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UNIVERS 3-D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盂肱关节不稳性骨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UNIVERS3-D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盂肱关节不稳性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UNIVERS3-D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16例盂肱关节不稳性骨关节炎,平均随访30.8个月(12~50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及最后随访均进行功能评估和摄X线片。功能评估采用Constant评分和Constant修正评分;评分内容包括: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和肌力评分;根据性别及随访时的年龄进行功能修正评分。采用t检验对术前、术后12个月及最后随访的Constant评分和Constant修正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X线片包括:前后位、轴位和“Y”型位。结果术前盂肱关节不稳性骨关节炎肱骨头、盂唇下缘外生骨赘轻度占72.7%(8/11)。Constant功能评分从术前(43.8±13)分(修正评分51.36%±15.40%)提高到(70.6±17.69)分(修正评分86.44%±22.12%)。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和肌力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的提高。肱骨假体无松动、下沉和倾斜,盂假体无松动、位移和倾斜。无肱骨假体头-颈连接部的松动和脱位。1例出现肱骨假体周围X线透亮带,透亮带系数小于1,即没有松动。2例发生并发症,1例由骨赘引起假体间撞击征,1例聚乙烯衬垫松动。结论UNIVERS3-D肩关节假体置换治疗盂肱关节不稳性骨关节炎术后较术前功能有明显的提高,X线透亮带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SLAP损伤修复与肱二头肌长头腱固定术治疗Bankart合并SLAP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6-12诊治的46例Bankart合并SLAP损伤,30例采用Bankart结合SLAP损伤修复术治疗(SLAP组),16例采用Bankart损伤修复结合肱二头肌长头腱固定术治疗(长头腱固定组),比较2组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 4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9.5(12~61)个月。SLAP组2例出现术后僵硬,长头键固定组1例手术失败,术后3个月出现"大力水手"样畸形,均行对症治疗后治愈。SLAP组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患者满意度与长头腱固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AP损伤修复术和肱二头肌长头腱固定术均能显著改善Bankart合并SLAP损伤功能评分,提高患者满意度,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运动需求、上盂唇组织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髂骨植骨双袢弹性固定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关节盂巨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髂骨植骨双袢弹性固定治疗16例复发性肩关节脱位合并关节盂巨大骨缺损男性患者。患者初次脱位年龄14~29岁,平均18.4岁;初次脱位原因:摔伤5例,运动损伤11例;脱位4~15次,平均8.3次。左肩5例,右肩11例。该次入院时年龄17~37岁,平均25.1岁。术前肩关节不稳严重程度(ISIS)评分为(5.8±2.1)分,Beighton评分为(4.3±2.6)分。采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Constant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Rowe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基于CT图像观测术后关节盂骨缺损修复程度。结果 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UCLA评分、Constant评分、ASES评分以及Rowe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复查示术后即刻以及6、12个月关节盂骨缺损程度均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Endobutton钢板结合Ethibond线技术修复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改良的肩锁关节损伤Rockwood分类Ⅲ型及以上病例12 例,其中男7 例,女5 例;年龄21~50 岁,平均35.4 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 例,运动伤4 例,坠落伤3 例.均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结合Ethibond线技术修复肩锁关节完全脱位,术后第2天进行康复锻炼,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方法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9~12个月,平均11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肩锁关节外形正常.按照Constant评分,术前平均49.6分,术后平均90.2分.结论 该技术操作简单、设计合理、手术创伤小,具有复位准确、固定稳定、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和费用,是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肩峰减压肩袖清理术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12采用关节镜肩峰下减压肩袖清理术治疗的28例老年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比较术前与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结果 2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6个月的随访。术后3例出现关节僵硬,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较术前降低,ASES评分、Constant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镜下肩峰减压肩袖清理术治疗老年不可修复性巨大肩袖损伤简单有效,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带襻钢板技术治疗Rockwood 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共23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双Endobutton带襻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术。术后定期随访,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肩关节疼痛,Constant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Karlsson评分评价肩关节疗效。组内比较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与配对t检验。 结果23例患者术后平均获得(13±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无臂丛神经及周围血管损伤,X线检查显示所有患者肩锁关节解剖复位。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7.5±0.9)、(2.1±0.8)、(1.6±0.7)(F=196.25,P<0.001);术前与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0,P>0.05)。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患者Constant评分分别为(44.5±3.8)、(81.4±3.1)、(93.9±2.0)(F=735.25,P<0.001);术前、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末次随访时Karlsson评分优21例(91.3%),良2例(8.7%)。 结论关节镜辅助双Endobutton带襻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Rockwood 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地改善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盂肱关节骨关节炎合并巨大肩袖撕裂的近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部战区总医院接受初次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5例盂肱关节骨关节炎合并巨大肩袖撕裂患者,均有肩关节持续性疼痛、功能障碍,且三角肌无损伤具有功能;排除有臂丛或腋神经损伤以及有肩关节手术史的患者。评估其术前、术后1年的肩关节主动活动度,使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肩关节评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最终结果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分析X线及CT并发症出现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及术后的活动度和评分差异进行性分析。 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个月(范围12~36个月)。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后1年肩关节主动前屈(124±11)°较术前(58±18)°提高(t=14.316,P<0.01),外展(120±12)°较术前(58±20)°提高(t=9.959,P<0.01),内旋较术前改善,外旋(26±8)°较术前(25±9)°无明显变化(t=1.598,P>0.05),术后1年ASES评分(78±7)显著高于术前(33±8)(t=16.487,P<0.01);术后1年UCLA评分(31±4)显著高于术前(15±3)(t=12.826,P<0.01)。 结论RTSA能够有效治疗盂肱关节骨关节炎合并巨大肩袖撕裂,取得了良好的早期临床效果,但术后肩关节外旋无明显改善,术前需评价小圆肌情况以确定相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关节镜进行关节囊前方松解术对原发性冻结肩的治疗效果。 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冻结肩患者,所有患者经术前MRI检查或术中探查确诊,排除由其余肩部疾病(骨折、肩峰撞击、肩袖损伤、钙化性肌腱炎)引起的继发性冻结肩,所有患者应用关节镜行盂肱关节前方松解术。采集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视觉评分(VAS)、Constant评分、复旦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FUSS),应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对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度应用配对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腋神经损伤或肩关节不稳等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12周时患者的VAS评分[(0.7±0.6)vs (8.1±0.7),F =38.01]、Constant评分[(93.9±3.0)vs (34.2±3.4),F =121.42]及FUSS评分[(93.8±1.3)vs (40.1±2.2),F =2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1);同时,与术前相比,患肩被动外展[(152±13)° vs (74±9)°,t =37.678]、前屈[(156±12)° vs (60±10)°,t =46.469]、体侧外旋[(66±11)° vs (8±3)°,t =37.762]及内旋在术后12周时明显改善(均为P <0.01)。 结论应用关节镜对盂肱关节囊前方结构进行彻底松解,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冻结肩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治疗巨大肩袖损伤伴肱二头肌长头腱病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1采用肩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术治疗的30例巨大肩袖损伤伴肱二头肌长头腱病损,比较术前与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和UCLA评分。结果 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4(1~2)h。3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5(12~36)个月。术后无感染、肩袖再次撕裂。3例术后6周出现肩关节明显粘连,加强肩关节功能康复锻炼,术后6个月复查恢复良好。术后1年疼痛VAS评分与UCL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肱二头肌长头腱桥接治疗巨大肩袖损伤伴肱二头肌长头腱病损创伤小,无需额外取材,术后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肩峰指数、关节盂倾斜度与肩关节镜手术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行肩关节镜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5.70±13.04)岁;左肩21例,右肩29例。术前及术后12个月均接受X线摄片、MRI及CT检查,并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情况。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影像学检查相关指标,分析肩关节盂形态学参数分别与Constant-Murley、UCLA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术后12个月的肩峰指数、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锁关节骨赘高度及肩关节盂高度、宽度、倾斜角均显著小于术前(P0.05),肩肱间距及肩关节盂扭转角明显大于术前(P0.05)。术后12个月Constant-Murley及UCL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肩峰指数、肩峰角、喙肩韧带厚度、肩锁关节骨赘高度及肩关节盂高度、宽度、倾斜角分别与Constant-Murley、UCLA评分呈负相关(P0.05),肩肱间距及肩关节盂扭转角分别与Constant-Murley、UCL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肩峰指数、关节盂倾斜度均与Constant-Murley、UCLA评分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肩关节镜手术后功能恢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三束重建治疗急性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采用关节镜辅助下三束重建治疗21例急性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资料,均为闭合性损伤。术后3、6、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临床效果和影像学评价。根据术后影像学资料评估复位再丢失情况,采用Constant评分和上肢功能(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探讨术中关节镜辅助治疗的意义和价值。 结果术中关节镜探查发现4例合并软组织损伤,并进行一期镜下修复。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喙突骨折和襻断裂。影像学评估提示术后6~12个月有6例患者(28.6%)出现轻度复位丢失,但与Constant评分和DASH评分无显著相关性,没有患者要求取出内固定。 结论关节镜辅助下三束重建治疗急性Rockwood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创伤小、安全、临床效果确切的手术方法。急性肩锁关节脱位通常由高能量损伤造成,在手术中关节镜探查肩关节能发现合并的软组织损伤,并进行一期修复,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2.
浮肩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24例浮肩损伤患者.按黄长明等的分类:A型(同侧肩胛颈骨折+锁骨干骨折)14例;B型(同侧肩胛颈骨折+锁骨外侧端骨折)6例;C型(同侧肩胛颈骨折+肩锁关节脱位)4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锁骨或肩锁关节固定7例,锁骨或肩锁关节和肩胛颈部固定17例.并对手术前后孟极角(GPA)进行测量.结果 术前GPA≥30°5例,GPA 20°~29°8例,GPA<20°11例.术后GPA≥30°19例;GPA20°~29°5例,均为单纯固定锁骨者;术后GPA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4年,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1~27周,平均15周.肩关节功能采用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3例,良9例,可2例.结论 浮肩损伤为肩关节悬吊复合体结构的严重损伤,积极切开复位内固定为早期功能锻炼提供基础,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浮肩损伤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ies,FSI)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36例FSI的临床资料,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31例、肩锁关节脱位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其中肋骨骨折、血气胸和(或)肺挫伤占88.9%.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43 d,平均9.6 d.术中首先复位固定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然后采用改良Judet后方入路处理肩胛颈骨折.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行一期内固定33例,术中仅固定锁骨骨折3例.结果术后随访6~69个月,平均19.7个月.肩胛颈骨折在目标区上均获解剖复位.根据Constant和Murley的疗效标准,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为9~100分,平均81.3分,中位数为93%.按照Herscovici的疗效标准,优25例(69.4%),良6例(16.7%),可4例(11.1%),差1例(2.8%),疗效优良率为86.1%.术后复发血气胸1例,肩关节外展受限、肩峰下间隙疼痛3例,迟发性肩胛上神经损伤1例,肩关节不稳定继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FSI使肩胛颈的解剖结构及其上方悬吊装置受到双重破坏,非手术治疗难以纠正不稳定型FSI的三维移位,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Arthroscopy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shoulder surgery by adding another dimension to the surgical anatomy. The present benefits of arthroscopy of the shoulder include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ccurate diagnosis in the glenohumeral joint, subacromial space, and acromioclavicular joint. Various pathologic entities can be visualized. The efficacy and end results of several arthroscopic surgical procedures are under investigation. Patient selection, the pathologic diagnosis, and end results are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in evaluating newly devised arthroscopic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shoulder syndrome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Y型固定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内固定系统在关节镜下行Y型固定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共16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手术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48±1.51)个月。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生复位丢失、锁骨应力性骨折、喙突切割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36±0.04)分较术前(7.46±1.24)分降低,Constant-Murley评分(90.07±3.13)分较术前(46.13±3.25)分提高。 结论采用Twin Tail TightRope带袢钛板Y型固定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可有效解决术后水平、前后方向不稳定问题,此技术具有较低的锁骨、喙突骨折发生率,关节镜下操作可以减少手术损伤、提高精准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退变性损伤行肩关节镜下结节间沟高位腱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慢性退变性损伤病例,均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退变性撕裂且不伴肩袖撕裂,采用肩关节镜下结节间沟成形结合双线锚钉高位腱固定术。比较术前、术后3 d、14 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rating scale of the 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和Constant评分,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37例患者均获得了术后6个月的观察和随访,无一例出现大力水手征,2例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仍存在轻度疼痛性肌痉挛。与术前相比,术后的VAS评分持续显著下降,尤其在术后1个月以后下降更为明显。肩关节ASES评分和Constant评分也较术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肩关节镜下结节间沟成形结合锚钉高位腱固定术是治疗退变性肱二头肌腱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MR)肩关节造影诊断肩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常规MRI和MR肩关节造影的影像表现,并与肩关节镜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关节镜诊断结果:肩袖部分撕裂17例,肩袖全层撕裂3例,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5例。MRI诊断结果:肩袖部分撕裂16例,肩袖全层撕裂3例,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1例。MR肩关节造影诊断结果:肩袖部分撕裂17例,肩袖全层撕裂3例,肩袖撕裂并发盂唇损伤5例。MR肩关节造影诊断结果与关节镜结果一致。结论MR肩关节造影较常规MRI检查能够提高肩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使用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进行治疗的2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脱位类型、受伤原因、手术时间、关节活动范围、X线片检查结果、美国肩肘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 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05 ±2.62)个月,手术时间(50.57±8.13)min,术前等待时间(2.71±1.35)d。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167.14±5.19)°,后伸(41.14±2.20)°,外展(167.24±7.07)°,外旋(52.10±4.99)°,内旋(83.33±3.61)°。ASES评分(94.19±4.01)分(86.67 ~ 100分),Constant评分(92.95±4.98)分(78 ~ 99分),根据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为15例(71.4%)、良为6例(28.6%)。 结论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喙锁悬吊固定联合改良Weaver-Dunn手术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对8例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喙锁间隙悬吊固定联合改良Weaver-Dunn手术,术后随访6~18个月。测量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的喙锁间隙差值,评估复位丢失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评分评价患者肩关节功能。 结果术后末次随访时患者喙锁间隙与术后即刻喙锁间隙差值为(0.41±0.26)mm,VAS评分为2.88分,UCLA评分为(173.6±11.3)分,患者肩锁关节丢失率低、术后疼痛及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结论关节镜辅助喙锁固定联合改良Weaver-Dunn技术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浮肩损伤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7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5例浮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17~56岁,平均(36.2±2.3)岁;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21例,合并肩锁脱位4例。患者均有合并性损伤。7例保守治疗,7例单纯固定锁骨,11例行双固定。采用Herscovici,Constant和Murley,Rowe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得到随访,时间11个月~10年,平均4.6年。除1例锁骨粉碎骨折延迟愈合外,其余骨折均愈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无断裂;2例保守治疗患者出现方肩畸形,其余患者肩关节外形正常。3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中2例3个月内恢复,1例半年恢复;肩胛上神经损伤患者1年内恢复。Herscovici评定疗效:优18例,良5例,可1例,差1例。Constant和Murley肩关节评分:总评分(83.2±5.7)分,其中疼痛(12.1±2.5)分,日常活动(17.2±3.2)分,运动范围(32.1±3.5)分,力量(18.5±2.1)分。Rowe评定结果,优18例,良5例,差2例。结论:浮肩损伤系高能量损伤,破坏上肩胛悬吊复合体的稳定性,应根据骨折的移位及粉碎程度,患者的职业及治疗预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