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的缺陷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1],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最常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护士最常执行的操作,也是病人衡量护理技术操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它直接影响病人的安全和病人的满意度.我们就如何改善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防止缺陷、差错事故的发生,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截瘫多为脊柱骨折或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所致的严重后果.多因交通、工伤事故或体育活动不慎而发生.截瘫一旦发生,不仅会给病人带来伤病的痛苦和生活方式的突变,而且给病人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反应.我院自2000年至2008年共收治截瘫病人32例,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和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截瘫病人在各个时期的心理变化特征,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收到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0例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对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老年痴呆病人常见的安全隐患有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热伤、自伤或伤人等问题,与亲属照料者、同室病人发生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护理安全隐患,可能加重患者症状、引起不良后果.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分级护理制度的有效落实、重视饮食及用药的护理以及加强照料者及同室病友对者年痴呆病人的认识等能有效地提高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28例肝癌临终病人采用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中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及爱与归属需要理论实施整体护理.提出护理诊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目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结果27例能有效地满足生理、心理及精神需要,1例自杀未遂.病人均安详、满意地渡过生命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取各种有效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坚持持续性规律性治疗.方法:观察210例患者在脱敏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时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配合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减轻病人痛苦.结果:经过持续规律性脱敏治疗至少一年以上的患者,过敏症状均减轻或明显减轻.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病人配合并坚持治疗,取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护理服务质量投诉的原因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人们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及医疗护理安全要求不断提高.在护理工作中常因服务态度及操作水平问题而引起病人或家属的不满和投诉,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为此,我们收集1997~2000年病人及家属的口头或书面投诉54宗,分析其因素,提出改进措施,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门诊治疗的输液护理.方法: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本院门诊就诊情况和治疗条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完成手足口病患儿输液人次共11711,未发生其他患儿和全科护士及家中儿童感染手足口病,无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结论:充足的护理人力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止手口病在门诊输液室扩散、提高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科病人便秘的原因,寻求预防便秘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病人便秘不同原因给予有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结果:骨科住院病人发生便秘与患者卧床时间、饮食结构、排便习惯、伤口疼痛等有密切关系,通过给予有效地护理,有效地预防或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结论:对骨科住院病人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适时辅助用药排便,有效地预防病人便秘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9.
对19例脑内器质性病变合并Mcige综合征病人.采取加强病房环境管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眼部护理、安全防护、心理护理等措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提示有效护理可减轻疾病症状.减少发作频率.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ICU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 2例气道切开病人的护理经验中体会到,认真系统地执行气管切开常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可预防和控制ICU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对保证病人安全、促进疾病恢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对血栓形成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由于临床症状重,病情不稳定和心理接受能力差等原因影响了透析的耐受性,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加强对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对于病人顺利度过诱导透析期,提高透析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院于2005年6月-2008年12月,进行首次血液透析病人80例,经积极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首次血液透析病人顺利完成透析,效果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上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对AMI认识和治疗面有了长足提高.对本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采取适当而积极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及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手术室每日接待大量的手术患者,虽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各种风险的存在,但容易忽略手术前、后病人在转运过程"边缘时间"的安全.为了加强管理,防止或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文章总结了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对54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介入治疗,术中出现急性冠状动脉闭塞、冠状动脉穿孔、低血压、心律失常、造影剂不良反应、迷走神经反射等并发症75例次。经采取密切病情观察、对症处理等积极的护理措施,病人均手术顺利,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预防和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发病率、死亡率.方法:对24例老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护理进行总结,根据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减少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结果:24例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抢救成功率4.2%.结论:制定有效护理措施,认真实施,可有效降低多脏嚣功能衰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病人医院感染的防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凤英 《护理学杂志》2004,19(18):76-77
对12例脊髓损伤病人行针对性护理,以预防医院感染.结果病人平均住院57.0 d,发生医院感染4例,占33.3%.提示脊髓损伤病人护理任务艰巨,须采取综合性有效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孙建华  关欣 《护理学杂志》2004,19(20):21-22
对13例施行脑内微电极置入技术治疗帕金森氏病病人进行系统护理.认为术前加强健康宣教,协助生活护理,认真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伤口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完善出院指导等,是保证手术成功的主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100例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循证护理.提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是其主要术后并发症.通过采取抬高患肢,保证引流通畅,减少局部受压,早期功能锻炼等循证护理措施,术后病人无1例发生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下肢骨折术后严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分析复合先露分娩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对复合先露分娩的不同阶段进行风险管理,采取沟通交流、提高助产技术,加强护理等措施,消除了不安全因素,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