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术中射频消融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腹术中射频消融(RFA)后行肝动脉造影(DSA)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的必要性。方法开腹术中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术后2周常规行DSA及TACE术,再3周后复查CT及AFP。结果DSA+TACE术发现肿瘤染色及碘化油聚集9例(18%),CT复查见碘化油异常沉积10例(10%),AFP转阴43例(86%),AFP不升高5例(10%),总有效率96%。结论开腹术中射频消融后行DSA+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是一种非常必要、有效的方法,有望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温脾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腹痛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脾汤对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以及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部分脾栓塞术(PSE)术后出现腹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的33例77人次肝癌介入(单纯TACE或者TACE+PSE)术后腹痛患者,分成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31)。治疗组采用消炎痛栓塞肛和中药温脾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口服治疗,连用5天。对照组采用消炎痛栓塞肛,连用5天。结果:两组腹痛缓解程度和缓解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温脾汤随证化裁可以减轻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腹痛。  相似文献   

3.
肝肿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兴国 《山东医药》2009,49(35):49-50
目的探讨肝肿瘤联合脾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PH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肝肿瘤联合脾切除术及单纯肝肿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感染、腹水、黄疸等)发生情况;术后4周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手术前后肝功能均无显著变化;联合组外周血WBC和PLT均显著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CD3、CD4、CD4/CD8及及NK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联合组升高趋势更明显。结论对PHC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一期肿瘤联合脾切除术可促进外周血WBC和PLT恢复正常,改善患者免疫机能,且不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栓塞(TACE)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65例PHC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32例和33例.单纯TACE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行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联合细胞免疫治疗组(研究组)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MWA)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甲胎蛋白(AFP)水平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给予TACE联合MW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CD4+、CD8~+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AFP水平;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并发症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NK细胞和CD4+淋巴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8~+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NK细胞和CD4+淋巴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AFP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AF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白细胞减少、咳血等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一TACE治疗比较,TACE联合MWA治疗肝癌更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AFP水平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及CT或B超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化疗药物、乙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3例中晚期肝癌分为两组,18例单纯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15例采用综合治疗(TACE+瘤体内注射化疗药物及乙酸)。结果综合治疗组肿瘤缩小率、AFP下降率分别为86.6%、83.3%,而单纯TACE组分别为55.6%及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2、3、4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分别为96.7%、86.6%、51.3%、33.3%,而单纯治疗组分别为66.7%、444%、167%、0%,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ACE+瘤内注射化疗药物及乙酸综合治疗是提高中晚期厚发性肝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平消胶囊联合索拉非尼片对老年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60例初诊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口服平消胶囊和索拉非尼片,TACE两个疗程后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评估,并且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①观察组有效率为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和NK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但是CD8+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平消胶囊联合索拉非尼可提高中晚期老年肝癌患者化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并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抑制VEGF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中、晚期PHC患者64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5例和单纯TACE组29例.两组均先行TACE,间隔3~4周重复1次,治疗2~3次;联合治疗组行TACE治疗2周后再行RFA治疗1~2次.治疗后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77.1%、5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1、2、3年生存率分别是79.7%、52.3%、23.0%,单纯TACE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9.4%、20.3%、6.8%,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ACE+ RFA联合治疗PHC能有效控制肿瘤局部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高峰  黄祥忠  沈炜  任冬青  韩进 《山东医药》2011,51(13):35-3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介入治疗肝细胞型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经组织学或临床诊断的肝细胞型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恩度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组和单纯TACE组各20例,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疗效、血液AFP水平、肝外转移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疗效、血液AFP水平、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肝外转移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恩度联合TACE治疗肝细胞性肝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但可有效地减少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任翰淼 《山东医药》2011,51(46):77-78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将60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行TACE治疗和传统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AFP、CEA水平和癌灶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清AFP、CEA分别为(123±80)、(200±10)μg/L,均明显低于术前及对照组术后,CT癌灶最大径明显小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P均〈0.05)。对照组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8例,观察组为1例(P〈0.05)。结论晚期肝癌患者宜采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1.
周雪峰  潘骥群  陈进  王勇 《山东医药》2009,49(48):51-53
目的评价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经皮肝瘤内冰醋酸注射(PAI)联合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方法47例巨块型肝癌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TACE+PAI联合治疗,B组行单纯TACE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生存率、肿块大小变化、血甲胎蛋白变化及术后肝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累计生存率、对肿块体积的影响、对AFP的影响方面均优于B组,两组均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但不影响治疗。结论TACE联合PAI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优于单纯TACE治疗,且对肝功能损伤轻、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协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和辽宁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确诊为PHC的9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TACE+3-DCRT,对照组单纯采用TACE。观察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存率、肿瘤大小、甲胎蛋白变化、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2组近期疗效、肿瘤大小、甲胎蛋白、11、.5、2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RT联合TACE治疗PHC较单纯TACE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及生存率,安全性好,可作为临床非手术治疗的推荐疗法。  相似文献   

13.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原发性肝癌(PHC)失去手术机会后的最佳治疗方法,但TACE也具有一定的副反应。我们自2003年2月至2006年10月运用中药滋阴益气养血方防治TACE引起的副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发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术后出现发热、腹水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入组的方式,将拟行TACE初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及腹水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最高体温及发热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可以减轻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出现的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15.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267例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超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67例PHC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行超选择TACE,随访4a观察生存情况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本组1、2、3、4a生存者分别为126、89、44、8例;肿瘤多发、直径〉10cm及Ⅳb期患者3、4a生存率显著低于肿瘤单发、直径〈10cm及Ⅲ期、Ⅳa期患者(P〈0.05)。结论超选择TACE治疗PHC能延长患者生存期;肿瘤临床分期、直径及数量对预后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陈刚  朱西琪  邱少敏 《山东医药》2008,48(46):88-89
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B组单用TACE治疗,每隔4周重复1次,3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A组总有效率为31.03%(9/29);甲胎蛋白(AFP)异常率为20.68%(6/29);B组总有效率为22.58%(7/31),AFP异常率为41.93%(13/31)。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AF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肝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TACE联合PE1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好且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益气养血补肾中药对运动员免疫功能及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燕 《山东医药》2009,49(19):37-39
目的探讨益气养血补肾中药对运动员免疫功能及内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2名拳击队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名。两组行连续4周的大负荷训练,训练期间观察组每天早晚服用益气养血补肾中药,对照组不服药。用药前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活性和IL-2水平及内分泌指标血睾酮(T)、皮质醇(C)和T/C。结果4周大负荷训练后,观察组CD4^+、CD4^+/CD8^+、NK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T和T/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气养血补肾中药能增强运动员的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8.
肝动脉、门静脉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周龙 《山东医药》2006,46(3):45-46
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对其中15例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后再行经门静脉栓塞化疗(双重化疗组),20例行单纯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单一化疗组)。术后定期随访患者的超声、CT表现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结果:双重化疗组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缩小肿瘤大小等方面均优于单一化疗组。认为肝动脉、门静脉联合介入治疗法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 WD)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22年9月北京佑安医院WD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方式。结果 WD相关肝癌患者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发生肝癌时均合并肝硬化,其中8例患者为Child-Pugh B/C级。甲胎蛋白(AFP)阴性患者4例,AFP阳性患者8例。巴塞罗那(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 BCLC)分期A期4例,B期1例,C期4例,D期3例。治疗方式:1例患者内科保守治疗,5例患者行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2例患者TACE联合消融治疗,4例患者行肝移植术。结论 WD相关肝癌临床较为罕见,发现时大部分为中晚期。对WD进展到肝硬化患者应密切随访肝癌的发生,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将14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手术者为(A组50例),术后1个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者为B组(48例),术后1个月行免疫化疗栓塞术(ICE)者为C组(48例)。流式细胞仪测三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结果显示A组患者术前CD3^+、CD4^+、CD4^+/CD8^+均较低,而术后4周各项指标升高;B组患者术后1周CD3^+、CD4^+、CD4^+/CD8^+均降低,CD8^+升高,而4周后CD3^+、CD4^+、CD4^+/CD8^+均升高,CD8^+降低(P〈0.05);C组患者术后1周CD3^+、CD4^+、CD4^+/CD8+略有增高,至4周后显著高于术前(P〈0.05)。认为免疫化疗栓塞术不仅不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还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