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患者男 ,6 4岁 ,因双下肢进行性截瘫伴大小便失禁 8个月 ,肠梗阻缓解一周入院。查体 :胸背部T6~ 9棘突略后突 ,压痛 (+) ;双下肢肌张力高 ,双髋关节和双膝关节分别屈曲 45°和 70°呈痉挛性瘫痪 ,主动屈伸消失 ;被动屈伸双髋和双膝关节接近正常 ;平肋下缘水平以下腹壁及双下肢痛觉消失 ;双膝反射 ( ) ,跟腱反射 ( ) ,双侧Babinski征(+) ,双侧Hoffman征 (+) ,双侧Chaddork征 (+) ,腹壁反射未引出 ,肛门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 :X线片 :胸椎7~ 9椎体破坏病变 :肿瘤或结核 ;CT :T7~ 9椎体病变并压迫胸段脊髓 ;M…  相似文献   

2.
全身多关节骨关节病伴椎管狭窄症1例报告张建新1张龙海1季新民1胥少汀1患者男,31岁。主因双髋、膝疼痛13年,双下肢麻木和间歇性跛行6个月余,于1990年7月23日住院。患者因双膝内翻畸形于1983年9月住我科行双胫骨高位截骨术。从1990年1月始在...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5岁。因多指(趾)畸形于1994年11月来院就诊。查体:身高95cm,体重20kg,语言、智力发育正常,鸭步步态。头颅发育正常,五官端正,白色巩膜,牙列发育正常。心、肺、腹查体无异常(B超证实),脊柱、骨盆、双上臂、前臂、股部发育正常。双手呈六指畸形,各指细长,无明显拇指,大鱼际及虎口化分,无对掌功能,各指间关节主、被动活动正常,双下肢呈“X”形腿,双小腿异常粗短,双膝前扁平,未扪及髌骨。双膝关节伸直位呈方形,屈曲位呈直角状,无自然的弧形。可望到并扪及双股骨内外髁异常凸出。双膝关节过伸0°,…  相似文献   

4.
病例资料:患者,男,23岁,自驾驶农用三轮车与卡车相撞,双膝部被撞,当时感双髋部疼痛,活动受限。体检:双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肿胀,大转子上移。双膝关节、踝关节及足趾活动好,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好;髋关节活动受限,弹性固定。X线片示:双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双股骨头骨折。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双髋关节手法复位,复位后双下肢胫骨结节牵引2d,行CT检查示:双股骨头骨折(图1),X线片示双股骨头骨折(图2)。3d后行双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见右侧前内下方骨块2cm×2cm×0.5cm大小,左侧前内下方两骨块分别为1.5cm×1.8cm×0.4cm、1.0c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髋、双膝重度骨性关节炎可行性及疗效。方法于2017-06诊治1例重度双侧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先进行双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时将下肢外展20°,并减少髋关节的屈曲度,使股骨头假体处于稳固状态。结果手术时间为4.25 h。患者在ICU病房治疗1周后转入关节科,术后4切口一期愈合。术后42 d可完全站立行走。末次随访时左髋关节内收20°、外展20°、内外旋15°、屈曲110°,右髋关节内收20°、外展20°、内外旋15°、屈曲110°;左膝关节活动度为0°~120°,右膝关节活动度为5°~110°。结论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及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双髋、双膝重度骨性关节炎创伤大、风险高,需要完善术前准备,制定全面、科学的手术方案和术后康复计划,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并发症,以提高患者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8岁。因双下肢渐进性骨关节痛5年,伴多饮多尿,1年前因误诊为左胫骨上端内侧缘骨囊肿行手术治疗,近日骨关节痛加重不能行走收住院。查体:营养差,精神不振,不能翻身、走路,颈前未及肿物,脊柱呈生理性弯曲,双髋、膝、踝压痛阳性,双下肢肌力Ⅱ级。X线示:头颅骨密度减低,内、外板和板障结构模糊不清,双手部分指骨骨膜下骨质吸收,双膝关节各骨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6年4月收治一家2例多发性腱黄色瘤。此病罕见,现结合文献讨论如下。病历摘要例1.女,7岁。患儿生后不久发现双肘、双膝、跟腱以及双手、足指(趾)关节伸侧,生长大小不等肿物。肿物生长缓慢,不痛,不影响关节活动。检查:病人双肘、双膝、跟腱,指与趾之伸侧关节面,见有0.5~1.5cm 直径大小不等的肿物,肿物带有黄色色调,呈对称性,无触痛。关节功能正常。心脏于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音亢进。心电图检查正常。X 线报告双肘、双手足关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侧髋关节、膝关节骨性融合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置换术后活动度角度变化。[方法]对4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双髋、双膝,四关节融合的患者,行双侧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第2次手术后1周和半年观察各关节活动度,研究其活动度变化。[结果]膝术后1周:髋屈曲度(91.25±5.82)°;膝屈曲度(99.38±5.63)°。半年随访:髋屈曲度(62.50±20.18)°;膝屈曲度(56.88±25.06)°。截止至半年随访,4例患者各关节活动度较术后1周时均明显减小。[结论]四关节融合的患者,后期关节活动度丢失较多,考虑与患者的软组织条件及术后功能锻炼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6岁,因双髋关节弹响、活动受限5年入院.患者自诉5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双髋关节下蹲弹响,下蹲时双膝向外划一弧形后,双膝才能靠拢下蹲,跑步时双下肢轻度外旋、外展,坐位时双膝可并拢,不能跷"二郎腿".发病前有频繁双侧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史.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无斑点、红肿,双下肢等长,双侧臀部萎缩、尖削,臀部可触及挛缩束带,双髋关节屈伸活动正常,内旋0°、外旋60°,双侧"4"字征阳性,Allis征(-),Ober征(+),蹲位时划圈征(+),屈伸髋关节时股骨大粗隆表面有束带划过并产生弹响.实验室检查: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骨盆平片示双侧髂骨以髋臼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大小不等的斑点状致密影,双侧耻骨、股骨近端亦见大小不等的斑点状致密影(图1a).入院诊断:①双侧臀肌挛缩症;②双髋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入院拟行关节镜下双髋臀肌挛缩松解加双髋关节清理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6岁,因墙壁突然倒塌,被塌下之土方砸倒,俯卧位臀部以下之半身埋压,当时无昏迷,救出后急送本院。检查,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正常。双下肢屈髋、屈膝、内收、内旋被动位,双膝靠拢,双侧臀部膨隆,在髂坐骨结节联线后方可触到骨性肿物,髋周压痛,肿胀,髋关节主动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1例双髋双膝四关节同期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7年5月收治1例重度双侧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经多次会诊和周密组织成功实施了同期四关节置换术,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有效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及术后护理,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康复指导。结果术后30 d患者恢复良好,双髋关节伸屈0°~110°,左膝关节伸屈0°~100°,右膝关节伸屈5°~90°,未发生褥疮、肺部感染、手术切口感染、关节脱位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科学、规范、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是双髋双膝四关节同期置换手术成功、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也是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4岁。因双膝关节不完全性僵直伴与马蹄足入院手术治疗。患者于10岁曾发生过摔伤致双膝关节疼痛肿胀,后即逐渐出现双膝关节不完全性僵直和马蹄足畸形。检查:右膝关节屈曲40°,伸0°,右马蹄45°。左膝关节屈曲90°,仲170°。X 线片: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右胫骨髁间隆起有囊泡状透巨额区,膝关节周围有点状钙化。化验结果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血小板计数正常。其父母乃近亲结婚。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37岁,因摔伤致双侧大腿疼痛、畸形、活动受限6 d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2次,呼吸20次,血压16.23/10.64 k Pa。神志清楚,痛苦面容。双下肢外旋畸形,皮肤无破溃,大腿肿胀明显,关节无肿胀,末梢血运好;双侧大腿压痛,可触及明显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足背动脉搏动正常,皮肤感觉正常;双髋、膝关节活动因疼痛拒绝检查,余关节活动正常。血常规:RBC 2.59×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1986年4月至1988年12月,对12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术,疗效满意.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0~40岁.伤因.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8例.不全瘫8例,全瘫4例.不全瘫患者中单纯膀胱功能障碍1例,单纯双下肢不全瘫3例,双下肢不全瘫伴膀胱功能障碍4例.T_6~T_(11)4例;T_(12)~L_1 8例.手术时间:伤后1周内4例,1周至7个月8例.  相似文献   

15.
小儿先天性耻骨联合缺如马松立,马惠英,孙玖小儿耻骨缺如,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我院小儿骨科遇到2例。例1女,6岁。以双下肢肢行、走路不稳入院。患儿腰部前凸,双臀后耸,双下肢肌力差。双髋屈、伸、内收、旋转均正常,外展受限。X线片显示双髋Ⅲ度脱位,股骨...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37岁,汽车驾驶员.因车祸致双膝关节交叉被压于仪表盘下,伤后感双髋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双下肢屈曲内收内旅畸形,双膝内侧紧贴,被动分开时有弹性固定感;双臀部膨隆,可扪及脱位的股骨头.X线片示,双侧Shenton线中断,股骨颈变短,右侧小转子变小,左侧消失.双侧股骨头脱于髋臼后上方,双侧髋臼后缘各有一碎骨片,右侧较大,并伴有髋臼后壁及臼底内裂纹骨折.入院后在腰麻下行手法复位.左髋顺利复位,而右侧经数次手法整复,虽能使股骨头复位但不能维持其稳定性.复查X线片见:右髋臼后缘有一块较大的三角形骨片,移向后上方.右髋取后外侧切口开放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术.术后右下肢持续骨牵引;左下肢皮牵引.创伤反应期过后即开始双侧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3周开始左髋关节主动活动;4周开始右髋关节主动活动;2个月后复查X线片见骨愈合良好,扶双拐下地活动;4个月后复诊,双髋关节活动良好,步态正常.  相似文献   

17.
改良手术治疗脑瘫痉挛性双侧下肢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2004年以来对重症脑瘫痉挛性双侧瘫治疗方法进行改进,探索提高其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23例重症脑瘫痉挛性双侧瘫.男14例,女9例;年龄3~12岁,平均5.7岁;主要症状不能独自站立和行走,双下肢肌紧张,家长扶持站立,双下肢呈剪刀步态,双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双足马蹄内翻畸形,足尖着地行走.体格检查双髂腰肌、内收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胫后肌、(足母)长屈肌、趾长屈肌部分或多数不同程度肌张力增高.依Ashworth分级,为3~4级.治疗方法对动态性肌痉挛,采用肌内肌腱切断或肌筋膜切断;对静态性肌痉挛行肌腱滑动延长,胫前肌腱劈开外侧1/2移位.然后用自制外固定器矫形固定,保持膝关节伸直,双踝、足中立位,双下肢外展30°,6周后去除外固定康复训练.[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平均2.2年.优良21例,有效2例.[结论]严重脑瘫痉挛性双侧瘫,一期多关节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外固定矫形,术后配合家庭长期康复训练,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年轻或活动量大的病人的严重广泛的髓关节疾病很难处理,常须施行全髋置换术。本文比较传统的全髋置换术和偏心双杯全髋表面置换术实际应用效果并分析失败的原因。 10年间收治的204例病人(年龄均小于40岁)中,98例作全髋置换,106例作双杯置换,两者均采用丙烯酸骨水泥固定。分组:组Ⅰ为各年龄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或少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组Ⅱ为30~39岁所有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组Ⅲ为30岁以下所有非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女性,63岁,2016年11月1日因"反复双下肢水肿2年,血压升高1年"入院。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伴双膝关节间断疼痛,无膝关节肿胀发红,不伴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心累、气紧,不伴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患者未加重视,未予治疗。1年前发现血压升高,自服药物控制。水肿反复出现。患病以来患者睡眠差,精神、饮食尚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否认糖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87年开始用椎体内P32与硬化剂注射,治疗脊椎骨血管瘤9例。经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9例均为全脊椎血管瘤。年龄21~53岁,平均39.7岁.病变位于T92例,T11;3例,Ll2例,L22例,均为单个脊椎受累。双下肢全瘫2例,双下肢不全瘫 (肌力Ⅲ级以下)4例;瘫痪时间19~37天;另外3例为单纯腰背痛。9例均经X线片确诊.2手术方法2.1后路椎板减压加硬化剂椎体内注射 切除棘突、椎体两侧达小关节突内缘,椎管后壁即敞开。直视下见硬脊膜完整,本组4例均未见有瘤组织浸润。探查两侧神经根,如有受压,咬除部分关节突内、下缘及肥大增生的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