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卢爽 《妇幼护理》2024,4(1):187-189
目的 分析牙周病患者中应用系统口腔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的SDS、SAS评分、口腔健康性指标及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结果 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牙龈指数、牙龈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牙菌斑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可促进牙周病患者提升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8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基础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生活质量、疼痛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和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90例诊断为2型糖尿病、年龄>60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管理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内容.1年后对2组患者牙周疾病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宣教前牙周疾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1年后对照组牙周疾病总患病率为95%,观察组总患病率为45%,观察组牙周疾病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起到较好作用,减少了牙周疾病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与口腔卫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教育前及教育后3个月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及口腔卫生水平。结果教育前两组口腔保健自我管理效能及口腔卫生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两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评分及口腔卫生状况均较教育前有所改善(P<0.05),且教育后观察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软垢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改善口腔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牙周健康状况与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牙周病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变化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实施情况。结果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与龈沟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刷牙时间≥3 min、刷牙次数3次、正确刷牙方法(颤动拂刷法或"三三三"刷牙法)的实施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帮助牙周病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行为,继而保证牙周健康状况,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化口腔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298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施以系统化口腔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于口腔保健知识认知情况、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溢脓、红肿以及牙齿松动患者均少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不同方式护理之后,观察组对于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口腔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其对于口腔保健知识认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基于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结合系统口腔护理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南通市口腔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4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合基于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系统口腔护理结合基于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牙龈、牙石、软垢、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口腔健康生存质量及口腔保健行为状况。结果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牙龈指数(GI)、牙石指数(CI)和软垢指数(DI)、菌斑指数(PLI)和牙周袋深度(PD)均小于干预前,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口腔健康生存量表(OHIP-14)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GI、CI、DI、PLI和PD均比同期对照组更小,SESS评分均比同期对照组更高,OHIP-14评分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使用牙线、每天刷牙次数(3次)、每次刷牙时间(>3 min)和竖刷或颤动刷牙法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动机访谈的健康教育结合系统口腔护理可改善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卫生环境,提高其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和口腔健康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养成健康的口腔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回馈式健康教育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牙周症状指标的影响。方法 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选取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94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口腔知识宣教,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回馈式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口腔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牙周症状指标、患者治疗满意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口腔知识知晓率(包括牙周病发病机制、牙周病危害、牙周病预防措施、正确刷牙方法、刷牙次数、牙膏选择、刷牙用具选择)、治疗依从性率、患者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周附着水平(AL)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馈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疾病知识及治疗依从性, 降低患者PD、PLI、AL指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王瑾  张洁 《妇幼护理》2023,3(12):2845-2847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口腔保健对预防妊娠期牙龈炎的效果。方法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我院选择口腔检查的妊娠期产 妇 9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9 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选择口腔保健干预。比 较分析的牙龈疾病发生率、牙周指标以及口腔保健知识。结果 研究组牙龈疾病的发生率(4.1%)比对照组的牙龈疾病发生率 (20.0%)更低(P<0.05)。研究组的牙周指标包括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龈沟出血指数比对照组的更好(P<0.05)。研究 组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率(97.1%)比对照组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73.5%)更高(P<0.05)。结论 妊娠期口腔保健对预防妊 娠期牙龈炎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牙龈疾病的发生率,改善牙周指标,提高口腔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10.
贾丽琴  雷颖  杨志宏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4):1313-1316
目的探讨延续性精准护理对伴有糖尿病的口腔种植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口腔医学中心种植科的96例糖尿病口腔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精准护理。分别于种植前、种植术后3个月、种植术后6个月时评价两组患者知-信-行的评分以及口腔健康状况评分。结果种植前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种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知信行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健康状况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知信行评分与口腔健康状况均得到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延续性精准护理可有效提高伴有糖尿病的口腔种植患者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知和对口腔卫生保健的态度,提高其行为的依从性,增加种植义齿及余留牙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儿童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于本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口腔健康评分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护理前,两组患儿口腔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口腔健康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治疗患儿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配合度,改善其口腔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66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纳入本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8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83例)患者实施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与强化运动指导,对比不同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糖情况、牙周检查指标、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情况、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80%,高于对照组的9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控制良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牙周检查指标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周检查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及行为、饮食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干预配合个体化饮食及强化运动指导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临床牙周病护理中的作用。使患者增强口腔保健意识,改善口腔卫生状态。方法: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口腔知识,提高护患间沟通交流技巧并且运用不同的健康宣教对牙周病科患者指导宣传。讲解口腔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及如何护理。结果:宣教前后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宣教的实施得到较好的效果。结论: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提高了预防保健意识。为日后顺利进行治疗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each back模式对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预防科就诊的150例进行口腔检查的中老年患者为调查对象,分为试验组(n=7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健康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Teach back模式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中老年患者牙周病认知、口腔健康行为、牙周健康状态。结果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患者日常口腔卫生习惯、牙周疾病认知及牙周疾病就医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简化软垢指数(DI-S)、简化牙石指数(CI-S)、牙龈指数(GI)、改良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对牙周病认知较差,需要进行护理干预,Teach back模式护理能改善中老年人日常口腔卫生习惯,提升对牙周病正确认知,改善其口腔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口腔健康教育在老年牙周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口腔牙周黏膜科诊治的60例老年牙周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口腔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接受个性化口腔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牙龈指数、牙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口腔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老年牙周病病人的牙龈健康。  相似文献   

16.
赵慧丽  王玲玲  吕银雪 《全科护理》2021,19(27):3819-3821
目的:探讨情景式健康宣教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93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将2019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4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实施情景式健康宣教.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估两组病人心境状态和护理服务质量,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心境状态、护理服务质量及健康知识掌握度、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积极心境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心境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健康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保证性、可靠性、反应性、有形性、移情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式健康宣教应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能有效改善病人心境状态,促进病人掌握健康知识,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问题引导式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6月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问题引导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口腔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疾病认知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口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0%(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问题引导式健康教育应用在牙周病患者中,能显著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减少口腔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期口腔保健对预防妊娠期牙龈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选择口腔检查的妊娠期产妇9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研究组选择口腔保健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牙龈疾病的发生率较低(P<0.05);研究组的牙周指标情况更好(P<0.05);研究组口腔保健知识的认知率更高(P<0.05)。结论 妊娠期口腔保健对预防妊娠期牙龈炎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牙龈疾病的发生率,改善牙周指标,提高对口腔保健知识的整体认知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孕妇提供孕期保健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13年1~12月对孕期妇女行常规健康宣教及护理工作,于2014年1~12月重点做好孕期保健措施,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来我院接受分娩的孕妇各60例,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观察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对比两组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评分。结果:干预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孕妇对于孕期保健知识掌握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通过早期对孕妇加强孕期保健工作,大部分孕妇妊娠结局较好,出现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等发生率均较低,有效提高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前健康随访对初产妇分娩技能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本院产科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产前健康随访,比较2组产妇的分娩技能的掌握、分娩应对方式及分娩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分娩知识、保健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分娩技能各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娩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愿意阴道分娩的比例和实际阴道分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前健康随访有利于增加初产妇的分娩知识,提高分娩技能,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