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人性化护理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病毒性心肌炎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果糖二磷酸钠并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降低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人性化护理辅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心肌酶谱,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综合优质护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ECMO治疗,综合组患者予以综合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2月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综合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心肌酶谱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月后,综合组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2月后,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低于护理前,心功能指标水平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优质护理用于行ECMO治疗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建议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对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11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曲美他嗪,连续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4%,高于对照组的8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肌酶谱三项指标(CK、CK-MB、LDH)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想心肌酶谱组间对比,观察组的3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作为临床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4.
王轶 《中国实用医药》2013,(12):107-108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多项白介素的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对象,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多项白介素水平和血清心肌酶谱。结果对照组患者CK-MB、CK、IL-6和IL-18水平均显著优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两组观察对象血清心肌酶谱和多项白介素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心肌酶谱和多项白介素水平检测结果能够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程度的衡量标准,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0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肌酶与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护理结束时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心肌酶谱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5月5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磷酸肌酸治疗,观察组予以磷酸肌酸+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恢复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两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0.3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K、CK-MB、cTnI、LDH、AS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CK-MB、cTnI、LDH、AST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免疫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心肌酶谱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及多项白介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诊治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IL-18、IL-6水平,通过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L-18、IL-6水平,以及CK和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谱和白介素指标的变化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心肌病变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情况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病毒性心肌炎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3.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儿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及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比较两组心肌酶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肌酶中CK、CK-MB及LD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芪颗粒联合维生素C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采取抗病毒、营养心肌及免疫调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黄芪颗粒每天2次冲服联合维生素C 20mg/kg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心肌酶谱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的73.1%(χ2=5.675,P<0.01);治疗后两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颗粒联合维生素C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舒欢水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1):138-13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病毒性心肌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9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进行早期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入院时和治疗2周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的变化,评价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均得到明显改善,但干预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并且干预组的康复效果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病毒性心肌炎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欣舒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180 mg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心欣舒胶囊,5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血清心肌酶谱和血清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K-MB、CPK、LDH和AST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而SOD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欣舒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心肌细胞损伤,降低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A组28例为更昔洛韦治疗组,B组2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治疗6 ̄8d,治疗开始前及治疗后记录患儿体征、心肌酶谱、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7年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诊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口服心肌康颗粒,1袋/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 m 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肌酶谱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44%、90.6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磷酸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Ⅰ(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肌酶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心肌康颗粒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谱,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范科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195-19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2006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磷酸肌酸钠(观察组)和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等方面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心肌酶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肌钙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有效的缓解急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更为快速的恢复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改善心电图,因此在临床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心肌酶学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0年8月收治的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心肌酶谱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酶谱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肌炎组患儿较非心肌炎组患儿各项心肌酶谱指标均有显著升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容易引起心肌损害促使心肌酶谱升高,心肌炎患儿较非心肌炎患儿心肌酶谱改变显著,临床应注意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6,(20):157-159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中、重度病毒性心肌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重度病毒性心肌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水平,指标包括CK(肌酸激酶)、LDH(乳酸脱氢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以及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较好(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电图改善率为90%与对照组的70%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有2例(6.7%),对照组有5例(16.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在治疗中、重度病毒性心肌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使用安全性较高,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60名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依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6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改善方面,观察组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玉丹荣心丸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玉丹荣心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及心功能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左室射血分数及心搏出量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心肌酶谱、左室射血分数及心搏出量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玉丹荣心丸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28例。其中62例患儿予以常规护心治疗作为对照组;66例患儿在普通护心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作为观察组。治疗2周后,复查心肌酶,以及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心电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96.9% vs 93.5%,P>0.05);但显效率(57.6% vs 33.9%,P<0.01)及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P〈0.05)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