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种植体对单个或多个前牙缺失的修复是有实用价值的临床治疗方法之一,我院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间采用一段式锥状螺旋种植体修复前牙缺失患者51例,植入一段式锥状螺旋种植体66颗,并进行同期牙冠修复,经过10年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25~50岁。其中单个中切牙缺失31例,单个侧切缺失5例,双侧中切牙缺失6例,一侧中切牙伴侧切牙缺失7例,一侧中切牙伴对侧侧切牙缺失1例,双侧侧切牙缺失1例。1.2方法1.2.1材料本组患者均采用卫生部口腔种植中心研究的一段式锥状螺旋种植体及配套工具。1.2.…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国产钛芯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种植牙,以延期种植法对138例患者的180颗前牙缺失作了种植,均已完成冠修复,经0.5~3年随访观察,种植牙保存率达95.5%,获得了近似天然牙的临床效果。作者就HA-Ti人工种植牙修复前牙缺失的优点、影响成功因素和医学美学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964例口腔修复病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牙列缺失、牙列缺损及牙体缺损的特点及修复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口腔修复9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修复换牙3066颗,其中可摘局部义齿件数835例(86.62%),修复牙数1913颗(62.4%);全口义齿79例(8.20%),修复牙数1093颗(35.65%);牙体缺损修复50例(5.19%),修复缺损牙60颗(1.96%);在发病率上男女性别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合理的修复设计,达到好的修复效果,减轻患者的牙齿缺损,缺失畸形等疾病,恢复患者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是口腔修复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锥状螺旋一段式人工种植牙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岩  张雷  强伟林 《河北医药》2004,26(1):33-34
目的 评价锥状螺旋一段式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牙槽骨粘骨膜切开翻瓣法植入种植体32颗、术后10d暂时冠修复,半年后永久冠修复,随访观察2年。结果 种植体稳固,牙龈组织健康,X线片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无阴影,能担负一定咬合功能,保存率100%。结论 应用锥状螺旋一段式人工牙种植做牙缺失修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种植牙修复游离端缺失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探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游离端牙缺失修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种植牙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种植牙修复后,稳定性、成功率、咬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2.081、13.390、3.911,P<0.05)。观察组35例患者治疗后满意度显然高于对照组(χ2=11.328,P<0.05)。结论临床中游离端缺失牙修复患者采用种植牙修复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显著修复成功率,患者术后满意度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并观察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的修复治疗效果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诊治的154例牙体缺损及缺失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临床特点分析,154例患者中活动义齿修复100例(64.9%),固定义齿修复54例(35.1%),差异显著(P<0.05);870颗患牙中,缺损牙齿696颗(80.0%),缺失牙齿174颗(20.0%),差异显著(P<0.05);病变牙齿位置较多的有上颌第一磨牙、上颌第二磨牙、下颌第一磨牙等,上颌病牙多于下颌病牙,且上下颌均有缺失或缺损的病例较少。结论老年口腔牙齿问题纷繁复杂,其中牙齿缺损发生率较缺失发生率高,上颌病牙发生率高于下颌,临床较多采用的治疗方式是活动义齿修复,同固定义齿相比可保留的残根残冠以及软组织倒凹加强活动义齿固定修复具有美观、舒适、稳固、咀嚼功能恢复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老年人牙齿缺失及口腔修复状况,我们对福州市11个单位420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调查,以期有助于老年人口腔修复的临床工作.受检者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64.5岁.其中男性311名,女性109名.按职业分为工人组(124名),军人组(132名)和干部、知识分子组(164名,简称干、知组).调查采用口腔检查和问诊相结合,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一、牙齿缺失情况420名老人中,失牙者355名,失牙率84.52%,失牙数3549颗,失牙均8.45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种植牙修复与固定桥修复在前牙单个缺失中的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意愿将本院口腔科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147例(147颗牙)前牙单个缺失患者分为种植修复组(采用种植牙修复治疗,74颗牙)和固定桥组(采用固定桥修复方法,73颗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修复治疗后龈缘水平分布比较,种植修复组分布于0~0.5mm水平达到91.89%,固定桥组为79.45%,两组患者的龈缘水平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治疗后两组唇侧丰满度分布比较,种植修复组唇侧丰满度分布于0~1mm水平达到89.19%,固定桥组为71.23%,种植修复组显著优于固定桥组患者(P0.05)。修复当日、修复半年后、修复1年后种植修复组患者的总咬合力、左右向位移、前后向位移检测值均优于固定桥组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修复组患者在修复1年后的临床疗效评估为有效率95.95%显著的高于固定桥组的80.8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修复较固定桥修复在前牙单个缺失中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徐彬  李晓玲 《江苏医药》1992,18(9):472-473
本文报告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HA)种植前牙一次性植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拔除家兔上前牙,即刻植入HA 种植牙,固定并观察3个月和6个月的标本电镜观察见种植界面为骨性结合,紧密嵌合。临床应用于25例患者28颗(?),根据术前牙片与模型选HA 成品根,在其上作光固化冠修复成为牙整体。拔除患牙,将消毒的HA 种植(?)立即植入新鲜拔牙窝内,结扎固定。所做种植手术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我院口腔门诊在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所收治的牙列缺隙患者30例42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使用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隙治疗)15例患者20颗患牙和对照组(使用常规修复治疗)15例患者22颗患牙,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患牙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患牙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3%,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出现牙列缺隙时使用种植牙进行修复的效果较好,后遗症低,并发症少,修复牙不容易脱落且不容易促使牙龈变色,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纤维桩利用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保存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例如在桩核冠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及利用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恢复牙体形态的成效。方法:112例患者的168颗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且牙周组织健康、牙根有足够长度的牙体缺损患牙。其中穿髓型楔状缺损的牙齿缺损10颗,邻面缺损7颗,因特殊原因不做冠7颗,残根残冠修复形成桩核冠144颗。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168颗牙齿中161颗完好,7例失败,其中1例舌侧充填体折断松动,2例牙体组织折断,充填体和纤维桩完好,3例牙颈部折断,1例纤维状脱落,牙根完好。成功率为95.8%。其中桩核冠修复成功率为97.1%,牙体修复成功率为88.8%。结论:纤维桩通过树脂黏接剂与根管牙本质形成较高的黏接强度,使牙根与修复体之间连接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从而延长修复体和牙体组织的使用寿命,使修复后的患牙可以承载各种口腔功能性应力。  相似文献   

12.
金属烤瓷修复体具有强度高、质硬耐磨、色泽稳定、与天然牙相似等优点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牙齿美容修复。对于前牙修复 ,除恢复其功能外 ,美观问题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本文对 1998年 6月~ 2 0 0 1年 6月用金属烤瓷冠桥修复的 188例患者中 2 80颗前牙 ,其中欠满意及不满意的 5 8颗牙 ,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原因 ,现将其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口腔科门诊修复患者 188例 ,其中男 68例 ,女12 0例。单冠 12 0例 ,桥体 68例 (160颗牙 )。修复颜色异常牙(四环素牙、死髓变色牙 ) 10例 (4 8颗牙 ) ,牙体及牙列缺损 14 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种植术围手术期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1年60例患者(71颗缺失牙)作为对照组,2012年至2013年度60例患者(68颗缺失牙)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细致化改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种植牙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种植牙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致化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可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李红云  任贤云 《云南医药》2000,21(3):246-247
为更好地了解老年缺失牙患者的口腔状况及修复治疗效果,本文对437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义齿修复情况作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 从1995年~1999年在我院口腔修复科作修复治疗的60岁以上的患者437例,其中男285例,女152例,平均年龄7103岁。437例患者中义齿修复610件,其中牙列缺损修复244例,354件,牙例缺失修复98例,148件,牙体缺损修复及原基托加牙修理95例,108件。结果 一、缺失牙情况 437例患者中,上下牙列均缺失50例,上牙列缺失30例,下牙列缺失18例,牙列缺损244例,牙体缺损52例,修理加牙43例,437例患者牙齿缺失情况见表1,可见随…  相似文献   

15.
烤瓷舌翼板粘结桥修复前牙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牙缺失造成牙列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传统修复方法为锤造固定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这两种方法虽然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但有不易克服的缺点。主要是锤造固定义齿在修复过程中,对正常基牙磨切过多,且不美观。可摘局部义齿虽然对基牙损伤小,但异物感大、患者不易适应。对前牙单、双牙牙列缺损的病例,采用烤瓷舌翼板粘结桥治疗,经三年随访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52例,男38例,女14例,72颗牙齿,其中连续缺失2颗牙齿9例,1颗牙齿为43例,上颌中切牙22颗,侧切牙21颗,尖牙5颗,下颌中切牙16颗,侧切牙8颗。初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伤所致上前牙缺失合并骨缺损患者治疗中种植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行口腔颌面部上前牙缺失的外伤患者120例,牙缺失2颗以下71例,3颗以上22例,均行种植修复,共植入ITI种植体236枚,45例同时行骨劈开、挤压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对治疗结果进行探讨。结果患者均经1~2年的随访,120例患者中仅l例患者2颗植入体掉落1颗,其余患者均效果良好。结论种植修复术能够有效修复创伤性上前牙缺失,对残余牙齿无损伤,且具有舒适美观以及良好的咀嚼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劈裂牙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牙齿劈裂后患者十分苦脑,大多数病人对此病缺乏足够的认识要求拔除。从1982年开始对78例劈裂牙采用全冠修复的方法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采取金属全冠共修复劈裂牙78颗,其中男性55人,对称性劈裂7例,共62颗牙,女性患者14人,对称性劈裂7例,共16颗牙,年龄30岁以下的17颗,30—50岁的42颗,50岁以上的19颗,共治疗第一磨牙41颗,第二磨牙3颗,第一双尖牙11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人类第三副牙齿",种植牙已在口腔治疗中广泛应用,相对其他的修复方式,它有很多优越性,近些年成了越来越多牙缺失者的修复首选。在种植牙火热的同时,也有不少患者好奇:作为没有生命的外来物,它是如何被"种"上去的?这样的"种牙"手术安全吗?"种"一颗牙齿怎么那么贵?本期特别策划,我们请口腔专家将这些问题一一为大家解析清楚。  相似文献   

19.
徐彬  李晓玲 《江苏医药》1994,20(3):132-133
采用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种植根,在其上作冠修复,一次性植入前牙新鲜受植窝内的手术方法对38例病人进行种植牙的临床应中研究。经随访种植牙存活率为86.84%。  相似文献   

20.
钛人工种植牙临床应用55例福建省立医院口腔科张凌夫林毅人工种植牙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人类牙缺失的新型修复方法。我科1993年开始使用珠海-拜阿蒙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的柱状二段式HA-Ti牙种植体,共行55例69枚种植,并进行了随访追踪观察,现将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