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病原体对抗生素逐步增长的耐药现象以及缺乏强效的抗菌药成为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主要问题,因而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抗生素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制。以往的证据表明RNA是抗细菌和抗病毒药作用的关键靶点,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除了可以抑制病原体的核糖体功能,抑制蛋白质合成,还有报道可干扰各种RNA分子并在体外能抑制人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该文研究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新霉素B、巴龙霉素、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对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核糖核酸酶P(RNase P)活性的影响。上述4种抗生素分别属于新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家族。RNase P是tRNA成熟的关键酶,负责tRNA前体5’端的成熟过程,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和细胞器中。  相似文献   

2.
RNA干扰现象是生物界古老而且进化的高度保守的现象之一,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的mRNA降解过程。RNA干扰不仅可特异性地高效抑制基因表达,而且能够抑制侵入宿主的病原微生物基因表达,尤其在抑制病毒方面具有强大作用。艾滋病、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均由不同病毒感染所致,为此对近年来有关RNA干扰在这几种性传播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调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在感染宿主后通过引起宿主中多种miRNA表达水平的改变,调控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但具体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就miRNA在感染性疾病炎症反应作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白念珠菌磷脂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念珠菌是免疫功能低下宿主的条件致病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已肯定磷脂酶在其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将近年来对白念珠菌磷脂酶的研究从分子特性、编码基因及其表达以及在白 念珠菌致病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从而为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特异性双链RNA对小鼠干细胞和转基因荧光蛋白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特异性dsRNA对小鼠ES细胞中对核外基因和核内染色体基因的干扰作用,并对RNA干扰(RNAi)技术在皮肤病基因治疗领域中应用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择荧光蛋白基因为靶基因,通过质粒或RNA直接转染技术,将荧光蛋白双链RNA(dsRNA—EGFP)转染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从而观察该细胞中特异性RNAi作用。并通过皮肤局部注射dsRNA—EGFP和局部外用脂质体包裹的dsRNA—EGFP。观察EGFP转基因鼠皮肤EGFP的表达。结果 无论是转染质粒产生的dsRNA—EGFP或是直接转染的dsRNA—EGFP,均明显抑制ES细胞核外或染色体中EGFP基因的特异性表达。局部皮肤注射或皮肤外用脂质体-dsRNA—EGFP均特异性抑制EGFP转基因鼠皮肤EGFP的表达。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小鼠ES细胞中特异性RNAi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增效活性的分子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氟康唑增效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提取 16 株白念珠菌酵母相总 RNA,采用 RT-PCR 方法比较汉防己甲素作用前及作用24 h后白念珠菌药物外排泵基因 MDR1、FLU1、CDR1、CDR2在氟康唑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汉防己甲素作用前,MDR1、FLU1、CDR1、CDR2表达水平在氟康唑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株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汉防己甲素作用24 h后,与作用前相比,MDR1 在氟康唑耐药株中、FLU1在氟康唑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株中、CDR1和CDR2在氟康唑敏感、剂量依赖性敏感、耐药株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活性增效作用的分子机制与抑制药物外排泵基因MDR1、FLU1、CDR1、CDR2的表达均有关。  相似文献   

7.
微小RNA(microRNA,简写为miRNA)是一类真核生物内源性小分子单链RNA(核糖核酸),长约21~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结合到mRNA的3’非编码区(3’UTR),降解mRNA或者抑制其翻译过程,从而抑制转录后基因表达。研究发现miRNA在妇科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均有表达且起到了重要作用,最新研究发现miRNA在卵巢早衰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miRNA在卵巢早衰研究中的进展及应用前景做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8.
小干预RNA在某些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干预RNA是新近发现的能高效性、特异性剪切同源mRNA的短双链RNA。其强大的基因抑制功能可望用于抗病毒与抗肿瘤的治疗和生物基因功能的研究中。文中就其作用机制、生物学作用及在某些病毒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干预RNA在某些病毒性疾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干预RNA是新近发现的能高效性、特异性剪切同源mRNA的短双链RNA。其强大的基因抑制功能可望用于抗病毒与抗肿瘤的治疗和生物基因功能的研究中。文中就其作用机制、生物学作用及在某些病毒性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与临床应用的可能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治疗银屑病的一个新的药物作用靶标——角蛋白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蛋白17(K17)分子是银屑病表皮特异性表达的标志蛋白。K17具有刺激T细胞活化的作用,而活化的T细胞分泌γ干扰素又可诱导K17高表达,从而在K17分子和T细胞之间形成了一个互相促进的环路,产生针对K17的自身免疫反应,是银屑病发病机理中的重要环节。研究发现,抗角蛋白自身抗体和抗K17基因工程抗体均能抑制银屑病表皮KC的增生和局部炎症反应,在体外实验、动物模型乃至临床应用中显示出对银屑病良好的治疗效果。应用反义核酸和RNA干扰技术从基因水平封闭K17分子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生,诱导其凋亡,揭示了将K17分子作为银屑病一种新的治疗靶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开发高效、特异的治疗性抗体或基因治疗方案,有望为银屑病的生物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微小RNA(miRNA,microRNA)是近几年被人们所研究的相对较新型的分子,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大约由19~25个核苷酸组成,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与靶细胞靶基因的结合来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微小RNA的表达异常在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微小RNA在特应性皮炎中表达异常。本文对微小RNA在特应性皮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生存素在细胞凋亡抑制中起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其作为肿瘤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点。应用RNA干扰技术靶向抑制生存素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RNA干预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内的一种高度序列特异性的抗病毒体系。由于HIV—1是RNA逆转录病毒,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利用RNA干预技术,将模拟细胞表面受体或HIV—1基因序列的双链RNA成分导入靶细胞,可有效抑制HIV—1的入侵、复制和表达,为防治艾滋病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家族是一种通过脱氨酶作用编辑DNA和RNA序列的抗病毒活性蛋白分子.最初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家族因具有抑制HIV复制的作用而得到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家族在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的其他病毒感染如人类嗜T细胞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乳头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的编辑作用不仅是病毒基因多样性和进化性的来源,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在转录水平上的基因阻断技术,可以抑制靶基因表达或使基因沉默。促成针对性的RNAi发生,达到在不同环节上调节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影响基因的表达,是RNAi参与皮肤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思路。使用RNAi技术参与肿瘤的治疗具有针对性强、效率高、作用可以持久的优势,可能特异性、长期及完全抑制目的基因表达、逆转肿瘤细胞恶性表型、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调亡和降低肿瘤耐药性,从而实现抑制肿瘤发生、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肿瘤侵袭性、逆转肿瘤耐药性,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长链非编码环状RNA分子,其通过竞争内源性RNA特异性结合miRNA,参与基因组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的调节,进而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病。近来研究表明,狼疮肾炎患者的发病及进展受到circRNA差异表达的影响。本文阐述了circRNA在狼疮肾炎患者中呈现的异常表达,同时参与其致病的具体机制,以分析其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免疫荧光试验等检测方法对性病门诊男性尿道病原体及NGU患者治疗前后真菌(Fu)状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204例患者中Fu( )73例,检出率为35.78%。在60例Fu( )的尿道炎患者中以NGU病原体感染率较高,达96.67%(58/60);Fu感染与性病尿道炎的发病无关联(χ2=5.508,P>0.05),而与曾经抗生素治疗者之间有关联(χ2=15.8820,P<0.01)。对NGU开展的Fu治疗有明显的治疗效果(χ2=6.0072,P<0.05)和预防作用(χ2=10.1426,P<0.01)。NGU不规则的抗生素治疗,可诱发FU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CD45分子是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T淋巴细胞活化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T淋巴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CD45单抗在体外对T、B淋巴细胞有不同的抑制及活化效应,可应用于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疾病如银屑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CD45分子及其在银屑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在我地区已排在性传播疾病第一位,而解脲脲原体(UU)是非淋菌性尿道炎最常见病原体。由于抗生素广泛运用,耐药株不断增多,各地区差异较大,笔者对我院难治性42例NGU患者解脲脲原体药物敏感试验,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诊断病理学中,分子诊断是一种新技术。本文扼要介绍原位杂交和PCR二项诊断性核酸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在皮肤感染疾病中检出病原体方面的应用,并对它们的优缺点作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