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甲状腺癌( ST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0例直径在1.0~2.0cm 的STC的CT表现。50例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17~74岁,中位年龄46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 密度及强化形式等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病灶单发43例,双发5例,多发2例,共59个病灶;16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2例合并甲状腺腺瘤;2)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18个,不规则形41个;边缘光整者13个,边缘不光整者46个,45个病灶出现甲状腺轮廓连线中断,14个病灶甲状腺轮廓连线完整,均未见明显周围软组织及重要器官侵犯;3) 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44个,等密度15个,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出血或囊变区;32个病灶内见钙化,以细颗粒状钙化多见(23/32,71.9%),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53个,轻度强化6个;4)15例(15/50,30%)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呈实性或囊实性,增强后实质性部分明显强化;6例淋巴结内可见细颗粒状钙化。结论边缘不光整、甲状腺轮廓连线中断、细颗粒状钙化、明显强化的甲状腺实性结节灶及伴有细颗粒状钙化、实性或囊实性、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STC的诊断。 CT检查能较准确地判断肿瘤累及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ATC患者的CT资料.男7例,女13例,年龄22~ 81岁,平均65.5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20例患者中,单侧18例,双侧2例,2例峡部同时受累,共22个病灶.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腺瘤性增生1例;肿瘤最大径1.2 ~8.6 cm,平均(5.2±0.7)cm;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8个,不规则形14个;边缘光整者5个,边缘不光整者17个;6个病灶甲状腺轮廓连线完整,16个病灶出现甲状腺轮廓连线中断,肿瘤呈横向生长,纵横比<1,其中6个侵犯食管,4个侵犯气管,4个侵犯颈前肌群,2个包绕同侧颈总动脉.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17个,等密度5个;密度均匀6个,不均匀16个;5个病灶内见钙化,以细颗粒状钙化多见(3个病灶);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5个,中度强化5个,轻度强化2个.14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结论 侵袭性生长、纵横比<1、钙化少见、易坏死囊变、明显强化的甲状腺区肿块及伴有多区分布、环形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ATC的诊断,其影像学表现与肿瘤的病理特征相关,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探讨其CT征象.方法 对40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在1.0~2.0 cm的小甲状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为单发癌灶,2例为双侧双发癌灶;2例合并对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合并对侧甲状腺腺瘤;(2)边缘光整,包膜完整者8个病灶;边缘不光整,包膜不完整者34个病灶,但未见明显周围软组织及重要器官侵犯;(3)病灶平扫密度均匀或较均匀,未见明显出血或坏死囊变区;病灶内伴钙化者30个病灶,钙化形态各异,以砂粒状多见(20个病灶),也可见不规则结节状、蛋壳状或桑椹状钙化;(4)增强后41个病灶明显强化(强化幅度>40 HU,CT值在90~140 HU之间),其中38个病灶均匀强化,3个病灶中央强化明显,边缘可见一环形低密度影,呈镶嵌征;(5)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24例(60.0%),可呈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增强后可呈均匀明显强化、不规则环形强化或壁结节样强化;8例淋巴结内可见砂粒状、结节状或蛋壳状钙化.结论 砂粒状钙化、甲状腺包膜不完整、强化明显的甲状腺实性结节及伴钙化、囊变、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为小甲状腺癌较为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腮腺恶性淋巴瘤(PLP)的CT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证实的PLP的CT资料,对肿瘤的大小、边界、数目、形态、密度、强化方式、周围侵犯、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PLP中单侧17例,双侧3例,共30个病灶,单发13例,双发5例,多发2例;2)病灶位于浅叶者18个,深叶者9个,跨深、浅叶3个。病灶最大径1.3~5.8cm,平均(2.6±0.3)cm;病灶呈类圆形7个,椭圆形17个,不规则分叶状6个;边缘光整25个,边缘不光整5个,病灶边界清晰27个,边界不清3个;3)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11个,等密度19个;所有病灶均呈实性,未见钙化及出血;肿瘤密度均匀24个,密度稍不均匀6个;CT增强病灶呈轻度强化18个,中度强化12个。4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边缘光整,密度均匀、少见钙化及坏死、乏血供的腮腺实性肿块,可以提示PLP的诊断,CT检查有助于显示肿瘤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血管肉瘤(PSA)的超声、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7例PSA的临床、CT及超声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7例PSA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分为3型,Ⅰ型为单发病灶(n=1),CT平扫呈类圆形稍低密度灶,增强扫描边缘强化;脾脏病灶超声呈类圆形低回声。Ⅱ型为多发、分离病灶(n=5),其中平扫4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其中3例超声检查,1例表现为低回声、回声不均,1例病灶表现为高低混杂回声,1例未发现明确病灶,增强CT扫描4例为边缘强化,1例表现为结节状强化。Ⅲ型为弥漫性病变(n=1),平扫为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稍低密度,增强部分边缘强化,部分结节状强化;超声表现为脾大,回声粗。病理表现4例为弥漫性、不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蜂窝状或海绵状排列,2例镜下见裂隙血管及乳头状结构,1例表现为纺锤状的内皮细胞增殖排列形成血管间隙。结论:PS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认识其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对减少误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腮腺粘液表皮样癌(MEC)的CT表现,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MEC)的CT资料。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4~71岁,中位年龄45.6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CT密度及增强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右侧8个,左侧12个,其中病灶位于腮腺浅叶11个,深叶6个,跨深、浅叶3个。肿瘤最大径约0.6~3.8cm,平均(2.0±0.2)cm;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5例,不规则分叶状肿块15例;边缘光整8例,边缘不光整12例,其中病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4例,局部皮肤受侵3例,下颌后静脉被包埋2例;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14例(70%)。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12例,低密度8例;病灶内均未见明显钙化;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3例(65%)、中度强化5例、轻度强化2例。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者3例。结论腮腺浅叶、单发、侵袭性生长、强化明显、伴有囊腔形成的肿块以及伴有明显强化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可以提示MEC的诊断,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病理证实的PTML的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1) 25例PTML中,DLBCL 13例,MALT 12例。单侧15例,双侧10例,共35个病灶,最大径约1. 3~8. 2cm,平均(4. 0±0. 3) cm,其中DLBCL、MALT的平均最大径分别为(2. 3±0. 4) cm、(4. 7±0. 6) cm; 2)病灶呈类圆形5个(MALT 5个),椭圆形13个(MALT 7个、DLBCL6个),不规则分叶状17个(DLBCL)。病灶边缘光整14个(MALT 12个,DLBCL 2个),边缘不光整21个(DLBCL 21个)。甲状腺包膜完整者15个(MALT 12个,DLBCL 3个),甲状腺包膜中断者20个(DLBCL),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结构;3) CT平扫颈部肌肉呈低密度27个、等密度8个;所有病灶内均未见钙化及出血;肿瘤密度均匀29个(MALT 12个、DL-BCL 17个)、密度不均匀6个(DLBCL); 4)增强后病灶轻度强化17个(MALT 7个、DLBCL 10个),中度强化18个(MALT5个、DLBCL 13个)。13例DLBCL中8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PTML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病理亚型的PTML CT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与CT对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1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与CT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行对照研究,对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和CT诊断的准确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例卵巢甲状腺肿病例中:1)发生于左侧卵巢者4例,发生于右侧卵巢者7例;2)单发囊性病灶1例,囊实性病灶10例;3)6例形态不规则,5例呈类圆形或椭圆形;4)超声显示单发囊性病灶回声均匀,囊实性病灶呈混杂回声,其中10例囊实性病灶均呈中高回声的不规则间隔及实性结节,7例呈多房、且各房回声不等,3例囊壁及间隔见强回声钙化,1例见高回声脂肪,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探及实性成分及分隔的血流信号;5)CT显示单发囊性病灶密度高于水,10例囊实性病灶中7例呈多房、密度不等,7例囊壁及间隔见钙化,2例见脂肪密度,增强扫描9例实性成分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5例伴盆腔积液,1例伴胸腔积液。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的超声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其影像学特征对减少误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超声检查声像图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以提高其认识和诊断符合率。方法 选取本院经超声检查与病理证实为NEN患者25例,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病理及临床资料,对照病理表现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25例患者病灶中,右侧乳腺16例,左侧乳腺9例,单发病灶20例,一侧多发病灶5例。超声表现形态不规则22例,圆形或椭圆形3例;边界不清14例,边界清晰11例;边缘呈分叶状16例,毛刺蟹足样6例,规整3例;内部呈混合回声13例,低回声12例;后方回声无变化16例,后方回声增强8例,后方回声衰减1例;肿瘤内部可见钙化4例;术前提示腋窝淋巴结肿大10例,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9例(1例术前同时伴有肋骨、肺、颅内转移),1例病理阴性,另有1例超声检查未发现转移淋巴结,病理诊断腋窝淋巴结存在微转移;CDFI显示病灶内0~Ⅰ级血流16例,Ⅱ~Ⅲ级9例。结论 乳腺NEN多表现为混合回声或实性低回声团块,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边缘不规整,CDFI可见有血流显示。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对照分析,可以提高其诊断率,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腮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MALT淋巴瘤的CT表现。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仔细观察其CT图像上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7例患者中以中年女性多见。有5例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以干燥综合征最多见(4例)。CT检查表现,7例患者的病灶均位于颈部腮腺区,病灶边界尚清晰,大多数边缘规则;7例肿瘤均呈实性软组织密度,其中6例密度不均伴有小囊样低密度灶,但均未见到出血或钙化灶,增强后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以上的强化,但病灶内小囊样低密度灶未见到明显强化。7例病灶均未突破包膜向邻近组织侵犯。7例患者颈部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结论 CT表现在腮腺MALT淋巴瘤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再结合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最多见)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对该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滤泡性淋巴结增生症(AFLH)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 结合文献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FLH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局限性透明血管型7例,CT表现为单发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结节或肿块,边缘清楚,呈明显均匀强化,CT值超过动脉的2/3,其动态变化过程与动脉相似,无囊变、坏死及钙化.多中心型2例,浆细胞型、混合型各1例.浆细胞型CT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边缘欠清楚,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呈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CT值接近动脉的1/3;混合型CT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肿块,边缘清楚,呈不均匀强化,CT值接近动脉的2/3,无囊变、坏死及钙化.7例多普勒超声检查表现为包膜清楚、完整的低回声结节,回声均匀或不均匀,透明血管型、混合型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浆细胞型血流信号稀少;4例透明血管型的血流信号呈低阻抗波.结论 AFLH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相关.透明血管型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而浆细胞型、混合型的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等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2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CT、超声)、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特征及治疗方案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12例患者(女性7例,男性5例)均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直径约0.5~3.7 cm,其中9例为颈部淋巴结肿大,1例右侧颌下淋巴结肿大,1例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12例患者中9例伴发热且其中1例伴发四肢皮疹。影像学表现:8例行CT扫描直径约1 cm以上肿大淋巴结中央见斑点状、线条状坏死灶,无钙化;4例行超声检查示肿大淋巴为实性结节回声,无坏死、钙化。实验室检查:7例WBC计数减低,5例WBC计数正常,9例血沉加快,2例EB病毒衣壳抗体(EBV-VCA-IgA)阳性、EB病毒早期抗体(EBV-EA-IgA)阳性。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淋巴结结构破坏,皮质及副皮质区见灶性组织细胞及免疫母细胞增生,有核分裂,见片状或灶状碎屑性坏死灶,无中性白细胞;免疫组化多为LCA+,CD3部分+,CD20部分+,CD68+。治疗措施:增强免疫力、使用糖皮质激素、伴病毒感染者加抗病毒药和对症支持治疗。结论对不明原因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并发热的青年患者(尤其女性),当影像学(CT)发现肿大淋巴结中央出现少许点状坏死灶、无钙化,再结合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做出疑似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诊断,但最终结果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的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肺软骨瘤1例     
高慧  刘虎  张春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12):1335-1335,1376
患者男,60岁。于3个月前开始上腹饱胀不适,近二十天加重伴绞痛。胃镜提示贲门腺癌而欲行手术,术前检查胸片示左下肺结节,密度均匀,无钙化,边缘较光整,诊断考虑转移。影像学表现:CT示左下肺背段孤立性结节,直径约1.2cm,CT值40HU,内部密度均匀,边缘锐利,增强扫描未见病灶有明显强化(图1~3),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瘤可能性大。手术及病理表现:术中见左肺下叶背段近叶间裂处一孤立性结节,直径约1.5cm,质硬,呈白色小结节融合状改变,表面不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行结节切除。术中考虑为错构瘤。后行贲门3cm×3cm×2cm肿块切除…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甲状腺癌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复习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资料,总结影像学特征.结果:甲状腺癌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发病部位以右侧多见,病理上以乳头状癌最常见.甲状腺癌癌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光整,界线不清,密度不均匀,彩超表现为肿瘤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后方回声衰减.CT示甲状腺病灶实性区不均匀的低密度,边缘不光整.增强CT后肿瘤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境界模糊.结论:甲状腺癌具有某些共同的影像学特征,对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确定手术范围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结节性筋膜炎(breast nodular fascitis,BNF)的超声检查、X线摄影、MRI检查的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NF患者17例,分析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17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有记录的17个病灶中,1个位于皮肤层,8个位于皮下脂肪层,8个位于腺体层;形态不规则15例,椭圆形2例;边缘成角或毛刺状16例,光整1例;5个非腺体层的病灶周围见高回声晕。6个有乳腺X线摄影检查记录的病灶均未见钙化;13个有MR增强检查记录的病灶中,11个时间-信号曲线为非流出型。镜下肿块见大量梭形细胞增生、边界多不清。结论对于中青年乳腺皮下脂肪层快速生长、常规超声检查周围见高回声晕、乳腺X线摄影未见钙化、MRI增强曲线呈非流出型的病灶应考虑BNF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颈部、颌面部木村病的临床及CT表现,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所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结果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以青、中年多见,病史较长。主要表现为颈部、颌面部无痛性肿块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7例患者血清lgE不同程度升高;CT表现:平扫时病灶呈均匀等、稍高(或稍低)密度,内部未见囊变、坏死及钙化,部分病灶累及周围筋膜及皮肤。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所有病例伴颈部、颌面部皮下淋巴结轻度肿大。结论颈部及颌面部木村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应考虑本病的可能,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非霍杰金淋巴瘤(spleen non-hodgkin lymphoma,SNHL)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其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免疫组化证实的SNHL的CT平扫及增强的资料。结果根据病理类型,16例SNHL中,3例显示为巨块型,为脾内单发类圆形边缘不光整的较大肿块,平扫密度低而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3例显示为多发结节型,表现为脾内多发类圆形或不规则结节性病灶,部分边界清晰、部分边界不清晰,大多数病灶密度均匀,增强后呈轻度均匀强化或边缘强化,少数结节灶密度不均匀。10例伴有脾外淋巴瘤。结论SNHL的CT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腹内脾外病变CT表现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粘液表皮样癌的CT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肺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的影像资料,5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例CT均表现为支气管内边缘光滑、边界清楚的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沿支气管生长,1例位于中间干支气管,1例位于叶支气管,3例位于段支气管,直径1~4cm.2例伴阻塞性肺不张,3例伴阻塞性肺炎.1例病变内见小斑片状钙化灶,其余4例病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只有1例有纵隔及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结论 肺粘液表皮样癌是位于支气管内的少见肿瘤,CT上表现为支气管内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伴有阻塞性炎症或肺不张,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与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价值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的螺旋CT (spiral CT, SCT)与高频超声(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US)表现,评价两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同期螺旋CT与高频US检查的甲状腺癌的表现,主要对原发病灶和颈部转移淋巴结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9例甲状腺癌,共58个原发病灶,螺旋CT与高频US均显示肿瘤病灶,形状不规则、密度/回声不均匀和边缘不清楚,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螺旋CT显示16个瘤周"半岛状"瘤结节,11个瘤周"残圈"征.螺旋CT检出13个病灶微钙化,高频US检出22个病灶微钙化,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颈部转移淋巴结,螺旋CT显示率84%(31/37),高频US显示率86%(32/37).结论: 高频超声应作为甲状腺癌的首选和重要检查方法,螺旋CT在评价甲状腺癌的原发灶、颈部转移淋巴结方面有一定特征性,两者结合起来,可提高甲状腺癌术前评估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腮腺腺泡细胞癌(ACCP)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P的CT资料。20例中男7例,女13例,年龄15~72岁,中位年龄57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均为单发肿瘤,17例位于腮腺浅叶,3例位于腮腺深叶。肿瘤最大径约0.8~3.5cm,病灶呈边缘清晰、光整的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18例;呈边缘不光整、边界不清的不规则分叶状肿块2例,其中1例病灶侵犯耳前皮肤,1例包绕下颌后静脉;密度均匀6例,不均匀14例(70%)。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5例,等密度5例;病灶内见沙粒样钙化者3例;增强后病灶呈明显强化15例(75%)、中度强化3例、轻度强化2例。16例病灶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包膜线状强化。结论 ACCP多表现为腮腺浅叶、单发、边缘光整、强化明显、易囊变的结节或肿块,类似良性肿瘤的影像表现,CT检查可以准确显示病灶累及的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