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超前镇痛效果。方法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组术前10min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对照组术前给予2ml生理盐水,每隔12小时重复给药。术后均行吗啡PCIA镇痛。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记录拔管即刻、术后2、6、12、18、24h疼痛评分,记录术后24h吗啡总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帕瑞昔布钠组各时点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24h吗啡总消耗量(10.4±7.6)mg,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7.7±8.9)mg(P〈0.05),相应的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较对照组为低,24h下床活动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40mg可改善单纯吗啡PCIA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予5 mL生理盐水静注,观察组诱导前予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全麻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全麻苏醒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24 h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全麻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观察时间点的SPO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观察时点的HR、MAP和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无呼吸抑制,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40 mg术前静注可以明显降低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下颌角截骨术中对就医者疼痛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就医者分两组:实验组(P组)和对照组(D组),麻醉开始前15mi n P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D组静注0.9%生理盐水5ml。测定术前(T1)、术中(T2)、术毕(T3)、术后6h(T4)、术后24h(T5)的凝血功能变化;记录苏醒期躁动程度评分以及术毕、术后6h、术后12h时的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凝血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评分P组明显低于D组;P组VAS评分显著低于D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在不影响凝血功能的同时能明显减轻就医者术后疼痛,减少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对术中瑞芬太尼致吗啡用量增加的预防作用。方法 4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帕瑞昔布钠联合瑞芬太尼组(PR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两组术中静脉靶控输注瑞芬太尼3~4ng/ml,PR组于切皮前15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在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前30min均静注吗啡0.15mg/kg。记录术中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和术后1、2、3、6、12及24h时静息VAS评分;记录补救治疗时间、术后PACU吗啡用量、术后12、24h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3hR组静息VAS评分明显高于PR组(P<0.05);与R组比较,PR组患者首次疼痛评分明显降低,补救治疗时间延长,术后PACU吗啡用量、术后12h和24h吗啡用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预先使用帕瑞昔布钠可降低瑞芬太尼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需要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甲状腺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60例行甲状腺癌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缓慢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和生理盐水4 mL,术后均不用镇痛泵。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1 h、4 h、8 h、24 h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4 h、8 h时间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有3例因疼痛应用曲马多,观察组无1例应用曲马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应用于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对吗啡用量的节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18~64岁、ASAⅠ或Ⅱ级、择期硬膜外腔阻滞下骨科和妇科手术病人,手术结束时,随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或生理盐水2ml,12 h后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加mg或生理盐水2 ml,同时采用吗啡进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观察术后吗啡的用量、病人自控镇痛(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术后2、4、6、12和24 h的疼痛强度(VAS评分)、镇痛的补救措施、不良反应和病人对镇痛的满意度以及给药前后的生化指标和生命体征。结果共完成223例,其中采用帕瑞昔布钠114例,安慰剂109例。与安慰剂组相比,帕瑞昔布钠组术后12 h和24 h吗啡用量减少(分别平均减少40.9%和46.1%),术后12 h和24 h PCA总次数和PCA有效次数降低(P<0.05或0.01),术后4、6、12和24 h VAS评分降低,术后24 h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而有关不良反应和化验结果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我国妇科和骨科手术后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 bid可安全地减少术后吗啡用量,提高病人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下肢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45例ASA Ⅰ或Ⅱ级全麻下行下肢矫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全麻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B组缝合伤口时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为对照组.三组患者于缝皮时开启皮下自控镇痛(PCSA)泵(100 ml溶液含芬太尼2.0 mg).记录苏醒后即刻(T1)、术后4 h(T2)、24 h(T3)、36 h(T4)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 h及24 h内PCSA按压次数,术后24 h芬太尼用量,观察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T1~T3时A、B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T1、T2时A组VAS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和B组术后24 h PCSA泵按压次数、芬太尼总量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下肢手术中使用帕瑞昔布钠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和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和躁动的作用。方法 40例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关硬脑膜后分别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10 ml)或生理盐水10 ml,同时给予托烷司琼5 mg。观察血流动力学、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与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拔管时、拔管后5、10 min时的躁动评分(RS)及Ramsay镇静(RSS)评分;并记录术后6、12、24 h VAS、RS及RSS评分。结果注药前、注药后5、10 min两组患者MAP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及拔管后5、10 min时C组MAP高于、HR快于注药前和P组(P<0.05)。拔管时及拔管后5、10 min C组RS评分明显高于、RSS评分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24 h C组VAS、RS评分明显高于、RSS评分低于P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安全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并可有效预防躁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后(研究组)和术毕(对照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患者均行PCIA(吗啡1 mg/ml),并于术后12、24、36 h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患者安静痛和咳嗽痛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PCA需求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及药物用量.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8及TNF-α浓度.结果 术后6、12 h研究组安静痛和咳嗽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12h研究组镇痛药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结束时至术后24 h研究组IL-6与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研究组IL-8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40 mg可对肺癌根治术患者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帕瑞昔布钠对肿瘤术后患者吗啡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帕瑞昔布钠不同方式给药对肿瘤患者术后吗啡镇痛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15 min、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关腹时、术后12 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C组不用帕瑞昔布钠作为对照.三组术后均应用吗啡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PACU(麻醉恢复室)停留期间、首次要求镇痛时间、术后2、4、12、24、48 h的VAS评分,48 h吗啡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和B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A组术后12 h的VAS评分低于B、C组(P<0.05);A、B组患者在PACU要求镇痛人数较C组显著减少(P<0.05);A、B组患者首次需求镇痛时问较C组延长,而A组明显长于B组(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48 h吗啡用量显著减少,且A组少于B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肿瘤患者术后镇痛中,帕瑞昔布钠能够在减少吗啡用量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切皮前给药比关腹时给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在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的患儿60例,年龄5岁~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帕瑞昔布钠组)、B组(氟比洛芬酯组)和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B组于麻醉插管后手术开始前15min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1mg/kg和氟比洛芬酯1mg/k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观察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反应、恢复期疼痛评分、术中瑞芬太尼总量以及副作用。结果3组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术中瑞芬太尼总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和B组患儿均为5%,C组为55%,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P〈0.01);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和B组均无恶心呕吐发生,C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结论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拔管期躁动的发生,且不延迟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帕瑞昔布组(30例)和静脉自控镇痛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间术后镇痛效果、吗啡累计使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数等指标。结果帕瑞昔布组在术后6、12、24h的VAS分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后2、48h的VAS分值近似(P〉0.05)。帕瑞昔布组吗啡累计使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数亦少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术后使用帕瑞昔布镇痛效果理想,利于患者康复,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在颈椎前路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骨科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1组(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q12 h×6次+自控静脉镇痛泵组),A2组(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q 12 h×6次),B组(单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记录术后1、6、12、24、48、72 h的VAS疼痛评分和吗啡用量,观察不良反应率.结果 A1、A2组术后72 h内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B组;A1组吗啡使用量少于B组(P〈0.05);A1与A2组术后72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1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具有高效和安全的镇痛特性,对于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酶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19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患者根据手术时间顺序交替分组研究,术后观察组术后3 d每天由引流管注入凝血酶,对照组仅行负压引流,统计2组术后72 h引流总量、拔管时间及拔管后皮下积液例数;对拔管后出现皮下积液患者根据拔管时间顺序交替分组,皮下积液观察组抽尽积液后采用凝血酶皮下积液腔注射并加压包扎处理,对照组仅行穿刺抽液并加压包扎处理,统计2组的皮下积液愈合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术后72 h引流总量明显少于术后对照组(P〈0.001),拔管时间明显早于术后对照组(P〈0.001),拔管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后对照组(P〈0.05),术后第2 d引流液颜色明显较术后对照组浅(P〈0.001)。皮下积液观察组皮下积液平均愈合时间在积液量少的患者中与皮下积液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或大量积液患者中皮下积液平均愈合时间较皮下积液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由引流管注入凝血酶可明显减少引流量并缩短拔管时间,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对中~大量术后皮下积液患者行凝血酶皮下积液腔内注射可促进愈合,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围术期应用帕瑞昔布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不,平行分组研究,选择ASA,Ⅰ或Ⅱ级的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40例,年龄25-45岁,随机分为帕瑞普布组和安慰剂组,每组20列,帕瑞普布组于切皮前10min、切皮后12h分别静注帕瑞普布40mg,安慰剂组于切皮前10min,切皮后12h和24h分别静注生理盐水5ml,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ie ;VAS)观察术后2h 、4h、 6h、 12h、 24h的疼痛度和病人对镇痛的落单度。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帕瑞普布组的术后2h 、4h、 6h、 12h和24h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手术后24h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静注帕瑞普布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主病人术后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ASAⅠ~Ⅱ级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复合麻醉,手术中持续微泵泵入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并间断注射维库澳铵维持麻醉,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给予地佐辛预防术后痛觉过敏,对照组不给予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并比较术后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为(6.27±2.62)min、(8.34±2.43)min、(9.38±3.08)min与对照组(5.89±2.21)min、(8.16±2.10)min、(9.21±3.12)min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3例患者VRS评分为0分,对照组0例患者VRS评分为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53,P<0.05)。结论地佐辛在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联合喉罩通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成Ⅰ(气管插管)组、Ⅱ(喉罩)组及Ⅲ(帕瑞昔布钠联合喉罩)组。Ⅰ、Ⅱ组手术前15 min静脉给予生理盐水10 mL,Ⅲ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结果:Ⅱ、Ⅲ组镇静评分较Ⅰ组高(P<0.05),躁动评分较Ⅰ组低(P<0.05);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生命体征较Ⅰ组平稳(P<0.05),Ⅲ组更为平稳(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喉罩通气可有效、安全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帕瑞昔布组(P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予丙泊酚、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和七氟烷维持麻醉。皮肤缝合时,F组静注芬太尼0.1mg,P组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拔管前5rain、拔管时、拔管后5min、10min和15min的MAP、HR、SpO2;记录拔管时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和拔管后15min、30min、1h、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拔管后1min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含量;记录拔管时间和气管拔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F组比较,P组各观测时间点MAP、HR、VAS和SAS均降低,拔管时间缩短,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浓度降低,拔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瑞昔布可有效抑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因肺癌在全麻下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56例,性别不限,年龄50~70岁,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n=28):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麻醉诱导前,P组将帕瑞昔布钠40 mg以生理盐水2 ml稀释静脉注射,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组术中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后均采用吗啡自控静脉镇痛24小时。主要观察指标: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吗啡用量;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 h(T2)、术后6 h(T3)及术后24 h(T4)从颈内静脉采血,检测血浆炎性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T0、T2、T3、T4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PaO2,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结果 (1)与C组比较,P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24 h吗啡用量少(P〈0.01),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2)与T0时比较,2组在T1、T2、T3、T4时各血浆炎性细胞因子(IL-6、IL-8、IL-10、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2组比较,P组IL-6、IL-8和TNF-α水平在T1、T2、T3、T4时低于C组(P〈0.05),IL-10高于C组(P〈0.01)。(3)与T0时比较,C组PaO2/FiO2在T2、T3、T4时降低(P〈0.01),P组PaO2/FiO2仅在T3时降低(P〈0.01);2组比较,P组PaO2/FiO2在T2、T3、T4时高于C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抑制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血浆促炎细胞因子释放,促进抑炎细胞因子释放,提高氧合指数,具有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研究右美托嘧啶复合帕瑞昔布预处理或后处理对老年患者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Ⅱ或Ⅲ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75岁)60例,随机分为预处理组(A组)、后处理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各组术中均以0.15 ?滋g/kg·min的速率静脉输注瑞芬太尼。A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和右美托嘧啶0.2 μg/kg,B组于瑞芬太尼输注30 min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 mg和右美托嘧啶0.2 μg/kg,C组患者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评估术后15 min、30 min、1 h、2 h、6 h、12 h、24 h的VAS疼痛评分,记录血压、心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拔管后镇静评分以及镇痛药用量和恶心呕吐、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6 h内的VAS评分均小于C组(P<0.05),1 h至6 h的VAS评分小于B组(P<0.05);B组术后1h内的VAS评分小于C组,其余各时点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A、B、C三组术后24小时内芬太尼的用量分别为246.25±17.09 μg、326.20±19.78 μg、479.50±18.84 μg,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C组比较,A、B组VAS评分首次≥4的时间明显延长,追加镇痛药后VAS评分<4的时间明显缩短,A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或术中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嘧啶和帕瑞昔布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瑞芬太尼输注后的痛觉过敏,并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预先给药比瑞芬太尼输注后给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