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了解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居民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sm -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 MAFLD)患病现状及与饮食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方式对贵州省黔东南地区 30~79 岁的10 810名苗族侗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该地区MAFLD的饮食影响因素。结果 当地人群MAFLD患病率为14.93%。腊肉摄入频率达到每月均吃(OR = 1.28,95%CI:1.02~1.61)以及腌制蔬菜(OR = 1.39,95%CI:1.11~1.73)和油茶(OR = 1.35,95%CI:1.16~1.57)的摄入频率>2次/月时均可能会增加MAFLD的患病风险,而食用白酸汤(OR = 0.76,95%CI:0.64~0.90)和蕨菜(OR = 0.80,95%CI:0.65~0.99)的摄入频率>2次/月则均会降低MAFLD患病风险。结论 过量频率的腊肉、腌制蔬菜以及油茶摄入可能会增加苗族侗族人群MAFLD的患病风险,而摄入适量的蕨菜、白酸汤则可能对该病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风险与睡眠问题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以合肥市5896名3~5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家长问卷收集人口学特征和生活方式、儿童睡眠习惯问卷评价睡眠问题、全球饮食质量评分评估营养不良风险。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风险、食物摄入频率与睡眠问题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中营养不良中、高风险的儿童占目标人群的49.2%、25.0%,平均睡眠时长不达标、总体睡眠质量不良的发生率为56.5%、8.9%。与营养不良风险高风险组比,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的睡眠质量不良(中风险组:OR=0.60,95%CI:0.49~0.74;低风险组:OR=0.44,95%CI:0.34~0.58)、睡眠时长不达标(中风险组:OR=0.83,95%CI:0.73~0.94;低风险组:OR=0.61,95%CI:0.52~0.70)发生风险均显著降低。动物血制品(OR=0.79,95%CI:0.64~0.98)、红黄色蔬菜(OR=0.91,95%CI:0.85~0.98)、奶及奶制品(OR=0.91,95%CI:0.86~0.97)摄入频率增加,糖类(OR=1.28,95%CI:1.14~1.44)和含糖饮料(OR=1.27,95%CI:1.12~1.45)摄入频率降低与睡眠问题发生率减少有关。结论 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风险更低与睡眠质量更好相关,提示改善饮食质量可能促进学龄前儿童睡眠。  相似文献   

3.
饮食因素与尿石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饮食营养因素在尿石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深圳市某医院6个月内确诊的所有上尿路含钙结石门诊病人,总有效例数241例,对照选自同一星期该医院的外科新住院病人,按年龄与性别进行1:1配对,采用半定量食物频数问卷调查他们的饮食情况,统计分析饮水及营养因素与尿石症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平时不喜饮水[OR不喜欢:喜欢=1.914(95%CI:1.272-2.881)];饮纯水次数少[OR多一次=0.771(95%CI:0.614-0.967)];饮果汁少[OR多一杯=0.273(95%CI:0.076-0.978)];口味咸[OR偏咸:淡=3.382(95%CI:2.133-5.362),OR一般:淡=1.435(95%CI:1.252-1.645)];喜甜食[OR常吃:不吃=4.509(95%CI:2.457%-8.277),OR一般:不吃=1.562(95%CI:1.305-1.870)];主要食用动物油[OR动物油:植物油=2.222(95%CI:1.012-4.880)];蛋白质,脂肪和磷摄入量多;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抗坏血酸摄入少。结论 营养饮食因素是尿石症得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情况和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的追踪数据共10 750名八年级学生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选择χ2 检验,不良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青少年经常或总是饮用含糖/碳酸饮料的报告率为21.36%,而经常或总是食用油炸/烧烤食品的报告率为14.6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含糖/碳酸饮料消费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家庭经济情况(富裕:OR = 1.538,95%CI: 1.258~1.882,P<0.001)、父亲经常醉酒(OR = 1.530,95%CI: 1.308~1.789,P<0.001)、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初中或高中:OR = 1.237,95%CI: 1.076~1.422,P<0.01)、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初中或高中:OR = 1.189,95%CI: 1.011~1.397,P<0.05)、与朋友外出运动、看电影(一年或半年一次:OR = 1.146,95%CI: 1.016~1.294,P<0.05; 每月或每周一次:OR = 1.786,95%CI: 1.562~2.043,P<0.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2.327,95%CI: 1.791~3.024,P<0.001);保护因素包括女性(OR = 0.746,95%CI: 0.672~0.829,P<0.001)、与父母吃晚饭(一年或半年一次:OR = 0.601,95%CI: 0.412~0.878,P<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0.696,95%CI: 0.495~0.979,P<0.05)、自评整体健康情况(一般:OR = 0.783,95%CI: 0.641~0.956,P<0.05;比较好/很好:OR = 0.652,95%CI: 0.539~0.790,P<0.001)。青少年油炸/烧烤食品消费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OR = 1.187,95%CI: 1.054~1.335,P<0.01)、家庭经济情况(富裕:OR = 1.377,95%CI: 1.093~1.735,P<0.01)、父亲经常醉酒(OR = 1.684,95%CI: 1.417~2.001,P<0.001)、与朋友外出运动、看电影(每月或每周一次:OR = 1.706, 95%CI: 1.454~2.001, P<0.001;每周一次以上:OR = 2.783,95%CI: 2.126~3.644,P<0.001);保护因素包括与父母吃晚饭(每周一次以上:OR = 0.673,95%CI: 0.461~0.981,P<0.05)、自评整体健康情况(一般:OR = 0.788,95%CI: 0.634~0.980,P<0.05,比较好/很好:OR = 0.579,95%CI: 0.469~0.714,P<0.001)。结论 青少年不良饮食行为不仅受到个体因素影响,还与一系列家庭或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本人应该多方合作,实施综合干预,提高青少年健康素养并促进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居民血脂异常流行现状及其与特色饮食的关系。方法 对贵州省30~79岁10 620名侗族、苗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特色饮食与血脂异常及其分类的关系。结果 贵州省少数民族居民血脂异常检出率为34.94%,其中侗族35.30%,苗族34.4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牛/羊瘪>1次/月与血脂异常(OR=1.261,95%CI:1.091~1.458)和高甘油三酯血症(TG)(OR=1.380,95%CI:1.174~1.622)患病风险呈正相关;白酸汤>4次/月(OR=0.862,95%CI:0.753~0.988)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呈负相关,蕨菜>1次/月与高胆固醇血症(TC)(OR=0.737,95%CI:0.581~0.936)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LDL-C)(OR=0.611,95%CI:0.472~0.790)患病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牛/羊瘪>1次/月可能会增加血脂异常和高TG血症患病风险;白酸汤>4次/月可能会降低血脂异常患病风险,蕨菜>1次/月可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居民胃癌的危险因素,为胃癌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23篇有关胃癌主要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Review manager4.2进行一致性检验及合并OR值和95%置信区间的计算。结果各因素合并OR值分别为:胃癌家族史OR=5.39(95%CI:2.83~10.25);胃病史OR=5.71(95%:3.64~8.95);饮酒OR=2.92(95%CI:1.57~5.45);吸烟OR=2.36(95%CI:1.60~3.49);高盐饮食OR=2.42(95%CI:1.51~3.86);盐渍食品OR=4.06(95%CI:2.37~6.97);烫食OR=2.46(95%CI:1.30~4.64);饮食不规律OR=2.29(95%CI:1.44~3.65)。结论影响中国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家族史、胃病史、饮酒、吸烟、高盐饮食、盐渍食品、烫食和饮食不规律,为胃癌的饮食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情况的营养相关因素,为实现近视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0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正定县青少年385人进行视力检测,体格检查及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及膳食调查)。运用单因素分析及lasso回归筛选变量,Logistic回归探究近视可能的影响因素。因子分析对饮食模式进行提取,分析其与近视的关联性。结果 385名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68.6%。多因素分析发现进食油炸食品(OR=8.480, 95%CI:1.058~67.971)为近视的危险因素;摄入奶及奶制品(OR=0.994, 95%CI:0.991~0.999)、大豆及坚果(OR=0.997, 95%CI:0.994~0.999),父母双方均不近视(OR=0.312, 95%CI:0.115~0.845),每周4节体育课(OR=0.269, 95%CI:0.074~0.984)为近视的保护因素(P<0.05)。因子分析共提取出3种饮食模式,分别是多样化、大豆杂粮及零食饮料饮食模式。Logistic分析发现大豆杂粮饮食模式对近视具有保护作用(OR=0.85, 95%CI:0.73~0.99,...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武汉市地铁工作人员营养与饮食行为状况,分析饮食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武汉市地铁集团402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膳食摄入及日常饮食行为情况,运用秩和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营养状况和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 地铁工作人员日均蔬菜类、水果类、蛋类、奶及奶制品和水摄入量低于推荐量;畜禽肉类摄入量高于建议量;三班制和四班制员工的蔬菜摄入量低于不轮班和两班制员工(P<0.05)。不经常吃早餐的比例,客运值班员和行车值班员高于行政管理人员(χ2 = 19.307,P<0.05),三班制和四班制高于不轮班(χ2 = 20.513,P<0.05)。点外卖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χ2 = 10.195,P<0.05),客运值班员和行车值班员高于电动客车司机和行政管理人员(χ2 = 31.061,P<0.05),三班制和四班制高于不轮班(χ2 = 19.735,P<0.05)。51.3%的员工吃饭过快。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OR = 0.595,95%CI:0.357~0.990)、非行政管理人员工种(客运值班员:OR = 0.169,95%CI:0.036~0.794; 行车值班员:OR = 0.095,95%CI:0.020~0.452; 电动客车司机:OR = 0.107,95%CI:0.022~0.527)与健康饮食行为呈负相关,年龄小(20~25岁:OR = 4.568,95%CI:1.784~11.694;>25~30岁:OR = 3.553,95%CI:1.528~8.261)与健康饮食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武汉市地铁工作人员存在某些食物种类摄入不合理情况,性别、年龄和工种是健康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潍坊市成人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潍坊市抽取5 156名≥18岁成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主要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 潍坊市成人居民高血压、血脂异常及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5.16%、34.60%、9.39%;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结果显示男性(OR = 1.391,95%CI:1.164~1.661)、年龄大(OR = 13.568,95%CI:8.215~22.408)、饮酒(OR = 1.270,95%CI:1.060~1.520)、肥胖(OR = 9.644,95%CI:5.203~17.878)、高盐(OR = 1.020,95%CI:1.000~1.041)、自评健康状况差(OR = 3.006,95%CI:1.694~5.335)、锻炼(OR = 0.834,95%CI: 0.725~0.959)是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男性(OR = 1.268,95%CI:1.032~1.558)、年龄大(OR = 6.049,95%CI:2.420~15.117)、肥胖(OR = 18.227,95%CI:2.471~134.480)、自评健康状况差(OR = 3.664,95%CI:1.093~12.277)、锻炼(OR = 0.719,95%CI:0.587~0.880)是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年龄大(OR = 2.209,95%CI:1.522~3.206)、自评健康状况好(OR = 0.859,95%CI:0.743~0.993)、已婚(OR = 0.599,95%CI:0.402~0.893)、肥胖(OR = 6.239,95%CI:3.868~10.062)、吸烟(OR = 1.281,95%CI:1.076~1.526)、高盐(OR = 1.024,95%CI:1.006~1.043)、高油(OR = 1.208,95%CI:1.007~1.014)是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 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潍坊市成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其患病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老年人、超重和肥胖居民的健康管理,同时大力倡导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度锻炼,提高居民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中国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成年人闲暇时久坐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调查数据,对10274名成年人闲暇时久坐行为的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建立有序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015年中国成年人闲暇时久坐时长平均为160min/d。其中≤120min/d有2 573人(25.05%),121~239min/d有4856人(47.26%),≥240min/d有2 845人(27.69%),主要是以看电视为主,上海市的成年人久坐平均时长高于其他地区。18~35岁(OR=1.86, 95%CI:1.56~2.21)、36~50岁(OR=1.19, 95%CI:1.05~1.35)、未婚(OR=1.76, 95%CI:1.41~2.20)、初中(OR=1.15, 95%CI:1.03~1.29)、高中及中专(OR=1.48, 95%CI:1.30~1.69)、大学及以上(OR=2.52, 95%CI:2.14~2.98)、失业(OR=1.26, 95%CI:1.16~1.37)、吸烟(OR=1.23, 95%CI:1.11~1.35)、喜欢看电视(OR=1.92, 95%CI:1.64~2.26)、对玩电脑游戏中立(OR=1.25, 95%CI:1.11~1.40)或喜欢(OR=2.71, 95%CI:2.39~3.06)、喜欢阅读(OR=1.37, 95%CI:1.22~1.54)的调查者久坐时间更长。结论 中国成年人闲暇时久坐水平较高,年龄偏低、未婚、失业、高学历的人群中,具有吸烟、平时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或游戏机、阅读的行为习惯者为高危人群,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闲暇时久坐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数据,筛选出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农村中老年人样本7 427例,根据Berkman社会网络指数判断是否存在社会隔离,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对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中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为28.84%,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OR = 1.55,95%CI:1.38~1.73)、年龄(OR = 1.69,95%CI:1.58~1.80)、地域(OR = 1.21,95%CI:1.13~1.29)、教育水平(OR = 0.83,95%CI:0.74~0.94)、金融机构存款金额(OR = 0.86,95%CI:0.80~0.93)、出入阶梯数(OR = 1.06,95%CI:1.01~1.13)、听力(OR = 1.25, 95%CI:1.11~1.41)、认知情况(OR = 0.91,95%CI:0.89~0.93)、生活满意度(OR = 1.07, 95%CI:1.01~1.15)、抑郁(OR = 1.17,95%CI:1.04~1.31)。结论 我国农村中老年人社会隔离发生率较高,应结合农村中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管理,增加其社会网络和社会参与,以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膳食因素与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病因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半定量食物频率表法,对200例乳腺癌患者和200例对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和膳食情况两大部分。结果经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物种类中,与低水平蔬菜摄入量相比,较高水平的蔬菜摄入量可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0.429,95%CI:0.223~0.827,P=0.012);与低水平红肉摄入量相比,较高水平的红肉摄入量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2.185,95%CI:1.077~4.431,P=0.030)。膳食营养素中,与低水平脂肪摄入量相比,中、高及较高水平的脂肪摄入量均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且随着脂肪摄入量增多,其OR值也递增,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分别为2.478、2.533、2.799,95%CI分别为1.245~4.933、1.130~5.675、1.449~5.470,P〈0.05,P〈0.01);与低水平蛋白质摄入量相比,中、高及较高水平的蛋白质摄入量均可能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3.484、3.860、3.467,95%CI分别为1.872~6.848、1.972~7.554、1.778~6.762,P〈0.01);而与低水平铁摄入量相比,中、高及较高水平的铁则可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0.528、0.479、0.340,95%CI分别为0.297~0.939、0.241~0.953、0.153~0.758,P〈0.05,P〈0.01);与低水平视黄醇当量相比,中、高及较高水平视黄醇当量则可能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OR值分别为0.428、0.409、0.175,95%CI分别为0.227~0.806、0.217~0.769、0.080。0.385,P〈0.01)。结论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类摄入量,减少肉类摄入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市社会办医投资活力被激发后,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民营医院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配额抽样方法在重庆市主城7个社区中方便抽取1 97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77.9%的居民不愿去民营医院就医,主要原因是“不信任民营医院”(64.6%)、“自身就医习惯”(41.0%)、民营医院“费用高”(36.9%)、“技术水平低”(28.9%)等。对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参保类型的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OR = 0.542, P = 0.019,95%CI: 0.324~0.905),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 001~7 000元(OR = 0.453, P<0.001, 95%CI: 0.310~0.662)和≥7 001元(OR = 0.527, P = 0.004, 95%CI: 0.342~0.812)是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不足且认可度低,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居民选择民营医院就医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朱蕙晨    黄鑫    周雨天  孙岩  田浩  葛军 《现代预防医学》2022,(24):4417-4422
目的 了解河北省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石家庄市、唐山市、临城县、沧县4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各抽取1个城市点和1个农村点,对其常住人口进行调查。结果 本次共计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2 772人。其中肥胖的患病率为19.0%;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6.5%;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6.2%;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34.0%;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6.9%。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的人数为2 183人(占78.8%),其中有1 163人(占42.0%)同时患有两种慢性病,454人(占16.4%)同时患有三种或三种以上慢性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在城市(OR = 0.545,95%CI:0.445~0.668)、低教育程度(OR = 0.556,95%CI:0.392~0.789)、相对低龄(OR = 0.598,95%CI:0.428~0.837;OR = 0.439,95%CI:0.252~0.763)的老年女性(OR = 1.860,95%CI:1.473~2.349)肥胖的风险更高;高年龄(OR = 1.449,95%CI:1.130~1.858;OR = 1.658,95%CI:1.156~2.377),低教育程度(OR = 0.740,95%CI:0.601~0.911;OR = 0.710,95%CI:0.552~0.914)和每天饮酒(OR = 0.571,95%CI:0.344~0.947;OR = 0.621,95%CI:0.452~0.854)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居住在城市(OR = 0.727,95%CI:0.588~0.899)的老年人患糖尿病风险更高;受教育程度高(OR = 1.301,95%CI:1.046~1.618;OR = 1.367,95%CI:1.052~1.777)的女性(OR = 1.407,95%CI:1.172~1.689)血脂症异常的风险更高;城市居民(OR = 0.609,95%CI:0.494~0.752)和几乎每天饮酒(OR = 0.320,95%CI:0.149~0.689;OR = 0.476,95%CI:0.327~0.692)的人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更高(P<0.05)。结论 河北省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不同的慢性疾病危险因素不同,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乡县农村地区成年常住居民脑卒中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7年4月—2017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河南省新乡县朗公庙、七里营2个乡镇17个农村村落的成年常住居民(≥18岁)10 691人进行脑卒中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次调查共纳入资料完整对象10 455人进行分析,河南省新乡县农村地区脑卒中粗患病率为6.60%,年龄标准化患病率为5.05%;其中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为6.58%,标准化患病率为2.89%;男性、女性的性别粗患病率分别为8.39%和5.35%,标准化患病率分别为3.63%和2.39%。在脑卒中常见慢性共患病中,高血压共病率最高,为55.94%,糖尿病共病率最低,为14.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50~59岁:OR = 3.968, 95%CI: 2.654~5.933; 60~69岁:OR = 8.694, 95%CI: 5.906~12.798; ≥70岁:OR = 8.854, 95%CI: 5.855~13.390)、职业为农民(OR = 1.821, 95%CI:1.174~2.824)、高血压(OR = 2.151, 95%CI: 1.816~2.547)、血脂异常(OR = 2.434, 95%CI: 1.950~3.038)、糖尿病(OR = 1.393, 95%CI: 1.091~1.778)、冠心病(OR = 1.385, 95%CI: 1.117~1.718)可能是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女性(OR = 0.542, 95%CI: 0.455~0.646)、有适度(OR = 0.668, 95%CI: 0.544~0.819)/剧烈运动(OR = 0.696, 95%CI: 0.571~0.849)可能是脑卒中患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河南省新乡县农村地区成年常住居民脑卒中患病率较高,男性、≥50岁、农民、无适度/剧烈运动者、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糖尿病者仍是脑卒中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武汉市流动人口、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饮酒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水平分层空间随机抽样方法,利用电脑语音辅助问自答卷技术(简称ACASI)对武汉市18~45岁1 135名流动人口、1 145名农村居民和1 249名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χ2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现在饮酒率分别为39.21%、40.44%和45.32%,城市居民饮酒率最高(χ2 = 10.36,P = 0.006)。总体来看,女性(OR = 0.35,95%CI: 0.28~0.45)、认为饮酒危害大(OR = 0.72,95%CI: 0.64~0.81)、劝酒不会喝(OR = 0.57,95%CI: 0.52~0.64)是现在饮酒的保护因素;年龄较大(OR = 1.04,95%CI: 1.02~1.05)、现在吸烟(OR = 1.30,95%CI: 1.03~1.64)、工作需要饮酒(OR = 1.77,95%CI: 1.42~2.21)、社交需要饮酒(OR = 3.53,95%CI: 2.85~4.37)、男性好友饮酒人数较多(OR = 1.43,95%CI: 1.28~1.60)是现在饮酒的危险因素,三人群和总人群的影响因素有异同之处。结论 三人群饮酒率较高,其中城市居民饮酒率最高,社交需要是三人群现在饮酒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对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膳食模式与中老年人骨密度水平的关系,为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乌鲁木齐市45岁及以上居民956人,用食物频率问卷进行膳食调查并用因子分析法提取膳食模式,使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分析膳食模式与骨密度水平的关系。结果 本次调查获得4种膳食模式:相对均衡模式,油盐模式,奶类及薯类模式,水产类模式;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21.7%;高水平相对均衡模式(OR = 0.588,95% CI = 0.363~0.951)和高水平奶类及薯类模式(OR = 0.668,95% CI = 0.370~0.983)与骨质疏松症低风险相关。结论 均衡饮食及高奶类与薯类的膳食模式摄入与较低的骨质疏松患病率有关;建议中老年居民应均衡膳食,多摄入奶制品及薯类,保护骨骼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山东省≥4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7月—2016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抽取3 600名≥4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肺功能检查。采用复杂抽样加权估算慢阻肺的患病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项目全部完成且质控合格的共3 317人,慢阻肺患病471人,经复杂加权后山东省≥40岁居民慢阻肺患病率为13.391%,男性患病率为20.200%,女性为6.632%,男性高于女性(χ2 = 95.359,P<0.001),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6.549%、10.837%、19.991%、23.632%,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高(χ2 = -12.01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 = 2.416,95%CI = 1.639~3.561)、年龄(OR = 3.749,95%CI = 1.883~7.467)、有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OR = 1.444,95%CI = 1.127~1.849)、儿童时期严重肺部感染史(OR = 3.183,95%CI = 1.414~7.168)、吸烟(OR = 2.207,95%CI = 1.805~2.698)、做饭时不通风(OR = 1.361,95%CI = 1.021~1.814)等是慢阻肺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山东省≥40岁居民慢阻肺患病率较高,应从各项危险因素入手,特别是男性、高龄、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吸烟、儿童时期严重肺部感染史、室内空气污染等方面,加强对慢阻肺的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