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 对江苏省江阴和张家港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企业和集贸市场等地抽取的1 097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097名流动人口的心理异常发生率为18.O%;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典型外向和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外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高神经质和典型高精神质流动人口9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神经质组除恐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精神质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和偏执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流动人口心理正常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心理异常者(P<0.01);高社会支持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常模(P<0.01),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低社会支持组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结论 流动人口的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克拉玛依地区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紧张程度,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克拉玛依地区抽取2 200名年龄≥18岁的职业人群(主要包括工人、教师、军人、公务员及医务人员),应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和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SC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强迫症状(1.69±0.58)分、恐怖(1.36±0.64)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01),躯体化(1.33±0.55)分、人际关系敏感(1.44±0.46)分、抑郁(1.42±0.66)分、精神病性(1.23±0.48)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01);SCL-90阳性组在不同职业人群心理健康总分、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HQ-20的阳性检出率为27.5%,SCL-90的阳性检出率为25.0%,GHQ-20和SCL-90在不同职业人群上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量表有较高的一致性;不同职业紧张组在一般健康问卷阳性和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地区职业人群的职业紧张情况较为严重,精神心理健康相对较差,应对其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人格特征,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120例监狱服刑人员纳入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人格特征,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1120例监狱服刑人员的SCL-90评定的9个因子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以及90总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EPQ评定的内外向特征高于全国常模(P<0.01),精神质与神经质特征得分均低于常模(P<0.01),掩饰得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1).服刑人员的刑期及服刑时间均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相关.结论 监狱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建立起相应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
林秋红  周静东  范远玉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03-2505
目的探讨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作业工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99名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作业工人进行测试。以全国常模作为对照。结果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作业工人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5)。EPQ中精神质、神经质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1),掩饰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P〈0.01)。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密切相关。男女SCL-90各因子分、EPQ各量表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蓄电池生产流水线作业工人的精神心理卫生值得关注,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个性特征者容易出现不良心理体验,男女的心理问题程度和人格特征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确定为空巢老人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空巢老人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心理症状测定,并与正常人SCL-90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112例空巢老人53例为阳性(阳性率为47.32%)。SCL-90阳性项目的平均得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均高于常模(P0.05)。空巢老人敌对、偏执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不同性别、月均收入、是否饮酒、婚姻状况、探望频率以及期盼的养老方式的SCL-90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恐怖因子对于调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非常重要。需要个人、家庭、社会共同合作建立完善的老年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出科学合理的养老模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改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寒  赵必华 《中国校医》2010,24(8):576-577,579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与社会支持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87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中,除躯体化、人际敏感因子值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外(P〈0.01),其它因子值与全国青年常模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CL-90各因子得分在本、专科实习护生间以及城镇组与农村组实习护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客观支持与SCL-90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主观支持度与人际敏感、偏执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其它因子不相关;支持利用度与偏执、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青年常模相当,社会支持,尤其是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对护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田澜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44-645
目的探析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改善和提高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102名师范大学新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新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和精神病性症状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但躯体化、抑郁、敌对和偏执症状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5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恐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理科新生在SCL-90所有因子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文科新生.结论师范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师范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和专业类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4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通大学300名医学研究生,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85)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全国常模相比,医学研究生的人格特质内外向性平均得分较高,而掩饰性得分较低(P0.05);SCL-90因子得分结果显示强迫、恐怖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平均得分高于常模,而人际敏感和焦虑等得分低于常模(P0.05)。典型相关分析显示:无论性别,研究生的人格问题主要由内外向性和神经质来反映,其次为精神质。心理健康问题,男性主要由躯体化和焦虑症状反映;女性主要由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精神病性反映。结论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关联;应重点加强神经质和精神质人格的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医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调查结果进行元分析,了解医生心理健康的真实状况,构建医生SCL-90的常模,为医生心理健康的评估与维护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按照相关控制条件,在期刊网中对医生SCL-90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检索与筛选,最终获得61篇研究文献,109组研究数据,共计18 616名被试。以SCL-90成人常模为比较标准,根据相关公式,用SPSS 17.0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与计算。结果我国医生SCL-90各因子得分的平均效果量在-0.03~0.52之间。与成人常模相比,合并后的被试得分在人际敏感因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因子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2011年元分析的数据相比,合并后的被试得分在恐怖和精神病性等两个因子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因子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医生心理健康SCL-90的评估常模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研究通过大样本合成所获得的医生SCL-90各因子分可作为医生心理健康评估的参考常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油田海上与陆上石油钻井工人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并对两者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海上及陆上石油钻井工人共70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海上与陆上两组钻井工人SCL-90总分及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及石油男性工人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心理健康状况以31~40岁最差,已婚者差于未婚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者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职业任务、个体紧张反应得分低于后者,休闲娱乐得分高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以26~40岁和已婚者的职业紧张程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者不同年龄、婚姻状况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上与陆上钻井工人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均较差,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不大,在关注海上钻井工人重点人群的同时,也应加大对陆上钻井工人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