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晴 《医学文选》2003,22(1):60-61
新式剖官产术是改良的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我院自 1 999年 3月以来采用香港周基杰教授创立的新式剖宫产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 999年 3月至 2 0 0 2年 6月对具有绝对或相对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妇施以剖宫产术 1 0 0例 ,其中新式剖官产术 5 3例 (观察组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47例 (对照组 )。本组患者年龄 2 1~33岁 ,平均 2 6.5岁 ,初产妇 86例 ,经产妇 1 4例 ,孕周 35~ 43周 ,平均 39孕周。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孕周及剖宫产指征 (头盆不称、胎儿窘迫、臀位、骨盆狭窄、妊高征、脐带…  相似文献   

2.
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80例,且无并发症,年龄在18-45岁之间,孕次1-4次,产次0-3次,孕龄42-78天之间。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2003年3月~2008年3月住院分娩孕妇5624例,发生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8例,发生率0.14%,年龄21~37岁,孕周21~39+3周,平均孕周30+1周。初产妇2例,经产妇6例。阴道分娩3例,剖宫产术中3例,刮宫产术后1例,中孕引产1例。  相似文献   

4.
<正>人工流产是育龄妇女意外妊娠后最主要补救措施,术中安全无痛苦是受术者最大的心愿,笔者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笑气进行无痛人工流产,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在我站门诊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孕6~10周育龄妇女84例,术前检查均无人工流产及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分娩方式、人工流产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新式剖宫产术42例,与同期手术指征相同、年龄、孕次、产次、孕周相似的腹部横弧形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0例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短,术后病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费用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人工流产术中异丙酚镇痛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昉  王丽静 《北京医学》2003,25(6):368-368
近年来,无痛人工流产术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应用,我们对350例早孕妇女分别选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术中镇痛、卡孕栓阴道给药及不用镇痛药物比较其镇痛效果、出血量及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共350例,年龄18-41岁,妊娠6-10周,无手术禁忌证,受术者可自选不同方法。异丙酚组200例,卡孕栓组50例,非镇痛组100例。孕产次各组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7.
一般资料:2001年1月至2002年7月我院分娩总数2141人,其中剖宫产术542例,随机分组,A组为改良式筋膜内腹膜外剖宫产组379例,孕周34~42周,年龄20~39岁,初产妇367例,经产妇9例(不包括二次剖宫产)。B组为新式刮宫产组163例,孕周31~42周,年龄21~38岁,初产妇159例,经产妇4例(不包括二次刮宫产)。两组孕周、年龄、手术指征及产前临产情况无显著差异;两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相同,术后留置尿管24h,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1993年8月~2003年12月间剖宫产术时及术后大出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6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993年1月~2003年12月分娩总人数4326人,剖宫产1323人剖宫产率30.58%。因并发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6例,占剖宫产的0.45%。发病年龄23~36岁,平均27.83岁,孕1产1,1例;孕2产1,1例;孕2产2,3例;孕3产1,1例。孕周38~41。剖宫产病因:前置胎盘3例,其中1例系疤痕子宫,前次因前置胎盘剖宫产,横位并胎膜早破2例;胎儿宫内窘迫、活跃期停滞1例;妊高症2例。术中出血量少800~1500ml,2例,1600~4000ml,4例,平均1450ml。因出血行子宫切除的原因有前置胎盘3例、…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2001年1月~2008年3月选择我院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20例作为研究组。B超检查结果肌瘤直径6-10cm,无其他并发症,年龄25~43岁,平均35岁;孕周35~40周,平均孕38周;初产妇8例,经产妇10例。并在同期分娩的产妇中随机选择无并发症的剖宫产孕妇20例为对照组,年龄25—40岁,平均36岁;孕周35~40周,平均孕39周;初产妇8例,经产妇9例。两组年龄、孕龄、孕产史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新式剖宫产以其简便、快捷、术中出血少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有替代传统术式的趋势。本院1 998年 1 2月~ 2 0 0 0年 1 2月行新式剖宫产 2 43例 ,作者分析这些病例后发现 ,新式剖宫产也存在不少问题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产妇年龄 2 7.8± 6.7岁 ,孕次 1~5次 ,产次 1~ 3次 ,孕周 3 5~ 43周 ,其中经产妇 1 7例 ,均在术中行绝育术。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或E抗原阳性 ,但肝功能正常者 3 4例。以上病例均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剖宫产指征为 :头盆不称 3 5例 ,社会因素 47例 ,胎位异常 3 2例 ,胎儿宫内窘迫 3 1例…  相似文献   

11.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1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减轻人工流产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院自2005年10月~2006年10月用丙泊酚静脉注射用于术中镇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手术,无禁忌症者共200例,年龄19~44岁,孕次1~7次,产次0~3次,平均孕龄46~70d,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48例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萍  陈红  吴秋芳 《重庆医学》2001,30(2):158-159
改进与完善剖宫产术手术方法有利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 ,提高产科质量。我院自 1998年以来开展了Stark新式剖宫产术 ,与传统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产相比较具有特点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及方法1 1 临床资料 剖宫产 88例 ,其中新式剖宫产术 (新法组 ) 4 8例 ,传统剖宫产术 (对照组 ) 4 0例 ,其临床资料资料见表 1,两组入选对象年龄、孕周、孕产次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有可比性。麻醉均为连续硬膜外麻。表 1  剖宫产患者一般情况分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新法组 2 7 9± 5 9① 3 9 1± 1 4② 2 2± 1 4③ 0 2 5± 0 1 ④对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比较了阿托品、氯胺酮加安定、异丙酚加芬太尼在人工流产中的镇痛作用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要求人工流产术而无并发证及禁忌证患者300例,年龄18-40岁,妊娠6-10周,孕次1-5次,产次0-4次。  相似文献   

14.
立止血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丰玉 《中原医刊》2003,30(10):33-34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 ,现回顾分析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大于 40 0ml ,胎盘剥离面出血 ,采用肠线 8字缝合 ,并用浸有立止血的纱布压迫止血治疗 2 6例 ,效果满意 ,现作一介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年龄 :2 4~ 3 4岁 ,平均年龄 2 9 6岁。孕产次 :初产妇 6例 ,有人工流产史者 5例 ,其中人工流产刮宫 1次者 2例 ,2次以上者 3例。经产妇 2 0例 ,产次大于 2次者 5例 ,有人工流产史者 8例 ,中孕不产史者 6例。孕周 :<3 7周 9例 ,3 7~ 41周 17例。剖宫产指…  相似文献   

15.
我们比较利多卡因、鸡矢藤联合利多卡因、异丙酚在妊娠6~10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9月至2005年9月需行人工流产术且有阴道分娩史的早孕妇女240例,年龄20~35岁,妊娠6~10周,孕1~6次,产1~4次,既往无心血管病史,无严重呼吸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新式剖宫产术[1] 是改良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由以色列的Stank医生从 1988年开始推广 ,被许多国家采用。我院从 1998- 10开展此种术式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式1.1   一般资料 自 1998- 10~ 1999- 0 2 ,我院住院有剖宫产指征的住院孕妇 ,行新式剖宫产 5 6例 ,年龄 2 4~ 43岁 ,平均 2 8岁。初产妇 5 3例 ,经产妇 3例。孕周为孕 36 1~ 43wk。临产 16例 ,择期手术 40例 ,手术指征见表 1。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有剖宫产指征孕妇行下腹部横弧形剖宫产术 30例做对照 ,两组在孕周、年龄、手术指征及麻醉方法上无明显差…  相似文献   

17.
封小云 《浙江医学》1999,21(8):479-481
我院自1998年3月至5月采用经以色列Stark医生改进的新式刮宫产术行剖宫产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观察组:计68例,年龄23~40岁,平均29岁。孕周37~42周,平均39(2/7)周。初产妇45例,经产妇23例:采用Joel-Cohen开腹方法。 对照组:计45例,年龄23~36岁,平均27岁:孕周36(3/7)~44周,平均40(3/7)周。初产妇35例,经产妇10例。采用Pfannenstiel(简称“范  相似文献   

18.
梁革  农文政 《广西医学》2002,24(11):1862-1863
我院自 1996年始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随机选择 1997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在我院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妊娠并发症及禁忌症者 180例 ,平均年龄 2 4 31岁 (18~ 4 2岁 ) ,孕次 1~ 5次 ,产次 0~ 4次 ,平均孕周 12 36周 (11~ 14周 ) ,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 90例 ,对照组 90例 ,两组的年龄、孕次、产次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手术方法相同 ,均为异丙酚麻醉下孕 11~ 14周妊娠钳刮术〔1〕。1 2 方法 :两组分别于 2 4小时宫腔内注入生理盐水 2 0ml +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无并发症及禁忌证的传统人工流产者及无痛人工流产者各400例,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两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均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镇痛效果、术中出血量、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结果: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完全无痛率达93.7%,两组在镇痛效果、宫颈松弛程度、人工流产综合征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于人工流产,安全有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资料与方法 2004~2006年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334例,占同期分娩数的2.6%,选择有阴道试产适应证且自愿试产146例孕妇进行阴道试产。年龄26~38岁,平均34岁;孕次2~4次,产次1~3次;孕周36+1—42+5;距上次剖宫产时间1年9个月~5年。其中112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7%,无1例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