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在外科严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1-2012年我院收治的62例外科严重创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方法进行急救治疗;研究组在实施临床常规救治基础上,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进行急救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患者致残率23.08%、致死率7.69%、并发症发生率28.2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致残率34.78%、致死率26.09%、并发症发生率52.17%;研究组患者急诊室停留时间(6.34±2.55)、特殊检查时间(13.25±2.81)、入院至手术室间隔时间(29.36±7.49)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3.69±5.34)、(19.63±4.57)、(49.57±9.82)]明显缩短,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7.28±1.46)与对照组(8.61±2.20)患者急诊室至手术室间隔时间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可有效缩短外科严重创伤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其致残率、致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为采用绿色通道快速救治,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平均(16.0±3.5)min、特殊检查时间平均(17.9±2.6)min、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平均(7.2±1.1)min、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41.7±8.9)min,对照组急诊室停留时间平均(23.0±5.1)min、特殊检查时间平均(25.9±3.1)min、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平均(8.3±1.8)min、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56.9.7±11.0)min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1例(82%)救治成功,4例(8%)发生并发症,对照组30例(60%)救治成功,对照组13例(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急诊绿色通道可显著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腹部仓0伤救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24例作为损伤控制组,选取同期行一期确定性手术治疗的腹部创伤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病死率、伤121感染率、总住院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结果损伤控制组患者术后病死率、伤VI感染率、总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16.67%(4/24)比33.33%(8/24)、20.00%(4/20)比50.00%(8/16)、(18.74±7.32)d比(24.91±10.72)d、(6.71±6.10)d比(12.39±5.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理念有助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救治,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急诊一体化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严重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211例,其中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传统模式救治102例患者(A组)、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开展急诊一体化救治109例患者(B组),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结果 A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24.7±6.2)分,死亡14例,病死率13.7%,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1.8±0.2)、(2.3±0.3)h.B组ISS为(26.6±7.4)分,死亡6例,病死率5.5%,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分别为(1.1±0.1)、(1.5±0.2)h.两组病死率、急诊室滞留时间、入院至急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急诊一体化救治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专业院前救治技术对危重症创伤患者神经功能、伤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危重症创伤患者100例作为院前组,选取事故发生后直接入院内急诊室的危重症创伤患者100例作为院内组.比较两组同等救治时间窗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休克指数、创伤指数、病死率.结果 两组救治后12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组救治后24h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院内组[(13.9±3.6)分比(11.9±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组救治后12,24h创伤指数明显低于院内组(12.1±5.1比14.6±4.8、11.9±4.6比14.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救治后12,24 h休克指数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规范专业救治技术对于突发事件中危重症创伤患者救治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改良创伤救治模式在县城医院严重创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高新ICU在2019年 8月—2021年 8月收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观察组)及同区域内其他医院急诊科采用传统创伤救治模式救治的50例严重创伤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创伤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创伤救治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治疗效率指标包括受伤至入院所用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室至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时间。出院时采用危重患者家属满意度评估量表(C CCFSS)评估2组家属的满意度。比较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所用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急诊室至手术所需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C CCFSS中病情保证、信息获取、接纳、支持、舒适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创伤救治模式可以显著缩短严重创伤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并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中的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ASA分级Ⅰ~Ⅱ级闭合性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为单纯丙泊酚组,试验组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SpO2、HR、呼吸频率(RR)和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效果等,并观察患者术中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丙泊酚总用量[分别为(4.5±3.0)min、(1.5±0.8)min、(13.1±3.1)min、(2.0±0.5)mg/kg]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1±4.S)min、(3.4±1.6)min、(21.6士4.1)rain、(3.5±1.2)mg/kg](P〈0.05)。两组患者术中SpO2、RR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中HR较术前升高,而试验组术中HR较术前下降。试验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术中几乎无体动,对照组有18例体动(P〈0.05);术后试验组VAS[(1.2±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6±1.8)分]。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且较单纯用丙泊酚更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惠光  陈国强  石源  张峻峰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616-2618
目的探讨急症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提高交通事故致多发伤救治成功率方面的作用。方法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2006年1月-2007年10月采用“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室-急诊室症监护病房(EICU)”一体化救治严重多发伤病人103例(第1组),和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未采用新急救模式抢救严重多发伤病人101例(第2组)进行比较。结果第1组死亡20例,救治成功率为80.6%。第2组死亡27例,救治成功率为73.3%。2组患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患者120平均到达现场的时间、院内绿色通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第2组,救治成功率高于第2组(P〈0.05)。结论多发伤的诊治必须由急救中心医师实施或组织实施,在急救中心实施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是提高其成功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多发伤救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2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应用4:1冷含血停搏液)和实验组(应用HTK液)。测定麻醉诱导前、术后6、12、24h的心排量(CO)和心脏指数(CI),并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到心脏复跳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心律失常、起搏器应用、多巴胺平均最大剂量、呼吸机支持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2h和24h监测点心排量和心指数均高于对照组[12h:(4.82±0.18)IMminvs(3.50±0.32)L/min,(3.80±0.48)I/(min·m^2)vs(2.79±0.39)I/(min·m^2);24h:(4.97±0.45)L/minV8(3.81±0.19)L/min,(4.22±0.17)L/(min·m^2)vs(2.91±0.21)L/(min·m^2),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主动脉开放到心脏复跳时间、辅助循环时间,多巴胺最大剂量、呼吸机支持时间均低于对照组[(53.6±24.3)min vs(68.9±26.1)min;(1.8±1.3)min vs(2.3±1.2)min;(33±11)min vs(42±13)min;(10.2±2.1)μg/(kg·min)vs(15.7±3.8)μg/(kg·min);(14.6±4.8)hV8(20.7±5.1)h,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90% vs 67%,P〈0.05),术后出现心律失常、低心排和使用临时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数在实验组中明显减少。结论HTK心脏停搏液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1:4含血停搏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开腹负压抽吸囊液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微创开腹负压抽吸囊液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54例(观察组),与同期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4.4±8.7)min、术中出血量为(42.4±5.3)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5.1±8.1)h、术后复发率为12.8%(6/47),与对照组[(50.2±10.3)rain、(75.2±6.2)ml、(32.2±8.8)h、22.2%(10/4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开腹负压抽吸囊液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安全可行的,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聂芳 《现代保健》2011,(14):155-156
目的观察益母草胶囊用于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和腹痛的预防情况。方法妊娠60d之内、B超检查提示官内早孕、要求停止妊娠的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育龄妇女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药物流产后开始服用益母草胶囊,每次2粒,连服3d,对照组不服用益母草胶囊。结果术后两周内随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分别为(89.2±23.3)m1、(98.6±34.2)ml,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腹痛时间为(2.0±0.8)d,较对照组的(2.4±1.1)d明显缩短;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为(3.3±0.9)d,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益母草胶囊可明显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问和腹痛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北虫草提取物对小鼠体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探讨北虫草提取物增强小鼠体能的效果,为开发北虫草预防和消除疲劳以及保障体能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每个实验分3组:对照组、北虫草低剂量组(300mg/kg)和北虫草高剂量组(900ms/ks),每组小鼠14只,雌雄各半。采用密闭缺氧方法观察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采用低温负重力竭游泳实验观察小鼠抗疲劳作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结果低和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耐常压缺氧存活时间分别为(35.3±6.9)min和(38.3±7.0)min,均高于对照组[(27.4±6.2)min],(P〈0.05)。低、高剂量组雄性小鼠力竭时间分别为(32.0±10.0)min和(37.6±11.1)min,均高于对照组[(23.1士10.3)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组雌性小鼠力竭时间为(13.5±3.8)min,高于对照组[(10.2±3.3)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和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血清睾酮浓度分别为(288.17±212.21)fmol/L和(311.1±217.8)fmol/L,均高于对照组[(89.3±72.0)f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北虫草提取物具有增强小鼠体能、预防和消除疲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精益管理方法在优化创伤中心患者救治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搜集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急诊科195例创伤患者的病例资料为观察组,2020年9月—2021年9月175例创伤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精益管理优化后的创伤中心患者救治流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诊工作流程及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专科会诊医师到达时间、全身快速CT检查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以上指标均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 观察组专科会诊医师到达时间平均(5.4±1.4)min、全身快速CT检查时间平均(27.8±5.4)min、抢救室滞留时间平均(51.6±7.4)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5±5.3)min、(44±8.2)min、(86.2±10.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71、22.66、37.61,P值均<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74.3%(145/195),明显高于对照组58.4%(102/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4.
张浩 《现代保健》2011,(12):22-23
目的探讨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置入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70例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床旁球囊漂浮电极技术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救治。结果所有患者全部起搏成功,即刻起搏成功率100%。操作过程中患者无明显心悸、头昏、黑朦,操作时间(6.8±3.1)min,电极植入深度(36.5±2.9)cm,电压5V左右,留置起搏电极导管时间(10.0±3.2)d。仪有1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经撤管治疗后康复。结论床旁球囊漂浮电极心脏临时起搏置入术方便、快速、高效、创伤小、安全且不影响患者的四肢活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腕管综合征(CTS)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60例CTS患者(CTS组)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肌电图等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CTS组正中神经指1.腕、指3.腕、指4桡侧.腕SCV和SN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5.6±3.2)m/s比(50.1±3.5)m/s、(35.8±3.1)m/s比(55.1±3.5)m/s、(35.8±3.2)m/s比(53.1±3.4)m/s,(7.6±3.9)μV比(28.0±7.0)μV、(8.3±3.1)μV比(26.0±6.6)μV、(7.5±3.3)μV比(25-3±7.2)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神经指4尺侧-腕、指5-腕SCV和SN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S组正中神经腕.大鱼际肌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5.0±2.2)ms比(3.0±0.4)ms],CMAP明显低于对照组[(3.1±2.3)mV比(11.2±3.1)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S组正中神经SCV减慢或未引出电位60例,异常率100.0%(60/60),波幅降低54例,异常率90.0%(54/60)。正中神经运动潜伏期延长或未引出50例,异常率83.3%(50/60),波幅降低43例,异常率71.6%(43/60)。CTS组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指4.腕SCV差值异常率为100.0%(60/60)。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在CTS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注射用丹参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方法1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60例,对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损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肝功能损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2.9±1.3)d比(4.1±1.9)、(4.5±2.3)d;(3.4±1.2)d比(4.0±2.7)、(3.9±2.1)d;(4.9±2.1)d比(5.8±2.5)、(6.1±1.3)d;(6.7±2.2)d比(8.6±4.1)、(9.5±2.8)d;(8.1±2.8)d比(9.8±2.7)、(10.3±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58/60),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86.7%(52/60),8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注射用丹参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ASA分级Ⅰ~Ⅱ级拟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复合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复合组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7μg/kg(10min),术中以0.2μg/(kg·h)持续泵注。两组均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2.5~4.0mg/L。记录患者检查前(Tn)、睫毛反射消失时(T1)、术中(T2)和检查结束时(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镇静评分、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及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麻醉满意度均为100.0%。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SpO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T1、T2心率低于本组T0和同期丙泊酚组[(65.8±7.3)、(68.6±8.2)次/min比(84.6±7.1)和(77.6±7.2)、(89.6±8.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 MAP高于本组T0和同期丙泊酚组[(88.9±9.4)mmHg(1mmHg=0.133kPa)比(81.3±4.5)和(73.5±6.8)mmHg],T2低于同期丙泊酚组[(80.6±6.6)mmHg比(88.5±7.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镇静评分1分18例,2分2例,丙泊酚组分别为3例和1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发生呼吸暂停2例,体动呛咳3例,丙泊酚组分别为8例和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少于丙泊酚组[(421±76)mg比(638±89)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可产生良好的麻醉镇痛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彭晓光 《现代保健》2011,(34):35-37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发作一球囊扩张时间(symptom—onset—to—balloon,SOTB)和症状发作一进导管室时间(symptom—onset—to~lab,SOTL)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关系,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运转机制。方法人选2001年1月1日~2002年7月31日来院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间在12h内,行急诊冠脉造影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并观察住院期间的LVEF和CK—Mb的峰值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选394例行急诊冠脉造影,只进行急诊冠脉造影78例,行急诊PCI的有316例,其中直接PCI的为306例,溶栓后未通行补救性PCI的有10例。平均SOTB(277.7±159.3)min,SOTL为(257.2±163.9)min。SOTB≥360min组与〈360min组的LVEF分别为(58.2±11.1)%和(60.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K—Mb的峰值浓度分别为(141.4±147.4)U/L和(100.7±75.6)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SOTL≥300min组与〈300min组的LVEF分别为(58.3±11.2)%和(60.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K—Mb的峰值浓度分别为(127,3±134.0)U/L和(101.0±75.9)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缩短急诊介入治疗时间能够改善住院期间的LVEF,降低CK—MB的峰值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中一种便捷、易推广、低风险的标本取出方法。方法将109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52例使用刮匙辅助取出标本设为研究组,57例单用血管钳从塑料袋中取出标本设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总手术时间[(45.8±20.3)min]和取标本时间[(10.2±3.6)min]均长于研究组[(30.3±12.5)min和(3.7±1.1)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一次性标本取出成功率为100.0%(52/52),对照组为87.7%(50/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中,刮匙辅助标本取出是一种低风险、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血液灌流治疗的时机。方法将104例ASOP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46例)与HP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血液灌流,58例;再根据血液灌流时机分为HP-1、HP-2、HP-3组),观察各组患者意识恢复清醒时间、治愈率、病死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HP-1组、HP-2组、HP-3组的意识恢复清醒时间分别是(83.8±31.3)、(52.1±22.6)、(61.3±20.7)、(62.6±23.3)h,血清胆碱酯酶(ChE)恢复正常时间分别是(8.8±1.6)、(6.1±1.3)、(7.1±1.5)、(7.3±1.8)d,阿托品总用量分别是(769.3±186.5)、(489.8±123.9)、(539.5±143.3)、(523.3±118.7)mg,住院总时间分别是(13.9±2.3)、(9.8±1.3)、(11.5±1.6)、(11.9±1.8)d,治愈率分别是78.26%、96.55%、94.74%、91.67%,病死率分别是21.74%、3.45%、5.26%、8.33%。与对照组比较,HP—1、HP-2、HP-3组的意识恢复清醒时间短、ChE恢复快、阿托品总用量少、住院总时间短(P〈0.05);治愈率、病死率HP-1、HP-2、HP-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HP-1组比较,HP-2组及HP-3组的ChE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清醒时间及住院总时间均长,阿托品总用量多(P〈0.05);但是治愈率、病死率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HP-2组与HP-3组比较,上述各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OPP在中毒4~32h内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可以提高抢救疗效;但是以早期行血液灌流(4-8h)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