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院为1例左肺下叶及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病人作了左肺下叶切除加上叶舌段支气管剔除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3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10余年入院。病人每日痰量多于100ml,呈脓性,静置后呈“三层”。痰培养多次呈阳性,反复抗炎对症治疗疗效欠佳,症状严重时伴畏寒发热。肺部听诊左下肺可闻及痰鸣音。胸部X片提示左肺下叶及上叶舌段支气管是囊状及往状扩张。纤维支气管镜检,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及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脓性分泌物涌出。经控制感染,体位引流排痰等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下行左肺下叶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气…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扩合并哮喘)此一特殊类型的存在以及该型的临床特点。方法(1)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临床确诊的84例支扩患者进行测试,筛选出支扩合并哮喘病例和单纯性支扩病例。(2)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以往病史详细问卷。(3)对此两类型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4)对支扩合并哮喘类型进行分组用不同方案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1)81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其16例阳性,(PDFEV1<12.8μmoL)。3例支扩患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其中2例阳性(FEV1增加幅度>15%)。此18例确诊为支扩合并哮喘。另外66例阴性反应者属单纯性支扩。(2)支扩合并哮喘以往病史的特点是个人过敏病史及家族过敏病史的频率很高,分别为106%和111%。而单纯性支扩的频率很低,仅为9%和6%。(3)支扩合并哮喘的临床表现为发病呈季节性加重;常有上呼吸道过敏症状;痰液多为粘液脓性;除固定部位湿性音外,全部病例有散在性或弥漫性的喘鸣音。(4)支扩合并哮喘类型的分组试验性治疗,用抗支扩+抗哮喘药物的9例,疗效显著,基本完全治愈;而仅单独用抗支扩药物的9例,大部分遗留下症状和体征。结论支扩合并哮喘是一个特殊类型,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测试、以往病史追询、临床特点观察等和单纯性支扩相鉴别。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4.
支气管成形和肺动脉成形术治疗支气管肺癌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郭德和,王云我们于1992年8月~1995年3月,以支气管成形术和肺动脉成形治疗支气管肺癌7例,避免了全肺切除,扩大了手术适应征,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1例。年龄16岁~...  相似文献   

5.
李汉德  孙晓良 《吉林医学》1996,17(5):311-312
支气管成形术治疗小儿支气管断裂1例报告李汉德,孙晓良,王宇宏(吉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132011)1995年6月我院为1名因胸部挤压伤、左主支气管完全断裂的患儿,施行支气管成形术,病人安全渡过手术及手术后期,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女患,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性支气管结核的主要误诊原因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的特征;方法:采用01ympusB20纤支镜对20例患者进行检查,取标本送检;结果:单纯性支气管结核以青年人多见,女多于男,咳嗽、气促为主要症状,全部病例经胸部X线平片或CT扫描均未能确诊,但作纤支镜检查后,刷检发现抗酸杆菌6例(30%),病与活检确诊支气管结核8例(40%),总确诊率达70%;结论:对难治性咳嗽的病人,不论影像学有无改变,均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实支气管动脉栓塞对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例大咯血及长期反复咯血患者;经支气管动脉造影后行明胶海绵栓塞,观察对咯血患者的止血效果及副反应,结果:9例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3d,随访3个月无1例复发,5例患者出现发热、胸腹痛等反应,3d内恢复。2例患者出现不程度可恢复的脊髓损伤,结论管 动脉栓塞术对咯血有良好的疗效副作用较轻,是不能手术治疗的大咯血及反复咯血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重症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是指支气管断裂创面范围大,组织水肿污染重或[和]并发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1985年3月—1999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外伤性支气管断裂23例,其中5例属重症外伤性支气管断裂,术中行患侧支气管造瘘,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度过危险期后再择期行患侧支气管成形术或肺切除术,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均为胸部闭合伤。男4例,女1例,年龄20~43岁,平均37岁。煤矿井下创伤4例,交通事故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6d。入院时极度呼吸困难,广泛皮下气肿及患侧局部反常呼吸。伤侧听诊听到空瓮声或叭哒声。胸部X线示患…  相似文献   

9.
肺段支气管剔除术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有效方式,自1992年6月至1997年6月笔者采用支气管剔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患者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9例,年龄14~52岁,病史3~1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脓痰,部分伴咯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内膜结核 (endobronchialtuberculosis ,EBTB)又称支气管结核 ,是指发生于气管和支气管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结核病 ,大多数继发于活动性肺结核 ,但也有部分病例的肺部无结核病灶 ,此即称为“狭义的支气管结核”或称“单纯性EBTB”。由于这部分病例的肺部影像学常无明显改变或表现为支气管内肿块或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 ,因而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肺癌或气管内肿瘤、支气管扩张甚至支气管哮喘等 ,本文报道 5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的EBTB并分析了误诊过程和原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及入院…  相似文献   

11.
对9例左肺下叶并舌段支气管扩张病人施行左肺下叶切除加舌段支气管剔除术,临床效果满意。与传统的肺叶肺段切除术相比较,本手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肺组织,具有操作简单、胸内残腔小、术后易于恢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6岁。因发作性喘息5年余,再发2d,于2010年1月9日收入呼吸科。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偶尔咳嗽,咯少量白色泡沫痰,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予以解痉平喘,抗感染治疗(具体治疗不详),症状可缓解。  相似文献   

13.
14.
支气管异常起源1例曹富民李文起刘俊峰第四临床医学院胸外科(050011)关键词支气管;变异;畸形患者,男,47岁。因阵发性咳嗽2个月,X线胸片示右下肺阴影,支气管镜右下肺叶背段支气管刷检,找到可疑癌细胞,收入院。术中探查右肺下叶背段有一不规则肿物,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哮喘、支气管异物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误诊为支气管哮喘,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20例支气管异物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患儿都有咳嗽、肺部哮鸣音,年龄7个月~3岁18例,4岁1例,7岁1例,误诊时间2周~2年。异物停留部位均为支气管。异物种类有花生米9例,瓜子肉2例,瓜子壳2例,肉丝2例,菜条2例,花生壳1例,开心果壳1例,痰栓1例。纤维支气管镜取异物术后肺部哮鸣音消失,原有的异常X线征象恢复正常。结论 诊断支气管哮喘若常规治疗无效、不敏感者,应尽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42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常规止咳、化痰、排痰及抗感染、必要时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联合普米克令舒、硫酸特步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别为12.65分和5.3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后FEV1、FVC、FEV1/FVC、PEF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薄层CT、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是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患者一经确诊,在积极给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糖皮质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可迅速缓解症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止咳化痰、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糖皮质激素、β 2受体激动剂治疗.结果 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各项肺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正确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关键,确诊后对症用药,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疑支气管扩张症8例采用泛影葡胺选择性支气管造影,非特异性炎症2例,确诊支扩部位6例,其中右下支气管3例,右中,下支气管1例,左下支气管2例。X线呈囊性柱状改变3例,柱状改变3例。选择性造影优点,造影剂分布均匀,显影清晰无组织永久性损害且刺激性,可协助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取48例,常规给予患者化痰、咳嗽等方面的治疗,病情严重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联合应用普米克令舒及雾化吸入硫酸特步他林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以及症状评分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胸部薄层CT扫描等方法可明确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采用糖皮质激素或α受体激动剂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特征,误诊为肺癌的原因以及确诊的手段。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误诊的15例临床,胸部X线(CT),纤支镜检查,活检、刷检结果。结果 15例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CT)征象,纤支镜下所见均酷似支气管肺癌,在第一次经纤支镜活检、刷检未取得阳性结果情况下,将期误诊为肺癌。7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另8例经2-3次纤支镜以活检或刷检得阳性结果证实。结论 误诊原因是支气管内膜结核缺乏特征性表现,临床医生对其重视不足,X线及CT征象酷似肺癌,纤支镜检查未注意观察分析现两不同之处,活检取材太小太浅, 均为增殖和瘢痕病变,痰菌阴性,给医生误导,确诊主要领先纤支镜检,并 取活检、刷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联合检查,必要时作手术切除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