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状况分析及防治对策杨枢敏孟蕾郝爱华按照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统一方案收集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对死因资料进行编码及微机处理,以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为标准人口构成对甘肃省疾病监测系统1990~1994年心脑血管疾...  相似文献   

2.
长沙市1983~1992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析雍爱华,王奇亮(长沙市卫生防疫站410001)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主要的死亡原因,居全国死因的首位。为了解我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现将我市1983~1992年心脑血管疾...  相似文献   

3.
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社区居民第一位的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死亡的人数已占总死亡构成比的45%左右,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有260万,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升高更快,自1958年以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已上升了4倍,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生率速高于欧美国家;Poulter指出WHO在1999年公布,尽管采取了多种预防措施,冠心病的负担处于第6位,脑卒中处于第7位。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1983~1992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析雍爱华,王奇亮为了解本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现将我市1983~1992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状况分析如下。资料来源于市卫生防疫站1983~1992年上报卫生部的居民病伤死亡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甘肃省2019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及其在不同维度的费用分布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及合理减轻治疗费用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9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总量数据来源于《甘肃省2019年卫生健康财务年报》、《甘肃省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甘肃发展年鉴-2020》及政府卫生投入监测系统等。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甘肃省1 013家医疗卫生机构,建立2019年甘肃省心脑血管疾病个案数据库。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HA 2011)为基础,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摊方法,用Stata/SE 15.1软件核算2019年甘肃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总费用,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甘肃省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为954 723.40万元,占全省疾病治疗费用16.62%。其中72.90%用于住院治疗;男性治疗费用高于女性;60岁及以上治疗费用占61.05%;治疗费用由高到低位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脑梗死;84.42%的治疗费用流向医院,流向基层医疗...  相似文献   

6.
1984-2003年郑州市城区居民主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郑州市城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与发展趋势,本文对郑州市城区居民20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和流行动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温对武汉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3年武汉市死亡资料及气象资料描述武汉市2003年夏季日最高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的时间序列,对高温期和非高温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日死亡数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夏季日最高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逐日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在2003年夏季高温期有明显的死亡高峰,高温期的心脑血管疾病平均日死亡数、男性和女性平均日死亡数分别是非高温期的1.92、1.56和2.34倍,高温期的死亡总数占该年夏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31.8%.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增加的日最高气温临界值是36℃,单位温度死亡危险度为2.8/100万.结论 武汉市高温天气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沙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析湖南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长沙410078)彭巧玲,孙振球,魏志华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目前的主要死因之一。为探讨它们对长沙市居民健康的危害,作者从长沙市4个区中随机抽取东区,对1986~1987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居民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9.
冬梅 《长寿》2007,(10):20-20
日常生活中,当提及骨折与心脑血管疾病时.许多人往往认为,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老年人骨折与心脑血管疾病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联系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骨折后伴发心脑血管病较为普遍,而且骨折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恶化导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骨折后之所以较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10.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赤峰地区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占城乡居民病伤死因的首位。为进一步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掌握其死亡的动态与变化规律,探索制定适合本地区的防治措施,本文采用1990-1992年死因回顾调查及2001-2003年监测的数据,对分别代表城市、农村、牧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同时也是导致中老年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解我区心脑血管疾病防制工作的开展情况及近年来的死亡水平和动态趋势,我们对卢湾区居民2000-2004年心脑血管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探索制订适合本地区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玫 《健康》2013,(11):10-11
据报道,位列北京市中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的前5位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33.3%,肺心病13.8%,消化道肿瘤11.2%,不明原因突然死亡7.4%。肺癌5.6%。这一结果提示,心脑血管疾病是北京地区中老年人疾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每年全球有73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约占全球每年疾病死亡人数的1/3。我国近10年来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增加了1倍,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社区居民的第1位死因(占总死亡构成比45%左右)。不良的生活方式已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在逐渐成为我国居民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 了解上海市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居民从事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及疾病共存情况。  [方法 ] 将2 0 0 0年人口普查资料和 2 0 0 3年死亡个案记录用DIS居民死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 ] 心脑血管疾病在业人员中粗死亡率排列最高为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最低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学历越高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越低。男性各年龄组死亡率都高于女性。高血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共存情况较为普遍。  [结论 ]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上海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全社会必须重视这类慢性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0.72%.我国卫生部公告:城市人口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达50%,列居第一位,略低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辽源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构成,为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预防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死因报告信息系统中2009—2013年辽源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呈逐年显著递增趋势,均在同年死因顺位构成中居首位。随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显著增高,70岁达到死亡率的高峰。结论加大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控制,应成为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王艳红  郭向娇  薛燕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1):1372-1373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郑州市中原区居民心脑血管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中原区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应用国家死因清洗与分析软件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中原区居民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5 669例,年均死亡率141.87/10万,占总死亡的41.70%。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为5 467例,占总死亡的40.21%,其中,脑血管病死亡率为88.45/10万,标化死亡率63.72/10万,心脏病死亡率为101.25/10万,标化死亡率73.02/10万,心脏病略高于脑血管疾病。年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男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 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原区居民的首位死因,应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控制其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方法利用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系统数据,对2014年徐州市泉山区心脑血管疾病登记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监测人口553 214人,共报告心脑血管疾病3 051例,发病率为551.50/10万,死亡974例,死亡率为176.06/10万;发病率、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在≥40岁人群尤为明显。发病、死亡均以心肌梗死、脑梗死疾病为主。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严重危害徐州市泉山区居民身体健康,应加强针对性干预,倡导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随着我国人群期望寿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已上升为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为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对监测点乡镇进行了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为云浮市慢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结果 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为253.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0.42/10万),占全死因的46.42%。男性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顺位前3位依次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其他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去心脑血管疾病后期望寿命为96.36岁,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而损失的期望寿命为14.43岁。心脑血管疾病中,男性的PYLL、潜在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均高于女性。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云浮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高龄女性和45岁以上人群是云浮市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