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注射器的皮下超量灌注脂肪抽吸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脂肪抽吸术的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笔者自1995年始应用注射器结合皮下超量灌注进行脂肪抽吸。术前于抽吸区皮下注入预抽量的1~15倍的利多卡因混合液,使局部组织肿胀,使用注射器配以适合的细吸头进行脂肪抽吸,术后抽吸区以弹力服加压。用此方法行脂肪抽吸术40例获得极为满意的美容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笔者重点对该方法的优缺点及皮下超量灌注的作用和用量进行了讨论,认为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手术可在门诊局麻下进行、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皮下超量灌注不失为一种极好的局部麻醉方法。须强调:超量灌注时注射速度要慢;药物浓度要低,从而控制利多卡因的血浆浓度,以免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超量灌注吸脂术在减少并发症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探索可以减少并发症的脂肪抽吸术,分别运用超量灌注钝性技术及锐性技术对离体脂肪组织块进行抽吸。通过组织切片观察抽吸后皮下残留结构及脂肪抽吸物的差异。认为正确的选用手术方法及手术器械能保留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血管,神经,纤维隔,从而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可以减少并发症的脂肪抽吸术,分别运用超量灌注钝性技术及锐性技术对离体脂肪组织块进行抽吸。通过组织切片观察抽吸后皮下残留结构及脂肪抽吸物的差异。认为正确的选用手术方法及手术器械能保留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血管、神经、纤维隔,从而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可以减少并发症的脂肪抽吸术,分别运用超量灌注钝性技术及锐性技术对离体脂肪组织块进行抽吸。通过组织切片观察抽吸后皮下残留结构及脂肪抽吸物的差异。认为正确的选用手术方法及手术器械能保留皮下脂肪组织中的血管、神经、纤维隔,从而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因外伤等原因致颞区软组织缺损,进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的修复疗效。方法:采用肿胀麻醉技术,低压注射器抽吸脂肪颗粒,盐水洗涤过滤,将纯化后的脂肪颗粒超量填充颞部凹陷。结果:因各种原因致颞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2例,进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后效果:术后未发现有感染、坏死及液化等症状。经随访3~6个月,患者均对充填区外观满意。其中10例经1次移植,余2例经2次移植完成。结论: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颞部的凹陷能够获得良好和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肿胀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时有发生脂肪抽吸术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因而使得许多医师和患者望而生畏。肿胀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术安全性大大增加。1994年以来,我们对67例脂肪抽吸,面部除皱及面颈部扩张器置入的病人,采用了大量稀释的含 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浸润至皮下,即肿胀技术或称超量灌注利多卡因的局麻技术,利多卡因的浓度为0.05%-0.1%,最大用量达38mg/kg,一 次脂肪抽吸量为900-4200ml安全有效,术中失血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肿胀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时有发生脂肪抽吸术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因而使得许多医师和患者望而生畏。肿胀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术安全性大大增加。1994年以来,我们对67例脂肪抽吸、面部除皱及面颈部扩张器置入的病人,采用了大量稀释的含肾上腺素(1:1000000)的利多卡因浸润至皮下,即肿胀技术或称超量灌注利多卡因的局麻技术,利多卡因的浓度为0.05%~0.1%,最大用量达38mg/kg,一次脂肪抽吸量为900~4200ml安全有效,术中失血明显减少,组织损伤轻,麻醉作用时间延长,无严重并发症,无药物毒副作用,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20例报告东莞市人民医院(511700)刘玉生自1993年以来,作者应用注射器抽吸自体脂肪并注射至相应需要组织填充的部位,治疗小面积体表凹陷畸形及皱纹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手术方法1.1脂肪吸取及吸取物的处理供区选自腹壁...  相似文献   

9.
脂肪抽吸术作为一种减少局部脂肪堆积,改善体形、增进健康的有效手术方法,已广泛地被整形外科医生所采用。但是,由于灌注针头梗粗、头钝、盲梗长,皮下穿刺超量灌注较为痛苦。为此,笔者自行改制了一种灌注针头(两针头数据、实验详见表1),经30例手术使用,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晕切口大剂量分散性多层次注射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该技术进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隆乳35例(67侧)。以肿胀法抽吸大腿后部脂肪颗粒,去除脂肪纤维隔,过滤法去除多余血液和水分,转移至10 m L注射器内备用。选择3点或9点方位乳晕小切口,通过直径2 mm脂肪注射针分别从皮下、乳腺后间隙、胸大肌以及胸大肌后间隙多层次多角度分散注射。术后随访乳房大体形态、体积变化以及经乳头胸围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后6个月乳房体积稳定、外形满意,未见脂肪液化、硬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脂肪存活率达75%以上,胸围平均增加5.4 cm。结论乳晕切口大剂量分散性多层次注射自体脂肪颗粒隆乳术,操作简便安全,脂肪存活率高,塑形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脂肪多层次注射的方法矫治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正额颞部凹陷,通过注射麻醉液预先估计填充量,受区皮下预处理形成颞浅筋膜浅层和深层两个平面及多个隧道。以注射器吸取大腿脂肪颗粒,经纯化后,分层次超量注射充填额颞部凹陷。结果:本组45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有感染、坏死及液化等并发症。除2例进行二次注射外,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原凹陷部位丰满,局部无硬结,质感和外形好,与周围组织无界限。结论:采用多层次的方法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额颞部的凹陷,塑形容易,其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无明显界限,且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自1995年起应用皮下超量灌注吸脂术治疗局部脂肪堆积病人25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25例,均为女性,最小19岁,最大45岁,体重54~76kg。抽吸32个部位,其中上、下腹部13个部位,下腹部3个,双侧大腿9个,双侧小腿1个,双髂腰区6个。抽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小型猪皮下组织抽吸后的组织学变化。方法 采用注射器和直径为2mm的抽吸管行白色五指山成年小型猪背部皮下吸脂术,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取吸脂区和对照区皮下脂肪组织标本进行肉眼和(或)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抽吸侧皮下脂肪厚度明显变薄。约为对照侧的53.5%。术区脂肪组织中只在真皮下,浅筋膜隔旁和肌膜表面等处瘢痕形成较多且消褪缓慢,术后6-8个月脂肪小叶结构清楚,抽吸后皮下脂肪细胞的大小。形态与对照部位比较无显著意义。结论 吸脂术可明显减少皮下脂肪的厚度。抽吸时避免损伤皮肤和脂肪下肌层可减少术后瘢痕形成。采用细小的抽吸管可进行浅层脂肪抽吸。  相似文献   

14.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2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28例自体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矫治上睑凹陷畸形的治疗体会。方法:采用注射器法抽取腹部或大腿内侧部位脂肪颗粒,经清洗、过滤及纯化后以1ml注射器移植于上睑凹陷区,术中术后局部按摩。结果:本组共28例,25例一次注射充填后形态满意,3例有部分吸收,半年后行二次注射。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合理设计、术中正确地抽吸注射技术及术后良好的局部处理。  相似文献   

15.
应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治疗巨大脂肪瘤多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皮肤切口大,瘤体周围组织剥离广泛,易造成切口皮缘部分坏死,致切口延迟愈合,并遗留长而丑陋的瘢痕,极大地影响体表皮肤外观美。为避免上述弊端,笔者应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3例。手术切口仅为1cm,选用内径较大的有齿吸头,采用腔隙式往复抽吸,抽吸范围扩大至距瘤体外缘1~2cm处,在确保不损伤真皮下血管网的情况下,彻底刮吸净深筋膜浅层的脂肪及瘤体组织。术后经2至9年随访,术区外观形态、皮肤色泽、弹性良好,无1例复发。因此,只要严格按操作要点手术,即可使脂肪瘤基本得以根治,又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不失为一种医治脂肪瘤较好的新途径。经检索,国内目前尚未见该治疗方法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凹陷畸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在面部软组织凹陷畸形矫正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注射器法从供区皮下抽吸脂肪颗粒,经过冲洗后少量多层次的注射移植到面部凹陷部位.结果 18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最短者1.5个月,最长者2年,平均14个月,全部患者面部凹陷畸形得到不同程度的矫正,充填后丰满平坦,双侧对称者占77.8%;凹陷术后较丰满,双侧基本对称占16.7%;凹陷较丰满双侧轻度不对称者占5.5%.无1例出现血肿、脂肪液化、感染等并发症,效果比较满意.结论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游离移植对面部凹陷畸形的矫正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副作用最小,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低浓度灌注共振吸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麦慧 《中国美容医学》2000,9(4):294-296
目的:探讨一种低创、快速、确切的吸脂方法。方法:将0.015~0.03%利多卡因肿胀液行皮下快速超量灌注,用高频共振吸脂机将充分肿胀的脂肪振碎低负压吸出体外,同时计算术中出血量,累进栖组13例术中出血量平均的14ml,占抽出物的0.84%,吸脂快速、彻底、术后皮肤表面平滑,皮肤松驰度明显改善。结论:超低浓度利多卡因皮下超量江注行指肪共振吸脂是一种操作更简单、更快速、真正低创的吸脂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水平及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形体美的要求日益迫切。而面颈等外露部位,尤为突出。颈部脂肪堆积主要分布于颈前区和项部(颈后区)。我们自1999年以来,采用小切口、肿胀液灌注麻醉、注射器法负压脂肪抽吸术,对78例颈部脂肪堆积者行脂肪抽吸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去脂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采用手术切除、电子吸脂、注射器吸脂、器械性脂肪抽吸、4 种不同去脂方法,治疗局限性肥胖症226 例。结果 手术切除107 例,并发血清肿1例,皮瓣远端坏死1 例,切口感染1 例,皮下瘀血5 例,皮肤凹凸不平2 例,切口瘢痕增生5 例;电子吸脂87 例。血清肿1 例,皮下瘀血2 例;注射器吸脂5 例,术后无一例出现明显并发症;器械性吸脂27 例,血清肿4 例,皮下瘀血5 例,皮肤凹凸不平2 例。结论 任何去脂术对血管神经都可能造成损伤。都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正确选用不同去脂方法可提高去脂量,减少血管、神经、纤维隔的损伤。从而降低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颗粒脂肪双平面、多隧道的方法游离移植矫治额颞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矫正额颞部凹陷,通过注射麻醉液预先估计填充量,受区皮下预处理形成颞浅筋膜浅层和深层两个平面及多个隧道。以注射器吸取大腿颗粒脂肪,经纯化后,分层次超量注射充填额颞部凹陷。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未发现有感染、坏死及液化等并发症。除3例进行二次注射外,其余均为一次性注射。充填后原凹陷部位丰满,局部无硬结,质感和外形好,与周围组织无界限。结论:采用双平面、多隧道的方法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矫治额颞部的凹陷,塑形容易,其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无明显界限,且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