCIA.分别记录患者术后12,24,48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满意度,以及PCIA有效次数、总次数和舒芬太尼消耗量.同时观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后12,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1±1.0)分比(4.0±1.3)分,(2.8±1.4)分比(3.7±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各时间点的PCIA有效次数、总次数和舒芬太尼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0比5.7%(2/35)和2.9%(1/35)比11.4%(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术中浸润镇痛联合术后舒芬太尼PCIA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镇痛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赵铤 《现代保健》2009,(1):52-53
目的评估舒芬太尼用于瑞芬太尼麻醉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方法40例接受胸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手术后分别接受舒芬太尼镇痛(S组)和芬太尼(F组)镇痛。手术结束前25min静脉给予(S组)舒芬太尼0.2μg/kg,(F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两组一样。记录两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拔管后2、4、12、24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48h的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前25rain停止吸入异氟醚,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问,以及患者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例数。结果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舒芬太尼组胸部和腹部手术后发生中等和严重疼痛的人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而且舒芬太尼组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人数也少于芬太尼组(P〈0.05),后者约有30%的患者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结论:手术结束前25min静脉用舒芬太尼(0.2μg/kg)能够防治胸部、腹部手术停用瑞芬太尼引起的术后急性疼痛,不影响自主呼吸恢复和意识恢复。两组间拔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芬太尼组术后2、4h的VAS评分明显升高,48h药物需要量较大(P〈0.05)舒芬太尼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瑞芬太尼麻醉手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减少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对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子宫肌瘤行子宫次全切患者均分成三组,Ⅰ组于切皮前30min滴壶静脉滴注地佐辛5mg,Ⅱ组缝皮结束时静脉滴注地佐辛5mg;Ⅲ组不用地佐辛。三组术毕均用舒芬太尼PCIA。记录术后8、24、48h的VAS评分及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术后8、24、48h VAS评分:Ⅰ组明显小于嘲(P〈0.05);11I组明显大于Ⅱ组(P〈0.05)。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用量Ⅰ组(40±0.7)μg、Ⅱ组(44±0.9)μg,明显少于Ⅲ组的(53.4-0.8)μg(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预先静脉内注射地佐辛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术后镇痛效果、减少术后镇痛自控镇痛中的舒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鼻内窥镜手术(FESS)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分为地佐辛组(D组,20例)和舒芬太尼组(S组,20例),分别以地佐辛及舒芬太尼为术后静脉镇痛药物,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镇静评分(ss),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镇静深度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术后30rain的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59,P〈0.01),不良反应中呼吸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44,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用于鼻内窥镜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单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试验组予双管法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镇痛10 min、镇痛30 min、宫口开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中转剖宫产率;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两组镇痛10 min、镇痛30 min、宫口开全时VAS评分均小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镇痛10 min、镇痛30 min、宫口开全时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转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双管法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初产妇160例,分为2组: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镇痛组初产妇行分娩镇痛,对照组初产妇未接受分娩镇痛。观察两组VAS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在给药后各时点VAS评分和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良Bromage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分娩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分别应用布托啡诺、舒芬太尼及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三种方法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方法。方法 60例ASAⅡ~Ⅲ级老年全髋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舒芬太尼组(S组)、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组(BS组),每组20例。术后分别接受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按双盲原则进行观察,记录并比较术后2、4、8、18、24、36、48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B组术后2、4、8、l8、24hVAS评分高于BS组、S组(P〈0.05);BS组、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48h时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BS组、B组Ramsay镇静评分递增(P〈0.05)。B组头晕发生率高于BS组和S组(P〈0.05);B组、BS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BS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舒芬太尼具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马昊  王懿春  欧阳文  黎祖荣  白洁  魏佳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8):1052-1054,1059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卵巢癌根治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行卵巢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后PCIA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20例/组:S组:舒芬太尼150p,g;F组:氟比洛芬酯200mg;FS组:氟比洛芬酯100mg+舒芬太尼100Ixg;每组均加入阿扎司琼10mg,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ml行PCI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e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术后48h内的疼痛和镇静程度,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3组镇痛效果良好,F组患者术后2h的疼痛VAS评分(3.3±0.8)高于S组(2.6±1.0)和Fs组(2.8±1.1)(P〈0.05)。S组患者术后2和4h的Ramesay镇静评分(3.8±0.9,3.6±0.5)高于F组(2.4±0.8,2.3±0.6)和FS组(2.9±0.8,2.6±0.4)(P〈0.05),术后8h及以后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s组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率(20%,15%,20%)高于F(5%,0,5%)和FS组(5%,5%,5%)(P〈0.05)。镇痛期间的患者的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镇痛期间均未发生呼吸抑制、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PCIA可安全有效用于卵巢癌根治术后疼痛治疗,可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降低不良反廊的发牛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择期全麻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舒芬太尼2 μg/kg组(Ⅰ组),舒芬太尼2.5 μg/kg组(Ⅱ),舒芬太尼2 μg/kg+帕瑞昔布钠组(Ⅲ组).记录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36 h(T5)和48 h(T6)患者静止和运动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A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Ⅰ组比较,Ⅲ组T4~T6静止VAS评分降低,T3~T6运动VAS评分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T4~T6静止VAS评分降低,T3~T4运动VAS评分降低(P〈0.05).T3~T6 Ⅲ组PCA按压次数少于Ⅰ组和Ⅱ组;Ⅱ组术后各时点舒芬太尼用量高于Ⅲ组(P〈0.05).Ⅱ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Ⅰ和Ⅲ组(P〈0.05).Ⅲ组患者满意程度高于Ⅰ和Ⅱ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行神经心理学的测试和采用Newman的方法,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排除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硬膜外组和全麻组,硬膜外组又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腰-硬膜外麻醉两亚组;全麻组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全身-硬膜外复合麻醉、全身-腰硬膜外复合麻醉三亚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麻醉前、术后6h、6d的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所有组MMSE评分在术后6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硬膜外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无差异(P〉0.05),全麻纽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全麻组和硬膜外组POCD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无差异(P〉0.05).全麻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麻和硬膜外组及其各亚组术后6d的MMSE评分和术前无差别.POCD发生率无差别(P〉0.05)。结论老年患者硬外麻和全麻术后早期都可发生POCD,全麻患者较硬外麻患者术后6h的POCD发生率高和MMSE评分低,木后6d不同的麻醉方法对POCD发生的影响和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舒芬太尼单次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最佳用药剂量。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25~56岁,体重55~80kg,ASAⅠ~Ⅱ,随机分为4组(n=10),即对照组(A组)、0.1μg/kg组(B组)、0.15μg/kg组(C组)及0.2μg/kg组(D组)。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和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术毕,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选取5个时间点:0、2、4、8、24h,记录各时间点的VAS评分、Prince-Henry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是否追加镇痛药等。结果 D组较其它三组的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1)。C、D两组的镇痛效果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A、B两组镇静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药的追加,D组与A、B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单次剂量为0.15μg/kg和0.2μg/kg时,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且0.15μg/kg为舒芬太尼单次镇痛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14.
张红  刘金玲 《现代保健》2013,(13):56-58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多类型心血管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包括本院在内10所医院的400例在低温、全身麻醉和心肺转流条件下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300例,芬太尼组100例,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进行手术麻醉,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和肌松药,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后和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以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手术后恢复良好。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的所有病例麻醉诱导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中心静脉压在诱导后较诱导前高(P〈0.05),瓣膜组气管插管后,舒芬太尼组的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或P〈0.01),搭桥组在麻醉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后1、5、10min,舒芬太尼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或P〈0.01),气管插管后,舒芬太尼组的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或P〈0.01)。舒芬太尼组诱导总量和诱导浓度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组间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均有良好、安全的效果,但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影响更小,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周丘  刘英  许方荣 《现代保健》2014,(25):10-12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24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各1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 h内的疼痛程度、神经精神功能以及术前、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的ECG、BP、HR、SpO2均在正常范围,无显著差异;术后36 h内,每隔12 h进行1次的VAS评分结果显示,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的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P〈0.05);通过两组手术期MMSE评分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36 h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P〈0.05);两组术前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数量均为0,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P〈0.05)。结论: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还需更深入的研究不同麻药、不同麻醉方法和镇痛方法对老年人术后精神和神经方面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剖宫产初产妇按镇痛泵配方不同分为吗啡组(A组)、舒芬太尼+吗啡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吗啡组(C组),每组60例。所有产妇均采用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关腹后,三组产妇均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B组和C组接镇痛泵,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用0.9%氯化钠稀释到100ml静脉泵注。记录三组术后6,12,24h静息和动态切口痛、宫缩痛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和C组术后6,12,24h静息和动态切口痛及宫缩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静息切口痛:A组分别为(2.6±0.6)、(2.7±0.4)、(2.8±0.3)分,B组分别为(2.3±0.3)、(2.3±0.4)、(2.2±O.3)分,C组分别为(1.8±0.4)、(1.7±0.5)、(1.9±0.4)分;动态切口痛:A组分别为(5.7±0.9)、(5.5±0.8)、(5.6±1.0)分,B组分别为(3.8±0.4)、(3.7±0.5)、(3.7±0.4)分,C组分别为(2.7±0.4)、(2.4±0.5)、(2.4±0.6)分;宫缩痛:A组分别为(5.7±1.2)、(5.9±0.9)、(5.8±1.1)分,B组分别为(3.0±0.5)、(3.1±0.6)、(3.2±0.7)分,C组分别为(2.5±0.5)、(2.5±0.6)、(2.4±0.4)分],而且C组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后6,12,24hRamsay评分高于A组[A组分别为(1.8±0.5)、(1.7±0.4)、(1.9±0.5)分,B组分别为(3.4±0.8)、(3.2±0.7)、(3.3±0.6)分,C组分别为(2.7±0.7)、(2.7±0.5)、(2.6±0.4)分],而且C组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8.3%(5/60)和23.3%(14/60)比40.0%(24/60)],而且A组也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有协同作用,可以同时缓解产妇切口痛和宫缩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the scale of elderly congitive fuction,SECF)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评价效果。方法择期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84例,于术前1d,术后1d、3d以及术后7d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以及SECF量表对认知功能进行测定。结果应用MMSE时,POCD在术后1d、3d以及术后7d的发生率分别为34.52%、28.57%以及19.04%;应用SECF评价时相应发生率则为36.90%、30.95%以及20.24%;两种方法对POCD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种方法在术后3d以及术后7d对POCD的评估效果是一致的,Kappa值分别为0.7732和0.8115(P<0.05)。结论 SECF量表具有和MMSE一致的评价效果,并且消除了年龄和受教育因素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在对老年患者POCD的评价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帕瑞昔布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全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帕瑞昔布和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术中给予镇痛药不同随机分为四组(n=30):帕瑞昔布组(P组)、舒芬太尼组(S组)、帕瑞昔布+舒芬太尼组(PS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组(N组),所有患者采用BIS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麻醉方法,常规监测ECG、BP、HR、SpO2、PETCO2和BIS,术中维持BIS值于45~55之间并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在手术结束前20 min分别于P组、S组、PS组和N组给予帕瑞昔布40 mg、舒芬太尼0.2μg/kg、帕瑞昔布40 mg+舒芬太尼0.2μg/kg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术毕即刻(T0)、术毕10 min(T1)、拔管前1 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5 min(T4)、10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于拔管后10 min、30 min、60 min、4 h、12 h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观察并记录苏醒期的麻醉并发症。结果与T0相比,N组、P组于T1~5时MAP升高,HR增快(p<0.05),分别与N组、P组相比,S组和PS组于T1~5时MAP下降,HR减慢(p<0.05);四组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S组和PS组术后早期的VAS评分较N组和P组低(p<0.05),P组和PS组术后晚期的VAS评分较F组低(p<0.05),N组和P组术后出现苏醒期烦躁的发生率较高,四组患者术后无出现嗜睡和呼吸抑制。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帕瑞昔布40 mg+0.2μg/kg舒芬太尼能维持苏醒期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且不影响术后苏醒恢复,有利于围苏醒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术期脑氧饱和度(rS(O2))与静吸复合右美托咪定麻醉下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变化的关系,为临床麻醉提供指导。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年龄〉60岁的患者,行择期腹部及下肢手术。随机分为3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20例。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应用脑氧饱和度监测麻醉下患者的脑氧变化状态,通过脑氧变化来观察术后的脑认知状态。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连线测试及凹槽拼板测试来评定3组患者术前24 h,术后4、8、12、24 h的认知功能变化。结果:(1)3组患者在围术期同一阶段下,脑氧饱和度值变化不明显,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后4、8、12 h的MMSE评分与患者入室时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2)3组患者连线测试(trail-making test)与凹槽拼板测试(grooved pegboard test)的结果表明:D组患者任务完成的时间明显缩短,M组患者完成任务的时间延长。(3)术后4 h,发生认知功能变化的,M组中有3例(15%)患者,C组中有2例(10%)患者,D组有1例(5%)患者;术后8 h,发生认知功能变化的,M组中有2例(10%)患者,C组中有1例(5%)患者,D组患者认知功能基本恢复;术后12 h,仅有M组中有1例(5%)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不全,其余组患者认知均恢复;术后24 h,所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恢复。结论:右美托咪定在静吸麻醉中的复合应用,能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可能与其独特的自然睡眠状态及神经保护抗炎作用和全麻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