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光明中医》2021,36(12)
目的 研究自拟清肺化痰合剂联合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热哮证哮喘患者,可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喘咳宁片治疗,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服用自拟清肺化痰合剂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期间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周期为28 d。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FEV%、FEV1/FVC、PEF及血清EOS、IL-5、IL-8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 8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 47%;治疗后2组患者FEV%、FEV1/FVC、PEF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FEV%、FEV1/FVC、PEF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高;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OS、IL-5、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低(均P 0. 05)。结论 自拟清肺化痰合剂联合健康教育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辅助布地奈德治疗老年人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哮喘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相同常规临床治疗,并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经治疗后,观察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1%(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中,两组ACT评分治疗后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中,两组FEV1和PEF治疗后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FEV1和PEF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中,两组Ig E和EOS计数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Ig E和EOS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辅以布地奈德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麻芩咳喘合剂联合针刺及罐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针药并用组和中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麻芩咳喘合剂,每日1剂。针药并用组在中药组基础上联合针刺及罐疗,每周治疗2次。两组均治疗3周,并于治疗完成1周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ACT)评分,治疗后评价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2、3周及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针药并用组在治疗第1、2周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中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针药并用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峰值流速(PEF)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喘息、哮鸣音、胸闷、咳嗽、鼻塞流涕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中药组比较,针药并用组胸闷、咳嗽、鼻塞流涕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麻芩咳喘合剂联合针刺及罐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与单用麻芩咳喘合剂相比能更快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探讨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病情稳定性及激素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吸入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青龙汤及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激素停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Ig E、IL-5、IL-4、血嗜酸粒细胞(EOS)、INF-γ含量、哮喘症状控制情况(ACT)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1周、2周后,治疗组停用激素患者均多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AC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EV1、PEF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FEV1、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 E、IL-5、IL-4,血嗜酸粒细胞均降低(P0.05),INF-γ含量均增加(P0.05);治疗组血清Ig E、IL-5、IL-4,血嗜酸粒细胞均低于对照组(P0.05),INF-γ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有较好疗效,可促进病情稳定,降低激素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定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证患者10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服定喘汤,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肺功能及免疫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IL-4、Ig E水平均高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FVC、FEV1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定喘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热哮证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调节免疫细胞,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常力  朱振刚 《天津中医药》2018,35(4):267-270
[目的]观察银翘散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性哮喘(RVA)的临床疗效及对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8例RV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治疗。2组均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哮喘控制评分(ACT),肺功能[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F)]、中医证候疗效及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 Ig A)、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FN-γ/IL-4]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71.87%(23/32)。治疗后,治疗组s Ig 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FN-γ及IFN-γ/IL-4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两组之间未见差异(P0.05)。[结论]银翘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RVA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可能与银翘散可调节患者Th1/Th2细胞因子,逆转因子间的失衡,进而减少气道炎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热哮证)的临床疗效及对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哮喘急性期热哮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清热平喘汤,5 d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和促炎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7%(P<0.05)。观察组治疗后3、5、10 d的咳嗽、咯痰、气喘、胸闷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C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哮喘热哮证患者采用清热平喘汤联合西药治疗,疗效良好,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促炎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龙疏喘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气道炎症及呼出NO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黄龙疏喘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呼出NO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IL-4、IL-25、IL-33)水平变化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8.33%)(P0.05);观察组AC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呼出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IL-4、IL-25、IL-3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龙疏喘汤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患者炎性因子显著降低,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宣肺平喘化痰通络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炎症和气道 高反应性(AHR)的影响。方法将144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 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 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宣肺平喘化痰通络方模拟颗粒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宣肺平喘化痰 通络方配方颗粒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4 周。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 气流量峰值(PEF)、PEF 变异率]、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EO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痰哮证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 评分、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血 清免疫球蛋白E(IgE)和外周血EOS 比例水平的变化,并评价治疗后患者的哮喘控制情况及临床疗效和安全 性。结果(1)观察组脱落、失访3 例,剔除2 例,最后完成研究67 例;对照组脱落、失访4 例,剔除 3 例,完成研究65 例。(2)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01%(65/67),高于对照组的76.92%(50/6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1,P<0.01)。(3)治疗后,2 组患者FEV1 和FEV1 占预计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1),PEF 变异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 和FEV1 占预计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PEF 变异率低于对照组(P<0.01)。(4)2 组患者治疗后痰液中EOS、IL-4 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IL-10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气道炎症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1)。(5)治疗后2 组患者血清中ECP、IgE 和外周血EOS 比例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 观察组血清中ECP、IgE 和外周血EOS 比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治疗后,2 组患者ACT 评分较 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痰哮证积分和FeNO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ACT 评 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痰哮证积分和FeNO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7)治疗过程中未发现 肝、肾功能、尿常规、心电图检测等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宣肺平喘 化痰通络方内服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痰哮证患者,可减轻患者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 作情况,减轻患者气道炎症反应和AHR,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常规疗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芩咳喘汤联合针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呼吸力学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麻芩咳喘汤联合针刺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肺功能、呼吸力学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喘息、哮鸣音、胸闷、咳嗽)、Rrs、Raw、IL-4、Ig E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FEV1、PEF、Cs、Cd、Ct、Rrs、Raw、INF-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FEV1、PEF、Cs、Cd、Ct、Rrs、Raw、Rrs、Raw、IL-4、Ig E水平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芩咳喘汤联合针刺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力学指标,对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显著改善哮喘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重症哮喘的综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全部患者均在有效的抗感染、吸氧、补液的基础上予静滴氨茶碱、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必可酮气雾剂吸入加上及时机械通气.结果:按以上治疗方法有效率达98%左右.结论:重症哮喘治疗强调联合用药,规范的激素治疗和及时机械通气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证候学研究是中医辨证论治哮喘的关键。从目前来看,哮喘中医证候分型尚不统一。但总体上可归纳为发作期证型以热哮、寒哮、风哮居多,缓解期证型主要为肺气亏虚、肺脾气虚及肺肾亏虚等虚哮为主;发作期证素以热、风、饮、寒为主,缓解期证素以痰浊、阴阳虚、肺肾虚等为主。哮喘治疗主要有针对病因病机治疗、应用藏象理论及经方治疗、针对体质治疗及使用针灸、敷贴等外治法治疗。  相似文献   

13.
对中医补肺法、补肾法与穴位敷贴法在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泻肾化瘀平喘法治疗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泻肾化瘀平喘法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哮喘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泻肾化瘀平喘法自拟平哮汤配合西药舒利迭治疗,对照组40例只用舒利迭。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和改善肺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肾化瘀平喘法对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的改善较单纯西药组为优。  相似文献   

15.
治疗哮喘的常用外治法有化脓灸,隔姜灸和穴位贴敷等,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部分报道缺乏严格的纳入标准,而且临床研究设计不完善,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严格与完善灸法和穴位贴敷防治哮喘的临床研究设计.  相似文献   

16.
白屈菜是临床治疗咳嗽气喘的常用中药,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药理学研究多集中在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菌、镇痛等方面。白屈菜的止咳平喘成分为生物碱类,包括有白屈菜碱、白屈菜红碱、血根碱、黄连碱、小檗碱、原阿片碱及四氢黄连碱等,其中主要成分为白屈菜碱和白屈菜红碱,白屈菜有止咳平喘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百日咳。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哮喘常描述为各种证型诊治,但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理论体系,本文就如何制定“哮喘的中医药阶梯治疗策略”进行一些探讨。中医分级治疗哮喘也应当遵循长期、规范、持续、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史锁芳教授论治支气管哮喘分为5型治疗。风痰阻肺型:治宜祛风宣痹,药用射干、麻黄、杏仁、桑白皮、蝉蜕、炙蜈蚣等。痰浊痹阻、肺气郁滞型:治宜泄浊通阳、开宣肺气,药用射干、杏仁、瓜蒌皮、薤白、黄连、半夏等。夜间哮喘型:治宜辛温散邪、苦寒清里、调节阴阳,药用乌梅、肉桂、细辛、黄连、炒黄柏、当归、党参、花椒、制附子、干姜等。肺虚风袭、痰饮痹阻型:治宜益气祛风、宣痹化饮、肺鼻同治,药用黄芪、防风、紫苏叶、干姜、细辛、炒白芍、制地龙等。风邪袭肺、肝郁气逆型:治宜祛风散寒、舒肝止痉,药用麻黄、杏仁、桔梗、柴胡、前胡、黄连、乌梅、枳壳、白芍等。  相似文献   

19.
宋雪锦 《中医研究》2004,17(2):52-55
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简称AAI).AAI是引起支气管哮喘可逆性气道通气障碍、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因素,且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迟发相反应与AAI关系更为密切,比速发相反应更为有意义.在治疗上提出缓解期抗AAI是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基本原则.因此,许多抗AAI的药物(如吸入的皮质激素、色甘酸钠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提高了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是我国的特色,这些治疗方法正日益受到科学界的重视[1].笔者现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近况综述如下,以供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洋果胶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机理.方法:健康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除对照组外,其他4组应用OVA制作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中药组给予洋果胶囊混悬液、西药组给予氨茶碱混悬液和地塞米松混悬液、中西医结合组给予氨茶碱混悬液和地塞米松混悬液外还给予洋果胶囊混悬液,分别检测5组小鼠肺组织中EOS的数量及凋亡率以及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E)水平.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诱导和促进肺组织内EOS凋亡、减少肺组织中EOS数量、降低IgE水平方面疗效显著,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洋果胶囊能够诱导和促进肺组织内EOS凋亡,减少肺组织中EOS数量,降低IgE水平,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强度,抑制气道炎症,缩短炎症过程,从而达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目的,其与西医结合应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