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杰 《中国校医》2020,34(9):697-698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丰台医院2017-01-10—2018-06-12收治92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心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2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91.30%、治疗4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78.26%、治疗6个月后窦性心律维持率71.74%,均高于对照组的71.74%、58.70%、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搏输出量(SV)(80.85±6.27)mL/min、左室射血分数(LVEF)(52.64±3.56)%高于对照组的(76.14±6.19)L/min、(50.73±3.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42.74±3.91)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9.48±4.17)mm低于对照组的(44.29±3.34)mm、(52.32±4.6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提高窦性心律维持率,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徐欣 《中国校医》2020,34(6):467-468
目的 探讨普罗帕酮院前急救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病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本院进行院前急救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98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每组各49例,在急救过程中分别采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观察分析2组患者的转运时间、病症转复时间、治疗总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普罗帕酮组患者转运时间、病症转复时间及治疗总时间分别为(12.48±3.51)min、(13.38±3.26)min、(6.29±1.40)min,短于胺碘酮组的(21.30±4.13)min、(24.59±5.37)min、(9.63±2.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帕酮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8.37%)显著低于胺碘酮组(4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救过程中采用普罗帕酮治疗可缩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病症转复时间,快速控制患者的病情,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西地兰对心力衰竭(心衰)合并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 心衰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给胺碘酮150 mg缓慢注射,然后以0.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24 h总量不超过800 mg.西地兰组:先用西地兰0.2 mg缓慢静脉推注.若20 min无效再给0.2 mg,24 h总量不超过1.0 mg,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比较首次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24 h后复律情况.结果 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西地兰组起效快于胺碘酮组(P<0.01),胺碘酮组有效率高于西地兰组(P<0.05).结论 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并能使部分患者房颤转复.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各种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阵发性房颤患者58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和西地兰组(28例)。胺碘酮组:先给予胺碘酮负荷量5mg/kg于1h内静脉滴注,然后以0.5~1.0mg/min维持静脉滴注,依心室率情况调节胺碘酮剂量。西地兰组: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依见效情况调节剂量。观察复律情况、血压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90%,西地兰组治疗总有效率67.86%2组用药后平均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43%和34%。胺碘酮组用药平均转复时间为(41.61±24.81)min,而西地兰组用药平均转复时间为(73.46±36.02)min。胺碘酮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例,可自行缓解,未出现心衰加重表现。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用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胺碘酮治疗.结果:实施胺碘酮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5.46±3.69)mmHg、舒张压(79.56±5.42)mmHg、 心率(85.46±2.98)次/min、LVEF水平值(49.52±5.39)%、LVESD水平值(46.73±1.64)mm、LVEDD水平值(60.54±2.57)mm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浅析胺碘酮、西地兰的应用对于临床临床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时间为研究节点,进行样本(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选择,样本量:90例,依据掷硬币法均分两组,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甲、乙组患者治疗前左室心功能指标差异甚微(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乙组改善较为显著(P<0.05);较之甲组,乙组患者心室率指标较优、恢复窦性心律时间较短、血糖指标、血胰岛素水平较优、疗效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胺碘酮、西地兰的应用,对于临床临床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救治具有显著作用,可研究。  相似文献   

7.
孙爱民 《中国校医》2020,34(7):502-504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稳心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LVEF)]及其运动耐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及最大ST段下降值均为(44.75±6.36)mm、(50.43±3.21)mm、(1.67±0.24)mm,低于对照组的(50.49±6.27)mm、(57.77±5.35)mm、(1.92±0.66)mm, (P值均<0.01);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LVEF、运动总时间、运动诱发ST段下降0.1 mV时间、运动诱发ST段下降0.1 mV的运动量分别为(429.46±88.78)m、(42.37±5.89)%、(649.38±149.87)s、(377.64±85.21)s、(8.97±1.67)METs,高于对照组的(381.26±63.45)m、(30.52±6.34)%、(564.52±135.47)s、(340.26±83.48)s、(8.02±2.13)METs,(P值均<0.05)。结论 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产妇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产妇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舒芬太尼。对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运动阻滞及新生儿评分(Apgar)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7%,(χ2=4.950,P<0.05);观察组婴儿1min及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运动阻滞起效时间[(58.47±4.95)s]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6.81±5.20)s]均短于对照组的(65.14±4.04)s、(45.20±5.14)s,(t值分别为7.142、8.510,P值均<0.01)。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治疗,有助于降低剖宫产后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延长维持时间,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率及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4例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和胺碘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静息活动及心室率变化、心功能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静息心室率为(121±13)次/min,运动后心室率为(142±22)次/min,治疗后静息心室率为(74±13)次/min,运动后心室率为(94±13)次/min。对照组治疗前静息心室率为(120±14)次/min,运动后心室率为(137±22)次/min。治疗后静息心室率为(87±13)次/min,运动后心室率为(125±18)次/min,两组患者治疗后静息心室率均有所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在降低心室率指标方面,观察组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LVEF为(34±5)%,治疗后(42±6)%,对照组治疗前为(31±5)%,治疗后(34±5)%。观察组LVEDV治疗前(158±41)ml,治疗后(129±32)ml,对照组治疗前(138±32)%,治疗后(134±41)%。观察组LVESV治疗前(96±35)%,治疗后(70±32)%。对照组治疗前(95±38)%,治疗后(75±28)%。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优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琥珀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力衰竭可有效控制心室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97例行心脏手术后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后予生理盐水20 ml+胺碘酮150~300 mg静脉推注,15~20 min推完,继以1~1.5 mg/min持续静脉泵入,20 min后无效重复予负荷剂量,6 h后改为0.5 mg/min,24 h后加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维持2~4 d.对照组据心律失常的类型用西地兰、美托洛尔、利多卡因.观察治疗前后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心脏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脏术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室上性SVT、室性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儿按病种(SVT、VT)分为2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治疗组(胺碘酮)、对照组(心律平、利多卡因)治疗。[结果]SVT组胺碘酮转复率为94.4%,心律平组40.9%;对VT成功复律率为88.2%,利多卡因组35%,胺碘酮不良反应发生率3.3%。[结论]胺碘酮治疗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复成功率高,起效快,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优先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胺碘酮应用于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为提高临床治疗质量提供参考借鉴。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研究组应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变化,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为(86.62±10.33)次/min、(123.74±12.43)mmHg、(79.18±9.11)mmHg,优于对照组的(108.52±10.01)次/min、(136.67±12.71)mmHg、(94.59±9.37)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8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2,P<0.05)。研究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低于对照组的1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顿服胺碘酮与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7例阵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顿服胺碘酮组34例,给予胺碘酮30mg/kg,最大剂量为1800mg,一次性口服。静脉注射胺碘酮组33例,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注后,继以1mg/min维持静点,依心室率情况调整胺碘酮剂量。转复率:顿服胺碘酮组88.2%(30/34),静脉注射胺碘酮90.9%(30/33),2组转复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顿服胺碘酮与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持续性心房纤颤效果相似但比静脉注射胺碘酮更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7月门诊及住院的PSVT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胺碘酮150 mg加生理盐水20 ml静脉推注,10 min注射完毕,观察15~30 min,若未转复窦性心律或心室率仍较快,追加胺碘酮150 mg,以0.5~1.0 mg/min维持静脉滴注;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70 mg静脉推注,10 min注射完毕,观察15 min,若未复律,再重复给药70 mg,以0.4~1.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记录两组的复律时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律时间为(20.1±2.3)min,对照组为(9.2±2.7)min,两组复律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4例,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不良反应5例,发生率为1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PSVT虽然各自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是效果都比较显著,且安全性好,均可作为PSVT复律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胺碘酮注射液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血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金华广福医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者为对照组(40例),应用胺碘酮注射液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者为联合治疗组(40例)。严密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指标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药物治疗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和心率变异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分别为(104.37±12.68)、(129.87±13.86)mm Hg,舒张压分别为(74.93±13.29)、(88.14±10.25)mm Hg,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分别为(150.77±14.60)、(151.02±14.51)、(95.88±11.85)和(96.01±11.93)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率分别为(74.68±10.99)、(100.82±12.03)次/min,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分别为(137.65±14.92)、(138.11±14.61)次/min],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起效时间[(0.5±0.2)h]明显短于对照组[(6.4±0.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心率变异指标值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136.21±27.96)ms]明显高于对照组[(118.95±32.66)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注射液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不但可缩短药物治疗起效时间,同时有利于血压、心率的改善,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可推荐为临床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一高剂量口服胺碘酮转复新发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178例新发心房颤动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9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30 mg/kg,于30 min内分2次口服;对照组给予胺碘酮3~5mg/kg静脉推注,继以1.0 mg/min静脉滴注6h后,减至0.5 mg/min维持,24h总量≤1200 mg.记录两组转复期间的心室率、收缩压、转复时间、不良反应,计算即时转复率.结果 观察组心室率转复时最低值显著低于对照组[(68.2±12.5)次/min比(76.9±14.3)次/min],收缩压转复时最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25.5±12.2) mm Hg(1 mm Hg=0.133 kPa)比(108.9±16.8)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即时转复率为87.6%(78/89),转复时间为(7.1±4.8)h,对照组分别为84.3%(75/89)、(5.9±3.6)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7/89)比11.2%(10/89),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6.9%(15/89)比6.7%(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低血压和浅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比5.6%(5/89)和0比7.9%(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07).结论 单一高剂量口服胺碘酮转复新发心房颤动不仅疗效确切,而且可减少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易行、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左心衰竭合并房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收治的88例左心衰竭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平均动脉压、心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两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心室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82%较对照组的22.73%低(P 0.05)。结论:对左心衰竭合并房颤实施胺碘酮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平均动脉压、心室率,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血压、心率和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患者的治疗起效时间为20~35 min,平均起效时间(24.56±6.82)min;治疗后,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检测均明显改善,治疗后患者的P-R间期大于治疗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13%(123/138);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0%(12/138)。结论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能快速改善患者血压、心率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高彦  蔡舸  吕云 《中国卫生产业》2013,(31):133+135-133,135
目的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的研究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房颤动病例,25例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以后根据心律失常控制情况,调节胺碘酮滴注量(0.5~1.0 mg/min)持续静脉滴注,直到房颤转复停止用药,标记为对照组.另外25例将西地兰0.4 mg溶于5%葡萄糖10 min内,5 min内静脉推注完毕,如果2h后仍为房颤,则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以维持量0.5~1.0 mg/min静脉滴注,直到转复为窦性心律,标记为治疗组.结果 两组的心房颤动转复时间和胺碘酮累积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2.095,P<0.05),两组房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室率均有下降,但是治疗前、治疗后2h、治疗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0.860,0.941,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各有1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情况,胺碘酮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且胺碘酮和西地兰联用缩短了转复时间,减少了胺碘酮的用量,在实践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茜 《中国校医》2021,35(3):208-210
目的 观察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生育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4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吸引清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观察2组治疗相关指标、生育功能指标及输卵管畅通率。结果 观察组的病灶消失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33.64±5.74)d、血β-HCG恢复正常水平时间(38.94±5.31)d、阴道流血时间(24.58±3.45)d,均短于对照组的(39.65±6.34)d、(45.65±6.34)d、(30.24±5.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卵管畅通率(72.97%)低于观察组(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CSP娠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病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生育功能的恢复,提高输卵管畅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