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乳牙龋病发病迅速,危害大,乳牙患龋率高,7岁组乳牙患龋率达90.33%,儿童乳牙龋侵犯两个牙面以上的超过半数,其中乳磨牙邻面龋占33.76%[1].因此,儿童牙科乳牙的治疗工作主要就是乳磨牙邻面龋的充填.本研究旨在比较银汞合金和玻璃离子在充填乳磨牙邻面龋的成功率,以选择较理想的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防治工作、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某幼儿园3~6岁285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用龋失补乳齿(dmft)均值记录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1%.龋均为3.8。患牙充填率为4.2%。乳牙患龋率最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结论某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低于2001年浙江省平均水平,乳牙龋坏充填率低。乳牙患龋率最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  相似文献   

3.
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极高,而且4~5岁儿童其乳磨牙邻面龋损多见。目前随着粘接材料与技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第5代粘接剂具有牙本质湿粘接效果,复位体(compomer)以其色泽美观含氟防龋等一些特殊性能逐渐取代了银汞合金修复体,被广泛应用于乳磨牙充填术中。本文主要观察同位沟在复合体修复乳磨牙Ⅱ类洞型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江晓菲 《大家健康》2017,(11):293-294
目的:了解浦江县8~ 10岁儿童乳恒磨牙患龋情况,为降低学龄儿童乳恒磨牙发病率,以及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在浦江县市区和农村随机抽样选取调查点,共调查1 575名8 ~10岁儿童,对其乳牙、第一恒磨牙的患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浦江县8岁儿童患龋率为79.45%,龋均为1.64;9岁儿童惠龋率为82.69%,龋均为1.16;10岁儿童患龋率为87.72%,龋均为1.07.;乳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浦江县8~10岁儿童乳牙患病率较高,今后儿童龋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也要更好的落实,同时提高家长对乳牙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乳牙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开福区2~4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长沙市开福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长沙市开福区5所幼儿园的459名2~4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调查患龋率和龋均等指标,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459名受检者中,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39.65%和1.32;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龋均和龋面均逐渐增加,各年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第二乳磨牙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构成比为7.57%,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充填构成比逐渐增加.婴幼儿龋患病率为17.21%,男性17.90%,女性16.3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长沙市开福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较早,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防治工作、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某幼儿园3-6岁285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用龋失补乳齿(dmft)均值记录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某幼儿园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5.1%,龋均为3.8.患牙充填率为4.2%.乳牙患龋率最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结论 某幼儿园儿童患龋率低于2001年浙江省平均水平,乳牙龋坏充填率低.乳牙患龋率最高的是双侧下颌乳磨牙.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乳牙患龋的流行状况,指导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随机抽取291例患儿,男154例,女137例,记录每个牙齿的龋失补乳齿数及龋均,同时对家长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乳牙的患龋状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乳磨牙随年龄的增长龋患率呈上升趋势,下颌乳磨牙龋患率高于上颌乳磨牙,下颌前牙患龋率较低,各年龄组面患龋率均最高,平均39.97%,舌腭面患龋率均最低,平均4.48%。乳牙龋齿比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充填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平均18.31%。结论:被调查患儿乳牙龋坏程度严重,充填率低,应引起家长及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现状,为该区开展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该区12所幼儿园抽取1 56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全口龋病调查,统计乳牙患龋率、龋均、患龋牙位分布。结果 1 564名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36.83%,患龋者龋均为3.87。男女患龋率分别为35.86%和37.82%,患龋者龋均分别为3.61和4.12,男女患龋率和龋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5、6岁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分别为12.70%、25.50%、53.39%、57.38%,差异显著(P〈0.05),但患龋者龋均分别为3.00、3.42、4.19、3.97,差异不显著(P〉0.05)。下颌乳磨牙高于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前牙高于下颌乳前牙。结论泸州市龙马潭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不太乐观,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行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 2a来应用登士柏公司新型充填料—Dyract,治疗乳牙龋坏 ,并采用无酸蚀法 ,少切割牙体组织 ,取得一定效果 ,现将观察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 选择乳牙颌面龋、领颌面龋、乳前牙邻面龋、乳牙坏状龋。共收集病例 15 0例 ,患牙 2 35颗 ,以磨牙颌面龋居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重庆市城市拓展区儿童乳牙龋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市大学城曾家拓展区1164名4~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齿流行病学检查。结果调查的1164名儿童中患龋535名,共发现龋齿2148颗,受检者龋均为1.84,患龋率为45.96%;患龋者龋均为4.01,其中龋均在5~10颗的儿童有174名,龋均达10~20颗的儿童有42名。患龋率与龋均未见性别差异。治疗率和充填率极低,据统计仅有26名儿童曾经接受过龋齿治疗,占本次调查人数的2.23%。后牙患龋率较前牙患龋率高,上颌患龋率较下颌患龋率高出15.46%,其中,龋坏率最高的是下颌Ⅳ(26.67%),其次为上颌Ⅱ(14.99%),龋坏率排第3的是上颌Ⅰ(14.90%),龋坏率排第4的是上颌Ⅴ(14.82%),所有牙位中龋齿率最低的是下颌Ⅱ(0.76%)。随年龄增加,患龋率、龋均升高。结论乳牙龋齿治疗率和充填率极低,与幼儿监护人的口腔健康意识、喂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陈敏  陈丽玉 《吉林医学》2011,(5):914-915
目的:为掌握承担医疗卫生服务的社区内小学生的龋病防治状况,更好地开展儿童口腔卫生社区服务。方法: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案的标准,对汕头市龙湖区新津街道所属三所小学的学生进行龋病调查。结果:小学生乳牙总龋患率为62.26%,恒牙总龋患率为13.50%,其中第一恒磨牙龋患率最高,12~13岁受检学生863人中有178人第一恒磨牙龋坏,龋患率达20.6%;男女生总龋患率没有显著差别,而恒牙龋患率则女生高于男生,有显著差别;乳牙恒牙龋齿总数9504颗,充填牙数291颗,占3.06%;恒牙龋齿牙数1042颗,充填牙数151颗,充填率为14.49%,乳牙充填率更低。结论:我区小学生龋病发病率高,在小学阶段,尤应高度重视第一恒磨牙龋病的防治;我区小学生龋齿充填率距2000年我国口腔保健规划目标中龋齿充填率要达到40%~50%的要求相差很远,今后要在小学生中推广使用各种含氟牙膏以及含氟溶液漱口,推广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预防龋齿;要让患龋儿童及时得到充填治疗,提高龋齿充填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Dyract—AP充填乳磨牙邻He面龋损的疗效。方法选择年龄4~7岁儿童患154例266颗邻He面龋坏的乳磨牙,去尽腐质,未备洞型即使用Dyract—AP充填治疗,并观察其1年后的疗效,总结材料的性能及探讨失败原因。结果充填1年后复查,成功238颗,失败28颗,成功率89.5%。失败原因:4颗充填物脱落,24颗牙出现了牙髓病变。结论Dyract—AP较适合于乳磨牙邻He洞充填,但材料对牙髓存在着刺激,应注意其可能引起牙髓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市各年龄段口腔疾病发病状况,使预防治疗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方法按照全国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对我市7250名小学生,22630名中学生,10000名社区居民进行口腔检查并记录。结果小学生患龋率为11.38%,龋均为0.35,乳牙患龋主要发生于乳磨牙。中学生患龋率为9.18%,龋均为0.196,恒牙龋齿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最高。社区居民患龋率为24.91%,牙周炎为46.12%,牙缺失为19.33%。结论学生口腔健康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群众性口腔保健意识还需提高。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效地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百色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防治工作、制定治疗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百色市4所幼儿园338名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用龋失补乳齿(dmft)均值记录患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百色市儿童乳牙患龋率为86.09%,龋均为6.51。患牙充填率为2.92%。乳牙患龋率最高的是双侧上颌乳中切牙。结论百色市5岁儿童患龋率高于1995年全国平均水平,乳牙龋坏充填率低。乳牙患龋率最高的是双侧上颌乳中切牙。  相似文献   

15.
金玉茹 《嘉兴医学》2002,18(4):248-249
目的:了解分析海市袁花镇3-6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方法:由儿保医生询问,主要靠视诊与探诊进行检查。结果:3-6岁儿童患龋率为47.53%,龋齿总数为2838颗,受检龋均为1.19,患龋龋均为2.50。结论:3-6岁儿童乳牙龋齿中,以第一,二乳磨牙患龋率为最高,龋齿分度以一,二,三度为主。患龋率与年龄有差异,与性别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儿童乳牙龋病发病情况与年龄、城乡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城乡共七所小学6~7岁儿童进行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患龋率达68.65%,患龋率较高。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有增加趋势,城乡儿童息龋率不同。乡村儿童患龋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太原市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状况,探索适合儿童的口腔保健措施。方法:随机、整群抽取504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儿童乳牙患龋率处于较高水平,龋均为3.66,充填率较低,平均需治牙数为3.02颗。乳磨牙为好发牙位。结论:应大力开展以幼儿园为基地的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活动。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创伤性充填治疗(ART)技术在幼儿园现场控龋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ART技术对幼儿园27名2~6岁幼儿71颗乳磨牙He面龋洞现场充填,半年后复查。结果:充填成功率为91.55%,96.3%的幼儿无障碍接受ART技术治疗,该幼儿园乳牙龋病充填率从5.48%提高到8.49%。结论:ART技术是幼儿园2~6岁幼儿现场控龋可行的措施之一,是提高乳牙充填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符云 《医学新知杂志》2013,23(2):114-115
目的 了解河源市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病情况,为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对全市幼儿园进行一次健康体检,由专业的口腔医师对儿童患龋情况进行普查.结果 78所幼儿园共有20320名3~6岁儿童,平均患龋率为55%,3~岁组为32%,5~6岁组为79%,患龋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乳牙龋齿的牙位分布:上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高(23.6%),下颌乳中切牙患龋率最低(2.1%).结论 河源市学龄前儿童的患龋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有必要加强卫生宣教,提高被保健人员及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降低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江西省幼儿园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及其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为儿童口腔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西省幼儿园792名5岁儿童进行患龋检查;同时随机抽取396名父母对口腔健康的认知和态度与乳牙龋患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2.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江西省幼儿园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2.7%,龋均为2.96;男女、城乡患龋率和龋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牙充填率为0.73%,城市儿童乳牙充填率明显高于乡村(P〈0.01);父母在口腔健康对自己的生活很重要、预防牙病靠自己、保护孩子六龄牙很重要、母亲牙齿不好会影响到孩子的牙齿4个方面的认知未患龋者父母回答正确率均高于患龋者(均P〈0.05)。结论为改善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应加强对父母口腔保健知识的宣传,从而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和卫生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