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模式。方法: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及标准化管理,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结果:宁夏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系统与全国相比还属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须加强。结论:充分发挥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的作用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基础;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关键;通过健康教育使新生儿疾病筛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从而提高筛查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系统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新生儿疾病筛查要有立法保障,形成国家计划,才 能保证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是筛查工作运行的基础。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 证筛查工作质量的关键。通过健康教育使新生儿疾病筛查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达到提高筛查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 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边远地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建立新生儿筛查与诊断治疗网络,以降低边远地区的新生儿先天性病率,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目的。方法:依托全区妇幼卫生三级网络,建立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疾病筛查、诊断、治疗服务体系,并纳入卫生行政部门年度工作任务。结果:筛查网络已覆盖了全区县、乡、镇104家接产医院,至2010年底共筛查新生儿83 204人。筛查率2007年0.11%,2008年16.77%,2009年37.94%,2010年达48.89%。筛查可疑阳性患儿238例,可疑阳性患儿及确诊患儿的召回率为91.01%,诊断新生儿CH疾病36例,发病率为1∶2 311;PKU疾病2例,发病率为1∶41 602。有效地降低全区的新生儿先天性病率。结论:开展新生儿筛查使新生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表现作出早期诊断,结合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避免患儿重要脏器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四川省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方法:2005~2009年3次调查四川省8个市,了解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采取建立筛查网络、落实人员职责,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督导和质量控制等策略和措施。结果:影响农村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以县为单位筛查工作覆盖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逐年明显提高;8个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政策支持力度逐年加强;反复筛查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提高了采血人员的业务素质。结论:提高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策略和措施效果明显,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和政策支持是关键,反复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采血人员业务技能是基础,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家长新生儿疾病筛查意识是提高农村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6年 10月在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 ,成立了“重庆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取得一定成效。1 争取领导支持 ,依法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我院成立了“重庆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领导小组”和“重庆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协作指导组”,筛查中心设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公布了“新生儿疾病筛查方案”。之后建立了近郊 9城区的 2 8所接产医院产科主任负责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各接产医院负责血样采集、保存、送检和筛查费的收交工作 ,筛查中心负责业务指导 ,血样检测和质量监控及患儿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市卫…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管理模式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龙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1):1435-1436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优生优育、减少残疾儿发生率、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又是一项社会群体性系统工程,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对这个工程的每个环节必须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筛查质量,才能达到预期的筛查效果。泰安市1999年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以来,努力完善网络管理,建立了筛查管理机构、筛查服务机构,规范了运行模式,建立保偿治疗制度,使筛查率年平均为99.73%,阳性召回率100%,患儿持续诊疗率100%,治疗有效率为100%。我们的体会是:政府支持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保障;健康教育是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先导;建立健全筛查网络是筛查工作运行的基础;提高筛查质量是保证筛查工作持续开展的核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与《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相结合是防止漏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疾病筛查标准化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标准化管理工作 ,加大监督力度 ,提高筛查质量 ,我们采用质量控制方法 ,贯穿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过程 ,始于标准、终于标准。具体做法 :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和网络体系 ;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程序和质量标准 ;按照质控项目分类、分项记分 ,综合评定 ;实行自觉检查、自我质控、自我管理 ,达到标准化管理要求。两年来筛查可疑或阳性儿召回复查率达 10 0 % ,病儿治疗随访率达 10 0 % ,血标本合格率 97%以上 ,未发生采血感染和血肿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网,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根据本地区新生儿保健服务及区域卫生规划的需求,建成一个集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健康教育、血样采集、递送、验收、实验室检查、阳性复诊、信息反馈及培训于一体的全市筛查网,使新生儿得到筛查服务,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筛查网络如期建成;筛查率达到60%;阳性随访100%.1 586名患儿得到早期诊治,避免终生残疾,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结论: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提高了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南通市血清学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现状,针对现有的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2019年10月的南通市血清学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数据,并对全市筛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南通市产前筛查率从2015年的91.80%上升至2019年的95.5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由2015年的98.68%上升至2019年的99.52%,产筛、新筛服务网络逐步完善,政府补偿救治力度不断加大,成本——效应显著,但产前筛查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仍未达100%、筛查疾病仍较局限。结论:南通市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稳步提高,但仍需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加强健康宣教,强化督导考核,提升筛查救治能力,确保全市产筛、新筛工作质量,维护全市儿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桓中雪  谢明月 《中国保健》2008,16(15):626-627
目的通过对准妈妈、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方法开展连续性、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持续稳定的提高,从37.63%提升到94.5%,产妇及家属自觉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结论健康教育对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全面质量管理,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全过程中,对参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实验人员、临床医生、护理人员、网络人员、各级行政管理人员提出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建立有效的网络传递系统,落实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规范,达到两病诊治的标准化。在两年内共筛查新生儿219273例,检测出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儿51例,苯丙酮尿症患儿25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前筛查合并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成立疾病筛查中心,具体管理三项筛查工作,包括统一三级筛查网络、培训、宣传、耗材,制定规范、质量管理、落实诊疗和保偿,列入接产单位妇幼保健工作考评等。结果:分别于1999年、2002年、2005年,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率达到了100.0%,患儿干预率为100.0%,干预良好率分别为99.60%和83.80%;产前筛查率达到15.6%,泰山区(城区)达到44.6%,诊断率达到77.6%。结论:三项筛查同步管理,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利于质量管理,使筛查阳性者快速得到鉴别诊断,及时干预,是一种良好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11(2007)23-3193-01石家庄市自1998年开始,采取先城市后农村,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方针、政策,全面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程。通过几年的实践,新生儿疾病筛查率、筛查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是: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  相似文献   

14.
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是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 ,需要各接产医院、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及密切配合。加强科学化管理是提高筛查质量、严肃执法的重要保证。青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及几年来的经验教训 ,总结制定了一套新生儿疾病筛查运作管理常规 ,并开发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对筛查网络管理工作实行了微机化管理 ,节省了人力物力 ,提高了工作质量。具体做法是 :1 宣传动员将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宣传材料印在孕期保健手册上或印成宣传单 ,在孕期检查时发给孕妇 ,使其…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实施后,济南市依法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1996年7月成立济南市新儿生疾病筛查中心,建立了筛查网络,至1999年底,共筛查新生儿84847例,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25例,苯丙酮尿症患儿9例,并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为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 对象和方法济南市所辖五区四县一市,人口550万人,年分娩量5.5万人左右。为保证筛查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全市成立一个筛查中心,负责筛查工作的管理,实验室及诊疗任务,筛查网络的组成包括:城区和乡区两个部分。城区部分以筛查中心为基点,直接辐射…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模式,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水平。方法:从我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网络建设、报表制度、质量控制等阐述了筛查管理模式。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管理模式促进了筛查工作全面协调的运转。结论: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对提高筛查覆盖率,保障筛查质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4至2010年北京市海淀区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统计和分析2004至2010年在海淀区各助产机构出生新生儿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筛查数据.结果 7年间海淀区活产198 817人,筛查196 066人,随活产数增加筛查人数逐年增多,平均筛查率为98.62%.检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69例,检出率为0.35‰;检出苯丙酮尿症27例,检出率为0.14‰;可疑患者复诊率为87.67%,未复查的可疑患者中流动人口占91.98%.结论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二级预防的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应提高公众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识,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复查率.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建立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质量管理模式。从制定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规范、血片采集、递送、实验室操作等工作规范,建立各级筛查部门、人员工作职责,加强信息科学化管理,定期业务培训,建立监测标准,深入指导监测等方面加强管理,保证了筛查、检验、诊治的规范化、标准化,达到了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06~2007年四川省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璋  欧明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1):4379-4381
目的: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数量和质量。方法:建立筛查网络,落实人员职责,开展人员培训,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检查督导工作和质量控制。结果:2007年四川省新筛覆盖率以市(州)、县为单位,覆盖率分别为95.2%和63.5%,医疗保健机构覆盖率为48.8%;2007年全省新生儿筛查率为39.8%,比2006年26.5%有明显提高;全省可疑CH阳性儿召回率和确诊甲低患儿检出率比2006年有所增加,经典型苯丙酮尿症患儿检出率比2006年略有下降。结论:四川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疾病检出率高,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疾病护理管理经验。方法: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健康宣传、采血技巧、血片传递、阳性结果召回等工作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5年累计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971例,筛查率达到100%,阳性召回率达100%,筛查质量逐年提高。结论:只有加强组织领导、健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等各环节,才能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和筛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