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23):135-13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重症监护室287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的重症监护室263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设为对照A组,同期行健康检查的27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B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三组的检测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PCT、WBC、CRP变化以及PCT、WBC、CRP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PCT、WBC计数及CRP显著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显著下降,但WBC计数下降缓慢,仍呈较高水平,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82%(275/287)、96.67%(523/541),血清CRP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85%(255/287)、83.18%(450/541),WBC计数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27%(239/287)、78.37%(424/541),血清PCT检测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显著高于WBC计数及CRP检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较WBC、CRP敏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常规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重症感染性疾病患者442例,其中细菌性感染(242例)为细菌组、病毒性感染(200例)为病毒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清CRP、PCT检测,比较三组WBC、CRP、PCT水平、阳性检出率及各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并比较细菌组治疗前后WBC及血清CRP、PCT水平变化。结果 细菌组WBC、血清CRP、PCT水平较病毒组、对照组高(P <0.05);细菌组各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较病毒组、对照组高,(P <0.05);经治疗后,细菌组WBC及CRP、PCT水平明显下降(P <0.05)。结论 重症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WBC及血清CRP、PCT水平均呈高表达状态,对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 PCT)、C反应蛋白( CRP)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36例确诊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按病情分为重症感染组(重症感染患儿65例),局部感染组(局部感染患儿71例),同期59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均进行PCT、CRP检测并记录结果。136例患儿按病原体分为病毒组(57例)和细菌组(79例),观察两组PCT、CRP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三组患儿PCT、CRP血清浓度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PCT血清浓度以>10 ug/L(70.8%)为主,局部感染组PCT血清浓度以0.5~10 ug/L(80.3%)为主;重症感染组CRP阳性率与局部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患儿PCT、CRP血清浓度均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CRP 联合检测应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对感染严重程度、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64-6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TC)与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55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49例,病毒性肺炎45例,支原体/衣原体肺炎61例,同时选取50例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新生儿进行血清PTC、CRP检测,比较各组血清PTC、CRP水平以及血清PTC、CRP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儿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以及对照组(P0.01);PCT+CRP组的灵敏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CT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水平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定量的电化学发光法测定5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及42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的PCT,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的CRP,并同时检测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5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PCT、CRP及WBC均显著升高(P〈0.01)。PCT及WBC在两组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3.1%、72.4%和63.8%;特异性分别为85.7%、59.5%、71.4%。对细菌感染的诊断PCT比CRP及WBC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P〈0.01)。结论:血清PCT检测优于血清CRP和WBC检测,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110例住院患儿血清中的PCT水平,比较细菌感染组(57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3例)的PCT水平;比较细菌性肺炎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PCT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的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80.70%,非细菌感染组PCT阳性率为22.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阳性/肺炎衣原体阳性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PCT阳性率分别为20.00%和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有复查PCT的15例细菌感染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PCT水平分别为(3.79±6.68)ng/mL和(0.79±1.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PCT可作为细菌感染敏感、有效的诊断指标,对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于2012年4月~2013年7月收治感染性疾病患者68例,利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法对患儿血清PCT水平进行测定,并与外周血管白细胞(WBC)及C-反应蛋白(CRP)计数进行对比.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血清PCT敏感性、PPV及NPV均显著高于WBC与CRP计数,特异性显著高于CRP(P<0.05).结论 在儿科感染性疾病检测中,血清PCT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有效、敏感诊断指标,对儿科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鉴别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10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为感染组,8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为非感染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PCT、CRP、WBC水平。结果感染组PCT、CRP、WBC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及WBC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敏感性可达87.8%,特异性为93.5%。结论 PCT、CRP及WBC联合检测可以早期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0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儿科病区住院的新生儿感染患儿12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住院的60例非感染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根据出院诊断结果分为败血症组及其他感染组各60例。分别采集120例感染新生儿和60例非感染新生儿静脉血进行CRP、PCT及WBC检测。结果败血症组和其他感染组CR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P<0.01)。败血症组治疗后血清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早产儿CRP水平低于足月儿(P<0.01);早产儿PCT水平与足月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CRP、PCT及WBC敏感度分别为98.04%、85.14%和84.85%;CRP、PCT、WBC特异度分别为45.74%、46.23%和37.41%。结论血清CRP、PCT及WBC是诊断早期新生儿感染的敏感指标,血清PCT及WBC诊断败血症时不受胎龄影响,CRP受胎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贺想平 《黑龙江医药》2023,(5):1176-1178
目的:探究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儿74例,按照微生物培养结果分为病毒感染组(n=37)、细菌感染组(n=37);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7例,作为参照组。3组均接受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RP、PCT联合检测。比较3组WBC、ESR、CRP、PCT水平;比较各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结果:3组ESR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WBC、CRP、PC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与病毒感染组(P<0.05);病毒感染组CRP、PCT水平均高于参照组(P<0.05)。经分析,细菌感染组各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且细菌感染组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WBC、CRP、PCT单一检测的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时血常规WBC与CRP、PCT的水平较正常儿童、病毒感染儿童高,且WBC与CRP、PCT联合检测时可提升阳性检出率,降低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指导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病例120例,其中40例非感染者,40例病毒感染者和40例细菌感染者,在治疗前后采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测定WBC、比浊法测定超敏CRP、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PCT。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比较,PCT、超敏CRP和WB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毒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PCT、超敏CRP和WBC轻度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CT、超敏CRP和WBC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严重细菌感染时血清PCT水平明显升高,临床可作为新生儿严重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PCT作为早期快速诊断、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药实践》2018,(1):49-5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单核细胞(Mon)计数的测定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6年11月住院的感染性疾病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体情况,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采用梅里埃miniVIDAS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进行PCT检测,采用BECKMAN COULTER AU5800进行CRP检测,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WBC及Mon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CRP、WBC及Mon水平比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但不及细菌感染组升高明显;病毒感染组PCT、WBC及Mon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WBC及Mon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科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可为临床正确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1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并以110例ICU非细菌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 ①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4.6%,高于对照组(16.4%)(P<0.05);②感染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的CRP检测阳性率为31.3%,高于对照组(28.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检测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T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RP敏感,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7,(3):15-18
目的探讨血液PCT、hs-CRP、WBC、CD64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0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17例感染性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性感染60例和病毒性感染57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患儿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hs-CRP、WBC、CD64水平较病毒感染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WBC、CD64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6.67%、88.33%、76.67%、91.67%和96.67%明显较病毒感染组(21.05%、14.04%、17.54%、40.35%和42.11%)和对照组高(23.33%、8.33%、13.33%、28.33%和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血清PCT、hs-CRP、WBC、CD64及联合检测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WBC、CD64联合检测有利于临床对患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断,有助于临床对患儿感染性疾病分型的鉴别,从而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WBC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9例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PCT、CRP及WBC水平监测,比较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细菌感染性疾病组PCT、CRP及WBC阳性率分别为89.1%、77.2%、74.3%,非细菌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小儿重症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5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分为支原体感染组(34例)、病毒感染组(34例)和细菌感染组(37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血清PCT、CRP、PA、WBC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儿童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低于重症肺炎患儿(t1=27.099,t2=33.273,t3=24.893,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高于重症肺炎患儿(t=10.307,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t1=26.840,t2=15.360,t3=15.768,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感染组(t=4.912,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t1=8.276,t2=4.219,t3=10.982,均P<0.05),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支原体感染组(t=12.871,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PA、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组(x21=8.272,x22=9.234,x23=11.992,x24=6.406,均P<0.05),支原体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PA、WBC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x21=19.125,x22=3.985,x 23=3.985,x 24=3.886,均P<0.05).结论 PCT、CRP、PA及WBC联合检测不仅可作为小儿重症肺炎的重要临床诊断指标,还能有效预测感染病原体的种类,对于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诊治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肺部感染患者中PCT、CRP、WBC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22例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设为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组(感染组);选取同时期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10例为肝硬化组;选取100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免疫比浊法检测PCR,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WBC,观察比较分析三种指标在组间的水平变化。绘制ROC曲线,初步判定三种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与肝硬化组相较于健康对照组,PCT、CRP、WBC水平均明显上升(P<0.05);感染组与肝硬化组相比较PCT、CRP、WBC水平明显上升(P<0.05);感染组与肝硬化组三种指标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肝硬化组之间三种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5,0.946,0.812。结论PCT、CRP、WBC在不同组别患者间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CRP相比于PCT、WBC对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有着更高的诊断价值;检验患者血清PCT、CRP、WBC水平对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一定的临床意义和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在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中PCT、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 截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共110例新生儿,按感染病原分为细菌组、支/衣原体组、病毒组,并截取30名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组,对比4组患者间临床资料的差异性.结果 支/衣原体、细菌、病毒感染患儿血清hs-CRP、PCT、WBC计数对比健康儿童组升高(P 〈 0.01),同时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升高最为明显,PCT、hs-CRP联合诊断中,敏感度、特异度均较PCT、WBC计数联合,hs-CRP、WBC计数联合诊断分别高出29.6%、26.9%,27.8%、58.3%.结论 使用PCT、hs-CRP、WBC计数可作为新生儿感染诊断的有效指标,将hs-CRP、PCT联合诊断中,特异度、敏感度最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及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呼吸系统疾病细菌、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患儿267例,根据病原学诊断结果分为细菌组149例和病毒组118例,分别进行PCT、PA、CRP及WBC检测。结果细菌组PCT、CRP明显高于正常上限,WBC略高于正常上限,PA明显低于正常下限;病毒组CRP、WBC均在正常范围内,但PCT在阳性阈值间徘徊,PA略低于正常下限。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CT、CRP、WBC及PA联合检测有助于呼吸系统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75例疑似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诊断标准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30例、病毒感染组25例以及非感染组20例,并根据感染程度将细菌感染组分为重症感染组12例与局部感染组18例。检测各组血清PCT、全血细胞计数(C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CT、CBC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重症感染组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中,PCT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RP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可将血清PCT水平作为诊断儿科细菌感染与判别感染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