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超声图像分型与甲状腺生化指标(TSH、TT_3、TT_4、FT_3、FT_4、TGA、TM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10MHz,分辨率为1~2mm)对2014年1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50例经病理确诊合并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HT住院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在超声检查的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生化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_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G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MA)的检查;根据超声图像表现,对HT进行超声分型,将HT各超声分型与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超声图像表现,将HT分为:腺体粗糙型、弥漫散在小结节型、弥漫中结节型、弥漫回声减低型、大片状回声减低型及散在大结节伴腺体回声减低型6型;弥漫回声减低型HT患者的TGA、TMA阳性率最低,弥漫中结节型TGA、TMA阳性率最高;FT_3、FT_4、TT_4仅有少数病例降低,TT_3均在正常范围。结论 HT患者各超声分型与其相关甲状腺生化指标具有密切关系,其可用于HT病程各时期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对5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PHT)、32例桥本甲状腺炎(HT)、亚急性37例甲状腺炎(ST)患者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结果:①PHT、HT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但HT以前后径及峡部增厚为主;ST以局部增大为主,肿大程度不及HT、HT.②PHT腺体回声稍增强,中等强度腺体回声中出现片状、小片状低回声;HT腺体回声普遍降低,其内若出现网络样、条索状强回声;ST片状低回声区,由外向内逐渐减低,边界不清.③PHT血流明显增多,HT、ST血流稍增多或正常.④PHT甲状腺上动脉Vmax、Vmin高于HT、ST(P<0.05),m低于HT、ST(P<0.05);HT Vmax、Vmin高于ST(P<0.05),HT、ST间砌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超声检查可通过从甲状腺肿大程度、回声强度、血流信号及上动脉参数对甲状腺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陶平  卞建民  姜鹏 《山东医药》2012,52(32):76-77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癌与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132例H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合并甲状腺癌。对HT合并甲状腺癌组(A组)与单纯HT组(B组)的年龄、性别、术前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及其钙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性别与年龄:A组女24例、男2例,B组女76例、男30例,两组比较P<0.05;A组年龄22~58岁,其中年龄小于40岁20例,B组年龄20~62岁,其中年龄小于40岁56例,两组比较P<0.05。甲状腺功能:A组术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与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患者分别为16、7和3例,B组分别为58、30和18例,两组比较P>0.05。甲状腺结节与钙化:A组单发结节17例、多发结节7例、弥漫性病变2例,B组分别为41、40、25例,两组比较P<0.05;A组结节合并钙化18例,B组32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HT合并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年龄<40岁,女性,合并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结节钙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甲状腺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高分辨率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对67例慢性甲状腺炎行常规检查。结果慢性甲状腺炎超声表现多种多样,其中典型慢性甲状腺炎45例,占67.2%,非典型慢性甲状腺炎22例,占32.8%。典型慢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以峡部增厚明显,内部回声多呈粗大网格状,少部分呈虫蚀样改变,回声极不均质。非典型慢性甲状腺炎表现为多发低回声结节型、光点回声增粗型和片状回声减低型。结论掌握各型慢性甲状腺炎的的超声特点及病理改变特点,可减少漏诊及误诊,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8~2001年,我们共收治经超声确诊的136例甲状腺结节,现对其中36例经手术证实的甲状腺结节与术前超声图像结果对照,以探讨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年龄、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 对象与方法:136例,年龄26~76岁,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36例。按结节的形态及超声波回声性质(实性、囊性和混合性)及结节发生数目等情况来分析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IDS相关肝脏淋巴瘤的超声特征性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AIDS相关肝脏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均合并全身其他器官或淋巴组织淋巴瘤,血清LDH明显升高,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及AFP值均在正常范围。5例患者中,4例呈多发结节型,1例呈单发肿块型;多发结节型表现为肝内多个低-极低回声结节,部分结节回声接近囊肿样无回声;单发肿块型表现为肝右叶巨大低回声,内见血管穿梭征;病灶后方回声均轻度增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病灶内部可见少许条状血流信号;5例患者肝静脉、门静脉、胆道未见瘤栓。结论 AIDS相关肝脏淋巴瘤有特定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LDH升高及肿瘤标志物阴性情况,可提升肝脏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的超声图像表现,旨在提高超声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40个病灶)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的超声图像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涎腺淋巴上皮的超声表现分为4种类型。(1)弥漫增大型(6个,15.0%):均为颌下腺,超声表现为颌下腺增大,腺体内部回声不均匀;病理显示病变从腺小叶中心开始,淋巴细胞浸润于腺泡之间,淋巴细胞浸润少,正常腺体结构多。(2)多发结节型(22个,55%):双侧腺体内部回声不均匀,腺体内多发椭圆形或不规则低回声小结节;病理显示病变从腺小叶中心开始,呈进行性发展,范围逐渐增大,正常腺体结构减少,病变部位的腺泡破坏消失,为密集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所代替,形成淋巴滤泡,淋巴细胞广泛存在于上皮-肌上皮岛内。(3)肿块型(6个,15.0%):超声表现为单发肿块或多发肿块,肿块呈实性低回声或呈囊实混合性回声;病理提示小叶内腺泡间有淋巴细胞浸润,腺泡破坏,为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所代替,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形成实性上皮团块,此外小叶内导管也可增生扩张形成囊腔。(4)硬化萎缩型(6个,15.0%):超声表现为整个腺体体积缩小,内部回声增强,回声不均匀,并可见条索状强回声;病理显示腺体被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腺泡几乎全部消失,有时可见残存的腺导管及肌上皮岛。结论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的超声图像特征基于病理组织结构,掌握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的不同类型的超声表现以及病理改变,有助于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观察其各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接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9例,将其列为糖尿病组;并另外选取身体健康的老年患者80名,将其列为对照组来作为结果的对比对象。并对其分别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甲状腺肿大、结节、回声异常及甲状腺体积的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甲状腺体积、甲状腺肿大发生率及其发生甲状腺结节的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组的甲状腺回声异常情况与对照组的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做到早期发现患者腺体结构发生的病变情况,为其病情的确诊及治疗可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16例 Riedel 甲状腺炎患者临床、声像图及病理表现。16例患者均表现为颈部肿块。超声检查显示低或高回声边界不清结节及甲状腺不均质回声减低伴表面不光滑。16例 Riedel 甲状腺炎患者均未见甲状腺钙化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组对南京市栖霞区9 947名40 ~79岁常住居民进行了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调查,采用超声检查记录甲状腺回声类型,结节部位、数量、大小、回声及钙化类型.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6.7%,其中男性20.2%,女性30.0%,女性的患病率在各年龄组均显著高于男性(P<0.01).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在不同性别组内均呈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单个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最高,达到65.0%,长径小于1 cm的结节所占比例最大,为61.5%.甲状腺结节最常见的回声类型为低回声,各种回声类型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分布无差异.甲状腺结节总体钙化率为11.2%,甲状腺结节的钙化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的甲状腺无论从组织学、生物化学和功能上都有明显的改变。在老年人群中,甲状腺各激素水平多显示出增龄性改变,T3、T4均呈现增龄性减低,其中T3的增龄性减低趋势较显著,T4则多数情况下呈较弱的增龄性减低趋势或无显著变化;血清反L呈现显著的增龄性升高;促甲状腺激素有较弱的增龄性升高趋势。在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检出率无年龄差异;老年人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应结合是否存在相关并发症而给予相对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另外,超声检查显示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加,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其中多发结节和大结节的检出率也逐渐增加,各年龄段均以实性结节为主;超声发现钙化仍需结合其他超声下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以辅助对结节性质的判断。要重视老年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工作,有条件者应在健康查体中加入甲状腺B超及甲状腺功能检查项目,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甲状腺疾病超声诊断的现状 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为弥漫性病变和结节性病变,超声显像重点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甲状腺结节可见于多种甲状腺疾病中,由于甲状腺结节的多源性及非典型表现,构成了甲状腺结节超声声像图同图异病,同病异图的复杂性,也成为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豫北太行山区老年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和分布情况。方法全部体检者均由专业的超声医师进行彩超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技术观察甲状腺内部回声、边界等,发现结节时,同时记录结节周边及内部血流等情况。结果 25 668例体检者中共检出甲状腺结节12 494例,检出率为48.68%。男性患病率39.20%,女性患病率56.79%。全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教师患病率最高(55.93%),其次为工人及职员52.86%,政府工作人员48.35%,私营业主41.20%,自由职业及其他36.51%。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判定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与职业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268例因甲状腺结节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组共研究268例于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外科因甲状腺结节住院手术治疗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8例中22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83.8%),其中121例为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0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出血、囊性变或腺瘤样增生。恶性肿瘤17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4例(5.2%),甲状腺滤泡癌2例,甲状腺髓样癌1例。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多在30~49岁,均为查体发现。14例恶性肿瘤超声为低回声实性单结节,6例扫描冷结节。其余病例分别为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病。结论本组甲状腺结节手术病例以良性疾病,尤其结节性甲状腺肿占多数。B超为低回声实性单发结节且扫描为冷结节者恶性可能性大。对无症状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结节,应结合多种辅助检查综合判断结节性质,争取行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减少良性结节患者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舟山海岛居民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及其他甲状腺疾病患病率。方法随机抽取舟山市2县区中6个居委会(村)3206名当地常住居民,采用探头频率7.0~10.0MHz的开立SSI-1000彩色超声诊断仪对调查对象开展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本次调查发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大及其他甲状腺疾病共1087人,总的异常率33.90%(1087/3206);甲状腺结节率、单发性甲状腺结节率分别为28.88%(926/3206)和19.00%(609/3206),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χ2﹦47.20,P﹦0.000;χ2﹦95.10,P﹦0.000),多发性甲状腺结节率为9.89%(317/3206),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χ2﹦0.056,P﹦0.812);城市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32.20%vs25.47%,X2﹦9.76,P﹦0.002);女性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1.24%vs24.31%,χ2﹦9.44,P﹦0.002);甲状腺肿大率、钙化病灶率、实质回声不均匀率、甲状腺腺瘤率分别为0.87%(28/3206)、2.15%(69/3206)、1.97%(63/3206)和0.03%(1/3206)。结论舟山市城乡居民整体甲状腺结节率、单发性甲状腺结节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女性、城市居民、41岁(中年)组、66岁以上(老年)组相对高发,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甲状腺肿大、钙化、实质回声不均匀及甲状腺腺瘤等其他甲状腺疾病处于低发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临床价值,总结具有参考指导意义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60例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将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检查发现133个良性结节,75个恶性结节,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7%、87.2%;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回声、0及+++级血流信号分布、平均流速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结节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具有可疑超声特征的老年甲状腺良性结节术前误诊原因。方法选取老年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355例,其中术前超声误诊为甲状腺癌22例(29个结节),收集术前超声声像图,术中取甲状腺结节组织,术后复查病理切片,分析超声误诊病例的超声和病理表现。结果甲状腺结节最大径≤10 mm组内部结构为实性、极低回声、纵横比1的比例明显高于最大径10 mm组,钙化率明显低于最大径10 mm组(P0.05);29个术前超声误诊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19例(27个结节),非典型腺瘤2例(2个结节),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无具体结节);可疑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主要病理表现为广泛纤维化伴玻璃样变、钙化,出现比例明显高于浓缩胶质、骨化生等另外6种病理表现(P0.01)。结论老年结节性甲状腺结节在退行性变中可能出现可疑超声征象,其病理基础为结节内广泛纤维化、钙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掌握长春地区食盐加碘后,成人甲状腺超声结果及相关因素,在充分保证各类人群对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过程中所享有权益的同时,对成人甲状腺结节及回声改变情况进行基线调查。方法采用PPS抽样及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别从长春地区抽取8调查点,从调查点中抽取80名20~5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甲状腺超声检查、甲功检测。结果长春地区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2.8%,甲状腺回声改变15.6%。其中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甲状腺结节及回声改变的相关因素对于病因预防、疾病影响有积极作用,调查结果显示,甲状腺回声改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在现阶段碘营养适宜情况下,把食盐加碘作为引起甲状腺结节及回声改变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尚缺乏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桥本甲状腺炎(HT)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2 083例中,PTC 722例,其中伴HT 122例(HT-PTC组),不伴HT 600例(非HT-PTC组);良性结节1 337例,其中伴HT 138例(HT良性组),不伴HT 1 199例(非HT良性组),对各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伴HT者PTC发生率高于不伴HT者(P〈0.01);HT-PTC组与非HT-PTC组相比,女性比例更高(P〈0.01),发病年龄更小(P〈0.05),Tg Ab、TPOAb阳性率更高(P均〈0.01)。非HT-PTC组与非HT良性组比较,发病年龄更小(P〈0.01),TSH水平及Tg Ab、TPOAb阳性率更高(P均〈0.01)。HT-PTC组与非HT-PTC组肿瘤直径、病灶数、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T是PTC发病的危险因素,伴HT的PTC患者发病年龄更小,女性所占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在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微小癌(TM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定性诊断困难同时合并HT的患者34例,甲状腺结节最大径均≤1.0cm。全部患者均在常规超声后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计算应变率比值(SR),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约登指数确定SR的最佳诊断界限值,比较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SR法的诊断效能。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HT合并良性结节的SR=(2.28±1.37),而HT合并恶性结节的SR=(5.43±2.58),后者SR显著高于前者(P0.05)。弹性成像SR法对HT合并TMC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分别为73.33%、82.05%,与常规超声的60.00%、79.4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超声比较,弹性成像SR法对HT合并TMC患者的诊断的价值更高,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辅助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