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近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9年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2000年剖宫产率为31.4%,2009年上升至46.7%,剖宫产率明显升高。2000-2004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为第一位,2005-2009年社会因素占首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为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宣教,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手术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近几年剖宫产手术指征,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2006年~2009年行剖宫产手术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头盆因素、胎犯罪素、产妇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其中社会因素是我院剖宫产率升高的最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产前宣教,减少社会因素的干扰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率上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指征及剖宫产率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实施剖宫产手术的1999年度282例与2009年度783例的剖宫产指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99年剖宫产率为16.6%(282/1 696),2009年剖宫产率为47.3%(783/1 65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χ2=364.23,P<0.005)。1999年剖宫产指征前三位依次为头盆因素及产程异常、产妇因素和胎位异常,而2009年相应为社会因素、产妇因素和头盆因素及产程异常。结论:社会因素已转变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提高产前诊断水平、加强医患沟通和加大产前宣教力度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丙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6):1935-1935,1958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4747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率占42.22‰. 病理因素1 796例,占剖宫产总数的37.83‰;社会因素2951例,占剖宫产总数62.17‰.在剖宫产指证顺位及构成比中,胎儿因素、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在上升,头盆因素无明显变化,母体因素有所下降.结论:医护人员要做好产前系统检查,做好孕妇保健、加强产前教育、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和严密观察产程,创造合理分娩的社会环境,提高阴道助产的比率,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心理疏导,提高产科质量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为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012年4830例分娩产妇的剖宫产情况以及导致剖宫产的主要因素。结果我院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指征主要有胎儿因素、头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逐年增加,致使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结论社会因素现已成为导致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因素,实施产前教育,提高孕期保健,掌握剖宫产指征,能够有效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张惠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1):986-987
目的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2004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2256例产妇中834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834例,剖宫产率36.97%。其中病理因素786例,占剖宫产总数的94.24%,社会因素48例,占5.76%。结论医护人员要认真做好产前系统检查、宣传指导工作,创造合理分娩的社会环境,医护、医患合作,提高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从而降低社会因素造成的不必要的剖宫产术,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因素剖宫产术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芸 《当代医学》2010,16(9):103-104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的及预防对策。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所有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结果3640例孕产妇剖宫产1340例(36.8%),社会因素剖宫产占同期剖宫产率的286%(380/1340),原因分别为:高龄产妇92例、精神心理因素88例;妊娠分娩知识缺乏76例、封建思想严重44例、珍贵儿及巨大儿35例;医生掌握宫产指征不严或回避医疗纠纷等45例。结论社会因素对剖宫产影响大,做好产前宣教工作、提供心理支持、提高产科医务人员技术及责任心、创造安全和谐的医疗环境和秩序,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01~2005年在安图县医院妇产科分娩的2045例(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5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张晓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978-979
目的:探讨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掌握情况。方法:对2006年我院住院分娩中行剖宫产的7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为62.2%,主要指征排序前三位为社会因素、妊娠并发症、头位性难产。结论:要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的产前宣教,提高产科医师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0.
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总结近5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2005~2006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占第一位,而2008~2009年以社会因素占第一位、第二位。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率增高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丽辉 《当代医学》2011,17(27):112-113
目的分析我院剖宫产指征在哪些方面增加,应用是否合理。方法对2006年11月~2008年11月剖宫产人数266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在各方面大大放宽。胎儿窘迫、社会因素、臀位、胎位异常、产程异常、头盆不称、瘢痕子宫、高龄初产妇等成为本院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剖宫产率。结论加强产前保健;给予充分试产机会;严格掌握剖宫产指正;医务人员加强健康教育。这样可以使剖宫产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吴邦梅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1):870-870,873
目的分析我院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行剖宫产孕产妇16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97~2006年我院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7年为8.9%,2006年达47.5%;1997~2004年剖宫产指征中难产居首位,最近3年,社会因素居宫产指征首位。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原因主要是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数增多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官产指征,尽量减少社会因素而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回顾分析了1998年1月1日~2000年12月31日3年间分娩的7167例产妇的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结果,3年中剖宫产率及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逐年增加,1999年和2000年剖宫产率和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高于1998年.高龄初产及珍贵儿、惧怕疼痛不愿试产、选择出生日期、医生害怕医疗纠纷等因素所致的剖宫产分别占到总例数的54.1%、23.4%、7.8%、7.3%.认为高龄初产、珍贵儿、惧怕疼痛、不愿试产、选择出生日期、医生害怕医疗纠纷等因素是社会因素剖宫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院近五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 对2005-2009年我院20 981例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 剖宫产率有增加趋势,2005年为59.63%,2009年为66.98%.剖宫产主要指征依所占比率的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难产、妊娠并发症等,而且社会因素上升最快.结论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剖宫产指征掌握较宽松,剖宫产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处理难产,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5.
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分析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祝明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00-101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影响剖宫产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方法:对沈阳市皇姑区8家爱婴医院2004~2007年度中2026例社会因素剖宫产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社会因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且各种社会因素是引起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上升是不合理的。加强孕妇产前宣教,普及妊娠分娩知识,正确认识剖宫产的利与弊,严格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是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英月 《吉林医学》2009,30(20):2522-2523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3年至2007年分娩的2045例产妇(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产妇(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5年来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蒋青  向大清  邓功芬 《西部医学》2010,22(8):1546-1547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病例683例,其中2008年319例为对照组,2009年364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从导致剖宫产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分娩产妇4644例,统计分析导致剖宫产的因素及所占比例.结果 从导致剖宫产的因素看,主要是病理因素为791例,占83.70%,其次为社会因素81例,占8.57%,再次为医源因素73例,占7.72%.结论 剖宫产率上升与诸多因素有关,只有通过医患双方、社会的共同努力,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更好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5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我院5年来(2005-2009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产钳助产率逐年下降;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羊水过少剖宫产率上升,胎儿窘迫、产程异常剖宫产率下降;在各年度指征顺序中,社会因素始终居前3位,且逐年上升列第一位。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开展分娩镇痛前后剖宫产指征及剖宫产率的变化。方法:对开展分娩镇痛前后2000~2006年4866例及2009年1278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2000~2006年46.05%,2009年3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指征中2009年与2000~2006年比较,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减少、羊水过多、臀位、产程异常增多。结论:施行适当分娩镇痛,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