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配合电针与口服药物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差异.方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天突穴穴位注射配合人迎穴电针治疗71例为治疗组,乙酰螺旋霉素、清咽片口服51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痊愈率60.5%、有效率90.1%,对照组痊愈率21.6%、有效率68.6%.经χ2检验,P<0.01,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优于口服药物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针药结合组)和对照组(麦角胺咖啡因治疗组),观察对比两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无效2例,痊愈率4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30例,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6例,痊愈率10.0%,总有效率为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χ~2=8.52、4.32,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8%,总有效率93%;对照组显效率18%,总有效率74%。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治疗AS较口服药物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钱燕玲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42-2542
目的探讨维生素B1止泻、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泄泻(暴泻)的临床效果。方法350例小儿泄泻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18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止泻、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观察组3 d显效率为59.9%、总有效率为88.5%,而对照组3 d显效率仅为39.3%、总有效率为66.1%,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χ=14.84,P<0.01和2χ=25.29,P<0.01)。结论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泄泻疗效确切,可显著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和刮痧疗法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和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并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36.9%,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显效率为15.4%,总有效率为70.8%,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和刮痧与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均有效,但温针夹脊配合穴位注射和刮痧疗效更优,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通络矫正手法治疗婴幼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灸、头皮穴位注射、痉挛肌或经络导平治疗仪治疗,配合功能训练、高压氧治疗、营养脑细胞、应用盐酸苯海索;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通络矫正手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94%;对照组91.67%,χ2检验P<0.005;治疗组治愈率58.51%,对照组22.22%,χ2检验χ2=21.93,P<0.005.两组有极其显著的差异.结论 中医通络矫正手法是婴幼脑瘫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刃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收集的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用刃针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毫针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46.88%),显效26例(40.62%),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治愈19例(29.69%),显效23例(35.94%),总有效率为89.06%,2组在愈显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联合穴位注射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吴文锋  黄凡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1000-1001
目的观察平衡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与对照组54例,治疗组采取平衡针疗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恢复23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基本恢复8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57.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治疗偏头痛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浅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84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配合浅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的疗效及随访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有效患者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8例,复发率19.51%;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43.33%;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推拿配合浅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丘脑痛患者58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头皮针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评估1次,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 MPQ)和临床总有效率作为疗效评估指标,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周后治疗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2.41%。总有效率经χ2检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构成比较经非参数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表明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头针联合使用能明显减轻丘脑痛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头皮针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1.
贺氏三通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贺氏三通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贺氏三通法配合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贺氏三通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紧张型偏头痛疗效。[方法]将8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选取相同穴位。治疗组43例穴位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43例穴位注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间歇2日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40%。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48.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紧张型偏头痛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价廉,无成瘾性,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将A型肉毒素(冰冻结晶粉,每支100U)稀释25U/mL,皮试注射器(1mL)注射。对照组20例A型肉毒素,选择颅周肌肉(眉间肌、枕肌、额肌、颞肌、颈肌)5个固定点,每个穴位点注射5U,肌注。治疗组20例穴位注射A型肉毒素,选太阳穴两侧、率谷穴两侧、天柱穴两侧、风池穴两侧、百会穴、印堂穴共10个点注射,每个穴位点注射2.5U。两组均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偏头痛指标(发作频率、头痛时间、头痛强度)、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偏头痛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给予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乙酰唑胺片、复方丹参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0.00%,对照组显效率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视力及视野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针刺结合手法推拿治疗偏头痛5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启权  冯先兰 《光明中医》2008,23(7):934-93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手法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施予穴位针刺结合头部手法推拿治疗;而对照组给予西药颅痛定、西比灵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4.5%,总有效率达98.3%;对照组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86%。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手法推拿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其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且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合四妙丸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及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外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及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丸合四妙丸。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7.5%,对照组治愈率23.3%,两组治愈率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1.3%,对照组总显效率为56.7%,两组总显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丸合四妙丸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及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结节性痒疹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104 例随机分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结果:治疗2个月后,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组的临床显效率为51.9%,总有效率为88.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攒竹穴位针刺配合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与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呃逆病人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攒竹穴并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用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0%,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攒竹穴位按压配合胃复安针足三里注射治疗呃逆见效快,总有效率高达97%,不易复发,无不良反应,治疗患者顽固性呃逆收到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宋素艳 《陕西中医》2013,34(4):465-46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采用穴位埋线配合穴位注射醋酸曲安耐德1 2.5mg治疗,对照组78例,采用穴位注射醋酸曲安耐德1 2.5mg治疗,20~30d治疗1次,6个月为1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4%,总显效率97.6%,复发率8.5%;对照组治愈率14.1%,总显效率66.7%,复发率87.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具有疗效好,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刘福英  许映絮 《新中医》2003,35(8):54-54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委中、阳陵泉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2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以香丹注射液注射双侧委中、阳陵泉穴;对照组100例取百会穴,患侧风池、外关,健测合谷、列缺,施以电针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2例,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51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82%。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香丹注射液委中、阳陵泉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