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中医证候规律,探讨多导睡眠监测(PSG)在本病及中医证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0例OSAHS患儿(病例组)及30例非OSAHS儿童(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资料及PSG数据,分析儿童OSAHS中医证型、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的分布情况,比较PSG相关指标在病例组、对照组及不同中医证型患儿之间的差异。结果①90例OSAHS患儿中,出现频率位于前10位的症状或体征依次为打鼾、腺样体肿大、张口呼吸、呼吸暂停或憋醒、扁桃体肿大、白天嗜睡、易感冒、倦怠身重、多汗、纳呆。②OSAHS患儿的中医证型以痰湿互结型最为多见(42.2%),其次为肺脾气虚型(31.1%),肺经郁热型相对少见(26.7%);男性多于女性(P0.05);3~6岁患儿数量多于7~12岁患儿(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肺经郁热型、痰湿互结型、肺脾气虚型OSAHS患儿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升高(P0.05),平均氧饱和度(SM)、最低氧饱和度(SN)降低(P0.05);与肺经郁热型、肺脾气虚型比较,痰湿互结型OSAHS患儿OAI、AHI值升高(P0.05),SM、SN降低(P0.05)。结论儿童OSAHS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痰湿互结型;PSG有助于儿童OSAHS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方法:对64例入选的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按照中医辨证进行证候要素分析,并分析其主要证候要素对呼吸紊乱指数(AHI)、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及体重指数(BMI)的影响。结果:痰湿证、气虚证相对其他证候要素多见,分别为46例(71.9%)、39例(60.9%),其次为血瘀证16例(25.0%)。ESS评分、AHI的平均秩及BMI平均秩在有痰湿证、血瘀证的患者中显著增高(P0.05)。结论:痰湿证、气虚证是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常见证候要素,其次为血瘀证。BMI可作为高血压合并OSAHS痰湿证、血瘀证的一项评价指标。痰湿、血瘀会加重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的各种主观症状、嗜睡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高血压程度与睡眠参数的关系。方法:诊断OSAHS合并高血压60例,单纯高血压40例。比较两组辨证分型、与AHI与LSaO_2的关系。结果:两组各级别高血压与AHI、LSaO_2方差分析,P0.05;辨证分为(1)痰热内蕴、肺气郁滞型;(2)痰浊内阻、气滞血瘀型;(3)痰瘀互结、肝火炽盛型;(4)痰瘀内阻、肝肾亏虚型四大证型。其中,(3)型最严重,可引起(4)型。结论:气机郁滞"是OSAHS合并高血压的病因病机的关键,"痰浊、瘀血"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也是致病因素。高血压的程度与AHI成正比,与LSaO_2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并在结合临床经验基础上,制定OSAHS中医证候调查问卷,对102例确诊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确定基本证型,结合PSG检查结果,分析不同病情轻重程度、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和分型。结果:痰湿阻滞证41例,占40.20%;痰热内蕴证为29例,占28.43%;痰瘀互结证13例,占12.75%;气滞血瘀证19例,占18.62%。从AHI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痰湿阻滞证AHI水平明显低于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有显著差异(P〈0.01);痰热内蕴证AHI水平低于与痰瘀互结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气滞血瘀证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病情轻重程度与中医证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轻中度患者主要以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的表现为主,而重度患者则主要表现为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对确诊为OSAHS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各年龄段、病程区间及不同病情程度的中医证型分布。结果:95例OSAHS患者确立了5个基本证型,分别为:痰热型、痰湿型、痰瘀互结型、脾气虚型、肾阳虚型等;各组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无差异(P0.05),40岁以下则实证病例(痰热、痰湿、痰瘀)有42例,虚证14例;40岁以上实证19例,虚证20例。实证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而虚证以40岁以上年龄多见。各证型与病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证型组在轻度与中度分布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痰瘀互结组的病例重度程度所占的比例要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OSAHS的中医证型与痰有密切的关系;40岁以下的OSAHS患者多为实证;痰瘀互结型的OSAHS患者病情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医证型与AHI、LSpO2、ES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7例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患者,比较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不同证型间AHI、LSpO2、ESS的差异性,并对不同证型与AHI、LSpO2、ESS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77例OSAHS患者中医证型比例由多至少依次为:痰瘀互结证(63.6%)、痰湿内阻证(13.0%)、气阴两虚证(9.1%)、痰热内扰证(7.8%)、脾肾阳虚证(6.5%)。(2)不同证型间AHI、ES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肾阳虚证患者AHI、ESS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气阴两虚证患者AHI、ESS显著低于其他证型患者。(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脾肾阳虚证与AHI、ESS成正相关(P0.01),r值依次为0.351、0.378,与LSpO2无显著相关性(P0.01);其他证型与AHI、LSpO2、ESS均无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OSAHS患者痰证明显多于非痰证,痰瘀互结证占主要比例,但脾肾阳虚证患者病情一般较重,AHI、ESS有可能作为脾肾阳虚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探讨祛瘀化痰方辅助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西医诊断标准:OSAHS诊断依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1]标准,T2DM诊断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2]标准。1.2中医辨证标准[3]:辨证属痰瘀互结证,症状可见打鼾,嗜睡,呕吐痰涎,恶心欲呕,咳嗽无力,肢体浮肿,头重如裹,大便稀溏,齿痕舌、胖大舌、舌紫黯、苔腻,脉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中医证型分布及其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部分依据。方法 :采集108例围绝经期OSAHS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采用聚类分析方法结合专家组辨证,确立中医证型名称,并对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围绝经期OSAHS频数分布居前10位的症状为打鼾、神疲乏力、头晕、困倦嗜睡、形体肥胖、失眠、腰膝酸软、胸闷、急躁易怒、口干口渴;舌象以淡红舌、白腻苔为主;脉象以弦脉、滑脉、细脉、沉脉为主。108例患者中痰湿阻滞证31例(28. 70%)、肝郁(旺)脾虚证28例(25. 93%)、痰瘀互结证24例(22. 22%)、气阴两虚证18例(16. 67%),另外有7例患者的中医辨证不属于上述4种中医证型。气阴两虚证患者的雌激素(E_2)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痰瘀互结证、痰湿阻滞证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高于气阴两虚证、肝郁(旺)脾虚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患者每小时睡眠内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次数(AHI)高于肝郁(旺)脾虚证、痰湿阻滞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围绝经期OSAHS中医证型多为痰湿阻滞证、肝郁(旺)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证患者可适当补充雌激素,痰证患者注意控制体质量,瘀证、虚证患者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期与非绝经期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将135例本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鼾症患者按是否绝经分为绝经组93例和非绝经组42例.两组均于多导睡眠图检查前填写标准化问卷,记录年龄、身高、体质量、主要症状、舌象、脉象等信息;对患者进行夜间不少于7h的睡眠监测,采用统计学软件,建立患者的个人信息条目数据库,对各组证候条目采用分层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由主任医师组成专家小组,对聚类分析的初始模型讨论后,确定证型名称,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绝经组的主要证型为痰瘀互结、肾气亏虚证(36例,38.7%),痰湿内阻、脾肾亏虚证(21例,22.6%);非绝经组的主要证型为痰湿内阻、肺脾两虚证(14例,33.3%),气滞血瘀证(11例,26.2%).两组在痰瘀互结、肾气亏虚证,痰湿内阻、脾肾亏虚证及气滞血瘀证方面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经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气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以痰瘀互结、肾气亏虚证和痰湿内阻、脾肾亏虚证为主,非绝经女性以痰湿内阻、肺脾两虚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信息,逐一辨证分型及中药治疗,分析证型比例以及各证型之间和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SS)的差异。结果 热盛伤津证最多,其次是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最少。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AHI与BMI成正相关。中药治疗后患者的FPG、PPG、Hb A1c、HOMA-IR及ESS评分下降(P <0.05)。结论 热盛津伤证是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最多见的证型,其次是气阴两虚证、痰热互结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则最少,中药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性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特点及中医证候规律。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OSAHS患者362例,分析中医学证候与年龄的相关性,从中医证候学角度探讨OSAHS合并疾病及其特点。结果:据中医诊断标准分为10个中医证候,其中痰瘀互阻证型占37.6%,痰浊中阻证型占15.5%;中医证候虚实分型与患者年龄呈线性正相关(P<0.05);合并疾病以痰瘀互阻证型多见,但合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以痰浊中阻证型为主。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OSAHS发病与痰瘀、痰浊密切相关,随着患病年龄的增加,中医证候有虚实夹杂证型增多的趋势;合并其他疾病以痰瘀互阻症候为主,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痰浊中阻证候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 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就诊的345例OSAHS患者的中医四诊资料,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探讨OSAHS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1)共收集关于OSAHS的证候及舌脉象等四诊资料75个,总出现频率为7 320次,根据频数分析结果得出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头晕头昏、头身困重、形体肥胖5个主要证候,其分布频率均大于65%;根据频数分析得出OSAHS的主要舌象为:舌胖大、舌边齿痕、苔腻、苔滑、舌黯;主要脉象为:脉滑、脉细、脉弦、脉涩。(2)根据聚类分析得出气滞痰瘀证(占32.22%)、痰湿内阻证(占26.75%)、肺脾气虚证(占23.40%)、痰热内蕴证(占10.33%)、肾阳亏虚证(占7.29%)5个中医证型。【结论】 OSAHS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以气滞痰瘀证、痰湿内阻证、肺脾气虚证为主,而且不同证型之间多有兼夹,该聚类分析结果可为OSAHS的临床中医诊疗提供客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细胞分子水平探析中医体质学说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诊断标准、中医痰湿体质的OSAHS病人20例,非痰湿体质19例,阴阳平和质20例;结合3组的体重指数(B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嗜睡指数(ESS)等基础指标,分析对比脂联素(APN)、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痰湿体质组呈显著高AHI、BMI、ESS、Leptin、TNF-α以及低APN水平,痰湿体质分值与AHI、ESS、TNF-α呈显著正相关,与APN呈显著负相关。结论:OSAHS患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的异常表达与中医痰湿病理体质的形成以及OSAHS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中医体质学角度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中西医病变机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西医诊断标准、按中医痰湿体质积分标准分组的痰湿质OSAHS组22例、非痰湿质OSAHS组20例,并选择经多导睡眠仪(PSG)检测正常、具有中医阴阳平和质的正常对照组21例;分析对比三组的呼吸紊乱指数(AHI)、血氧饱和度(SaO2)、嗜睡指数(ESS)、体重指数(BMI)、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血清瘦素水平(leptin)等指标。结果:痰湿质OSAHS组呈显著高AHI、高ESS、低SaO2及高肥胖频度,与IAI及leptin呈现较高相关性。结论:提示中医痰湿体质是OSAHS的重要致病特质,痰湿质OSAHS患者具有脂、糖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高血清瘦素水平等病理特征,呈典型的打鼾憋气、嗜睡、肥胖等临床表现,并随痰湿体质分值的升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15.
王培源 《新中医》2022,54(14):31-35
目的:研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中医证型与鼻、咽局部体征的关系。方法:对因有打鼾病史求诊的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对确诊为OSAHS的患者,由专门的中医师根据本研究拟定的的中医辨证标准,对其审证、察色、望舌、诊脉,辨出证候,确定证型。同时予常规的口咽部检查及电子鼻咽喉镜检查,记录鼻及咽部的局部体征。将数据录入电脑,采用SPSS (Version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统计的患者95例,痰热型20例,痰湿型22例,痰瘀互结型19例,脾气虚型18例,肾阳虚型16例。在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型关系方面,仅发现少数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脓性色黄的鼻腔分泌物多见于痰热型患者(P<0.05),脓性色白的鼻腔分泌物多见于肾阳虚型的患者(P<0.05),会厌抬举功能差多见于脾气虚型与肾阳虚型的患者(P<0.05)。结论:鼻及咽的部分局部体征可以作为OSAHS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但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验证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OSAS的病例进行中医证候问卷调查,分析OSAS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和分型。结果 532例OSAS患者中痰湿阻滞证222例(41.73%),痰热内蕴证中202例(37.97%),痰瘀互结证76例(14.29%),气滞血瘀证32例(6.02%)。轻度痰湿阻滞证56例,占69.14%,中度以痰湿、痰热的表现为主,重度以痰瘀互结、气滞血瘀的表现为主。结论 OSAS证候分型多以痰湿表现为主,日久见痰热内蕴,痰瘀互结,气滞血瘀之证。轻度以痰湿阻滞证表现为主,中度以痰湿阻滞证和痰热内蕴证表现为主,重度则以痰瘀互结、气滞血瘀证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证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俊  李磊 《新中医》2004,36(7):25-26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表现,分析其中医证型特点。方法:对采用多导睡眠图技术(PSG)诊断为OSAHS的122例患者,就其常见的临床表现进行年龄、病程等相关因素分析,并与经PSG检查排除OSAHS的对照组比较,确定OSAHS的基本证型及常见变证。结果:大部分OSAHS患者均有明显的痰证表现,相关症状计分明显高于非OSAHS患者(P<0.01)。观察1组血瘀相关症状计分明显低于观察2组(P<0.01),而且气虚相关症状计分也稍低于观察2组。结论:OSAHS患者中医证型早期应以痰湿闭阻为主,随着病程延长、年龄增大,相继出现血瘀、气虚等兼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儿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8例OSAHS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腺样体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手术前后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水平变化、睡眠质量及OSAHS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并统计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出院时两组患儿AHI及OA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儿AHI及OA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两组患儿LSaO2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组间L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术前比较,出院时两组患儿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Epwo...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yndrome,OSAS)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与呼吸暂停-呼吸浅慢活动度指数(AHI)、体质指数(BMI)等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2013年3月诊治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97例。结果中医证候要素中的痰湿为第一位,频次有44次,占45.36%;气虚为第二位,频次有29次,占29.90%;血瘀为第三位,频次有26次,占26.80%;最后一位为气滞,频次有2次,占2.06%;中医证候要素与重度AHI(AHI30,38例患者)的排序比例第一位为血瘀,占52.63%(20/38);第二为气虚,占23.68%(9/38);第三位为痰湿,占13.16%(5/38);最后一位为气滞,占0.0%(0/38),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要素中的痰湿、血瘀与BMI升高指数呈正相关。结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以痰湿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加味会厌逐瘀汤对气虚血瘀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OSAH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步行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加味会厌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证候积分、AHI、LSPO2均有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打鼾、嗜睡、倦怠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加味会厌逐瘀汤配合步行运动能够有效改善OSAHS临床症状及AHI、LSPO2,尤其能显著改善OSAHS主要症状打鼾、嗜睡、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