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用替尼泊苷(威猛,VM-26)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了30例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并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ISH-SAG)研究了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对疗效的影响。30例病人中完全缓解15例(CR),部分缓解(PR)5例,CR率50.0%,有效率66.7%。21例检测了mdr-1基因表达,其中mdr-1阳性者71.4%,阴性者28.6%。mdr-1阳性率CR率26.7%,阳性组CR率83.  相似文献   

2.
应用银染PCR-SSCP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30例横纹肌肉瘤(RMS)中p53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30例RMS中,7例SSCP阳性(23.3%)。表明这些病例相应DNA片段中发生了点突变,其中第5、6、7、8外显子SSCP阳性出现的例次分别为0、0、5、4次。p53蛋白表达率66.7%(二者符合率56.7%)。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组织类型无关。而与肿瘤  相似文献   

3.
宋林  姚春华 《人民军医》2000,43(5):287-288
为探讨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HSK)的有效治疗方法,1996~1997年,我们用阿糖胞苷(Ara-C)结膜下注射治疗 HSK 30例,获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30例(34眼)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53岁,平均39岁。其中单眼26例,双眼4例。首次发病后3~6 d 16例,10 d 5例,复发 9例。视力:0.6者11眼,0.4~0.5者15眼,0.1~0.2者8眼。树枝状角膜炎23眼,地图状角膜炎11眼。1.2治疗方法结膜下注射 Ara-C 5 mg和利多卡因6 mg, 1次/d; …  相似文献   

4.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一致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回顾性分析了408例住院病人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心肌灌注显像(MPI)的资料。所有MPI检查用Toshiba90B型SPECT仪和Siemens三探头SPECT仪完成。以CAG示冠状动脉狭窄≥50%为有临床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408例中CAG结果和MPI结果不符合者25例(61%)。25例病人平均年龄517±105岁,男22例,女3例。MPI显示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塞而CAG正常者15例,其中临床诊断为X综合征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3例、心绞痛(冠状动脉狭窄30%~40%)、高血压病、心肌肿瘤、扩张型心肌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各1例;MPI显示正常而CAG有临床意义狭窄者共10例(狭窄50%~60%者5例次,累及右冠状动脉者5例次,分支狭窄者5例次,运动量不足1例次,伴良好侧支循环2例次)。因此,心肌断层显像不正常而CAG正常者,不能认为显像均为假阳性,其中有73%的MPI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心肌显像阴性、CAG证实狭窄≥50%,大部分为冠状动脉远端分支狭窄和临界性冠状动脉狭窄及右冠状动脉狭窄或为运动量不足。  相似文献   

5.
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和质子磁共振波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 和质子磁共振波谱(1 H MRS) 对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364 例行常规MRI 检查, 其中15 例加做1 HMRS, 行肿瘤实质与健侧对应部位对照研究。结果: MRI 平扫示: T1 WI58 .0 %(211/364) 表现为等信号,32 .7 % (119/347) 为略低信号,9 .3 % (34/364) 为混合信号。T2 WI40 .1 % (139/347) 表现为等信号,42 .7 % (148/347) 表现为高信号,9 .5 % (33/347) 为略低信号,7 .8 % (27/347) 为混合信号。注射Gd - DTPA 后337 例肿瘤实质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65 .9 % (222/337) 出现“脑膜尾征”。55 .5 % (202/364)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15 例1 H MRS 均表现为明显增高的胆碱(Cho) 峰,无氮乙酰门冬氨酸(NAA) 峰,Cho/Cr( 肌酸) 比值升高,NAA/Cr 及NAA/Cho 比值降低。4 例出现乳酸峰(Lac) 。结论:MRI 平扫+ 增强是诊断脑膜瘤的最主要方法,1 H MRS 可作为很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探讨胸外伤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预测及防治。方法对32例病人的血气、Qs/Qt值及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进行回顾分析,对呼吸机相关肺炎进行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早期PaCO2(4.28±0.69)kPa(1kPa=7.5mmHg),PaO2(7.69±1.35)kPa,Qs/Qt值27.6±9.1,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值为-32.00±11.50,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为6.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菌G-菌占51.60%,G+菌占37.10%,霉菌占11.30%,混合感染为30.60%。全组死亡率28.52%。结论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可作为ARDS发生的早期观测及观察其治疗转归的指标。同时需正确处理多发伤及休克,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重在预防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HLA-DR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95例喉癌组织中组织相容性Ⅱ类抗原-HLA-DR表达情况,95便患者的喉癌组织中有29例(30.5%)HLA_DR阳性,66例(69.5%)阴性,而6便喉正常膜上皮及61例癌旁上皮均为阴性,统计分析发现HLA--DR阳性的标本分化程度高者(82.8%)明显多于HLA-DR阴性者(56.1%),前埂的5年生存率为79.6%,高于后者的5年生存率70.5%。HLC-DR阳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氧氟沙星栓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方法:采用ODS-C18(4.6×250mm)5μm不锈钢柱,以盐酸雷尼替丁为内标物,甲醇:水:磷酸:乙乙胺(30:70:0.39:0.70;pH=3.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5nm。结果:氧氟沙星在3.0 ̄2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0.7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骨髓及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6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63例,其中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24例,未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14例,净化ABMT25例,年龄中位数27岁(10岁~43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2例,第1次缓解(CR1)51例,CR210例,CR3及未缓(NR)各1例,CR到称植时间中位数6.5个月(2~19个月),经强烈化疗及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液系统肿瘤中N-ras癌基因点突变的活性。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28例恶性血液病Nras基因的突变活性,包括:ANLL6例,ALL12例,HD2例,NHL3例,MDS5例。结果:28例中PCRSSCP检测与正常对照,发生阳性者4例(14.6%),其中ALL1例(8.3%)、ANLL1例(16.6%)、MDS2例(40%)。4例中有2例临床缓解后持续阳性,1例为ALL患者,于骨髓移植后104d复发死亡。1例MDS患者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另2例临床缓解后3个月检测转阴,其中1例为ANLL,1例为MDS。结论:PCRSSCP方法可作为一种癌基因点突变检测手段常规应用于临床,但值得注意的是,PCRSSCP方法只能提供分析区域是否存在突变点,而不能提供突变性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特征及其与诊断、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并以R带显带技术对76例初诊AM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本组76例中有47例(61.8%)出现染色体异常。共有9种主要的染色体异常核型,t(15;17)及t(8;21)为最常见的染色体结构异常,且t(15;17)及t(8;21)分别只见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患者,核型异常与临床完全缓解率及完全缓解持续时间等预后因素高度相关。结论:61.8%的AML患者有染色体异常,特异性的核型异常与特定的FAB亚型相关,是AML诊断和分型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Mp53和mdr-1,mrp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组织中突变型 p5 3蛋白 (Mp5 3)与多药耐药基因 (mdr 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 (mrp)的表达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S P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 ,对 5 4例食管癌组织的Mp5 3蛋白和mdr 1,mrp基因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食管标本的Mp5 3和mdr 1,mrp的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1) ;癌组织Mp5 3阳性的mdr 1,mrp的阳性率高于Mp5 3阴性者 (P <0 .0 5 ) ;Mp5 3和mdr 1,mrp表达与食管肿瘤长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 (P >0 .0 5 )。随访发现 ,Mp5 3,mdr 1和 (或 )mrp阳性患者的 1,2 ,3年生存率 (73.5 %,39.1%,7.7%)低于Mp5 3和mdr 1,mrp阴性者 (82 .4 %,5 8.3%,37.5 %)。 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Mp5 3蛋白表达阳性可能对肿瘤细胞的MDR起调控作用 ;Mp5 3和mdr 1,mrp的共表达还可能反映食管癌化疗效果差、易复发转移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 Ph+ALL患者46例,分别应用VDCP、VDCLP方案联合伊马替尼诱导治疗,完全缓解(CR)后继续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进行巩固及强化治疗,有合适供者的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46例Ph+ALL CR率为67.4%(31/46),无治疗相关死亡。16例患者CR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10例目前仍无病生存;3例复发;3例死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合并感染。CR后持续巩固及强化治疗的15例患者中位缓解期为13(9~19)个月。结论伊马替尼联合化疗治疗Ph+ALL,CR率较常规化疗诱导治疗明显提高。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进行巩固治疗,中位缓解时间及生存时间较长,较单用化疗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1例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及11例复发患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α1-酸性糖蛋白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初治组及复发组血清α1-A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3.658,P<0.001);15例完全缓解(CR)患者血清α1-AG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t=0.776,P>0.05),与其化疗前血清α1-AG水平比较,结果差异显著(t=28.799,P<0.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难治组血清α1-AG水平均明显高于非难治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6.167,P<0.001)。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难治组血清α1-AG水平均高于非难治组水平,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72,P<0.001)。结论检测血清α1-AG水平对于监测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效果及复发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诱导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收集我院40例老年AM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联合诱导化疗组和姑息治疗组,分析2组的临床特点、预后和不良反应。结果26例接受诱导化疗患者,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为46.1%,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率为15.4%,总有效(overall response,OR)率为61.5%,1例发生早期死亡(3.8%);14例接受姑息治疗患者,无一例缓解,2例发生早期死亡(14.2%)。诱导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6.0个月,姑息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19.2%及7.0%,2年生存率分别为15.4%及0,诱导化疗组中位生存期高于姑息治疗组(χ2=6.95,P=0.024)。诱导化疗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肺部感染、出血、胃肠道反应及肝功能损害,经输血及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多数可耐受,其中有4例患者死于严重并发症。结论诱导化疗可改善部分老年患者的预后,明显延长生存期,但老年患者对化疗耐受力差,不良反应多,需要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周期素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分析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进行Cyclin蛋白测定,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2~70岁,平均34.4岁,另有5例正常人骨髓。结果 正常人骨髓未见阳性染色。患者阳性率为31.3%(15/48),其中ANLL和ALL的阳性率分别为25.0%(8/32)和43.8%(7/1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治患者的阳性程度多为轻中度,而复发患者的阳性程度则多数较高。结论 Cyclin D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过度表达的情况,其表达程度与临床病情进展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尤其与病情的复发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首次完全缓解(CR)时骨髓淋巴细胞指数检测及其在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初治的经1~2个疗程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205例ALL,按照首次CR时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及淋巴细胞指数将其分为4组:A、B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1%,A组淋巴细胞指数<30,B组≤30;C、D组原始细胞比例≤1%,C组淋巴细胞指数>30,D组≤30。分析原始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指数与持续缓解时间(CCR)的关系。C、D组作MRD检测。结果A组原始细胞及淋巴细胞指数高于B组,CCR短于B组。C组与D组原始细胞比例相近,但C组淋巴细胞指数高,MRD高于D组,CCR时间短。C组CCR与B组无差异。结论CR后骨髓淋巴细胞指数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CCR密切相关,它较原始细胞比例更准确?全面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残留水平。淋巴细胞指数的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今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原代白血病细胞IL-6R基因及IL-6R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取自29例白血病患者的原代白血病细胞和8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6R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细胞表面的IL-6受体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2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均明显表达IL-6R mRNA;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有2例为阳性,其余7例为阴性;8例正常人PBMC中6例阴性。2例有弱表达。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结果与RT-PCR实验结果相一致。结论:IL-6R可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治疗的候选靶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联合氟达拉滨(Flud)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即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2例AL均采用FLAG方案化疗,即Flud 50 mg/d,第1~5天;Ara-C 2 g/(m2·d),第1~5天;G-CSF 300 μg/d,化疗前1 d开始,完成1个疗程者进入疗效分析.结果 31例顺利完成化疗,有效率(CR+PR)为54.8%(17/31) ,CR为48.4%(15/31).9例复发AL的CR 率为66.7%,23例难治AL的CR率为 39.1%,其中AML CR率为58.3%,B-ALL 仅20%,2例T-ALL均CR.15例CR AL中3例进行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早期死亡4%.总中位生存时间14(3~43)个月.结论 包含大剂量阿糖胞苷的FLAG方案为难治复发AML的有效方案,耐受性好,而对B-ALL的敏感性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患者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 26例ALL初发未治患者及 5例复发患者化疗前后血清bFGF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ALL初治患者血清bF GF水平为 (64. 71±27. 45 )pg/L,复发患者血清bFGF水平为 ( 76. 02±27 07 )pg/L,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水平 ( 24 06±5. 97 )p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01, 0. 05 );化疗后完全缓解 (CR)患者血清bFGF水平 [ (29. 64 ±7. 02 )pg/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经化疗无效 (NR)患者血清bFGF水平 [ 76. 16±29. 83 )pg/L]与化疗前水平 [ ( 82. 11±32. 64 )pg/L]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NR组化疗前血清bFGF水平明显高于CR组化疗前的水平 [ 50. 36±12. 52 )pg/L],P<0. 01。结论 ALL患者存在bFGF的异常高表达,检测血清bFGF对ALL的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