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林萍  左琦 《山东医药》2010,50(23):56-56
中心静脉导管(CVCs )留置在ICU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静脉营养支持、安全输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血管内置管作为一项有创医疗操作存在感染的危险,CVCs是最常见的引起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血管内置管术.2008年9月~2009年11月,我院ICU共对205例患者留置CVCs,现将其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尤其是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心静脉导管,血管内置管等已成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液净化、安全输液及静脉营养支持等主要的途径。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也日益突出,其可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医疗负担加重[1-3]。研究表明,细菌在上述导管表面形成生物被膜(biofilm,BF)并常对抗菌药物耐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尤其是在ICU,血管内置管是不可或缺的处置手段.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导管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单纯的外周静脉导管和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多种形式的导管应运而生,成为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安全输液、静脉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包括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日益突出,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4.
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导管广泛用于临床,20世纪70年代美国报道放置血管导管后并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发生率为8%,估计每年发生CRBSI2.5万例,20世纪90年代美国估计每年放置各类血管导管〉1.5亿次,中心静脉导管〉500万次,院内血流感染20万次,约40%与各种血管导管相关,特别与非隧道化中心静脉导管相关。2006年欧洲分析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者28%伴脓毒症(发热、心率增快、呼吸增快及白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采用集束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并未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另选择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发生之间明显较长,股静脉置管率明显较低,锁骨下静脉置管率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置管(CVC)在老年科常用于给药、输血、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及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补液等.虽然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越来越多运用到老年病人中,但在老年肠外营养及危重症患者中,CVC以其快捷、简便、操作方法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在临床上仍有广泛应用.临床上一些与留置中心静脉相关不典型的感染前驱症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总结工作体会,旨在通过对3例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能早期发现潜在导管相关性感染( CRI)高危患者,避免严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置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因此,导管留置过程中预防导管感染仍是导管护理的重要内容。现将我科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8.
正血管内置管是住院患者处置中重要的一项手段,尤其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根据治疗需要常进行较多的血管置管。常见的血管内导管(Intravascular catheters,IVCs)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外周静脉导管或外周动脉导管等多种类型[1]。IVCs不仅可直接将药物或营养液安全输送到血液中,同时也可用于血液动力学检测或侵入性血氧测量等多方面。随着医疗技术进步,IVCs在日常医疗中的地位越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三种中心静脉导置管路径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314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资料,根据置管路径不同分为3组,颈内静脉路径组103例,锁骨下静脉路径组105例,股静脉路径组106例,比较其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3组中无1例发生空气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心律失常。3组内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局部渗血、血肿、血气胸、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及导管脱出的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路径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01~2016-12该院肾内科及血液净化科以中心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00例,分析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 40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43例(10.75%)。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感染总数的69.77%,其中1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2例表皮葡萄球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抗生素敏感率均很高。革兰氏阴性菌占感染总数的30.23%,包括10例大肠埃希氏杆菌,3例鲍曼不动菌,对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等抗生素敏感性最高。发生感染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空腹血糖较高,同时伴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感染时的炎性指标如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结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者,要积极改善血糖控制水平,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同时给予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及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由于其操作简便、安全,已广泛运用于静脉注射、中心静脉压的监测、静脉营养支持等方面.然而作为一种创伤性的诊疗手段,随之而来的由置管引起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VC-RBI)问题也越来越突出.CVC-RBI导致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和因感染导致的病死率增加.因此,控制和降低CVC-RBI显得相当重要.关于CVC-RBI发生的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旨在为预防CVC-RBI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关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皮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情况,寻找可能导致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经皮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RI的发生率为4.5%,低于我院平均医院感染率(5%),主要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感染的发生与置管持续时间,患者的免疫水平,无菌操作,长期静脉高营养药物的使用有关。结论:应重视中心静脉置管术导管相关性感染。  相似文献   

13.
薛日  汪岩  赵梦 《传染病信息》2023,(6):534-538
目的 了解接受不同穿刺位点中心静脉置管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发生情况的差异,明确感染的病原微生物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我院重症医学科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位点不同,分为锁骨下组、颈内静脉组及股静脉组,分析3组患者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学特点。结果 股静脉组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与锁骨下组、颈内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为主,包括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常见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对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碳青霉烯类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 以股静脉为穿刺位点的中心静脉置管发生血管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最高,导致感染发生的病原微生物多为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菌。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点,并根据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24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朋立 《山东医药》2007,47(28):25-25
中心静脉置管法是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主要方式,具有简便、快捷、创伤小、血流量大等优点,但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制约了其广泛使用及长期留置。2000年4月~2007年4月,我们对241例实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心静脉导管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监测、肠外营养、长期输液、快速扩容及血液净化,同时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逐渐增加.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不仅影响ICU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还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如何有效的控制及降低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VC-RI)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护理干预措施,每个元素都经临床证实对患者更为有利,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本研究对2013年1月至12月我科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措施,同时对CVC-RI进行观察和统计,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导管相关性感染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插管在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中广泛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长期静脉营养、血液净化、化疗和快速输液等〔1〕。但是,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等深静脉插管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途径,约可造成10%以上的病死率〔2〕。深静脉穿刺留管时间与感染是否有关,目前报道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置管部位下,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将与血栓发生相关联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操作的老年患者405例,根据置管部位不同分为股静脉组46例,颈内静脉组40例,锁骨下静脉组319例。又根据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情况分为血栓组31例,非血栓组374例。对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情况等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锁骨下静脉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颈内静脉组和股静脉组(5.0%vs 15.0%,19.6%,P<0.05,P<0.01)。血栓组既往静脉血栓病史明显高于非血栓组(19.4%vs 6.4%,P<0.05)。结论老年患者通过锁骨下静脉途径进行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最低;静脉血栓史对老年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同样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引流法治疗难治性腹水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单腔腹腔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每日腹水引流。结果 35例置管成功,置管深度8~12cm,每日放腹水量1000~2500ml,留置时间5~7d,无脱管及感染。结论腹腔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每日引流,能均匀地呈梯度连续性降低腹压,减少引流的并发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感染几率小,安全,减轻患者痛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心静脉置管(CVC)相关性感染的现状和危险因素,为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导管感染率提供依据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我院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CVC感染率和病原菌类别,并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生CVC相关感染患者共计23例,细菌检出15株,革兰阳性菌9株,革兰阴性菌6株,真菌检出11株。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有基础疾病、并发腹腔感染、长期静脉营养日、置管部位及导管留置时间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合并有基础疾病、并发腹腔感染、长期静脉营养日、置管部位及导管留置时间为导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高风险因素,需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加注入顺铂、白介素-2治疗肺癌并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57例肺癌并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注射顺铂80mg,5天1次,连续4个周期,最后加用白介素-2100万u注入胸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近期疗效完全缓解42例(73.7%),部分缓解12例(21.1%),稳定3例(5.2%),进展0例有效率(94.8%)。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加注入顺铂、白介素-2治疗肺癌并大量胸腔积液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