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贾慧  莫颖宁 《现代预防医学》2023,(11):2031-2036
目的 分析乡镇卫生院运行效率并探讨外部环境因素对运行效率带来的影响,以期为优化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选取《山东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及《山东统计年鉴2021》中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20年山东省16个地市的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三阶段DEA分析,山东省乡镇卫生院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852、0.886、0.959。聊城、威海等4个地市达到有效状态,济南、青岛等10个地市的综合效率值有所上升。结论 山东省乡镇卫生院效率在环境变量的影响下被低估,但整体效率不高且区域间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外部环境变量对乡镇卫生院效率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9年成渝经济圈内16个地市医院运行效率,以期为优化成渝地区间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6个地市医院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 模型剔除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后,进行效率分析。结果 经过三阶段DEA分析,成渝经济圈医院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为0.978、0.989和0.989。成都、绵阳等10个市综合技术效率值为1,德阳市综合技术效率下降,乐山、南充等4个市综合技术效率上升。结论 经济圈内部各地市医院运行效率有差异,环境变量对医院运行效率有较大影响,应充分考虑到环境变量的影响,加强区域卫生资源协同,科学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廖翠  郑格琳 《中国卫生经济》2023,42(10):71-74,91
目的:对2019年脱贫县中医类医院运行效率进行分析,为防止因病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全国22个省份611家脱贫县中医类医院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后,脱贫县中医类医院综合效率值为0.952,技术效率值为0.988,规模效率值为0.962;对比调整前,医院运行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低效的规模效率。结论: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因素后,脱贫县中医类医院运行效率真实水平较调整前有所提高,即医院的运行效率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且真实水平容易被低估。对于脱贫县中医类医院发展而言,需要持续加大经济投入,同时要注重医院内涵建设,切实降低外部因素的干扰,有效发挥医院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10—2020年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提出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政策建议。方法:从《安徽统计年鉴》中提取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2010—2020年基础配置、服务数量和服务效率的相应指标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法对其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综合效益处于波动状态;2016—2019年综合效益稳定为1.000,均为DEA强有效,投入产出达到相对最有效率,规模报酬达到最优;2020年综合效益最低,为0.913,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最低,为0.651。2010—2020年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投入产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0.961。结论:安徽省妇幼保健机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较高,投入与产出效率值得肯定。医疗技术水平滞后与医院规模的日趋扩大不匹配,医院管理者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12—2019年我国31个省份中医药服务利用情况进行空间计量分析,揭示我国中医药服务利用的状况、空间相关性和影响因素。方法运用2013—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8—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及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从每万人中医类诊疗量入手,利用空间相关性检验和空间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省际中医药服务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我国2012—2019年每万人中医类诊疗量增幅为50.7%,且历年东部都是中部的2倍左右,西部居中;历年全局Moran’s I>0且P<0.05;SLM结果显示,2019年每万人中医类诊疗量的影响因素为人均GDP(t=4.584,P=0)和每万人中医药人员数(t=7.318,P=0)。结论我国中医药服务利用在稳步提升但存在地域差异,各省份中医药服务利用都表现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中医药服务利用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医药人员数量配置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广西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情况,为“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分别从纵向和横向2个维度对广西中医类医疗机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并以DEA得出的效率值为因变量,建立面板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广西中医类医疗机构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纵向分析结果显示,2016-2020年广西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总体效率偏低,平均总体效率值为0.976,其中2018年、2020年为非DEA有效状态。横向分析结果显示,2020年广西14个地级市中医类医疗机构有6个地区综合效率为1,仅占总体决策单元的42.8%,平均总体效率值为0.913。影响中医类医疗机构运营效率的因素有诊疗量、出院人数、中医药人员数、人均住院费用、地区常住人口、地区人均GDP、中医类医疗机构人员数以及政府医疗卫生机构拨款收入。[结论]广西中医类医疗机构运行效率总体效率较低,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扩大医疗产出,从而全面提高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9年苏浙沪皖经济圈内27个城市医院运行效率,为优化苏浙沪皖卫生资源配置和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苏浙沪皖27个城市医院指标数据,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法,在控制环境变量和剔除随机效应后效率分析。结果 苏浙沪皖经济圈医院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41、0.948和0.992。结论 苏浙沪皖经济圈内医院运行效率有所差异,环境变量对医院运行效率影响较大,对外部的资源配置存在敏感性不同的差异,应统筹区域医疗资源,提高医院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新医改以来我国中医类医院各项效率值的测算分析,为改善其运行效率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各省份中医类医疗机构运行效率值,分析其投入冗余和产出亏空情况;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测算其技术效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结果显示,2012-2016年我国中医类医院的各项效率值变化呈上升趋势,各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值均为高效(0.884~0.984),部分省份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亏空情况;SFA分析结果显示,2012-2016年各地区中医类医院的技术效率等级均为中级;财政补助收入、实际开放床位数和年末诊疗人次数等均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中、西部提高空间较大,政府应以实际运行表现为依据,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各级中医类医院应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运行现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国中医类卫生医疗机构发展现状与公平性,为中医类卫生医疗机构深化改革提供智囊支撑.方法 以《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为基础数据,绘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类医院、中医类门诊部、中医类诊所、中医类研究机构在人口和面积维度上的洛伦茨曲线,并计算其基尼系数.结果 在人口方面,中医类医院、中医类门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2020年珠三角某市中医类医院的综合服务效率,为该市下一步调整资源配置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分析2020年该市所辖各区(市)中医类医院资源投入和产出,对服务效率作出综合评价。结果:2020年珠三角某市行政区域中共有3家中医类医院达到DEA有效,5家中医类医院DEA无效,存在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的问题。结论:该市中医类医院2020年度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偏低,卫生资源投入过剩是主要原因,应科学统筹加强中医药卫生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2014—2019年我国30个省份中医医院运营效率的静态、动态变化情况,为我国中医医院确立统筹全局的卫生资源规划及提升运营绩效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4—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使用DEA - BCC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份中医医院运营效率的整体水平和不同区域下的运营效率差异。结果 2014—2019年我国各省份中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为0.871,全要素生产指数常年处于正向增长状态。东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指数均值分别为0.997 、1.006 、0.996,在各要素指标中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探究发现全国30个省份中,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效率大于等于1的比重均未超过65%,需进一步提升。结论 我国中医医院卫生资源运营效率较好,但也存在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发展水平有限等问题,需通过区域优势互补、提高技术进步水平、制定合理规划实现绩效发展和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2.
2005—2009年我国中医医院资源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资源主要包括人员、床位、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等。通过对2005—2009年我国中医医院机构数、床位、人员、固定资产等资源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综合医院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十二五"中医医院的发展提供参考。数据均来源于2005—2009年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和评价2015—2019年湖北省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运营效率,并探析不同级别及类型医院效率变动的异质性。方法:利用超效率SBM-DEA模型对两种性质的医院进行静态效率分析,并用DEA-Malmquist模型进行动态分析。结果:从静态效率来看,2015—2019年,民营医院效率排名情况较好,公立二、三级医院和中医医院效率情况较民营医院好,民营一级医院和专科医院效率情况较公立医院好。2015—2019年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均值分别为0.992、0.993。在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医院中,公立未定级医院、民营中医医院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大于1。结论:湖北省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差距较大,公立二、三级和中医医院以及民营中医、专科和一级医院获得较好发展,民营医院应向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医疗服务方面转变。两类机构应在不同等级和类别的医疗机构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级各类医院应以技术进步为推动器,逐步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东省三级中医医院投入产出效率,了解广东省三级中医医院资源规划情况,为广东省进一步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院资源,提高中医医院运营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东省18家三级中医医院为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度3个投入指标和3个产出指标进行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有8家医院(44.4%)处于DEA有效状态,10家医院(56.6%)处于非DEA有效状态;非总体有效医院中,纯技术效率为1的有7家(70%),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小于1的有3家(30%)。结论:广东省三级中医医院运营效率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医院规模偏大(33.3%),应合理控制医院发展规模,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医院管理水平,全方位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新医改以来我国29个省市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效率,并根据投入-产出类型提出相应发展策略。方法 以2011-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乡镇卫生院服务提供数据和资源配置数据进行DEA分析。结果 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技术效率最高,东部次之、中部最低;规模效率普遍较高。按照资源配置和技术效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尚未达到最佳水平的22省市分为5种类型。结论 大部分省市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效率尚未达到最佳水平,需根据其投入-产出类型调整投入或寻求有效的生产方式来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算浙江省三级公立医院综合技术效率,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医院综合技术效率,并以测算出的综合技术效率为因变量,相关指标为自变量,利用Tobit回归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浙江省三级公立医院综合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49,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63,规模效率平均值为0.985.28.26%的医院DEA有效,29.35%的医院规模收益不变.综合效率与床位周转率、人均工作量呈正相关,与医疗业务成本比呈负相关.结论:研究对象的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床位周转率、医生人均工作量影响医院整体技术效率;面临规模过度扩张风险,西医与中医医院的规模效益差异较大.建议:严格控制大型医院规模扩张,西医与中医医院要采取差异化政策;实现粗放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推进质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