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中药的法象药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虹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648-649
法象药理是中药学传统理论中,用来探究药物作用和疗效机理的一种理论模式.法象药理认为药物的功用是由其形、色、味、体、质、所生之地、所成之时等自然特征决定的,在此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称为法象用药.法象理论初步形成于宋代,兴盛于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亦广为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中药的药理内容,使临床由经验用药向理论用药迈进了一步.在中药药性理论中,升降浮沉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是与药类法象思想的确立互为需要而又相互促进发展的.根据法象理论临证用药,物从其类,同形相趋,同气相求,前人归纳的用药方法和规律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因其简单、机械的推理方式,又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度束缚了对药物作用实质的探求.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进程中,应当利用法象药理的积极作用,对其消极的影响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2.
法象药理运用药物的法象(外在表象)解释药物奏效原理,依据药物的外部现象如形、色、质地、习性等来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中药的自然属性包括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气味、采收时间、入药部位以及所含的化学成分等。两者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可见中药的自然属性也是可用来分析药物的药用机制的,故研究法象药理与中药的自然属性的相关性对中药药性的判别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法象药理运用药物的法象(外在表象)解释药物奏效原理,依据药物的外部现象如形、色、质地、习性等来解释药物的作用机制。中药的自然属性包括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气味、采收时间、入药部位以及所含的化学成分等。两者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可见中药的自然属性也是可用来分析药物的药用机制的,故研究法象药理与中药的自然属性的相关性对中药药性的判别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取象思维"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医药发展之中,"法象药理"是其在中药学中的具体表现。本文通过对这一思维在解释与认识药物的发展历程的简单梳理,以及对药物分类总结,归纳出了"法象药理"中通过与自然界事物比较与抽象理论结合的制化相克模式、部位类比、位置类比3种常见认识与解释中药性能与作用的具体思维模式,以对提高对中药功用来源的认识以及了解其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法象药理学"思维模式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名老中医遣方用药的一个重要方式。旷惠桃教授临床工作中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痹证,尤擅运用"法象药理学"思维选用中药治疗痹证,并能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气化思想,不仅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根和魂,也是保持中药传统理论特色和原创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内经》气化理论及五运六气学说,以气化机制将"自然—药物—人体"联系和沟通起来,在自然整体层面理解、解释中药"以偏纠偏"基本作用原理、"气味""形气"之性能以及药物生化厚薄之品质,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的原创思维方式和方法,对于中药传统理论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理论奠基作用,无疑也将对中药理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传统中药理论的创新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付伟 《光明中医》2016,(15):2143-2144
"法象"理论是中医学用以探索中药作用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它把药物的复杂作用机制用其直观的自然属性加以解释,是从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中药学理论的重要补充。现象是表现于外的、肤浅的,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本质却是深藏的、深刻的,是需多方面分析才能正确把握的,所以"法象"的思维方法应是多渠道的。它既有简单的物象,亦有复杂的意象、情象、抽象;既有顺势类比的正象,亦有反其势类比的反象。  相似文献   

8.
中药五味实质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五味,系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长期以来,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以概括药物的某些功能特点,解释药物的奏效原理,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关于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状态,不...  相似文献   

9.
通过翻阅历史文献,探究法象理论的源头以及发展,寻求探索药物功效的阐释方法,宏观把握药物法象理论的使用范围,补充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理论的不足,以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五味,系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的味道。长期以来,五味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用以概括药物的某些功能特点,解释药物的奏效原理,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一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然而,关于五味的记载和论述,历来存在着相当混乱的状态,不利于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中药五味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一致的认识。笔者在复习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会,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