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宣教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牙科焦虑的影响。方法拔除阻生智齿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应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进行测评,实验组62例在手术前35min进行口腔健康宣教,对照组58例常规就诊处理,2组患者在手术前40min及手术前5min进行MDAS测评,对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牙科焦虑程度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健康宣教前后焦虑程度存在明显差异(P<0.01),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焦虑程度加重(P<0.05)。结论口腔健康宣教能有效缓解拔除阻生智齿患者的牙科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骨刀在下颌复杂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效果及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行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80例(共80颗患牙),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超声骨刀联合涡轮钻和涡轮钻拔除患牙。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患者心理状态、术后72 h疼痛程度、开口度、面部肿胀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17.2±1.8)min,对照组手术时间(18.5±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中心理状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2 h试验组的疼痛程度、张口受限及面部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骨刀拔除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缓解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8例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改良Corah's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以及术后即刻、术后2 h、12 h的VAS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MDAS为(8.42±1.2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1.32±1.17)分(P<0.05)。研究组拔牙术后2hVAS评分为(0.95±0.17)分,术后12hVAS评分为(1.63±0.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35)分,(4.24±0.73)分(P<0.05)。结论做好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是缓解患者焦虑与疼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高速涡轮钻法与传统凿骨劈冠法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0例下颌阻生智齿随机分成2组。一组采用高速涡轮钻法(试验组,82例),另一组采用传统凿骨劈冠法(对照组,78例)。统计2组手术时间,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及干槽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张口受限及干槽症的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速涡轮钻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有效预防牙科恐惧症的产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凿骨劈冠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中开展心理护理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常规组(n=50),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心理干预,统计并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结果术后24 h实验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别为78.0%、20.0%、2.0%;常规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别为44.0%、44.0%、12.0%。术后36 h实验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别为92.0%、8.0%、0.0%;常规组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比例分别为70.0%、24.0%、6.0%。术后24 h、术后36 h实验组中度疼痛比例、重度疼痛比例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能够使其疼痛得到有效缓解,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治疗中微创拔牙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术拔除,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术拔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15.62±4.37)min短于对照组的(28.25±4.16)min,术后疼痛评分(3.43±0.91)分低于对照组的(6.48±0.62)分,治疗满意度评分(88.85±7.33)分高于对照组的(70.18±6.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6.00%,低于对照组的28.00%、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治疗中,微创拔牙术与传统拔牙术相比效果明显较好,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低,治疗满意度高和手术安全性均较高,建议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治疗中进行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置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预防并发症(干槽症)的效果.方法160例下颌阻生智齿(低位或埋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于拔牙创口内放置替硝唑加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对照组拔牙创内未放任何药物.观察2组术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硝唑联合地塞米松及明胶海绵置入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预防干槽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心理应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1136例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70例,对照组566例,用改良牙科畏惧症的问卷表对1136例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调查,干预组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手术配合流程.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情绪稳定,血压、脉搏正常,术后止痛效果满意,不良心理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减轻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9.
赵淑珍 《海峡药学》2016,(12):178-180
目的 研究微创去骨分牙法联合地塞米松在基层医院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下颌阻生智齿拔除的患者8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凿骨劈冠法联合地塞米松方式治疗,研究组采用高速涡轮钻微创去骨分牙法联合地塞米松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干槽症、皮下气肿、淤血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疼痛、肿胀、张口受限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9.05%(P<0.05);研究组术后1d、3d患者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7d患者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采用微创去骨分牙法联合地塞米松方式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明显患者患者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程度,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214-216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智齿拔除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在我院接受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7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术后常规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镇痛,观察组患者则使用耳穴压豆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的VA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24、48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治疗法比术后常规镇痛更能有效的在智齿拔除术后发挥镇痛作用,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实施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的干预对门诊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门诊外科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以2007年(干预前)的232例作为非干预组,2009年(干预后)的243例作为干预组,调查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非干预组为86.64%,干预组为58.02%(P〈0.01);干预组较非干预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降低61.1元,降低了62.03%(P〈0.01);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由干预前的13.36%降至干预后的2.88%(P〈0.01);术前30min用药率由干预前的7.76%上升至干预后的54.73%;切口感染率两组没有明显区别;术后用药时间超过48h的由干预前的27.59%降至干预后的5.35%(P〈0.01);品种选择不当率由干预前的22.84%降至干预后3.29%(P〈0.01)。结论通过药师提供有效的药学服务和干预,可明显改善门诊外科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0例鼻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比较2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系统健康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荣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111-113
目的:探讨对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进行系统健康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单纯肥胖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和非干预组(40例)。非干预组给予常规降脂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以饮食和运动干预为主的系统健康干预,6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系统健康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体重、腰围、血脂下降程度显著优于非干预组(P〈0.01或P〈0.05)。结论:系统健康干预能减轻患者的脂肪肝病情,利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脂肪肝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疗法干预对全宫切除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住院行全宫切除术患者,排除有心血管疾病后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加音乐放松疗法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前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的血压、心率的组间比较也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音乐放松疗法可以作为减轻全宫切除围手术期患者应激反应,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一项有效的非侵入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护理在心脏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科行心脏射频消融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术中护理,干预组给予术中音乐疗法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中焦虑评分(HAMA)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手术过程中,干预组的SBP、DBP和HR水平在T1、T2时间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护理在心脏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术中焦虑情绪,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浓度为40%、60%的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法结合高速气涡轮手机在牙科焦虑症患者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牙科焦虑症患者120例,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40%笑气浓度+局麻),B组(60%笑气浓度+局麻),C组对照组只在局麻下拔牙.拔牙过程中三组患者均在心电监护仪下监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观察记录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对各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评估以及镇静镇痛的效果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笑气吸入清醒镇静技术具有减轻焦虑、镇痛镇静作用,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且60%笑气浓度较40%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SAS评分及与手术相关的各项指标。结果干预组治疗后S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于围手术期有针对性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可显著减少和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反应、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了手术风险,而且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红景天对体外循环(CBP)术前、中、后血浆TNF-α和IL-10的变化,了解红景天对体外循环诱发炎性反应的影响,评估红景天对体外循环术后炎性反应的预防与治疗价值。方法:将538例先心病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红景天未干预组(CN)259例,红景天干预组(CI)279例。干预组于术前1天、术中、术后7天连续予以红景天1mg·kg^-1·d^-1静脉滴注,其余治疗方案两组大致相同。ELISA法测定术前1天,CPB开始后15分钟,停CPB即刻,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在CBP开始后及术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浓度明显高于术前,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未干预组CBP开始后及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10浓度明显高于干预组,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术后两组IL-10/TNF-α比值存在显著变化(P〈0.01),IL-10/TNF-α比值,干预组较未干预组恢复早;TNF-α与IL-10之间浓度变化存在正相关(r=0.671,P〈0.01)。结论:红景天对炎性因子和抗炎性因子有较好的调节抑制作用,对预防与治疗体外循环所致术后炎性反应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干预措施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患者1027例,按有无实施干预措施分为干预组559例和非干预组468例。干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干预组不给予任何措施。观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和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医师使用抗菌药物通用名处方、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构成比。结果干预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平均住院药费、抗菌药物平均使用费用和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次数均明显低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病原学检查、药敏实验、药物通用名处方和正确给予抗菌药物的构成比均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干预措施对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效果显著,体现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分析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泌尿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特殊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及干预后使用药物止痛情况。结果干预前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的两组,在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9.54,P=0.00062),观察组中有32%的患者使用药物止痛,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χ2=5.94,P=0.015)。结论对泌尿外科术后疼痛实施有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大大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